2015年3月17日星期二

救济金越领越穷:失业家庭循环难破 澳39%儿童学父母依赖福利

在父母失业、依靠福利金为生的澳洲家庭成长的儿童中,近40%直到20岁都还依靠纳税人过日子。

这一惊人比例显示了澳洲代际福利问题的严重化,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家庭的系统性问题,比如西悉尼的部份地区。

澳洲社会服务部长莫里森(Scott Morrison)本月才宣称,雇主支付的报酬总会高于纳税人承担的福利费用。

社会服务部的数据显示,澳洲有39%的儿童跟随父母的步伐,依靠纳税人承担的福利金过日子。

在这一数据公布之前,莫里森上个月才披露,全澳12%的14岁以下儿童生活在父母失业的家庭中。

南十字星大学心理学讲师唐纳利(James Donnelly)表示,由于家庭是儿童学习的第一站,依靠政府救济为生的循环很难打破。“如果一个孩子的家人不怎么工作,这个孩子很难学到就业前应该掌握的技能,也看不到其他孩子看得到的东西。”

唐纳利表示,依靠福利为生可能对成年人和年轻人的精神状况产生消极影响。“患上抑郁症的一个风险因素,就是习得性无助感。这是一种双重打击:他们自身没有什么积极乐观的经历,同时还看到他们依附的父母努力后也未能改变家庭状况,感到无望而怨愤。”

前澳洲使命(Mission Australia)主管麦克卢尔(Patrick McClure)上个月对社会福利系统进行调查后做出的报告有一个信息被忽略了,那就是各层级政府提供的各式各样的拨款计划,都旨在为弱势群体改善就业机会。

莫里森表示,作为部长,鼓励人们努力就业、跳出福利循环是很关键的一件事。他表示如果人们能够立志依靠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报酬为生,而不是依靠纳税人的工资为生,这是最好的。

《每日电讯报》周一披露,按邮区算,西悉尼依靠残障人士福利金(DSP)为生的人口比例是新州最高的。

莫里森表示,工党执政时,领取DSP的人数猛增了10万,但艾伯特政府已经将领取DSP人口增长的幅度控制住了。“我觉得,我们已经解决了进入DSP系统人数的问题,不过DSP的预算依然以年均5%的速度持续增长。”

澳洲政府估计,代际福利问题或将导致有工作的澳人支付的全部所得税都用来为福利体系提供资金。

两个悉尼家庭的故事:工作vs福利哪个更赚?


这是两个悉尼家庭的故事——一个家庭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另一个家庭却还不清楚一份稳定工作会带来什么。究竟拿救济和挣工资,哪一个更能够保证生活呢?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外婆索伦森(Penny Sorrenson)家住Lethbridge Park区,她的母亲靠社会福利过活,她也靠社会福利过活,甚至连她的女儿也是。 对于42岁的索伦森和她20岁的女儿托丽(Tori)而言,维持生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托丽依靠纳税人帮助来养大年幼的儿子。

将近40%的悉尼孩子来自无业家庭,在20岁前便领取福利,托丽就是其中一员。索伦森太太每年领取福利1.56万元。

索伦森太太在18岁结婚,19岁诞下第一胎哈里(Harley)。21岁的时候,她搬到Lethbridge Park区居住,并且再也没有搬家。索伦森随后诞下了托丽、柯特(Kurt)、贝利(­Bailey)和杰等(Jayden)。后三名孩子现年分别15岁、5岁和4岁。索伦森太太如今每两周能获取 600元 ,她说:“依靠育儿津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我们家从来没有多余的钱。当最年幼的孩子杰登上学后,我就得找一份工作。但我只会做搬货上架这些简单工作。”

女儿托丽在去年10月诞下儿子塔尔蒙( Talom),这样索伦森便成为了外婆。托丽依靠每周459元的福利救济勉强生活,她的26岁男友霍普金森(Luke Hopkinson)也将获取政府资助。

托丽在完成10年级学业后便辍学,她说年幼的时候曾沉迷毒品,是男友霍普金森帮助她戒毒。霍普金森则这样评论其伴侣的福利救济生活:“孩子是她的,政府把养育孩子视为她的责任。政府给她派发救济是好事情,她不需要找工作。”

凡诺萨卡斯一家(Vanoskas)住在邻近的Shalvey区,两代人都是工薪一族。 23岁的斯蒂芬妮(Stephanie)身兼两职,每周工作40小时,年收入接近7万元。斯蒂芬妮是一名舞蹈老师。“我和母亲都都是依靠辛勤工作来过生活。我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我从未领取过任何形式的福利救济,这不是因为福利救济有问题。有些人需要它,但我通过工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研究称澳洲家庭负债全球最高

巴克莱银行(Barclays)的一份研究称,澳洲家庭是全球负债最严重的,还警告如果再次出现全球金融危机震动,澳洲这个国家将不堪一击。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巴克莱银行澳洲首席经济学家戴维斯(Kieran Davies)表示,私人领域的负债与收入比率处于历史高位206%,远超出全球金融危机前的191%。这使得澳洲的这个比率处于全球前25%之列。

然而,戴维斯指出,在家庭债务方面(包括按揭、信用卡、透支额和个人贷款),澳洲则领先于全球,其余发达国家都在减少信用透支,而澳洲家庭则继续增加。

该银行根据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估算,澳洲家庭的债务是GDP的130%,为有史以来最高。就全球而言,这个比例已经从2010年的史上最高81%降低至78%。不过有不少欧洲国家的这个比例也比澳洲低不了多少。

 “关于家庭债务的数量,澳洲在我们检验的众多国家中是最高的,但丹麦也差不多(占GDP 129%)。其次是瑞士(120%)和荷兰(115%)。”戴维斯说。

但戴维斯提醒,这次计算是使用了名义GDP,而不是家庭可支配收入,因为要找到所有调查国家的历史数据比较困难。

澳洲央行行长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去年警告过度负债的危险,称“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负债,我们肯定是自找麻烦。”

暂忍楼价风险 专家料澳洲5月将再降息

澳联储(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在年内进一步降息问题上保持开放态度,尽管担心降息会助推早已居高不下的悉尼及墨尔本楼价。

澳联储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也提到,商业地产领域的风险开始累积,尽管空置率上涨和租赁条件下滑,但楼价依旧不依不饶地攀升。

近期澳元兑美元汇价保持在76.4美仙的稳定水平,自会议纪要公布后下滑至76.13美仙,但又在下午交易早段反弹至76.28美仙左右。澳联储本月决定维持官息水平不变,部分评论员指出房地产市场过热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澳联储也承认,世界各地央行轮番降息帮助澳元保持在基本价值之上,尤其考虑到关键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状况。

“在考虑是否降息的时候,董事会成员认为应该给时间让利率结构和经济机构适应早前提出的变更。他们也认为需要获取更多数据指数,以断定澳洲经济是否符合此前预期。”澳联储在会议纪要中如是说。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澳联储警告家庭风险继续集中在住房市场及按揭市场。“指数显示这些市场依然偏向于投资者活动,尤其是悉尼。墨尔本市场的楼价增幅则保持‘强势’。”澳联储表示。

摩根大通(JP Morgan )经济学家嘉尔曼(Ben Jarman )同意住房市场是澳联储对降息迟疑的原因之一。“人们感觉自2月份降息后,悉尼住房市场指数迅速反弹,目前遏制楼价增长的宏观审慎措施也缺乏有意义的进步,这意味着澳联储缺乏降息保护网。”

嘉尔曼认为澳联储很可能对商业地产市场风险再容忍一段时间。“我们预料澳联储会在5月份降息,但具体降息时间要看澳联储对房地产风险的容忍程度。”

Y世代将成澳洲最大消费群体 需求旺 爱讨价 品牌忠实度低

年龄在20多岁的Y世代年轻人消费需求旺盛、热爱讨价还价,挑选品牌时没有定数,不过这一代年轻人将跨过X世代、超越婴儿潮世代,成为澳洲最大的消费群体。

而澳洲公司在针对不同世代的消费特点时也需要多加注意。

“未来10年,我们可以看见,品牌在营销时针对的年龄层逐渐往下滑,在短期内从65岁一代下沉至35岁的这一代,”英国趋势预测专家桑德森(Chris Sanderson)说道,“他们和上一代人完全不一样,很多品牌可能面临落后的风险。”

根据桑德森的研究,Y世代消费者目前正处于20多岁到30出头的年龄段,没有多少品牌忠实度,喜欢把奢侈品牌和廉价淘来的杂牌混着用。受数字趋势影响,他们希望能够从网上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品牌产品。

运动服装巨头耐克(Nike)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它充分抓住Y世代的注意力,利用社交媒体、设计良好的应用软件和网络社区的力量日进斗金。耐克对签到和定位软件的力量十分了解,让用户找到附近在运动方面志同道合的人。

年届六旬的婴儿潮世代被卖家称作“平滑年龄层(flat agers)”,因为他们不想被年龄所束缚。他们享受快乐的旅行及有意义的消费。因此,奢侈品牌Yves Saint Laurent在推销昂贵的Or Rouge藏金面霜时提出“不老” 概念,将其功效称作修复,而不是抗老产品。

接下来则是50多岁的这一代,他们以社区为中心、消费谨慎。他们偏好拥有强大背景故事的品牌下的高质量、可持续产品。

“澳洲的Country Road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广告中显示了澳洲的生活方式。这一品牌的产品设计感不强、价格也不太高,但却十分有质感,”桑德森说道。

桑德森将50多岁这一代单独列出来,但诸如研究公司MacroPlan Dimasi的零售总经理迪马斯(Tony Dimasi)等专家则把这一代划入婴儿潮世代。

迪马斯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1年,Y世代的消费会高于婴儿潮世代,他们在总体零售支出中占的比例将达30%。从目前到2021年,婴儿潮世代在零售支出中占的比例将从31%降至26%。

迪马斯表示,目前处于35岁到50岁之间的X世代,被夹在婴儿潮世代和需求强盛的Y世代之间,患有“查尔斯王子综合症”。他表示,全球金融危机时,婴儿潮世代占据主导地位,这一代人则风雨飘摇;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调整,对Y世代更加有利。

桑德森将X世代消费者称作“压力山大”,上得照顾老年父母、下得抚育孩子,同时还得背负房贷。此外,随着生活成本的日益攀升,他们难以随心所欲地花钱。

X世代拥有最高品牌忠实度额同时,会时不时在不需要讨价还价的店里寻找物有所值的产品,比如Target、Big W和Aldi。不过,因为不愿意向父母一样专注于特定品牌,X世代也想赶时髦,所以在这方面更像Y世代。

然而,如果一个品牌吸引了X世代的注意力,那么可能面临Y世代客户的流失。比如Zara于2011年在悉尼皮特街商场(Pitt St Mall)开旗舰店后,对面的General Pants店用气球挂起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妈妈在Zara买衣服。

中国买家影响墨百万城区榜 华人聚居区排名猛升至第三

根据最新的数据,每个工作日,Glen Waverley都有一处房产以逾100万元的价格售出。中介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海外买家推高了这个地区的房价。

CoreLogic RP Data的数据显示,在截至去年11月份的12个月里,Glen Waverley共售出了267套逾100万元的房产,成为了百万房产交易量第三高的城区。同期,Balwyn North卖出了306处百万房产,Brighton则有301笔百万元交易。而全墨尔本在此期间售出的百万房产数量近1万处——相比于5年前同期同样价格区间的交易数量,这一数据几乎增长了3倍。

CoreLogic RP Data的发言人Robert Larocca称,在过去一年里,墨尔本的百万城区名单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重新洗牌。5年前,不论是Mt Waverley或Glen Waverley,都没能进入前十,但今年的榜单却显示,这两个位于Monash的城区可与墨尔本最时髦的邮编区相提并论。Mt Waverley今年排在了第10名,百万元的房产交易则有175笔。

Larocca称:“在过去一年里,百万城区的名单已经发生了改变,显示市场的兴趣已经转向了。最大的变化是Mt Waverley和Glen Waverley。这两个城区共有442幢房产以逾100万元的价格售出,其中的41处则超过了200万元。”

这名发言人称,这两个城区交易价格的暴涨是由于买家的需求增强。他指出,这两个城区内的顶尖学校以及便利的交通让它们对于买家的吸引力大增,由此就导致它们的房产交易价增幅“远超北区和南区的同类城区”。

Jellis Craig Mt Waverley的总监Paul Polychroniadis称,海外买家,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国的买家是Waverley地区交易价大涨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相比于前几年,去年移居这个地区的中国移民已经上了“另一个台阶”。根据Polychroniadis的估计,他们机构所代理的房产中,95%是卖给了中国人或其他的国际买家。此外,内城区的投资者也认识到这个地区的房产价值,因此开始购买更多的Glen Waverley和Mt Waverley房产。

Polychroniadis近日以214万元的价格将位于Mt Waverley区43 Cratloe Rd的4睡房独立屋卖给了一个中国买家。这个家庭据悉几周前曾竞拍过另一处房产,但未成功。

还是华人区厉害:2015房价“最火”的墨尔本城区

Domain集团预测2015年墨尔本的房价增势适中,但一众城区必成焦点。

据《时代报》报道,这些房价潜力区散布在东部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区,这些地区备受升级型买家的青睐。

Domain集团预测2015年墨尔本的房价增
幅在3%至5%之间,但高级经济学家韦森(Andrew Wilson)认为,学校带的一些城区可能达到6%,例如北博文(Balwyn North)、东唐卡斯特(Doncaster East)和格林威福立(Glen Waverley)。

受内城区和外东区买家的驱动,墨尔本房市今年迎来开门红,过去3个周末清盘率都超出75%。

Woodards Real Estate的卖房中介Anthony Smith称,例如Sunnyside Estate等地区尤其受追捧,因为它们的房子面积够大,适合家庭居住。而学校区的房子也很有吸引力。他说比较注重价格的买家会买大地块上的旧房子,然后在一两年后再修建自己的梦想家园。

 “不同类型的买家都会来到这个市场,他们将这些类型的房子价格推得一高再高,土地价值急剧攀升。”

49岁的Thomas Shen一年前花75万买了一间房子,目的是为了靠近儿子念的Mount View小学。这个家庭已经把旧房子拆了,今年5月即可入住他们新建的5居室新家。Shen说如今要买类似的房子至少要100万。

他说这个地区的房子很受亚裔买家的欢迎,而且变得越来越抢手,因为当地有不少知名学校和强大的华人社区。

Hockingstuart的执行长Nigel O'Neil说唐卡斯特至格林威福立学校带的房子需求也很强劲。他预测今年这些地区的房价增幅达到4%至6%。他说进一步降息会驱动升级型买家的需求,但首次置业者将要面临更多挑战。

澳新银行高级经济学家David Cannington称该银行预测墨尔本房价今年将上涨4%。他说就业担忧会影响买家的情绪和家庭的信心,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

澳洲国民银行(NAB)首席经济学家Alan Oster预测维州房价将增长2.7%,他认为高失业率是遏制房价的主要因素。

本周六、周日出行的网友请注意了:墨尔本多条主要干道关闭


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

悉尼住房火爆拍卖 陋室高出低价100万成交

一处位于Gladesville未经装修的房子以高于其低价100万元的价格卖出,而这只是周六拍卖会中卖出高价钱房产的其中之一。

原定有628场拍卖会在周六举行,而很明显,买家遍地皆是。在周六晚上(14日),Domain Group统计后得出清盘率高达84%,令人印象深刻。

这处Gladesville住宅售价为285万元,是当天中最大意外收获,超过他们所希望价格的110万元。

Professionals Ermington代理Paul Tassone称,大约300人见证了28名意向买家的投标过程。买家叫价一次比一次高,期望把这套位于Stansell Street的房子收入囊中(位于加油站和众多单元房中间的位置)。

“买方是一名开发商,他计划在重建前先把该屋出租。”他称。

Mosman区的Belmont Road也将迎来一个重建项目:一所4居室以223.5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交价比低价高出68.5万元。McGrath代理Michael Coombs称,买家打算投资更多资金,将原来的房子拆分成2套房产。

Surry Hills一所面积不大的小屋也在拍卖会上大受欢迎。以相对较低价格就能在最受热捧的悉尼内城区拥有一套物业,这一点对买家充满吸引力,也让Oxford中介的Marc Marano感到惊喜。在拍卖前的数周内,有超过1.4万人在网上浏览该房屋,数百人到实地参观。

该屋卖给了一名首置业者。他在母亲经济支持下以84万元买下了这所位于Little Bloomfield Street的单层小屋。

住高楼何必养宠物?悉尼宠物深居高层公寓 「跳楼事件」频发

悉尼小猫UNO从其主人三层高公寓上落下,下坠8米后奇迹生还。

兽医将这只外来的4岁短毛猫情况归纳为“高层症状”。悉尼市内越来越多的宠物因为从高层公寓跳下而需要入院治疗。

北岸兽医医院(North Shore Veterinary Hospital)兽医Peter Chitty表示,平均每周都会有一只宠物因为从阳台跳下受伤而需要治疗。

大多数宠物只会从1楼或者2楼跳下,但这足以让它们出现骨折、下颚受伤、呼吸困难或四肢瘀伤等状况。

他表示,幼猫通常很好奇,它们因此而受伤,但兔子、仓鼠、小狗和雪貂也经常受伤。

“许多受伤的猫都会幸存,但现在有一只很悲惨的猫,状况并不乐观。”他称。“而狗因为不常到处跳或很少被养在高层建筑中而较少受伤。”

“猫是很好奇的动物,通常想要去探索,一看到有东西飞过就会试图去抓住它。”

小猫通常会为了抓鸟儿或虫子而不慎坠楼。而睡在窗沿或栏杆上的小猫也会因为受惊而跳下阳台。

他称,如果这些小猫在下坠之前来不及平衡自己的话,就会导致严重受伤。

Uno的主人Kee Li称,他只是离开了他的三层公寓几个小时的时间,回家的时候就发现他的宠物失踪了。

“我们通常会把阳台门关上,但却没有发现有门缝。我们走出屋外找猫,最后却发现它躺在1楼住户的阳台上。” Li先生称。

次日早上,李先生在意识到它无法跳动后把它带去看兽医,但难以置信的是,它只有肌肉挫伤。

人口房价齐涨 悉尼住房面积逐渐降低

尽管悉尼房产面积逐步缩小,但房价却持续增长。

住房产业协会(Hou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数据显示,平均住宅规模在过去5年中不断减少,因为建筑商需要应对飞涨的地价和猖獗的人口增长。

悉尼标准住房的面积从2010年的312平米降低至如今的285平米,降幅达27平方米,也就是相当于一辆小型市区巴士的大小。预测数据显示,住房面积还将逐步下降。

人口增长预测显示,到2050年之前,悉尼每年都需要建造2万至3.5万套全新住宅。如果开发商继续偏爱开发高层公寓而非独立屋的话,那么小户型将成为主流。

市府也更容易批准建筑商建造小型住宅。这种情况在诸如Campbelltown这样的区域尤其明显。市府所允许的最小开发面积已经从1992年的700平方下降到了如今的仅200平方米以上。

HIA开发分析师Kristin Brookfield称,悉尼住宅的建筑面积一直在减少,但是在过去3年中房价中值上涨17万后,能够买得起房子的家庭更少了。

“许多家庭已经放弃了拥有四分之一地块的梦想,因为他们难以负担距离CBD通勤时间少于1小时的住宅。” Brookfield称。

“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购买单元房或者联排别墅,交通基础设施周围有限的空间意味着开发商每年的开发面积都会变得越来越小。”

CommSec经济学家Savanth Sebastian称,对住房所有权态度的转变反映在房贷申请上,针对独立屋的房贷申请量在去年跌至历史低位,但针对公寓的房贷申请却一路飙升。

“我们越来越能适应住在更小公寓中的生活,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他称。

2015年3月14日星期六

VCE高分推高墨内城学区房价格 中介:未来10年热度难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为了让子女入读在VCE上表现出色的学校,纷纷抢购这类学校附近的学区房,因此推高了它们的价格。

根据一份最新的报告,那些VCE成绩优异的学校,其对于周遭房市的影响是,考到4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房价就会升高1.9万元。

买家顾问Secret Agent进行的研究显示,考取VCE高分的学生比例越大,周遭房产就越贵。这项研究的调查范围涵盖了CBD方圆8公里以内的地区,查看了从2011-2014年的房产交易数据和VCE成绩,并且也参照了房产大小、土地面积以及距离海滩和CBD远近等因素。

Secret Agent的创始人Paul Osborne在接受《先驱太阳报》的采访时表示,未来5至10年,学区房仍将是热门房产,因为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城市生活。“由于很多人现在都在往内城迁移,因此,优质的公校学区房将会很受欢迎。很多家长宁愿把私校多达4万元的学费拿去在公校学区内购买一处更好的房产。”

据称,一名其他州的买家在2月28日击败了7名竞拍者,买下了位于Carlton North的一处学区房。位于University High School招生区域内的559 Nicholson St房产卖出了77.2万元的好价钱,比保留价高出了7.2万元。

中国贪官买豪宅洗钱 澳犯罪调查委员会盯上豪爽买家

澳洲犯罪调查委员会(Australian Crime Commission,ACC)已经盯上了那些在购置澳洲住宅时出手豪爽的外籍人士,以协助国际洗钱调查。

ACC的探员们在过去几周里查访了墨尔本富人区的房地产中介,以搜集海外买家规避外商投资规定,购买现房的证据。

“他们关心的是,他们怎么把钱带进澳洲,他们也知道房产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巨额资金的消费之一。”South Yarra的一名房地产中介透露,“他们还问到这些交易都是怎么做的。”

Brighton的一名中介说,ACC探员们问起了近期的多笔高额交易,以搜集潜在洗钱犯罪的证据,以及其他探员们认为违反了外商投资规定的证据。

ACC说,自去年12月以来,该机构就参与了重点针对房地产及其漂白非法外资作用的调查。
“由于公众高度关注澳洲房地产市场中的外资,ACC正在设法确定,澳洲房地产市场是否容易受到国际严重犯罪和有组织犯罪的侵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侵害。”ACC会长道森(Chris Dawson)说,“澳洲房地产行业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是否有可疑的非法资金从海外流入澳洲,并可能被用于购买澳洲物业。”

澳洲监控外资流入的努力在过去两周内接受了“外部相互评估”,亦即其他国家对澳洲设法打击国际洗钱犯罪的努力进行了评估,这是澳洲与金融行动项目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合作之一。

金融行动项目组是一个旨在打击全球洗钱犯罪的国际组织。

一名了解评估的消息人士说,从中国外流的黑钱一直是项目组的一大打击重点,但中国并非推动全球洗钱犯罪的唯一资金来源。

在澳洲,调查人员尤为注意房地产市场的外商投资,因为当前,已经有许多房产交易被曝光钻了澳洲外商投资监管和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执法过程的漏洞。

近几个月来,《澳洲金融评论报》报导了多名中国贪官,包括苏顺虎和高新源用贪污资金在悉尼四处购买数百万元豪宅的事。

ACC调查所得的情报将与FIRB和其他执法机构共享。

财政部官员希尔(John Hill)去年称,一些涉及外国投资者的昂贵房产交易已经被提交给澳洲联邦警局或ACC,调查买家的“品行”。

悉尼墨尔本需更多摩天大楼 澳洲梦或将转型公寓梦


专家称,悉尼帕拉玛打(Parramatta)计划兴建500米高的摩天大楼,包括住宅楼,还有墨尔本CBD周围一大片摩天公寓楼都只是个开端。

澳洲房产游说团体城市任务小组(Urban Taskforce)开发主管约翰森(Chris Johnson)对帕拉玛打兴建摩天大楼的吁求表示欢迎。而维州政府在批准兴建四栋大楼后,近日又批准了在Lonsdale St 380号的1,000套公寓开发案。

“澳洲家庭再也不用被困在巨型房屋(McMansion)内了,这对社会来说是好事,”约翰森说道。

约翰森希望,悉尼其他城区还可以兴建更高的大楼,比如在车士活(Chatswood)兴建70或80层大楼,在好士围(Hurstville)兴建40层高楼。

10年内,摩天大楼或将在澳洲各CBD和卫星城市拔地而起,从根本上改变澳洲家庭的生活方式。过去10年内,澳洲家庭转向高密度住房的初期迹象已经显示出来了。

2006年到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悉尼市府家庭的比例从17%增至20%,墨尔本市府的则从18%增至19.5%。

不过,人口统计学专家Glenn Capuano表示,悉尼是澳洲唯一一个确实存在高层建筑文化的城市,未来将有更多家庭住进公寓,当然不是一夕之间就完成转型的。“如果开发商修建的公寓面积更大,那么入驻的家庭可能会更多。”

蒙纳仕大学(Monash University)教授比勒尔(Bob Birrell)表示,虽然墨尔本已经兴建了一些摩天大楼,但还只是冰山一角,不少项目还在规划中。他警告道这一趋势可能给CBD的交通和便利设施带来压力,不过他也对澳人愿不愿意花高价购买CBD的公寓持怀疑态度。

比勒尔表示,墨尔本将有大量摩天大楼完工,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公寓价格可能下降;不过悉尼的状况不一样,在未来40年到50年内还需将住房供应量扩大一倍,也就是需要兴建166万处新屋。

“CBD至少需要兴建200米高的大楼,”约翰森称这是一个没有商量余地的要求,将会带动悉尼成为超级摩天大楼的领地。除了CBD外,帕拉玛打、车士活及其他市中心也需要兴建70到80层高的大楼。而好士围等地区则需要兴建40层到50层的大楼。

约翰逊认为,航空部门对楼高的限制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悉尼和墨尔本的一个重大辩论议题。“纽约和我们一样,有大机场,有那么多航班出入,但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摩天大楼。70层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澳大学生收支难以平衡 须重视理财为未来储蓄

学生时代是生命中的一段特殊的时光,已经可以为自己负责了,但还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自力更生了,但却挣不到足够多的钱。

如果远离家人、在州府城市(特别是墨尔本或悉尼)就读,要达到收支相抵的状态很困难。有些学生以金枪鱼罐头为生,或者蜷曲在朋友家沙发里过夜,几乎可以被正式地称作无家可归。

不过,还有不少学生处于中间阶层。表面上看来,他们的生活并不是特别艰难,有时候可以出去就餐,住在学校附近,不需要为晚饭而乞讨。

然而,这么多学生过着勉强能户口的日子,使得澳人应该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的下一代该如何为他们的未来而储蓄,或者在房间不断攀升、可负担性成危机的情形下他们如何买房。

以萨沙(Sasha)为例。她才20出头,在墨尔本上学。她的家人住在昆州,所以她无法通过和父母住一起而剩下一大笔钱。

她的每周支出包括:

-在内城区与人合租的租金:200元
-购买杂货:60元
-外出吃饭及娱乐:120元
-还车贷:70元
-为即将到来的旅行攒机票钱:50元
-账单(燃气、水电及网费):40元
共计:每周540元

除此之外,还有每年两次的数百元课本费、课程所需的软件订阅费用、车辆登记及保险费用等不固定的开销,还有无法预计的开销,比如汽车修理费。

萨沙表示,她在酒吧上班,每周差不多可以挣550元到700元。挣700元是因为运气够好,轮班的时候轮到加班费比较高的周末或公共节假日。对她来说,加班费是唯一一个可以让她为未来存钱的机会。

萨沙也可以从Centrelink领钱。Centrelink为年纪在18岁到25岁之间、离家就读的学生每两周提供426.8元补贴,连萨沙每周支出的一半都不到。如果她每周可以挣到214元以上,Centrelink的补贴会减少一半。因此,你挣的钱甚至还不到最低工资的水平,需要用青年津贴补充。

为了获得Centrelink全额补贴,并且打工挣214元以下以免补贴减半,相当于每周有427元的收入。这个水平在需要付租金的情况下,依然不够在州府城市生活,而且完全没法攒钱。
萨沙表示,Centrelink的补贴根本不够在墨尔本或悉尼生活,所以不少学生都找能够现付报酬的工作。

此外,课程的安排也会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而因为年轻无经验,能够找到的工作通常是报酬较低的,使得不少自力更生的大学生日子过得很艰难,只能为短期目标而攒钱、今朝有酒今朝醉。

ME Bank的研究发现,只有27%的大学生会记录月度开销,而54%的学生并不会时不时地做预算。问题在于,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花多少钱、不去监控自己的支出,那么就不会采取措施控制开支了。

ME Bank首席执行官Jamie McPhee表示,学生应该学会制定财务计划、优化支出。“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想要的。比如,食品、汽油、电脑及课本是必需的,新衣服、音乐会门票等是非必需的,购买前应该仔细考虑。接着计算月度开支,弄清楚支出习惯及构成。”

“毛的最后舞者”李存信墨尔本房产即将拍卖 售价或超450万澳元。

《毛的最后舞者》(Mao’s Last Dancer)的作者李存信打算出售他位于South Yarra的地标性豪宅,并期望售价能超过450万元。

这幢位于30 Toorak Road West的6睡房、6浴室的豪宅曾经是墨尔本最著名的精品旅店之一,自2006年起,它就成为了李存信及其妻子Mary的家。这对夫妻将这处1907年
的房子改成了一处私人住宅,与三个子女——25岁的Sophie、22岁的Tom和17岁的Bridie一起在这生活了多年。但而今因为李存信被任命为昆州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因此他们全家人都移居布里斯本。

在接受Domain的独家专访时,李存信表示:“我很感激过去十年拥有这栋美丽的家,但物质的东西不会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它并不能作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判断。”

这栋位于Fawkner Park对面,原名为Fawkner Lodge的豪宅料将在3月19日举行私下拍卖会。房产中介Hugh Hardy和Rob Vickers Willis称,售价有可能会超过450万元。

李存信在1995年加入澳洲芭蕾舞团,随后全家都搬到了墨尔本。在2012年,他成为了昆士兰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李存信在毛泽东时代,被选拔成为一名芭蕾舞学生,并利用去美国交流的机会滞留。这一件事当时曾引起中美之间的一场外交纠纷。而李存信根据这段颇多争议的自身经历写作了小说《毛的最后舞者》,并成为了澳洲畅销书之一,在2009年还被拍成了电影。

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

澳洲医学界的黑暗一面:拒男同事性交要求前途遭毁 墨华女直言:不为职业卖身


墨尔本的一名华裔神经外科医生称,在公开谈及遭人性侵的事件后,她的职业却因此受到了影响。她而今要求当局彻查这类事件的告密者所受到的对待,从而打破澳洲医院中对此类事件保持沉默的可怕文化。

在接受Fairfax Media的独家采访时,Caroline Tan医生称,在外科医生这个群体中,性别歧视、性骚扰和霸凌行为都非常地普遍,而那些胆敢说破这些事情的人将会受到惩罚,而非那些为非作歹者。

此前,Gabrielle McMullin医生曾发表了惹人争议的言论,声称女医生最好容忍男医生的“性趣”,不要试图就此提出投诉。

周四,Tan医生呼吁澳大拉西亚皇家外科学院(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Surgeons,RACS)调查像她这样的人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她认为,这个男性氛围很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老男孩俱乐部”的学院应当成立一个独立的机构,听取关于不当行为的投诉,并证明投诉人会受到重视和保护。“这种现象是不会消失 的。他们必须得面对现实。这肯定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但为了更好的未来必须这么做。”

5天前,悉尼外科医生McMullin声称,Tan的职业生涯因为2008年时一宗针对一名神经外科同僚的性骚扰案而被毁了。虽然在这场官司中Tan最终被判胜诉,但McMullin却认为,“实事求是地说,”如果Tan当时愿意给那医生“口交(a blow job)”,那她现在的生活会好得多。

Tan在采访中指出,McMullin的话披露了那些忍受性别歧视行为的女医生所面临的真正困境。这名女医生称,虽然McMullin的说法也不无可能,但她并不后悔拒绝了同事Chris Xenos提出的性要求,并将他告上了法庭。“我并不认为人们只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维系于此,就应当屈服于这样寡廉鲜耻的性骚扰。”

Tan称,在上报说Xenos于2006年的一个晚上强吻她,还摸了她的胸部,甚至提出与其发生性关系后,她就成了这名同事及其同党的诋毁目标。这个学院甚至在调查一份关于其文书工作的投诉期间,拖延了近一年才授予她以研究员的职位。之后,至少有8家公立和私立医院拒绝了她的求职申请,虽然她在绝大多数的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有很好的推荐信。“他们总是说,你还不够优秀。他们会说,你的能力不及另一位候选人。”

2008年,在长达15天的VCAT聆讯会中,Xenos否认了所有的指控,声称Tan为了给自己糟糕的表现找借口,因此编了这个故事。法庭获悉,当她第一次向Monash Medical Centre的神经外科室主任Andrew Danks投诉时,后者只回答说:“你穿成这样,还想别人怎么对你?”在聆讯会期间,Danks并不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Helen Maroulis医生也出庭支持Xenos,声称Tan穿着挑逗性的服装,并指其投诉男同事的行为“让女权主义的事业倒退了50年”。

但法官Marilyn Harbison称,对于Tan的资质和职业未来有重大影响力的Xenos夸张地宣称她的工作不达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彻底玷污”了她的品格,以此来否认骚扰指控。最终,Xenos被判向Tan支付10万元的赔偿金,但允许他继续在Monash Medical Centre工作。据悉,Xenos如今仍在这个医院工作。

周三,Monash Health的一名发言人称,在认真查看了VCAT的判决以及他们早前对此事的调查报告,他们决定不停Xenos的职,也不终结与其的合同。这名发言人称,Xenos之后收到了正式警告,并被告知,如果以后再有重大的不当行为,则他就有可能丢掉工作。

RACS的校长Michael Grigg拒绝愿透露该院校是否会听取Tan的建议,也不愿说明是否会对Xenos或Danks采取行动。

Tan称,虽然她为McMullin的言论感到震惊,但她仍把后者当成朋友,并很高兴地看到其他的女医生都支持她的观点。“正义和正当程序在哪?外科医生本来应该是让人引为榜样的楷模。对于这样的事情置若罔闻,这绝对是错误的。”

华裔女教师告蒙纳士大学歧视败诉

一名华裔女教师声称遭遇性骚扰和性别歧视状告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联邦法院的法官驳回了她的全部指控并指出她的某些说辞是“臆想”。

据《时代报》报道,这名女士曾是蒙纳士大学的高级讲师和工程学高级助教,她针对该大学及其部分资深学者提出了共计53项性别歧视和性骚扰的指控。

她所提出的指控时间跨度从2008年至2013年之间,而联邦法院的法官崔西(Richard Tracey)驳回了她的所有指控,还指出女教师的所有指控都没有证据。

崔西法官还称这位女士是“最不令人信服的证人”,虽然她本人深信自己遭到了不公对待,但她的指控“没凭没据”,某些经检视更显示是“臆想”。崔西指出,她把事情以不利于被告的方式进行解读,“她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官司,毫无困难地讲‘无伤大雅的白色谎言’。”

据报道,这名女教师2008年受雇于蒙纳士大学担任高级讲师,但直到申请擢升未果后,才于2011年提出了有关性别歧视或性骚扰的投诉。此案她没有聘请代表律师,并在庭上表示之所以过了那么多年才投诉,是因为大多数事件发生的时候,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歧视。

在她否认自己对“纯洁的事件”加油添醋之后,崔西法官指出,她将事件自动解读为歧视,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因此改头换面。

女教师曾就校方不擢升她的决定提出申诉,还投诉称“程序不正规”。但在法庭上她则提出自己未获擢升是性别歧视的结果,因为同一年有3名男同事都获得了升职,她认为自己和这几人所做的贡献相等。

她还称升职委员会中的某些成员在考虑她的升职申请方面,存在着利益冲突。其中1名成员也是她的同事,她称此人曾经性骚扰她,将她从蒙纳士大学材料工程系其他员工身边带离,并向她展示iPad上的一个游戏,而游戏的内容则是用笔将精子拖进盒子里。不过校方检查了这部iPad,包括软件购买记录,并没有找到她所说的这个游戏,女教师自己也无法确认究竟是什么游戏。

女教师还称自己第二年又要求升职的时候,另一位教授没有正确评估她的研究课题,包括因为性别歧视而产生的错误。但崔西法官则指出这一指控是“臆想”,因为这位教授修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在2012年对女教师的升职申请投了赞成票,助她最终获得擢升。

这名女教师所提出的其他性骚扰指控还包括某位男教授发给她的电邮,她称这些写给女同事的电邮“冗长及详细得毫无必要”,以鼓励她在他出差期间给他发信。据悉,电邮的结尾写的是“我未来2周不在学校,但如果你有任何问题的话请通过电邮联系我,我会定期检查邮件。”

崔西法官指出,这位男教授的遣词造句和性无关,“仅是出于礼貌”。他的裁决考虑到英文是这名女教师的第二语言,这可能导致她与同事之间产生误会,还称尽管她坚称无需翻译帮助有能力自行出庭,但“语言障碍可能也影响了她自己在审判期间的举证”。

崔西法官驳回了女教师的上诉,而且还谕令她支付蒙纳士大学的法律费用。

想买房后还有大把钱花?请搬到这个城市

这个澳洲城市的业主拥有最多的可支配收入,但大部分人不认为搬到这里可以让他们过上想要的生活。

这个城市就是堪培拉,被认为是“全国最无聊都市”的国家首都。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这个城市领着普通薪水的业主们每个月在支付完房贷后还剩余3,271元。相比之下,悉尼的普通工薪族在还完每个月的平均房贷后只能剩下1,895元。

负责这次研究的金融对比网站Mozo的总监拉蒙特(Kirsty Lamont)说,“这个翡翠城市的人是最辛苦的,平均房贷还款额占了税后平均工资的63%。”

“对比来看,堪培拉的这个比例只是42%,所以这个城市的人可以用更多钱来享受生活,例如外出就餐、旅游或未雨绸缪。”

各城市平均月薪、月还贷金额、占收入比及剩余可花的钱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堪培拉的平均税后月薪高达5,651元,而它的平均房价相对较低,只有51万。其次是柏斯和侯巴特,其中柏斯的收入为全国第二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还贷。虽然侯巴特的平均收入为全国最低,但它的房价也是全国最低,每月房贷还款只有悉尼的一半。

除了还贷压力大之外,悉尼和墨尔本还位列全球10大最贵城市之列。

 “虽然堪培拉不是有趣的首府,但如果你想有额外的钱可以花,而且不想当房奴,它是不错的选择。”拉蒙特说。

南澳华裔按摩师猥亵女顾客被囚

一名华裔男性按摩师被指控在阿德莱德南部城郊一个按摩店猥亵两名顾客。他对此表示服罪,被判五个月监禁。

现年45岁的张兴安(Xingan Zhang,音译)于2013年1月两次猥亵客户,被指控犯下七项猥亵罪名。

法官惠特尔告诉张兴安,他违背了女性顾客及雇主的信任,带来了持久的痛苦。“第一名受害者在被你袭胸的时候哭了,第二名曾两次出声喝止。尽管如此,你还是胆大妄为地猥亵顾客。起初,她们以为你的行为不带有任何性意味。你的猥亵行为破坏了她们的信任,给她们带来严重而持久的痛苦。与此同时,你也破坏了雇主对你的信任。”

惠特尔认为没什麽理由可以判他缓刑。“你没有显示出任何懊悔或内疚的情绪,因此你没有资格享受任何缓刑。”

惠特尔表示,卫生及社区服务投诉专员已经禁止张兴安从事按摩业,他没有反对。虽然这意味着张兴安再犯的风险很小,不过爲了阻止他出现类似的行为,监禁判决是有必要的。

张兴安还需要支付100元诉讼税费。

1月澳洲住房信贷下滑 首置业者份额继续收窄

澳洲统计局(ABS)公布的新数据显示,首置业者贷款在房贷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持续缩水。近日来关于是否应该允许首置业者使用养老基金来购买房产的争论十分激烈。

根据ABS的数据,经季节性调整后,1月获批房屋贷款数下滑3.5%至51,396份。此前接受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曾预计,该月住房借贷数量会下滑2%。

最新数据还显示,1月发放的首置业者贷款数量占所有贷款的比例从去年12月的14.3%下滑至14.2%。

经季调后,该月住房信贷总价值下滑0.6%至302.44亿元,投资者贷款价值下降0.1%至125.31亿元。

联邦政府表示,正考虑允许民众使用养老基金来购买房产。不过前财相PeterCostello和艾伯特政府金融系统审查负责人David Murray都对政府的提议表达了强烈反对。

Murray说道:“在积累养老金储蓄的任意阶段中,把养老金转入房产的做法与拥有良好退休收入系统的目标并不一致。”

去年12月,投资者大举涌入房市,该月投资者借贷攀升,监管机构提出警告称,将会采取措施限制投资者借贷。

不过,联邦证券经济学家SavanthSebastian说道,2月的降息举措有望再次引爆房地产市场活动,尤其是悉尼。他还说:“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降息之后,房地产市场的借贷流动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来自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BenJarman称,随着去年业主自住者的贷款数量有所下滑,投资者借贷增长也并未如RBA预期那样开始减慢。”他认为,投资者借贷的持续升温将会让RBA在考虑进一步降息的问题上不敢轻举妄动。

房地产业内人士:开发新地块是抑制房价的关键

房地产行业领袖表示,提高房屋可购性的关键是增加新地块供应,而不是向首置业者提供税收优惠或允许他们使用养老金来购买第一处房产。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悉尼的房价上涨了大约三分之一。房市的火热正推动许多希望购买第一处房产的澳洲人被挤出市场,政府和有关机构正紧急遏制这股趋势。

财相霍奇这周说道,他担心的是澳洲年轻人的购房负担。他说道,他正使养老基金变得“更加灵活”,包括允许首置业者使用养老基金支付置业首付。

上周末,新州州长Mike Baird承诺要在该州大力增加房屋供应,在四年里将政府推出的地块数量增加两倍至2万块。

CSR总经理Rob Sindel表示,这些所有的提议都有各自的优点,但真正的解决方式是增加土地供应。

他说道:“每年的房屋建造成本不会上涨太多,因为我们变得更加有效率。但是土地成本却在不断攀升。你可以随意来个印花税优惠或者其他措施,但只有开放土地才能满足提高房屋可购性的要求。”

CSR是澳洲最大的建材供应商之一。该公司旗下的产品包括Gyprock石膏板,Hebel混凝土和Bradford绝缘隔热材料。

Sindel称,房地产行业有能力建造更多的房屋,但“系统的自然制动器是州和市政府层级上的规划制度”。

他提到了维州和西澳,这两个州加大了房屋供应,促进住房建造活动更加活跃。

Sindel说道,在建造新基础设施的同时,维州还开放土地供应,这释放了相当大规模的住宅开发项目。

富人抢购布市豪宅 推高全市房产中位价

财力雄厚的买家不断抢购布里斯本的百万豪宅,将全市的房屋中位价推高至前所未有的60万元。

据昆州房地产协会(REIQ)称,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布市价值百万以上的住宅销售显著增长。

REIQ首席执行长Antonia Mercorella表示,该季度布市有超过300栋豪宅被出售,数量超过上一季度的274栋。她说道:“正是百万豪宅的强劲销售推动了布市房产中位价水涨船高。”
因此,布市的房产中位价格首次攀升至60万元,远高于去年第三季度的20万元。不过Mercorella补充道,这还是大大低于悉尼高达80万元的房产中位价。

该市的公寓单元和联排别墅销售飙升16%,表现抢眼,同时此类型房屋的中位价增长了3.6%。
去年第四季度中,黄金海岸、阳光海岸、敦斯维尔(Townsville)和班达伯格(Bundaberg)的房产中位价也纷纷上扬。

Mercorella表示,虽然矿业投资下滑,昆州部分地区经历久旱,但开年以来格拉斯墩(Gladstone)、Mackay和Rockhampton等地的房产中介公司就发布报告称房市有升温迹象。

澳央行官员:更低汇率有利于经济再平衡 澳股周三早盘再度大跌

一位澳储行(RBA)高级官员称,更低的澳币汇率正帮助澳洲经济适应矿业投资繁荣结束的状况,但汇率仍然过高。

RBA助理行长Christopher Kent周三在霍巴特称,如果当矿业投资和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滑的时候,澳币水平依然处于高位,那么它就无法在帮助经济重新平衡的过程中发挥正常的作用。

他说:“不过,自2013年中期澳币汇率达到高峰以来,澳币已经贬值将近20%,并开始在推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发挥影响。”

更低的汇率将直接导致澳洲商品和服务的直接开支增长,包括旅游业和教育,在成本方面,它们会变得更具有竞争力。

Kent称,”虽然到目前为止澳币贬值已经起到有利作用,但我们的评估是,考虑到我们的总体经济状况,汇率依然相对偏高。”

缓慢的工资增长是经济调整的重要来源。Kent解释道,过去5年中,低于趋势水平的经济增长导致工资增长减慢,再加上汇率下滑,这两个因素导致澳洲人的工资水平(以美元计算)下降了30%。

他说道,澳币贬值、更具竞争力的工资和近日来的生产力增长已经为经济提供更坚固的基础。

该助理行长预计,非常低的利率将推动房地产市场活动保持火热,为家庭财富提供支撑并鼓励家庭进行消费。他重申了RBA有名的言论,即“失业率上涨的时间会比预期更长,涨幅比预期更大。”

他表示,包括保健和教育在内的服务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有望实现更快的增长,这将促使失业率下降。

但他也警告说不应对澳洲的经济感到“自满”。他提到,澳洲的服务行业具有很多优势,但在采矿业和农业领域不具备明显的自然优势,“这意味着在这些国际市场上,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保持竞争力。”

Kent还说道:“在更长时期内,澳洲的经济增长前景良好。我们或许会看到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该行业的就业相对密集。而资源开采和出口的就业相对没那么密集,不过,如果对这一行业进行大规模投资,那么它将长久带来经济成果。”

继华尔街遭受了两个月以来的最大重创,本地投资者要做好准备迎接艰难的一天了。华尔街预测联邦政府将会最早在六月份给美元加息,这也是致使澳股滑落的因素之一。

悉尼东部时间周三早上10点16分,本地股票市场一开盘指数便狂跌。澳股200种指数下跌70.1点(1.2个百分点),报5754.1;综合指数跌69点(1.2个百分点),报5725.3。

原料板块遭沉重一击,跌了3.4%;能源板块跌1.8%,金融板块下跌0.8%。

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

外资藉信托炒房 利用居澳受托人回避审查

外国买家利用信托结构规避外商投资规定,购买现房,据房产中介说,这种做法十分普遍。

“外国买家追求的首选办法是简单地把资金转到他们新任命的、拥有澳洲居留权的受托人名下,然后就可以合法地购买现房了。”Mosman房地产中介西蒙(Robert Simeon)告诉《澳洲金融评论报》。

西蒙观察到的做法是,外国买家会等申请并获得居留权之后,再申请把物业产权转回个人名下。根据新州印花税法,他们不必再次缴纳印花税,只要花50元,就能把产权从受托人名下转回个人名下。

但律师表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违反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禁止没有居留权的外籍人士购买澳洲现房的规定。

Johnson Winter and Slattery合伙人科伦索(David Colenso)说,“任何用这种方式买房的人都违反了法律,要记住,FIRB是依据外资收购和接管法案(Foreign Acquisitions and Takeovers Act)行事的,该法案特别规定,禁止利用受托人的名义购买房产,若最终受益人系外籍。”“虽然可能有人这么做,但这彻底违反了FIRB的规定。”

司法挑战发酵

上周,FIRB勒令中国亿万富豪许家印出售其非法购买的3900万悉尼Point Piper豪宅Villa del Mare。

许家印的代表通过在澳洲成立两家空壳公司——金快餐公司(Golden Fast Foods)和Egality Investments——买下这栋房子,产权最终为嘉银投资管理公司(Jiayin Investments)所有,该公司的总部就位于许家印恒大房地产集团的香港办公楼。消息人士称,FIRB正打算起诉这笔交易的顾问。

但律师们表示,没有任何合法途径可以让非居民购买现房。

“除非你是澳洲居民,否则就没有任何真正能够让你购买已开发住宅用地的办法,这是底线…没有合法途径。”一名德高望重的房产律师说。

“在一些例外情况下,公司可以购买住宅,只要目的是用做员工宿舍,但在这件案子中,目的显然不是这个…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至于是否可以单纯依靠加强执法堵上信托“漏洞”,还是需要改革法律,专家们各执一词。
“这些问题需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西蒙说,“因为受托人条款意味着你不必是澳洲人也能购买住宅,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我们得堵上这些途径。”

被曝为留学生改分保其过关 维州一间TAFE陷丑闻被查

维州的一家TAFE因为前教师和学生的爆料而陷入改分丑闻之中。根据这些人的说法,这个机构为了确保留学生能通过考试,竟然会为他们修改考试成绩。

Box Hill Institute的4名前教师和2名学生于去年10月份向维州的反腐监察机构透露了这一爆炸性的指控,之后又向新的高教厅长Steve Herbert提出了这个问题。

在提交给独立反腐委员会(Independent Broad-based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IBAC)的意见书中,这6人称,为了让学习有困难的留学生通过考试,他们的试卷会被重新打分。据悉,在2013年年中,好几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被改到了及格线50分以上。有关的教师向管理部门披露了改分的欺诈行为,由此引发了一场调查。

但是Box Hill Institute的首席执行官Norman Gray称,他坚信这样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Gray表示,他们将和IBAC以及厅长一起处理这些投诉,但他仍相信这些指控最后会被证明是无中生有的。

投诉人还指出,虽然有3名资深的教师对于学生疑为作弊的行径提出了担忧,但这家TAFE机构并未就此展开调查。“这些学生所提交的作业,其书面文法明显优于其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技能水平。”据悉,作出这类投诉的教师曾遭霸凌。

其中的一名投诉人是在Box Hill Institute工作了13年的John Sier。这名教师而今在其他的TAFE教课,他指控Box Hill Institute掩盖学术欺诈的行为。“我得知学校掩盖了给学生改分让其通过的事实。”

Sier还在投诉信中指出,没有任职资格的教师却在这间TAFE教授专业课,包括房地产专业。

他透露自己曾遭霸凌,并且在他提出上述问题后,学校就未与其续签合同。

培训和技能事务厅长Steve Herbert称,IBAC已经建议将这些问题将由相应的机构,包括Victorian Ombudsman、Australian Skills Quality Authority以及Victorian Privacy Commissioner处理。“此外,厅长已经将这项投诉交给他的部门工作人员,后者将会调查这些指控,并采取恰当的行动。政府将会认真严肃地对待培训系统中的不当行为。”

爆料的前教师和学生都表示,他们曾反覆地向这间TAFE提及这些问题。一名投诉人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官僚主义的城墙显然是无法逾越的。”

墨尔本发生2.7级地震

3月10日(周二)近半夜,墨尔本东南郊区帕克南(Pakenham)发生里氏2.7级地震。澳洲地球科学局(GA)收到该区域周围方圆50公里内居民共300多通电话报告感觉到震感。人们还听到了一声巨响。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导,澳洲地球科学局证实10日晚上11点39分墨尔本帕克南地下10公里处发生了地震,接着11日凌晨3点18分发生了1.3级余震。

一位居民在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上说:“我们这墨尔本刚刚发生了地震……房子都摇晃起来了。”

周边区域如Berwick和Beaconsfield,最远至墨尔本港(Port Melbourne)都感到了震动。

维州紧急服务局(VSES)表示,没有接到任何建筑物受损或人员受伤的报告。

澳洲地球科学局的索姆(Andrea Thom)说,这样级别的地震不会造成任何损害,“那些较靠近震中的人们多数报告听到了很大声的地动声响、窗户振动、地面晃动等。”

索姆说,很难说是否还会有更多余震。“余震很常见,但我们无法确定是否还会发生,或者是否会发生更大的一次地震。这就是地震的特性——没法估计,”她说,“我们很愿意听到大众的信息,他们的经历,因此如果你们感到什么事件发生,请登录我们的网站告知。”

上周,维州牟夷(Moe)发生了3.1级地震。

未来十年“婴儿潮” 将致教室急缺教师抢手

一个额外的“婴儿潮”将给澳洲造成专业教师短缺的局面。根据11日(周三)一项分析报告,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学校需要每年增加1759个教室,以容纳增加40万名学生的需求。

据《澳洲人报》报导,澳洲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出现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尽管目前的师范毕业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教育研究委员会的分析报告是基于澳洲统计局(ABS)的21世纪婴儿潮始于2008年的数据。报告说:“到2020年为止,在一些省份,我们至少需要每年为适龄学生额外增加400个班级,一些地区的学校将需要建设新的校舍。”

报告提出,“天主教学校和私立学校可能没有基础设施来维持他们目前的学生分配,与应对由此产生的从短期到中期的高需求,”至少在一些地区,“这可能会导致进入公立学校的学生比例上升”。

维州学校的压力最大,需要在未来十年每年增设448个小学教室;昆省每年需要额外增加443个教室。

在历经世纪之交的一连串的关闭和合并事宜后,许多市区学校已经在进行再开发计划。

布里斯本内城区北区的一家州立学校的入学人数已从2008年的144名学生增至去年的224名。
该报告称,教师短缺尤其是在科学、数学、和英语专业方面。报告显示,有五分之一的数学和物理学教师教授的不是其专业的课程——这意味着他们是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比如英语或体育。有25%的历史老师、30%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IT)教师,也在教授着不合乎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

有四分之三的物理老师是男性,报告显示,近一半的男数学教师在50岁出头。“这表明物理、计算机、IT、数学、化学课程仍以男老师占主导,随着在这些专业课程中授课的男教师的退休,很有可能会出现教师短缺的局面。”

报告发现,有27%的小学教师与20%的中学教师是做兼职工作。有近四分之一的师范专业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年退学——多达20%的师范学生在毕业后没有进入教师行业。

报告警告在2018年一旦“婴儿潮一代”进入中学时,将会造成中学专业教师的严重短缺。
澳洲教育研究委员会主席马斯特尔斯(Geoff Masters)表示,多面手的小学教师“超过需求”。目前在维州和新州
,“我们有大量过剩的小学教师,但我们没有足够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教师。”

豪掷千万购农场 中国“土豪”成澳洲新地主

据2015年03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目前,富裕的中国买家对澳洲农业用地的兴趣愈发浓厚。近日,就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李姓买家购买了墨尔本两处维多利亚时代开垦的农场,准备借此当做进军中国市场的基地。

  农场总售价不低于千万澳元

  据报道,这两处历史悠久的农场坐落在澳大利亚本迪戈附近,如果从墨尔本中心区出发的话,驱车需75分钟。两座农场彼此相邻,一座名叫“埃兰-唐纳”(Eilan Donan);另一座名叫“布雷多班”(Breadalbane)。据悉,这位中国买家对当地的农业用地十分感兴趣,而且希望将农产品(13.64, -0.35, -2.50%)销往中国。

  其中,埃兰-唐纳农场占地1460公顷,历史悠久的麦克雷家族(MacRae family)在此经营了132年。同时,麦克雷家族亚也是布雷多班农场的拥有者,该家族直到1984年才将其售出。

  目前,销售人员并没有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但据当地土地价格估算的话,两处农场总价将超过1000万澳元。

  据悉,麦克雷家族前后有五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劳作。家族的曾祖亚历山大-麦克雷(Alexander MacRae)于1882年购买下这片3000公顷的土地,并经营农场生意。如今,这片农场风景如画,优雅恬静,一面花岗岩石墙将农场与Calder高速公路远远隔开。

  农场主欢迎中国投资者

  报道称,农场销售者麦克雷是亚历山大-麦克雷的曾孙。他表示,售出埃兰-唐纳农场时心里五味杂陈,“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当你抛开杂念,其实这是一个商业决策,我本人认为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其他人也认为是正确的。”

  他接着说:“我们的家族生意正在转型,因此我们将销售祖地。”此外,麦克雷还表达自己对澳洲吸引海外投资的看法。他称,吸引海外投资是澳洲农业发展的一部分,“我不反对吸引海外投资,我支持联邦对海外投资活动进行注册。”

  麦克雷表示,自己还将从事农业,但会在Metcalfe经营一家小型的美丽奴种羊培育基地。目前,他手下的2500头美丽奴母羊正在一家在线拍卖网上待售。

  麦克雷表示:“我认为,李先生和我曾祖父一样精明。可能我说话有点偏激,但这两处农场基本上位于维州的正中心,各处距离公路都不足10公里远,四通八达。这里距离Southbank只有1小时10分钟车程;距离Murray河也仅有1小时10分钟车程。”

  麦克雷由衷地表示,希望李氏家族的农场生意能红红火火,并乐意帮助李先生寻觅合适的经理人和员工。

  据了解,李氏家族在澳洲的商业代表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埃兰-唐纳和布雷多班农场已经被来自中国的李氏家族收购,李氏家族在中国经营肉牛生意。”与此同时,该声明还表示,“这两处农场将在未来合并为一个农场经营。”

您还使用支票吗?支票使用量大跌 日渐走向过去式

在2014年,使用支票付款的交易数量下降了近14%,然而专家认为,支票仍有其生存空间,澳洲目前不可能停止使用支票。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导,与此同时,电子付款的交易则有所上升,其中支付卡的使用上升了8.8%,转账交易则增加了7.5%。

澳洲支付清算协会(APCA)表示,在过去10来年里,从200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支票的使用量下跌了71%。虽然支票在日渐走出人们的生活,但仍在大型商业交易和房产交接上使用。
APCA主席哈密顿(Chris Hamilton)认为目前支票不可能会停止使用,但他也说用户应考虑换成其它电子付款方式,后者如今安全、廉价又可靠。“年长者比年轻人更可能使用支票,” 哈密顿说。

“支票在上世纪90年代中达到高峰,自那以后就一直走下坡。一开始跌得还比较缓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量下降。”“我预料在未来几年,会极少见到日常使用的那种支票,也许在某种交易上还会使用支票。”

哈密顿承认,银行和消费者认为的最大问题是处理支票的成本,有时每项交易高达5澳元。他认为,日渐上升的从支票转向电子付款的趋势将最终鼓动“老顽固”也作出转变。

APCA的研究显示,澳洲人的现金使用量减少,自动提款机的提款次数下降了4.8%至7.14亿次,金额为1430亿澳元。

澳洲第二大电讯公司Optus免费提供半年视频点播订阅

澳洲第二大通信商Optus日前与美国流媒体节目供应商Netflix签下合作协议,联手参加澳洲流媒体市场竞争。Optus打算向新老移动和固定宽带客户免费提供半年流媒体视频点播订阅(SVOD)服务。3月24日启动,7月15日结束。

据《澳洲人报》报导,就在上周,澳洲第一电信巨头澳洲电信(Telstra)已与流媒体公司Presto签订了类似合作伙伴合约。Optus这一合约旨在与他们抢占澳洲的流媒体订阅市场。Presto隶属七西媒体(Seven West Media)。

目前澳洲市场上三大视频点播订阅提供商中的两家,已经找了伙伴签订合约。就剩Stan——这家由九号娱乐公司(Nine Entertainment)及费尔福克斯(Fairfax)媒体合资1亿澳元的视频点播订阅公司还没有签订伙伴关系。

另外基于珀斯还有一家Quickflix,是第四家SVOD供应商。很多人分析,澳洲市场是否能支持两家流媒体服务商都是个疑问,更不要说四家了。

不管怎样,Optus与Netflix的该协议意味着,Optus公司所有签订两年以上合约、每月合同价值60澳元以上的所有新老移动通信和固定宽带的客户,均可享受Netflix提供的六个月免费流媒体订阅服务。

免费阶段结束后,若继续订阅,每月需12澳元。

澳洲移民部将对出入境者启用更严格生物信息核查

据2015年03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随着全球恐怖主义威胁日益猖獗,澳洲联邦议会(Federal Parliament)已经引入了新的法案,该法案将要求移民部在各大机场与港口对出入境者进行更为严格的生物信息核查,以防恐怖分子及犯罪者出入境澳洲。

澳洲论坛10日报道,联邦议会批准的新法案规定,移民部需检测出入境澳洲者的生物信息,包括面部图像、指纹等。对此,移民部长都顿(Peter Dutton)表示:“在澳洲各大机场及港口,国内外的安全机构、执法机构与移民机构工作人员将通过便携式手持设备,对出入境澳洲者进行快速的生物信息检测。”
  
都顿续称:“进行生物信息核查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出入境者的犯罪历史,防止恐怖分子、人口贩卖者等危险分子入境。”他强调:“早在2013年,恐怖分子Khaled Sharrouf就是在没有经过生物信息核查的情况下,通过其兄弟的护照出境离澳。”
  
据悉,生物信息核查制度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全澳机场实行,此外,还将有80名安全官员派驻到各大机场以严格监控被列入“澳洲国家安全观察名单”的民众。
  
对此,都顿表示:“这是政府应对恐怖主义行动举措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都顿还表示:“近期在澳洲及全球发生的与恐怖威胁相关的事件告诉我们,国内的恐怖威胁是真实存在的,而上述法案则可以进一步保护澳洲的边境安全,加强海关对出入境澳洲者身份的识别能力。”

2015年3月10日星期二

iPhone 6在澳售价上调 最高涨价200元

随着澳元的汇率持续走低,苹果公司在热热闹闹地推出智能手表之际,却静悄悄地上调了iPhone 6和6 Plus在澳洲的售价,而且最高的涨幅高达200元。

据网站Cyber Shack称,和6个月前初上市时相比,最低配置的16GB版本 iPhone 6的价格从869元涨到了999元,64GB版本从999元涨到了1149元,而最高内存的128GB版本更是从1129元涨到了1299元。

尺寸更大的6 Plus价格则涨得更多,16GB的涨了150元变成了1149元,64GB的从1190元涨到了1299元,128GB的更是足足涨了200元,从1229元涨到了1449元。

截止到今天下午,苹果公司还未就此发表意见,但据信涨价是澳元下跌的结果。和iPhone 6去年9月上市时相比,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从0.93跌到了0.77。

苹果公司昨天表示,自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至今,全球已经售出了7亿部,而且仅在上个季度就售出了近7500万部,这和iPhone 6及6 Plus的上市不无关系。

不过虽然苹果公司上调了iPhone 6和6 Plus在澳的售价,澳洲本地的电讯公司沃达丰(Vodafone)以及澳都斯(Optus)都证实,现在还没有调整和这两款手机有关的手机计划的费率,澳讯(Telstra)还未就此发表意见。

除此之外,苹果公司似乎也调涨了视网膜屏的MacBook Air以及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的售价,不过这两款笔记本的配件也有所升级。截止到目前为止,iPad Air 2和iPad mini 3的价格还没有变动。

MacBook也出土豪金!Apple Watch澳中同步首发支持微信

美国当地时间9日晚,苹果公司CEO库克(Tim Cook)在旧金山发布最新款超薄MacBook及万众期待的Apple Watch,同时推出一系列配套的健康应用。

库克称,Apple Watch是苹果最贴身的产品,极其精准,提供一系列面板供用户选择,从传统的模拟数字到“有趣的”米老鼠手表,用户还可自行添加功能,包括秒表和下次会议详情等。从底部向上滑动,即可显示天气、日历、音乐控制和心率。

对华人用户而言,最具有吸引力的莫过于Apple Watch还支持中文社交app微信——以及Twitter。用户可以直接从腕表上收取微信,直接点击手表即可回覆。通过内置扬声器和麦克风,用户还可以从手表上接听电话,原理是手表通过蓝牙或Wi-Fi与手机连接,若用户身在家庭网络上,即使不在蓝牙范围内也可接听电话。

按下侧面按钮,即会显示朋友圈,用户可与其他Apple Watch连线,点击手表,朋友将感知到触动。用户还可以把自己的心跳发送给对方。库克称,这将开启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

Apple Watch强调健康功能,用户久坐时会发出提醒,并在每周一向用户发送上周健康报告,建议本周健康目标,如同手腕上的私人教练。健身应用程序会记录身体锻鍊时的距离、时间和卡路里消耗。超模Christy Turlington现场讲述在半马中利用Apple Watch查看步速和坡度的使用经验。

Apple Watch的通知功能包括股市行情,Twitter动态以及航班详情,并可直接对Siri下达语音命令。

Apple Watch内置Apple Pay应用,用户滑动表面即可在装设了Apple Pay的商店购物,但不包括澳洲。

此外,Apple Watch还有一个Instagram应用,用户可滚动浏览更新,方形表面恰与Instargram的照片规格配合得天衣无缝。

用户可通过Uber应用叫车,把登机牌添加到Passbook应用中,扫描表面的QR码登机,还可通过另一款应用将手表变成酒店房卡,或远程遥控车库门,查看车库监控录像。

苹果手表的续航能力为18小时,充电很简单,只需将磁性充电线搭到手表背面即可。

苹果此次推出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和Apple Watch Edition三个系列。Apple Watch系列不锈钢版的价格从799澳元到1629澳元不等。Sports系列,38毫米499澳元起,42毫米579澳元起。Edition系列为私人订制,采用18K金,38毫米1.4万澳元起。

Apple Watch从4月10日起接受预定,4月24日在澳洲、中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日本、英国和美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首发。

Apple TV的售价将从99美元降至69美元,

苹果公司和已经与HBO达成协议,用户每月只需支付14.99美金,即可观看HBO所有最新的电视剧和其他影视节目,不过这一捆绑目前只在美国地区推出。

苹果推出了全新的13寸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采用全新处理器和图形硬件,更轻薄,更快速,电池续航能力更强。

新款MacBook可选金色、银色和灰色。机身采用超薄设计,厚度仅13.1毫米,重920公克。12寸视网膜显示屏,可逆USB端口,1.2GHz双核处理器,8G的存储器,512G闪存硬盘。全新触控板采用Force Touch/Taptic Engine技术,可感应用户的操控力度,辨别轻点到用力长按之间的区别,并有震动反应。用户用力长按荧幕上的一个地址,就能在地图上看到它的位置。

澳洲可从4月10日起预订新款MacBook,1799元起。

另外,iPhone用户周二起可下载iOS 8.2。

西澳海滩现马航湿巾 或来自失踪航班MH370

一条被冲上西澳海滩的马航湿巾正在接受检测,以确定它是否是来自失踪的马航MH370。

这条于去年7月份被发现的湿巾已经被运至堪培拉接受进一步的检测。

根据Nine News的报导,一对夫妇在Cervantes的一个海滩散步时发现了这条湿巾。这对夫妇称,他们发现这条瀑布“未打开,这很不同寻常”。


专家称,这样一个小物件确有可能长距离地随波逐流,最终被冲上海滩。

2015年3月9日星期一

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姐 马来西亚华商蝉联女富豪榜首

提起超级富豪,你可能会想到比尔盖茨,巴菲特和斯利姆(Carlos Slim),那些建造了庞大帝国的老男人们。你或许还会想到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世界上的莱因哈特们(the Gina Rineharts),沃尔顿们(the Waltons)和利利安·贝滕科特们(Liliane Bettencourts)。

但在这两个群体中间,还有一群白手起家,创建了强大企业,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不少资产的女性。

BRW在国际妇女节发布了澳洲30位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单。她们的财富总额达到54亿元,相比前一年的45亿元更进一步,上榜门槛为5100万元。人均财富为1.81亿元。

马来西亚女华商、TPG联合创始人张维琪(音译,Vicky Teoh)以9.38亿元的身家蝉联榜首。她的财富主要来源于她在澳洲证交所上市公司TPG的股权。严守隐私的张女士还在过去一年中对多家创业公司进行了投资,这给她已经十分丰满的小金库又添了1.7亿元。

Toga Hotel Group的创始人Charlotte Vidor以3.85亿元的资产排名第二。

第三名是新上榜的Hazel Rowe,拥有3.76亿身家。Rowe和丈夫创立了Super Cheap Auto公司,后来成为Super Retail Group,在澳洲和新西兰有580家专卖店。

家喻户晓的妮可基曼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明星,排名第6。这位奥斯卡影后从电影和代言活动中积累了3.31亿元的财富。Kylie Minogue,凯特布兰奇和Elle Macpherson等艺人也有上榜。

上榜者中最年轻的是麦片女王,Recipe to Riches专家组成员Carolyn Creswell,现年41岁。

除极少数女性因在业绩优秀的企业任职而致富之外,大部份上榜者的财富都来自于创业活动,例如自己创业。

上榜者中还包括前总理陆克文的夫人Therese Rein,猎头女王Sarina Russo和Boost创始人Janine Allis。

BRW副主编菲兹西蒙斯(Caitlin Fitzsimmons)说:“我喜欢BRW女富豪榜单把焦点放在女性在各种有创造性的领域所作的杰出贡献,我们在国际妇女节表彰她们的贡献也非常合适。财富仅仅是成功的一个标准,而对我们来说,这份榜单的重点在于汇集了一群热情而坚定的女性来分享她们的神奇故事。”

“我们的富豪榜显示了澳洲男女之间的财富不平等,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激励更多澳洲女性创立并发展雄心勃勃、屹立不倒的企业。证据很明显——更多澳洲女性通过自主创业,而非经由企业职务、演艺事业或体育生涯致富。”

老年金发放标准太宽松 退休夫妇年挣5.8万仍可领部份

一对年挣5.8万多元的退休夫妇可以享受着“舒适的退休生活”,并且仍能领取一笔可观的部份老年金来补充他们的收入,与此同时尚有资格获取众多额外补贴,帮助支付能源和住宿费用。

在政府证实其计划通过一项“日落条款”来缓和老年金改为依照通胀调涨的冲击,《澳洲人报》的一份分析发现,一对领取全额老年金的夫妇可以提领7300元的年收入,并且获得超过3.66万元的政府福利,即是总共可以获得4.4万元的年收入而不至减损老年金。

一旦夫妇俩的年收入超过7384元,就将丧失领取全额老年金的资格,全额老年金为每周1171元,或每年3万零446元。

根据澳洲养老基金协会(Association of Superannuation Funds of Australia)设定的退休标准,夫妇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需要5万8326元的年收入。

但只要夫妇俩的年收入总额不超过7.4万元,都可以领取部份老年金,超过这一数额,老年金将逐步减少至零,不过还有其他福利可领,包括联邦老年人医疗卡(Commonwealth Seniors Health Card)。

一对每年领取3万零446元全额老年金的夫妇如果租房,还可以通过一些额外福利项目,每年领到6161元的补贴。

有三个主要项目存在问题,包括老年金补贴,能源补贴和给予没有自住房者的房租补贴。根据独立研究中心(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经济研究员泰勒(Matthew Taylor)的研究,25%的老年金领取者租房生活。

能源补贴旨在帮助老年金领取者支付电费,单身者每两周可领14.10元或每年366元,夫妇每两周可领21.20元或每年511.20元。其他老年人也可以获得这笔补贴,给付相同。

房租补贴根据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住宿费用而有所不同。

但无需抚养子女的老年金领取者夫妇如果每两周的租金超过344元,可以获得最高120元的补贴。这项补贴每年可达3120元。

泰勒告诉《澳洲人报》,有收紧老年金收入评估的“空间绝对存在”。

“一些过得相当舒适的人也在领取部份老年金。”他表示。

养老金当置业首付提议遭反对 对富人有利恐推高房价

联邦财长霍奇被警告称,允许首置业者提取养老金储蓄作为首付,对较富裕的澳洲人有利,与此同时还会推高房价。

反对党财经事务发言人宝文(Chris Bowen)也表示工党不会支持政府的养老金改革。尽管霍奇证实,拟议的养老金改为依照通胀调涨只是一项临时措施,一旦预算恢复盈余,政府就将重新进行审查。

霍奇在上周末期间表示,他对退休储蓄制度的未来吃开放态度,包括可能允许年轻人用养老金作为买房首付或再培训费用。“我们准备与澳洲人每年探讨这些事宜。”霍奇上周日说。

但宝文也抨击了这个主意,警告称这会推高房价,侵蚀退休收入。

澳洲养老基金协会(Association of Superannuation Funds of Australia,ASFA)加入了呼吁政府谨慎行事的行列。ASFA会长瓦莫斯(Pauline Vamos)表示,允许人们领取养老金买房对富人比穷人更有利。

这是因为高收入者需要支付45%的所得税,但如果把钱存入养老金账户,只需支付15%的税。他们将可以使用获得税惠的养老金储蓄买房,然后再把养老金补上,照样享受低税率。

“允许人们用获得税惠的养老金供款买房,存在明显的公平问题。”她说。

影子助理财长安德鲁雷(Andrew Leigh)也反对用养老金买房的主意。

“这样一个非但不会增加住房供应量,反而会侵蚀退休收入的措施真让我惊诧。”他对澳广(ABC)的Insider栏目说。

上周六,霍奇对记者说,年轻人面临许多挑战。“从长远看,如果今天的年轻人活到100岁,他们会变更许多次工作。”

“很自然地,他们不会在65岁就退休。所以,变更许多次工作以及工作时间延长,这是他们的选择,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看看如何让养老金制度变得更加灵活,能够适应进入和离开职场的需求。”

霍奇谈到,买房是另一重障碍。“年轻人进入首置业市场的难度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他说,“我们准备对多种提案作出考虑,以帮助年轻人买下第一套房,尤其是考虑到在澳洲的许多不同地区,房市正热火朝天。”

29岁香港女西澳溺亡 警方指其水性一般却独自下海

一名来自香港的游客被发现在Exmouth附近的Turquoise Bay溺亡。

这名29岁的女子是3月6日抵达该地区的旅游团成员之一。Exmouth警局的Alby Van Den Berg称,这名女子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游泳者,但她却仍离开团队中的其他人,独自一人下了海。之后,有人发现她浮在了水面上。当时Turquoise Bay只有一些小浪花。

据悉,海滩边的人给这名女子做了心肺复苏
术,赶抵现场的救护人员随即又将她送往Exmouth医院,但这一切努力最终都无力回天。

Van Den Berg赞扬了那些实施急救的人。他同时提醒人们,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时,最好有人陪伴,同时也要留心周边的情况。

大墨尔本的规划梦魇 工作集中市区住房被挤至远郊

3月2日,格拉顿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发布新书——《城市限制:为什么澳洲的城市被隔断以及我们如何解决(City Limits: Why Australia's Cities are Broken and How We Can Fix Them)》,书中揭示了墨尔本城市规划中的灾难性问题——工作机会集中在CBD附近,而人们能负担得起的家庭住房则被挤向城市远郊,不少女性因疲于应付通勤压力而被迫放弃工作。

据《时代报》报导,在这本研究书籍中,墨尔本Point Cook居民爱丽丝•奥斯本女士一家被作为案例分析,他们家的遭遇正是墨尔本居民面临通勤压力的典型例子。

书中介绍说,奥斯本女士与丈夫Jason和两个孩子住在Point Cook,她很喜欢这个区。每周,她要在当地一所小学工作1、2天,教授纺织课。但是在这对夫妻的第二个孩子露西到来之前,奥斯本女士是一位产前研究领域技能高超的专家,她曾在市区Lonsdale街上的维省卫生部工作。

由于Point Cook的家庭住房比较实惠,一家人从Kensington搬到Point Cook,但是既要长途跋涉去City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小孩和先生,对奥斯本来说压力太大。

先生的薪水比较高,Jason在一家主要的银行从事IT工作,所以奥斯本女士辞去工作,在Point Cook一所小学兼职教书。当然,这不是她的专业领域。

奥斯本女士说,她爱她的郊区,也想在健康行业做老本行,但可怜的公共交通系统意味着往返工作的通勤实在太难。

奥斯本一家的遭遇是数百万澳洲人处境的缩影。由于澳洲的城市未能合理规划,这是地方、省和联邦政府共同犯下的错误,奥斯本被迫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一个好工作,还是她的家人。

她选择了家人。

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墨尔本这座城市在过去十年的发展演变过程:工作越来越集中在市中心,然而经济型住房都在城市远郊蓬勃发展。

研究还显示,澳洲人比10年前要多花20%的时间在上下班的通勤上,一周路上通勤时间超过10小时的人数增加了约50%。

由于平衡工作和家庭如此艰难,许多女性完全放弃工作。

研究表明,在澳洲最大的城市里,一半以上的工作增长都发生在距离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近郊区。

然而,近郊的住房发展速度显然不够快,超过50%的人正在搬向CBD20公里以外的远郊。

除此之外,工资上也有差别,在澳洲5大城市,CBD20公里以外的工作,平均工资为每年$56000元。

相比之下,距离市中心10公里以内的近郊,平均工资为一年$77000元。

书中也发现,在远郊,每10个居民中只有不足3个工作机会,然而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每10个居民有9个工作机会。

研究员呼吁政府,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简化城市规划和分区规则,提高物业开发的标准,使居民可以住在靠近市中心更优质的居所内。

千万别在机场和邮轮上取钱!ATM手续费高达$33

有关澳洲取款手续费最昂贵的ATM的新数据显示,旅客可能被收取高达33元的额外费用。
机场和邮轮是度假者最容易被宰的地方,取款手续费从6元到33元不等。

ING Direct搜集的ATM手续费数据发现,在一个案例中,一名顾客今年1月在悉尼国际机场一台贴有“西太银行”(Westpac)标志的ATM上提取了1100多元,结果被收取了32.5元的手续费。

另一名顾客在同一台机子上取了大约660元,结果被收了19元。

ING称,这一收费很有可能包括2元的“直接手续费”和汇兑费用。

尽管储行在六年前发起了在ATM屏幕上向顾客显示“直接手续费”的改革,但人们依然被收取了额外费用,通常是在使用独立运营的ATM时。

在某些邮轮上,度假者提取现金,每笔收费最高可达6元。

昆士兰银行把其客户跨行取款的手续费从2元提高至2.5元。

自称“澳洲ATM领军品牌”的Cash Card,也把澳洲人使用其提款机的收费上调了快一倍,先是从1.5元提至2.5元,现在每笔交易高达5元。

如果客户拥有ING Direct的Orange Everydan账户,并且每月往账户中至少存入1000元,该机构就将返还客户所有的ATM手续费。该银行的客户部门执行长John Arnott说,他们已经在过去一年里向客户返还了大约600万元。

澳洲人每年要在3.14万台ATM上被宰数千万元的手续费。

2015年3月7日星期六

墨尔本华人中介英文遭讽只能得D+ 售房广告错误百出

墨尔本东区一块拼写极其糟糕的地产广告牌让一名语法控几近崩溃,后者因此用红笔一一标出了错误,并打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先驱太阳报》的报导称,虽然他们无法证实这张在Facebook上出现的图片上的红批是真的,还是PS上去的,但这个广告却是真的,并且曾在realestate.com.au上出现过。

这个广告牌上写着:“Perfect located one of the famous street in Balwyn, school zone of Balwyn high second colloge.

It is only walking minutes to shopping mall, 109tram and the Eastern Freeway.
 The house features with classical style, stable construction; offers 3 generous size bed rooms

with built in wardrobes, plus study space. Two townhouse permit!”

根据那位语法控的修改,第一句中的perfect应为perfectly;famous前应加most;street应为得数形式;second college应为School。第二句中的shopping mall应改为the shopping centre。第四句中的“with classical style”应删掉with。

而那位怒不可遏的语法控不仅一一标出了中介的语法错误,甚至指出这处房产并不像广告中所称的,毗邻Eastern Fwy。此人最后写了一条批评:“D+。介绍得不错。下一次请多花点时间校对一下!”

虽然广告用语错误百出,但是这幢3睡房的房产还是在1月20日时售出了。

悉尼豪宅价年涨11%澳富移民增速全球第4

悉尼豪宅的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上扬11%,增速在全球高档住宅市场中排名第13位。

根据今日公布的莱坊国际住宅指数(Knight Frank Prime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Index),去年纽约高档房产的价格上升了18%,紧随其后的是科罗拉多州阿斯本市(Aspen)的16%。高档房产是指价值居于房市总体前5%的房产。

同期,著名旅游胜地巴厘岛的豪宅价值攀升了15%,增幅与伊斯坦布尔并列第三。

澳洲悉尼以11%的增幅位列第13位,墨尔本的增幅为8.5%,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幅。欧洲和俄罗斯大部份城市的豪宅价格均录得下跌,其中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降幅最大,达到15%。

若按每平方米单价,悉尼豪宅的价格在全球是第七贵的。

根据这份报告,在摩纳哥,100万美元只能买17平方米,成为全世界最贵的豪宅。而在悉尼,100万美元可以买到41平方米。

该报告还追踪了2003年至2013年间高净值富人的流动。高净值富人是指那些除去住宅房产之外,资产净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人。

澳洲在过去十年吸纳了22,200名高净值富人,增长了14%。目前,澳洲富裕移民的增速在全球排名第四。

中国是全世界流出富人最多的国家,在报告期内流失了76,200名富人,占全球富裕移民人数的15%。

莱坊的研究领头人威特比(Matt Whitby)表示,亚洲买家对澳洲和新西兰房产的需求依然强劲。

 “这强调了澳洲与亚洲地区的联系,以及澳洲在生活方式、教育机构和安全方面的吸引力。”

 “富裕的中国投资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澳洲的重大投资签证可以反映这一点。自澳洲2012年引入重大投资签证以来,九成的申请者都来自中国。”

报告还发现,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亚和土耳其将跻身盛产超高净值富人(资产净值在3,000万美元以上)国家的行列,这些的富人也在全球各地物色豪宅。

报告预测在2015年,印尼买家在澳洲及泛亚太地区将成为一股更加不可小觑的力量。

澳职场「天花板」难以打破 职业女性升迁依然受阻

据调查,悬在澳洲职场女性头顶上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如10年前一样难以打破。

会计公司Grant Thornton出具的报告显示,目前在澳洲职场中,澳洲女性在企业中担任高管的比例为22%,这一比例自2004年以来从未发生改变。

在这一方面,澳洲的数据与国际平均水平保持一致,但对比东欧、西欧、非洲和亚太新兴国家,这一比例已经远远落后。

实际上,东欧是职场女性的最佳升迁地,特别是在俄罗斯,职场中女性高管的比例高达40%。
Grant Thornton多元文化主管Nicole Bradley表示,“很显然,要改变澳洲的状况无法一蹴而就,但澳洲可以从东欧身上学到经验。”

有趣的是,报告发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性别多元化方面的表现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该地区的发达国家中,女性高管的比例只有13%,造成这样的比例大部分是受到日本数据的拖累,该国的女性高管比例仅为8%。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职场女性高管比例为23%,没有女性高管的企业数量下滑至29%。

此外,该报告呼吁各国政府能更广泛推行男性陪产假,为男性提供更多机会抚育小孩,同时考虑在企业董事会中设定性别比例配额。

地道墨尔本人不会做的事 拒让座和说悉尼好在列

在公共场所吐痰、在有轨电车上不给老人让座、在你支持的球队处于输势而比赛还有四分之一时间时离开……有些行为真的是很不墨尔本,因此是时候就此作出明确的表态了。

于是,《先驱太阳报》的网络部就致电墨尔本市长Robert Doyle,要求他说出10件他认为不墨尔本的事件。

墨尔本市长认为很不墨尔本的10事:

1.诋毁墨尔本
2.在有轨电车上不为老弱病残孕让座
3.在公共场合吐痰和骂脏话
4.假装不知道AFL Grand Final、Australian Grand Prix、墨尔本杯和Australia Open Final的比赛日期
5.女人歧视黑人
6.衬衫最上面的扣子没扣时打领带
7.男人留着乡野风的胡子,不穿袜子、不系鞋带地穿着鞋子
8.不能接受不修边幅的人
9.不能接受精致有型的人
10.像我一样脾气暴躁、牢骚满腹的老男人

《先驱太阳报》罗列的很不墨尔本的行为:

*在咖啡师和你说话时讲电话
*四处涂鸦留名
*在你支持的球队处于输势而比赛还有四分之一时间时离开
*在有轨电车上讲电话
*放任你的子女将咖啡渣倒进糖罐中
*两人并排骑自行车
*在列车上的人下车之前挤上去
*站在自动扶梯的右侧
*抢走别人的出租车
*向那些从硬件垃圾中捡东西的人施舍钱财
*扔掉Banksy的作品
*叫土豆饼为scallop
*买XXXX啤酒
*尾随他人逃票
*强行募捐
*贬低Birdman Rally
*赞同说悉尼“看起来更好”
*更喜欢喝星巴克
*跑步穿过铁路轨道
*在Swan St Bridge抄捷径
*拿着一个塑料袋却从未清理狗便例
*无谓地占用了myki机太长时间
*放任你的孩子在列车上骑单脚滑行车
*将Moped停放在停车位的中间
*在Bourke St步行时发信息
*参加黎明悼念仪式时迟到了

太夸张:中国人提百万现金悉尼扫房 地产经纪愕然

一位悉尼房地产经纪形容了他看见100万现金时的感受。

据《房屋观察者》报道,2GB《财经新闻》(Money News)新闻的主播格林伍德(Ross Greenwood)周四晚上在他的节目中被一位悉尼的房地产经纪提问:“您见过100万现金吗?”他回答说:“我想我没见过。”

 “那是相当醉人的,你都无法将目光从那堆钱上面挪开。”这位不愿具名的经纪说。格林伍德查验过这位经纪的身份,但并没有在节目中公布。

这位经纪说他来自悉尼一个以华裔人口为主的城区,这个城区也深受中国投资者欢迎。据《房屋观察者》推测,这个城区可能是悉尼内西区的一个海滨城区。

 “每周都有中国投资者提着装有100万或200万现金的行李箱来到这里。”该经纪告诉格林伍德。

“他们说‘我们不需要银行,我们可以在2周内解决一切问题。’”

被问到这些投资者购买的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时,该经纪说:“什么都买。”

 “这对于我这种房地产经纪是美好的日子,但对于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和听众们的孩子,他们就没有希望了。”

被问到他们如果规避法律时,他们会说:“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由于有义务遵守大额现金交易的规定,这位经纪曾询问过买家的资金来源,买家告诉他,这些钱都是在中国开工厂赚的。格林伍德则好奇这些钱是如果通过澳大利亚海关的检查。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近日公布了一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关于购房的磋商文件。文件中提议的措施旨在重拾人们对外国投资审查系统的信心,因为该系统被指自2006年以来就没有起诉过任何违规者。

2015年3月6日星期五

对抗老龄化 分析称澳洲每年需25万新移民

根据一份受到政府顶尖商业顾问谢泼德(Tony Shepherd)背书的分析,澳洲每年需要逾25万名新移民来提高生活质量,创造1.6万亿元的经济贡献。

政府审计委员会负责人谢泼德警告说,移民配额应该保持现有水平,然后逐年调涨,以应对老龄化人口的挑战。

澳洲移民协会(Migration Council of Australia)的新研究说,随着澳洲人口将在2055年达到4千万,稳定提高移民配额是解决澳洲长期压力的关键。

该研究强调,如果政府在工会大肆反对起用外国技术工人的时期决定削减移民配额,就将带来经济增长减慢,预算赤字加深的风险。

该协会的发现明确表明,削减移民配额会导致经济增长减慢,破坏提高就业参与率的努力,并且使得人们更加难以摆脱对福利金的依赖。

然而,政府已经选择了以较低的移民配额数据,每年21.5万人作为《代际报告》的基本假设数据,这引起了一场争论,因为这个数据可能太小,导致人口增长预测偏低。

《代际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低于过去一年22.43万凈海外移民人数。

有迹象表明,到本世纪中叶,澳洲人将会生活得更健康、更长寿,百岁老人将达到4万名。持续引进年轻移民将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至关重要措施。

曾经担任澳洲商业协会(BCA)和移民协会主席的谢泼德表示,澳洲必须维持现有的移民配额。“随着人口增长,我们应该考虑吸收能力的情况下提高配额。”

移民协会分析的中心结论是,到本世纪中叶,将凈海外移民人数保持在现有水平,可以每年创造1.6万亿经济效益,为未来几十年的国家经济增长作出将近一半的贡献。

政府数据显示,到2018年,凈海外移民人数将达到25.7万人,移民协会预测,较年轻的新移民稳定输入,将减轻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因为澳洲将需要养活更多不能工作的老年人。

报告说,澳洲人口将在2055年达到4020万,但如果把移民配额减半,澳洲人口将保持在目前的2400万。

2055年澳洲需要增加900万住宅

2015年的代际报告预测澳洲人口到2050年达到3070万,未来40年澳洲需要增加900多万住宅才能跟上人口增长步伐。房地产行业警告说,这为建筑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但也却非易事,除非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总价、改革税法和减少监管法律条款。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导,2015年的代际报告预测,澳洲人口将在未来40年每年增长约1.3%,到2050年达到3070万。

房地产行业协会(HIA)产业政策和媒体总裁沃尔夫(Graham Wolfe)说,住宅建设提供了住房解决方案,提高了房价可负担性并创造就业机会。他说:“政府必须关注经济投资和社会基础设施,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并移除开发系统中的障碍。”

澳洲建筑商协会(MBA)总裁哈尼施(Wilhelm Harnisch)则表示,另一种增加住房的方法是激励地方市政府,MBA已经提出一个想法,即联邦政府向市政府提供竞争性拨款,作为释放更多土地和利用(城中旧房被清除后可盖新房的)棕色地带建房的奖励。

澳洲都市发展协会(UDIA)会长谢巴特(Cameron Shephard )说,代际报告中强调了需要提高生产力,新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新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并改善政府财政状况。他说:“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公共交通、公用事业和社区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改革低效税收如印花税,对提高生产率、支持就业并维持我们的生活标准至关重要。”

澳洲房地产协会总裁林奇(Amanda Lynch)提出,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除非改革税收。

过去10年中国7.6万富豪流向海外 首选澳洲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消息,在截至2013年的10年里,中国企业展开环球扩展计划的同时,还有超过7万6000名富豪流向海外,成为外国公民。

  据彭博社报道,国际房地产中介、顾问公司莱坊昨日发布来自澳洲最大移民顾问公司Fragomen汇编的数据,指澳大利亚是中国富豪移民的首选地。截至今年1月的两年里,申请澳洲重要投资者签证的外国人中,超过九成是中国人,总数为1384人。

  莱坊称,中国人也是境外人士申请英国和美国的高净值个人签证中最多的一群。

  莱坊研究业务负责人贝利说,“最终来说,是因为中国富人有移民的诉求。”中国有些富人是为了工作,他们试图成为国际化的参与者,因此需要在伦敦、纽约、洛杉矶等地立足。他还认为,企业员工移居工作地,其实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据莱坊的报告,去年1月至9月,在703位申请英国的一级签证者中,超过300位是中国投资人;取得这个签证需要投资200万英镑的英国资产。

  巴克莱银行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称,将近一半的中国富人正考虑在未来五年期间迁往发达国家,以为子女寻求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当时日经中文网报道称,富裕阶层离开中国的理由形形色色,包括想让孩子接受发达国家的教育、保护私有财产、以及逃避大气污染等。

  因中国人递交签证量暴增,美国去年8月便出现了本财年投资移民签证名额告急的情形,这是史无前例的。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从8月底到2015财年(2014年10月1日开始),中国投资者无法再申请EB-5项目。

  去年2月,加拿大政府宣布终止实行了近30年的联邦投资移民项目,有媒体声称5.7万名中国富豪的申请案就此梦碎。另外,去年11月,加拿大还宣布,取消加勒比海渡假胜地圣基茨岛护照持有人免签入境的安排。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当时报道称,任何人只要捐款25万美元,或在当地购买40万美元的地产,即可获得一本终身有效的圣基茨岛护照,申请人甚至不用踏足圣基茨岛。加拿大移民业人士披露,这本护照深受加拿大的中国“太空人”家庭欢迎。所谓的“太空人”家庭,就是小孩和妻子都在加拿大居住,丈夫则继续在大中华地区赚钱,偶然每年往返中加一两次。

  根据莱坊的报告,在出口百万富翁规模上,印度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位,上述10年间,该国有4万3400名百万富翁移民或成为外国公民。俄罗斯列第五位,有1万4000人。同一期间,全球有11万4000名富翁移民英国,成为最受移民青睐的国家,新加坡排名第二,吸引4万5000名富豪移民,至于美国排名第三,移民人数为4万2400人。报告称,自从瑞士提升银行业透明度后,对于这些“流动型富人”吸引力大减。一些此前移民该国的富豪,现在都移居到新加坡、英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了

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贵城市 澳洲悉尼墨尔本分别列在第五第六位


澳洲代际报告出炉 预测2055年百岁老人超四万

据2015年03月06日东方财富网报道,澳大利亚政府周四在堪培拉公布了2015年澳洲代际报告(2015 Intergenerational Report),对澳洲未来40年的人口比例、经济发展、各个领域花费的变化做出了展望和预测。

澳大利亚未来40年内,人口寿命会有所延长,出生于2055年的澳人人均寿命将超过90岁,届时,澳洲百岁老人的数量将达到四万人。

老龄化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澳洲经济增速在未来40年将会放缓至年均2.8%,主要靠长者队伍和妇女拉动就业增长。

人口与寿命:4000万 & 4万

澳洲一直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2015代际报告显示:

2055年时,澳大利亚总人口将达到3970万(现在澳人口接近2400万).

出生率将有所降低,海外移民的数量仍然会以每年21.5万人的增速增长。

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会翻番。百岁老人预计达40000人(现在约有5000人).

男子平均寿命达到95.1岁(现在91.5岁),女子平均寿命达到96.6岁(现为93.6岁).

经济增速放缓妇女和老人拉动就业

报告指出,澳洲未来40年间,经济增速可能从40年前的3.1%降至2.8%,人均年收入将会从现在的6.64万澳元增长至11.73万澳元。但随着税级攀升,个人所得税也会逐渐增加。

报告预计至2055年,澳洲就业比例可能降至62.4% (现为64.6%),但是长者、妇女就业比例将加大,其中长者参加工作比例(65岁及以上)将上升至17.3%(现为12.9%);女子参加工作比例将上升到70%(现在为66%).

澳财长霍基(Joe Hockey)本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评论称,在过去的40年中,澳洲人均收入翻番,商品服务的生产效率是40年前的2倍。全澳人民共享了财富增长带来的便利。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澳洲政府将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机会,尤其鼓励长者、妇女参与就业,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人均医疗花费上涨教育开支维持不变

根据2015代际报告,2055年,澳洲人均每年医疗花费将增长至6460澳元,占GDP的5.5%,目前该数字仅为2830澳元(占GDP的4.2%)。用于长者看护的花费将从现在的年均620澳元/人上涨至2000澳元。养老金和其他福利项目也均有上涨。

相较而言,教育开支金额维持不变,仍为年均1200澳元/人,占GDP比例1%(目前为1.7%)。国防开支从现在的年均1200澳元/人上升至2300澳元/人。

报告还强调了政府需改变前任执政党留下的政策,目前澳洲财政赤字接近5330亿澳元,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开销,2055年时,澳洲净债务将达到5.6万亿。

霍基认为,为了满足未来澳洲社会的需求,澳洲政府应和澳人民从现在开始积极合作,提高澳洲对挑战和机遇的应对能力,共同打造更加积极、繁荣的未来。

研究:澳洲华裔儿童较新加坡华裔儿童近视率低

据2015年03月0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澳洲,近视影响到20%的人口。悉尼科技大学视力矫正系主任罗斯(Kathryn Rose)称,有一些迹象表明,高度近视呈现上升趋势,这是问题棘手的疾病。目前澳洲只有有限的数据可供查询,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罗斯表示,许多数据是坊间传闻的,眼科医生们越来越担心年轻儿童的近视眼上升问题。儿童患近视眼越早,越可能最终变成高度近视,带来相当高风险的视力障碍和失明。如果我们看到那种趋势开始上升,我们就会非常担心。
  
她认为,环境因素在发展近视眼方面扮演巨大角色,很显然近视眼有很大的环境驱动力,因为一些国家的盛行率数十年来飙升。尽管人们通常认为近视眼是遗传的,不过相当清晰的是快速改变不可能是遗传的,那一定是环境因素。
  
罗斯指出,强化教育体制的国家,导致儿童花较少时间在户外活动,具有较高的近视率。
  
最近研究比较悉尼的华裔儿童与新加坡的华裔儿童,结果发现澳洲的华裔儿童具有较低程度的眼部问题。悉尼华裔儿童的近视率是3%,相比之下新加坡是29%。在澳华裔儿童每周户外活动大约13小时,而新加坡的华裔儿童户外活动大约3小时。
  
罗斯认为,近视眼与种族毫无关系,却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她建议六岁以下儿童应该每周花至少10小时户外活动,以帮助防止近视眼。眼部保健的一些贴士,如眺望远处、户外活动、健康饮食及增加眼部保健知识。

中国游客涌入澳洲 2015年已批超12万份旅游签证

据2015年03月0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富裕的中国游客正大批涌入澳洲,其中去年的游客签证申请增长了21%。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澳洲依然是中国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移民部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游客的签证申请接近60万份,比前一年增长了21%。
  
2015年的农历新年游客签证数量比2014年增长了23%,今年至今已经批准了超过12万份游客签证。
  
澳元下跌似乎也拉回了一些美国游客,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的签证申请比前一年增长了7.4%。来自印尼的游客数量减少了7.7%,中国香港的游客也减少了3.6%。

然而,尽管澳洲多个方面的经济出现衰退,旅游业依然强劲,游客签证申请总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
  
移民与边境保护部助理部长卡诗(Michaelia Cash)5日表示,澳洲在中国旅游市场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她称:使亚洲市场得以发展是阿博特政府的一个关键首要任务。中国是我们最具价值的旅游业出口市场,我们知道崛起中的市场有多重要,尤其是中国的游客市场。
  
贸易部长罗柏(Andrew Robb)称政府致力于保持旅游产业兴盛。澳洲对于国际游客是一个多样化且独特的目的地,联盟党政府要尽力保证我们能抓住旅游业带来的机遇。罗柏说。
  
澳洲旅游局5日告诉澳洲新闻集团,最近的预测表明中国市场对于澳洲经济的价值达到130亿澳元。
  
悉尼科技大学中国研究教授Yingjie Guo表示,中国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的地方,很多不同阶层的家庭都有大量的可支配收入,因此更多人选择到海外度假。
  
Guo说澳洲被视为一个时尚的目的地,但之所以受欢迎也是因为它友好,令中国人感觉宾至如归。

苹果Apple Watch有望在3月9日下周一开卖!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Optus推出可付款智能手表

电信公司Optus3日(周二)在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会议宣布,今年将发布一款可付款智能手表和智能腕带。

据《悉尼晨锋报》报导,这款智能手表是制造商ConnecteDevice与信用卡VISA公司联合开发的。用户在智能手机装上Cash By Optus 应用软件后,可用这款智能手表付款。

这款智能手表可与所有装上Cash By Optus应用软件后的蓝牙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iphone和Windows手机,不具备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的手机不可以使用。

Optus移动营销副总裁怀特(Ben White)说,新产品去年11月启动试用,方便更多客户使用无现金支付服务,目前只有持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安卓智能手机的奥普特斯用户能使用无现金支付服务。

其使用方法与借记卡的非接触支付技术(PayWave)一样,消费者只需在支付终端前晃动手表。可打印收据,同时手表向智能手机发送电子收据存储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中。

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可显示实时的现金余额。支付上限100元,能预先存储500元。Optus并没有给出智能手表的价格。

这款手表有智能手表基本的功能,如日历、信息和电话通知服务,基本的健康跟踪服务,如计步器,但没有心率监测功能。

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只能支持苹果的Apple Pay 软件,与Optus的软件不兼容。

利率决议公布前澳币异常飙高 财长霍奇称ASIC已展开调查

就在周二RBA发表利率声明之前,澳币汇价突然“异常”飙高,财相霍奇表示,他正关注与周二澳币反常表现有关的报导。

澳联储称,企业监管机构正在调查周二下午2:30澳联储公布官方利率声明之前澳币汇率骤升的原因。

霍奇说道,周三早上他与RBA行长史蒂文斯进行谈话,RBA已经表示,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正在对澳币兑美元汇率意外飙升的状况展开调查。

他在堪培拉告诉记者说,“我和他(指史蒂文斯)一样,都在关注相关报导,有报导称周二RBA公布决议之前澳币交易出现异常。”

周二,就在储行意外公布维持利率不变的消息之前,澳币一度急升。ASIC发言人称,“ASIC无法做出具体解释,不过,你可以这样认为,作为我们例行监管活动的一部分,我们会调查任何异常交易。”

当时市场有传闻称澳联储网站略微提前了一点更新了信息,但RBA表示,它已经核实,周二公布决议的时间是准时的,并且符合程序。

周二货币市场活动令一些市场观察人士产生疑问。一位高级企业外汇交易员称,“很明显,我们无法从周二RBA的言论中得到任何暗示,对此我感到惊讶。”

花旗银行的交易员说道,澳币突然走高或许表明有人已在RBA公布消息前正确预料到澳币的未来走向,这让一些人怀疑有可能在RBA公布决议前出现了数据泄露。

去年5月份,一位澳洲统计局的僱员和一位国民银行的僱员被依法逮捕,他们涉嫌利用泄露的政府数据进行内幕交易。

今年澳央行官利料降至1.5% 房贷利率可见3字头

总部位于伦敦的经济研究与咨询机构Capital Economics预言,到今年年底前,随着本地经济的年增长率放缓至1.8%,失业率触及7%甚至在明年达到7.5%,储行将把官方利率削至1.5%。
对房贷客户来说,房贷利率出现3字头也为时不远了。

失业率高企,中国经济走软,采矿业为首的商业投资如预期般加剧下滑,以及澳币汇率居高不下,都在推动官方利率进一步下降。

Capital Economics首次任命了一名澳洲与新西兰地区的首席经济学家戴尔斯(Paul Dales),他相信,随着矿业投资热潮的终结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储行和经济学家们将被迫下调GDP和通胀预期。

Capital Economics的预测远低于共识。对经济增长率,储行的预测中值是2.25%,市场预测是2.6%。1.5%的官利预测也低于市场交易员预测的1.75%,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是2%。
今年官利料降至1.5%.jpg

但安保资本(AMP)首席经济学家奥利弗(Shane Oliver)预测,在可预见的将来,官方利率将进一步下降,促使房贷利率直线下降至4%以下,与此同时,加快偿还房贷的借款人持续剧增。“就算现金利率跌到1.5%或1.75%也不稀奇。”他说,“那些有房贷的人选择用最快速度把钱还清。”

澳洲房贷客户的还款进度平均提前了2年。

金融调查和对比网站canstar.com.au的数据显示,一份30万元的30年期房贷,最低平均标准浮动利率为4.19%,月供1465元。

如果房贷利率跌至4%,月供将减至1432元。

Aussie Home Loan执行董事长西蒙(John Symond)也预测房主将在未来几个月里享受更多利率下跌。

“我想储行可能还会再减息2次。”他说,“我会希望并且祈祷减息到此为止,否则那就是在暗示我们的经济真的走错了方向。”“我们希望利率开始上升,因为这是一个讯号,表明经济正在重新站稳脚步,我们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他认为,在未来四到五个月内,现金利率可能会下降至1.75%,但并不认为这将极大地影响房地产价格。
今年1月,失业率跃升至2002年以来的最高点,从6.1%跳至6.4%。

医科读不起:2033年医科生学费恐达50万 法律工程兽医要10万

最新的模型显示,今年出生的孩子,如果长大后想成为医生,可能面临超过50万元的大学学费。

这笔费用是按照2015年的币值计算的,包括6年的学费,杂费以及学生与人合租房子的费用,还有其他的学习开支,比如购买计算机和教科书。

周二,澳洲奖学金集团(Australian Scholarships Group)公布了这一学费模型。他们说,如果一名年轻人在2033年离开家,进入大学修读6年的医科,总共要花费50万8546元。

这笔开销是今年进入大学开始读医的学生在相同处境下开销的两倍多。

澳洲奖学金集团计算出,6年的医科学费将从现在的7万零325元上涨到2033年的17万7620元(2015年币值)。

在2033年,如果大学新鲜人选择住在家里,那么六年总共要花26万7875元。

但澳洲奖学金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威勒格里尼斯(John Velegrinis)指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住在家里,削减就学成本的。“对于来自澳洲次发达地区或者到其他州进修的人来说,经济上的影响更大。”他说,“他们必须考虑到住宿成本以及上涨的学费。”

澳洲奖学金集团也对学费较低、学制较短的大学学位做了模型。

该集团预测,2033年开始学习法律和兽医专业的学生,将需要缴纳逾10万元的费用。而4年的工程学位需要将近9.6万元。

威勒格里尼斯指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政府解除大学收费管制的政策能否获得通过,使得人们很难为下一代未来的教育成本进行规划,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会更加昂贵。

去年,教育部向参议院递交了解除大学收费管制的立法草案,但遭到否决。现在教育部已经把修订版的立法草案再次提交给参议院审理,但预计要到3月中旬才能展开辩论。

2月降息引发房市抢购风 房贷经纪人接业务接到手软

澳洲最大的抵押贷款经纪公司表示,上个月其负责处理的房贷价值激增16%,证明2月份RBA的突然降息举动正推动价值1.3万亿元的抵押贷款市场进一步升温。

批发抵押贷款经纪公司AFG周三表示,自去年底监管机构寻求为房产投资者借贷活动降温以来,借贷市场反而进一步加速增长。

今年2月份,AFG处理了总额达43亿元的房贷销售,同比攀升16%。上周三该公司称,这是有史以来最火热的“销售高峰日”,当天房贷经纪人总共经手了2.8亿元房贷业务。

近几周悉尼的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爆,而表明借贷成本如此便宜的数据或将为房市再添一把火,为监管机构制造进退两难的处境。

AFG销售和运营总经理Mark Hewitt说道,这些数据显示,借贷增长有愈演愈烈之势,上月的降息发挥了作用。他说道,“2月份才是今年房贷市场热潮的真正开端,总体来说,我们今年开了个好头。基于过去10多天的观察,目前房贷增长速度可能略微超过去年圣诞节前。”

AFG还称,投资者贷款所占的份额稳定在40%以下,这与去年监管机构公布限制房产投资者借贷增长的计划后所呈现的投资者借贷水平相似。

在澳洲所有的新房贷中,AFG负责处理其中10%左右的业务,因此该公司给出的数据是可以用来衡量房贷市场表现的有用指标。这些数据包括再融资和新借贷。

这周二澳联储特别提到了投资者借贷增长态势,并表示它正与其他监管方合作,“评估和遏制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可能风险。”

此前,澳洲审慎监管局(APRA)警告说,如果银行每年向投资者发放的贷款比例超过10%,那么它将强制要求银行持有更多资本,这无疑会损害银行的盈利状况,因此银行正严密关注它们的投资者贷款业务。

虽然2月降息令借款人信心倍增,但Hewitt强调,各州之间的状况参差不齐。

AFG在新州处理的贷款总额同比上涨25%,在维州的贷款总额增长21%,而南澳和昆州分别上升31%和15%。西澳经济因矿业投资下滑而受挫,AFG在该州处理的贷款总额下降。

网上看图就可豪掷近500万 中国买家拍下悉尼海景豪宅

单凭网上几张照片就可以使得一名中国买家豪掷近500万元,买下悉尼Dover Heights的一处豪宅。

在上周末的拍卖会中,这名中国买家抢下了拥有无敌海景的设计师豪宅,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迈进房子的大门,也没有人代表他前去查看一番。

Position Realty Rose Bay的销售经纪人特利(Deborah Terley)表示,这处位于
Portland St 60号的豪宅在一个傍晚就迅速达成交易。“下午4点15分左右,我接到一位律师的电话,他代表那名中国买家买房,而拍卖会是在傍晚6点开始的。”当时,Dover Heights的这处豪宅定于傍晚7点开始拍卖。“那名律师在6点45分左右到达拍卖会现场;房子开始拍卖,7点15分成交。”

注册竞标该房产的人有四个,不过最终以48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那名中国买家。

“中国买家近几周在悉尼,但并没有去看房,”特利说道。

这栋豪宅拥有一个顶层休闲娱乐平台,可以眺望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房子有好几层,其中三层是起居空间,配备了豪华的主卧套房和游泳池。

Dover Heights的房价持续攀升。据RP Data Core Logic的报告显示,中位值已经达到282.8万元,同比增长了18.1%。

2015年3月4日星期三

澳洲新趋势:事业型女人求偶难 澳洲独居女性大增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独居的事业型女性很成功,也很快乐,即使他们找不到人约会。
澳洲家庭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简称AIFS)昨天公布了这项最新研究,发现四分之一的澳洲家庭只有1个人。其中拥有自由、金钱和独居机会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

AIFS的研究员Lixia Qu博士是这次研究的作者之一,她说这类女性人数大增反映了年龄在30多岁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出现失配。她发现有些受良好教育的女性之所以独身是因为她们会被跟他们背景相像的男性吸引,但这类男性可能不希望找一个如此成功和独立的女人。尽管如此,她说这类女人“在教育、职业和收入方面都是社会的优势群体”。

29岁的Rebecca Quigley是一位IT项目经理,她喜欢独居的生活。她曾和男友同居过,但在去年分手后自己在北区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我喜欢独居。我现在不想和任何人住,我喜欢自由。我喜欢什么时候上厕所都可以,我喜欢知道下班后东西还是放在原来的位置。”

AIFS的研究表明,澳洲“一人家庭”的比例从1946年的8%增长至2011年的24%。

旷日持久:林家灭门案再开审 林母作证情绪崩溃

林家灭门案疑犯谢连斌(Robert Xie)今日再次出庭受审,老人朱凤琴(Feng Qing Zhu)在庭上情绪崩溃,她说法庭不断提起被害儿子林暋(Min Lin),这令她觉得太难受。

谢连斌被控2009年7月,在林暋位于悉尼西北区北叶坪(North Epping)的家中,谋杀了他的妻舅45岁的林暋、林暋43岁的妻子林云丽、两人分别为9岁和12岁的儿子,以及林云丽39岁的妹妹林云彬。这5人的尸体于2009年7月18日,在其家中被人发现,而发现尸体的正是谢连斌夫妇,但是此前谢连斌表示不承认控罪。

今天的高等法院审讯提前进行午间休庭,法官Elizabeth Fullerton劝慰朱凤琴要“安静地坐好”并“冷静地集中注意力”。这次是朱凤琴第3次在谢连斌受审期间出庭作证,此前2次的陪审团都被解散。

审讯聆悉,林家灭门案发生后,谢连斌和妻子林姝(Kathy)以及她的父母都已经反目。朱凤琴说林姝嫁给谢连斌之后“就进了谢家”。

 “我没有任何义务或责任保护(谢连斌)。”朱凤琴说。

法庭获悉,这个家庭在2010年因为一个年轻家属的照顾问题而发生纠纷,当时朱凤琴对谢连斌说“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谢连斌的律师Lester Fernandez质问朱凤琴在2007年转账给中国一位亲人的2.4万元,并问她这笔钱是不是林暋给她的,老人此时开始哭。

朱凤琴还多次被提问关于她的警方访问,这些访问在庭上向陪审团播放,她还被要求证实她在影像中的陈述。她指着法庭上的视频屏幕告诉法官“是的,我说过。我听见了,我们都听见了。”

已经70多岁的朱凤琴已经被盘问了超过一天。审讯仍在继续。

NO Zuo NO Die 还是应当刀下留人?2名澳籍毒贩清晨离开巴厘监狱赴刑场

据澳广报道,澳籍毒贩Andrew Chan及Myuran Sukumaran已乘飞机前往爪哇中部一个机场。他们随后将乘坐渡轮进入监狱岛接受死刑。

周三清晨,2名澳籍毒贩乘坐警察装甲车离开巴厘岛Kerobokan监狱。警戒车队在Cilacap等候,这是最靠近行刑地Nusakambangan监狱岛的内陆小镇。

印尼方面尚未宣布枪毙Chan和Sukumaran的具体日期,但印尼律政部必须在行刑前72小时发出通知。还有9名囚犯被定于与31岁的Chan和33岁的Sukumaran一同在Nusakambangan受刑。

就在2名澳籍毒贩离开巴厘岛监狱的几分钟前,Chan的哥哥Michael出现在监狱门外并尝试进入狱中,但遭到拒绝。

总理艾伯特(Tony Abbott )在AM节目上表示,澳洲总府对2名澳籍毒贩即将面临枪毙一事感到“厌恶”,并将继续敦促印尼暂缓执行死刑。印尼总统Joko Widodo 较早前表示不会宽恕被判死刑的毒贩。

前律政部长雷铎(Philip Ruddock)表示,澳洲将继续为Chan和Sukumaran争取暂缓执行死刑。“当前事态似乎表明印尼将处决2名澳籍毒贩,我想这一点是明确的。但这不意味着澳洲停止交涉,我知道外交部长一直非常积极地处理这个问题。”

联邦政客重组了国会议员反对死刑团体(Parliamentarians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 Group),以示对巴厘9人组( Bali Nine)2名成员的支持。

Chan和Sukumaran的辩护律师仍未放弃上诉,但遭到印尼政府无视。印尼政府称,没有什么能阻止行刑。首席律师 Todong Mulya Lubis继续对其2名当事人执行死刑是不公正的,认为此举将深深地扰乱国际社会。

澳财长逼迫中国富豪售屋或引起反澳情绪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称,澳财政部长何基(Joe Hockey)以违反外国投资法律为由,迫使中国一名富豪出售其价值3900万元悉尼豪宅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中国国内的反澳情绪。而这一举动还可能马上带来威胁,因为潜在的海外买家将质问澳大利亚政府,是否仍然继续欢迎外国投资。

财长何基给了这位富豪90天的期限,来出售他此前购入的房产。周二,他告诉澳大利亚国会,该房产是“非法购入”的,并没有通过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审批。这也是2006年以来,一位澳大利亚财长首次使用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规则,迫使外国买家出售其房产。

总部在上海的房地产网站居外网(Juwai.com)警告称,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中国投资者担忧,猜测澳大利亚是否真的欢迎外国投资。他指出:“中国社交媒体认为,这一举动稍微带有惩罚意味,而这样的行为也显而易见不会影响到澳大利亚本地的首次置业者,那么此举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虽然这不会停止外国人来澳投资,但却让人不断质疑,澳大利亚是否真的欢迎外国投资。”

这幢名为Villa del Mare的房产,此前是被猎头公司创始人萝丝(Julia Ross)所有,由Christie’s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公司中介雅各布斯(Ken Jacobs)和LJ Hooker Double Bay中介马鲁夫(Bill Malouf)出售。

雅各布斯说,房产是被一个澳大利亚公司在接受了一个顶级会计公司的建议下购入的。“这就是我知道的,购买的实体保证,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批是不需要的。”他说,这一决定是非常突然的,因为他们最近没有接到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联系信件。

马鲁夫说,这幢房产是去年出售的。他说,据我所知这是一次合法的销售。

这一消息爆出后,在中国的社交网络微博上引起了热议。一些网友质疑澳大利亚政府此举的意图。

中国亿万富豪卷入其中 悉尼3900万豪宅涉违规操作被勒令出售

悉尼皮蓬角(Point Piper)价值3900万元的豪宅Villa de Mare被指交易过程中有违规操作,被澳洲政府勒令强制出售,这也是10年来首次因为涉嫌违规而遭强制出售的房屋。据传这幢豪宅的主人是中国亿万富豪许家印。

或违反外国人购房政策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这幢豪宅的前主人是招聘公司老板萝丝(Julia Ross)。财长何基(Joe Hockey)在国会指出,这幢豪宅的易主过程非法、或是和现有的外国人购房监管政策相抵触。

何基上周才宣布了要对外国人在澳购房增加收费以及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但这些新政策还要经过4周的公众咨询期。而许家印的这处豪宅被强制出售则是根据现有的法律,而且政府批评工党执政期间从未严格执法。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指出,这处被强制出售的豪宅业主身份不明,但部分物业专家称,购买此豪宅者代表的是中国亿万富豪、房地产商许家印。胡润富豪榜显示,净资产高达76亿元的许家印在中国的富豪榜上排在第15位,他所创办的恒大地产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之一。

前业主卖出价格翻了几一倍

据悉,Villa de Mare占地面积1508平方米,2014年10月初易主的时候,创下了悉尼非水景豪宅的售价新纪录。Villa de Mare放盘期间,皮蓬角地区的豪宅交易频繁。当年8月,斯卡夫(Scarf)家族将由著名设计师威尔金森(Leslie Wilkinson)设计的豪宅以逾30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塔拉贝(Tarabay)家族;西蒙(Simon)家族位于沃塞利路(Wolseley Road)130号的豪宅在放盘8年之后,于当年6月以3000万元的价格售出。Villa de Mare卖出的时候,也是当地在一年之内,第5幢以超过3000万元的天价售出的豪宅。

据悉,Villa de Mare是一幢地中海风格的豪宅,前业主萝丝10年前买下这屋的时候是2150万元,卖出时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FIRB)近期在国会听证会上曾揭示,自2006年以来,没有1宗外国人违规购房遭检控的个案,2007年之后也没有房屋因为涉嫌违规而被强制出售。

按照澳洲政府的规定,购买二手房的外国人要在离澳时将房屋出售。所有的外国人购买民用物业都必须实现得到审批,而且仅有临时居民才获准购买二手房。

新食品与日用品规范出台 超市或进一步降价

新的食品与日用品规范将从本周二起实施,消费者有望在超市买到更加便宜的日用品。

联邦小生意部长比尔森(Bruce Billson)周一宣布了政府制定的这份新规范,但他表示,主要超商必须同意自愿服从这一规范。

新措施包括超商有义务以书面形式订立食品供应协议,在与供货商打交道时必须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标准,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以帮助供应商解决纠纷。

比尔森表示,这份规范“有利于竞争”,这可能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便宜的日用品。
“这份规范旨在提倡健康、公平的竞争。”比尔森说。

澳洲食品与日用品协会(Australian Food and Grocery Council)会长道森(Gary Dawson)同意比尔森的说法。

“这对竞争有利,”道森说,“我们认为竞争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性价比。”

比尔森说,当局将在三年后重新审查这份规范。

他说,如果超商联合起来反对这份规范,政府将考虑通过其他途径强制推行它。

然而,比尔森并不认为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因为大型零售商参与制定了这份规范。

这一消息的宣布恰逢有关艾伯特领导权危机的传言持续发酵。

艾伯特透露,政府将于本周推出一系列政策,试图把民众的焦点从他四面楚歌的领导权上转移开来。

语言学校学生签竟是幌子 17名港籍女抵悉尼卖淫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导,业内相关人士及消息人士称,一些香港女性以赴澳洲语言学校就读为幌子,从事报酬丰厚的性交易工作。

据性工作者协会及和妓女有接触的消息人士称,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一部份学校甚至会串通一气,为这项交易提供便利。

澳洲的高薪及更加轻松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都吸引着亚洲性工作者。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一项研究发现,悉尼一半以上的妓女都具有亚裔背景。

由于澳洲妓女是合法的,持有学生签证的人每周可以工作近20小时,这些来自香港的女性据称会在妓院全职工作、忽略课程。女性权益拥护者表示,她们面临沦为性奴及卖身抵债的风险。

“过去三周内,我曾和17个从香港到悉尼的女性见面,她们通过学校提供的学生签证文件抵雪,在妓院工作,”一名帮助这些女性在澳洲安顿下来的消息人士说道。这些女性通常来自香港新界,在悉尼妓院每周工作七天,就可以赚到约6万元港币。

消息人士称,该校的文件可以帮助这些女性通过移民检查,不过她们一到澳洲就会抛弃这些文件,使得她们甚至会开玩笑说都没有去上课呢。

香港妇女权益组织紫藤(Zi Teng)表示,对香港的性工作者来说,澳洲一直都是个热门的目的地,使用语言学校作为幌子抵澳从事性交易并不是什麽新鲜的事。

“这种行为已经存在好几年了。一些学校知根知底。能否成行取决于所谓的中介,”紫藤一名女发言人说道。

这些中介通常在香港女性和澳洲学校之间担当联络人。“这些中介通常都是拥有澳洲永久居民身份的华裔,”紫藤的女发言人说道。

紫藤的女发言人及消息人士均表示,澳洲的妓院会鼓励来自香港的女性劝说朋友加入她们的行列。女发言人表示,不少女性愿意为承诺中的更多金钱而冒险。“这就像赌博。”

2013年就曾发生过四名马来西亚女性持学生签证到澳洲从事性交易工作的案例。当时,这四人在提供教育的承诺下抵达悉尼,然后被告知她们每人欠下5,000澳元(3.05万港币)的债务,被放到合法的妓院内每天工作近17小时。妓院老板王智美(Chee Mei Wong,音译)最后因违背签证等相关法律而被判六年监禁。

澳洲移民部一名发言人表示,该部门还未察觉以语言学校为幌子、进行非法性交易工作的事例。不过他指出,持有学生签证的人在上课的同时,每周可以合法工作近20小时。

新州砖瓦匠严重缺乏 周薪$6000招不够熟练工

因市场紧缺熟练工、威胁到拥有一栋砖砌房子的澳洲梦,砖瓦匠每周工作四天,就可以挣到近6,000元。

澳洲砖瓦及砌砖培训基金会(Australian Brick & Bricklaying Training Foundation)称,对砖瓦的巨大需求与熟练砖瓦匠的稀缺之间的鸿沟,导致新州砌砖成本从12个月前的每块砖85仙涨至目前的每块砖1.9元。

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诺布尔(Geoff Noble)表示,新州砖瓦学徒的数量只到满足建房需求所要求数量的一半,很多企业不得不从其他州或者海外引入劳动力。新州次发达地区特别缺乏砖瓦匠,企业甚至从昆州和爱尔兰找人,来完成以前由本地劳动力完成的工作。

砖瓦匠史宾格勒(Tim Spengeler)是悉尼公司Landmark Masonry的共同所有人,表示从业32年以来,他眼睁睁地看着砖瓦匠学徒的兴趣日益衰减。“问题在于,这是年轻人的游戏。”

澳洲砖瓦及砌砖培训基金会也表示,很多人申请砖瓦匠的工作,不是爲了满足领取失业救济金所要求的申请数量,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份工作要求多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做一段时间后就半途而废。

“现在年轻人的素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诺布尔说道。

新州建筑商协会(Master Builders Association of NSW)执行理事赛德勒(Brian Seidler)表示,新州严重缺乏砖瓦匠,不仅仅是因为新屋市场的增长,还因为数千人想翻修住宅。“目前,近65%的现房都已经建了25到35年。这些都需要翻修。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培养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兴趣。”

赛德勒还指出,学校里很少把砌砖当作一个职业选择来宣传。然而,对能够专注于这个行业的砖瓦匠来说,报酬会很丰厚。

澳洲砖瓦及砌砖培训基金会新州经理怀特(John White)表示,一名砖瓦匠在西悉尼工作时,起薪平均在6.4万元到6.8万元之间;商业砖瓦匠平均工资在7.5万元到7.8万元之间;但如果一名砖瓦匠拥有丰富的经验及良好的声誉,就可以找计件工作,这时候的工资就很不一般了。计件可以根据砌一块砖要支付多少钱来算,如果砌一块砖可以挣近1元,熟练工每天可以砌1,500块砖,这么看来报酬就很高了。

怀特表示,对砖瓦匠来说,巅峰时期每周工作四天挣6,000元并不是罕见的事。“我认识一位砖瓦匠,他家的房子值700万元。”

对初涉这个行业的陶西(Jaydan Tuohy)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这个17岁的男孩表示他已经做好准备,把砌砖当作事业。“我的其他伙伴都在做水暖工或者木工,但我不想和他们一样。我喜欢砌砖。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我不介意。”

再减息 澳人更买不起房 专家:房价再涨对经济没好处

多名专家表示,进一步减息可能导致澳洲最大的两个城市的房价承受力变得更低,这会使澳洲经济中已经存在的失衡加剧。

尽管专家们并未提到房产泡沫,但他们认为,悉尼房价的两位数增幅是不可持续的,这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对其他经济部门也没有实际好处。墨尔本市场也存在泡沫。

“如果房价在目前的水平上进一步飙升,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经济都没有好处。”美银美林银行澳洲经济学家艾斯雷克(Saul Eslake)说。

“人们可能会感觉更好,但因为人们不再愿意拿增值的房产抵押贷款,以便可以花更多钱,经济上就没有好处,没有财富效应。而被排除在房地产市场之外的年轻人比例越来越大,有房子和没房子的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会危害社会。”

他的评论获得了众多经济学家和评论员的呼应,房产机构CoreLogic RP Data证实,2月份悉尼房价继续一枝独秀,储行在上月颁布了18个月以来的首次减息,但在本周二的董事会议上按息不动。

CoreLogic发现悉尼房市在去年上涨近14%之后,表现依然超过全澳其他地区。上月悉尼房价上涨1.4%,相比墨尔本只微涨0.2%,布里斯本、霍巴特和珀斯则下降了近1%。

“这是悉尼的问题,在较小的程度上,也是墨尔本的问题,”联邦银行(CBA)澳洲经济学家埃尔德(Gareth Aird)警告说,随着债务收入比创下新高,家庭预算开始承受压力。

“如果房价的上涨速度超过收入,那么缺口肯定得通过借贷来填补。虽然没有明显的临界点,但当房价以14%的年增速上涨时,是不可能无限期继续下去的。”

房价上涨,尤其是在悉尼,已经给储行提出了一个难题:尽管经济增长乏力,澳币估值过高,失业率相对较高,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较低,使得储行必须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但储行在制定政策时却不得不慎重考虑低利率把房产泡沫吹大的可能性。

然而,储行行长史蒂文斯日前重申,他的任务是帮助全澳创造就业机会和控制通胀,而不仅仅是为悉尼考虑。

澳联储意外决定「按息不动」 维稳当前利率

3月3日,澳联储(RBA)委员会召开会议,意外决定将官方利率维持不变,并透露上月的降息举措或正导致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

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曾预计这次会议上RBA会宣布第二次降息,但结果证实,委员会成员决定将利率维持在2.25%这一历史低位。

澳联储行长史蒂文斯表示,决议公布后,澳币兑美元汇价已飙涨0.25美仙左右至78.03美仙,不过澳币需进一步贬值,帮助经济适应大宗商品出口价格下滑的状况。

他提到,银行正密切关注RBA决定维持目前官利水平所带来的影响。

史蒂文斯在墨尔本参加会议之后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进一步实施宽松政策或是适宜之举。”

在全球货币贬值战争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委员会成员承受不小的压力,不得不考虑是否要进一步释放利率水平,并刺激近日来萎靡不振的商业信心。

新商业投资的增长前景不佳,令市场愈发担忧失业率会从目前6.4%的12年历史最高水平上进一步攀升。

随着联邦政府面临今年5月预算或将包含新一轮收入下降的压力,政府内部也呼吁制定更多刺激政策。

就是季度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史蒂文斯说道,在国内需求“相对疲弱”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将继续“低于趋势水平”。

他称,“因此,过去一年里失业率逐渐抬升。一段时间内,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闲置生产力。随着劳动力成本增长缓和,即使在汇率走低的情况下,未来1至2年内通胀水平都将与RBA的目标保持一致。”

促使RBA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的关键因素是,联储或许担忧2月初的降息举动正为已经非常火热的房地产市场“火上浇油”,导致房价过高,最终走向崩溃。

RBA在周二做出的决议表明,委员会成员正密切关注房市动态,该市场出现了新的过热迹象。
史蒂文斯提到,房产投资者借贷不断攀升,悉尼房价继续“迅猛增长”,“银行正与监管机构合作,评估和遏制房市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澳洲媒体:中国买家精明 赴澳洲购房追求高回报

据2015年03月0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澳洲联邦政府计划对海外购房者苛加新税、对违反外资投资规定者处以严重的民事与刑事处罚之际,澳洲新房销售网站2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消除了澳洲民众对亚洲购房者的一些误解。

  中国买家精明追求高回报
  
《澳洲金融评论》获悉,该网站的这份调查共采访了105名中国房地产中介。调查发现,中国投资者并不是有无尽钱财的亿万富豪,这是澳洲房地产市场对中国投资者的一个认识误区。实际上,中国投资者是一批精明的买家,他们通常购买高回报的房产,所购买的房产价格一般接近50万澳元,而非上百万澳元的昂贵房产。

  调查发现,在海外投资购房时,有54%的中国投资者选择价格低于50万美元的房产,35%的人选择价格在50万美元至70万美元的房产,仅有1%的人选择价格至100万美元以上的房产。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有近2/3的人称价格是其最大考虑因素,超过1/4的人称最先考虑的是房屋位置,仅有1/10的人称最重要的是房屋本身情况。

  一位受访的房产经纪人说:“我的客户都是颇具经验的投资者,因此,我只需向他们推荐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房产。”

  看重澳洲良好投资环境

  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在海外投资购房的最大原因是海外有着更好的投资基础:在澳洲投资房产有更高的回报、贷款比例可达到80%。

  调查发现,中国投资者海外购房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教育目的(子女海外留学)及移民。
  调查还发现,有近3/4的中国买家希望购买住宅,而1/10的人对服务式公寓或商业地产感兴趣,约有1/20的人选择学生公寓或度假住宿场所。

  有意思的是,中国买家对购买公寓和独立房屋的兴趣基本上差不多,小型工作室或一居室公寓最受欢迎,其次是独立房屋及联排房屋。

  该网站创始人艾利斯(Jon Ellis)表示,计划征收的新税不太可能阻挡中国投资者,“任何阻止海外投资的做法都是糟糕的做法。”

  艾利斯称,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得高回报。“事实上,中国的房地产经纪人正在为他们的客户寻找有最好回报的房产,就是这么简单。”

纽澳货币接近持平 Kiwi投资澳洲房产升温

据2015年03月03日本地媒体报道,从澳洲地产代理商及投资者群体的反馈来看,随着纽币的升值,新西兰人询价和投资澳洲房产的案例在逐渐增加。从目前趋势看,纽币的升值推动了新西兰房地产投资者和渡假房购买者横跨塔斯曼海去澳洲寻找更划算的住房。

近两年来,从澳洲回流的新西兰居民加剧了新西兰房价的上涨,特别是奥克兰,但随着纽币兑澳元汇率持续高于90%,澳洲回流将有望扭转。

澳洲最大房地产集团Ray White Cannington公司负责人Cameron Smart,最近售出了位于西澳Beckenham的一套房产。该房产由一对40多岁的新西兰夫妇购买。这对夫妇自2014年3月开始在网站上猎房,但当时房市太疯狂,因此拖延下来。

Smart说,他们于去年12月中旬购买,今年年初结算。“当时纽币兑澳元的汇率非常的划算。他们决定从新西兰移居这里,我想,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更好的投资。” 他说。

根据新西兰房地产协会发布的数据,去年12月全国平均房价创下45万纽币的记录。若以2011年纽澳之间0.73左右的货币汇率计算,这个价格仅为28万澳元。这个价格现在澳洲只能买一套小户型公寓,如2月28日在realestate.com.au网站上,位于Kelvin Grove布里斯班中心区的一套1居室小户型公寓就以这个价格售出。

而本周的45万纽币相当于43万澳元,可购买昆士兰州Upper Coomera地区黄金海岸腹地的一套4居室住宅。

新西兰人Tim Bourne即将在澳洲南部巴罗莎谷的Angaston建成一套房子。他于4年前来此工作。他说:“虽然澳洲政府能够提供很多补助,但并不针对我们。”Bourne认为,由于澳洲工资高,生活费用也略低,所以在澳洲买房比在新西兰更划算。不过要达到可以买房的程度,需要经历一番苦战。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筹钱,还需要很长时间获得政府的审批。

澳大利亚第一国立房地产公司(Australian First National Real Estate)发言人Stewart Bunn表示,由于两国汇率接近持平,该公司预计会有更多新西兰人查询房地产信息。他说:“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长期以来跨塔斯曼海峡互相投资,但现在对新西兰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澳洲房地产协会首席执行官Amanda Lynch表示,该协会大力支持外国人投资澳大利亚住宅房地产,因为有助于增加住房供给。

传统上讲,新西兰人喜欢投资昆士兰的黄金海岸,以及拥有良好基础设施和通勤至市中心的便利铁路或公路线的布里斯班北部城边区。

一些评论家认为新西兰投资趋势会更加明显。澳新银行(ANZ)首席经济师Cameron Bagrie预计,今年年底前两国货币汇率将持平。

不过,澳洲LJ Hooker房地产公司住宅销售主管Chris Mourd并不认为新西兰人移居澳洲是因为纽币走强的原因,除非他们早就有移居澳洲的打算。他说:“移民市场是由生活方式、家庭和就业等多种原因决定的,对这些基本原因的考虑远大于两国货币是否持平。这只能说明,对于早有此设想的人们来说,货币的升值可能促成了移居澳洲的决定。”Mourd说,新西兰人移居澳洲等于是见缝插针,并不被视为移民。

澳洲拟向外国置业者收申请费 当地华人称或是好事

据2015年03月0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月28日,在悉尼车士活(Chatswood)居住了45年的当地华人曾先生(Michael Tsang)在离家不远,位于悉尼CBD以北13公里处的Lindfield购买了一套公寓期房,这个楼盘当天才刚刚推出就被一抢而空。

曾先生认为,联邦政府提议对外国买家征收申请费并提高违规置业罚金,“可能”是件好事。
  
“我想他们也把外国买家在这里买房弄得太轻易了。”他说,“罚款也不够严厉。”
  
曾先生接受采访,是在财相霍奇公布拟议的新外国投资规定的4天之后,而在他受访的3天后,储行将做出下一次利率决定。
  
根据联邦政府提议,外国买家购置100万澳元以下的住宅,须缴纳5000澳元申请费,购买100万-200万澳元的住宅,须缴纳1万澳元申请费。
  
助理财相弗莱登柏说,虽然目前外国买家每次想要买房的时候,也需要向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支付申请费,但更好的办法是让他们一次性缴纳一笔费用之后,就可以提出多次申请。
  
弗莱登柏1日表示:“我认为,收取一笔费用,然后你就可以提出多次申请,这么做更有道理。”
  
28日,中国某房地产开发商在Lindfield推出的楼盘在数小时内销售一空,全部88套公寓均被售出,入账近8700万澳元。
  
其中60%以上的买家都打算买来自住,许多人就生活在当地的独立大屋里。家住East Lindfield的郭女士(Sandy Guo)陪着母亲,来自中国西安的唐女士(Candy Tang)买下了一套2卧室公寓。
  
归根结底,买家们看中的是这个久负盛名的悉尼北岸住宅区,这里独立住宅林立,花园郁郁葱葱。
  
该公司总经理熊先生(Wayne Xiong)说,新收费不太可能抑制海外买家的购房行为。“至少在市场依然火爆的时候不会,行情好的时候,市场就会多设一点障碍。”

澳洲政府将出资改善法庭系统 以更好服务移民妇女

据2015年03月0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澳大利亚法庭系统对于移民妇女来说,将变得更加友好和人性化。
  
据澳联社报道称,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Tony Abbott)在联合国妇女日位于堪培拉举行的早餐纪念活动中表示,政府将出资12万澳元完成这一任务。
  
阿博特表示,这些资金将帮助政府训练法官、法庭管理人员和公务员,专门和敏感性的、涉及妇女的案件打交道,比如儿童婚姻、逼婚强迫结婚、家庭暴力和人口贩卖等。
  
根据澳大利亚官方数据,移民社区的家庭暴力比率要高于其他普通澳人社区。

阿博特3日早晨表示,一些妇女在面对法庭的时候,很可能出现非常畏惧的情绪。他说:“这是很显然的,特别是你的语言能力不强,你的家庭或者社区无法帮忙的情况下。”
  
阿博特表示,法律代表们将和移民社区合作,订立一个全国范围的计划,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

无解:澳大利亚人收入高遭诟病 被指“拖了澳经济后腿”

据2015年03月0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乐观,众多澳专家都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3日一名美国专家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认为主要是澳大利亚人工资太高、遭解雇获赔偿太多,员工年假太多拖累了澳洲经济发展的后腿,建议减少工人岗位。这还不是澳人在工资问题上唯一遭到诟病的部分,在过去的10年里,性别间工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形成了恶性循环。

人工又贵效率又低 不削减工人澳洲无力发展
  
综合澳洲媒体报道,信安环球投资(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全球经济学家鲍尔(Bob Baur)表示,如果澳大利亚不对现有的劳动力市场进行改革,就无法改变现行的经济格局,过分依靠矿业或资源出口会阻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脚步。
  
鲍尔认为,即使现在澳元汇率正在下跌,但是昂贵的劳动力依然让外来资本很难选择在澳洲做生意,他也以美国为例解释了转嫁劳动岗位对制造业发展的好处。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工人工资过高,美国削减了多达600万个工作岗位,将这部分工作转移至中国和印度等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却加速了本国制造业发展,而一直坚持本土制造的澳大利亚制造业却表现欠佳。鲍尔称:“澳大利亚工人工资高,解雇工人的成本也高,年假更长达4周”,导致澳制造也成本高企,效率偏低。
  
此外,鲍尔也建议澳大利亚不要过度依赖资源出口,应发展本土商品将成品出口,而非出口原料,再进口别国的成品。
  
行业内行业间都存差距 男女工资差持续拉大
  
虽然澳大利亚工人的高薪遭到了美国专家的诟病,不过数据显示并非所有澳人都能享受高薪,同样作为全职员工,澳大利亚女性的收入要比男性少得多。
  
2005年澳性别工资差距曾下跌至15%,而2015年又上升至19%,分析认为这一差距或与男女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相关,其中矿业又是饱受诟病的产业之一。矿工时薪远远高于社会工作者,其中男性比例高达85%,而社会工作者中仅有23%为男性。即使在同一领域,男性也往往因职位高于女性而获得更高薪水,如医疗行业中女性往往是护士,而男性则可能成为医生。而在家庭和事业中进行取舍时,也往往是女性成为全职太太,因为女性通常薪水较低,回到工作岗位后更难拿到高薪,也形成了男女工资差距拉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不论是从改变澳经济格局角度来说,或从性别公平角度来说,澳大利亚员工的收入现状都并不令人满意,现有情况更亟需被改变。

澳大利亚人越来越富 但慈善捐款正趋向减少

据2015年03月03日人民网报道,澳大利亚在变得愈加富有,但最近的一些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人在向非政府组织捐款时变得更加吝啬了。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展政策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从2012至2013年间,澳大利亚人每收入100澳元就会向国际非政府组织捐出9澳分。而在2004年和2007年,这一捐款数据分别是14澳分和11澳分。
  
同时,这项研究表明,由于通货膨胀,从2006年开始,澳大利亚民众给这些组织的捐款趋势开始成平直线态势。尽管自2008年开始,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开始增加,但总捐款数并没太大变化。
  
这份研究报告的撰写人质疑乔纳森·帕克表示,即使澳大利亚民众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他们的捐款数目还是没有变化。

塔州中国男子驾车撞树身亡 同行女伴无碍

据2015年03月0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3月2日,一名来自中国台湾的男子在驾车于澳大利亚塔州Bruny岛行驶时,撞上了一棵大树而死于医院。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2日下午警方接到报案抵达靠近Dennes Point的Main路,发现一名27岁的男子和一名同样来自中国台湾的女乘客被困在撞毁的汽车内。

警方称,司机是下午4点时在碎石路上驾驶失去控制的。这对男女被送往皇家侯巴特医院治疗,不过司机后来被宣告死亡。

这名女性的身体状况目前比较稳定。警方呼吁任何知情人士迅速联系当局。

这名男子的死讯,已经让塔州今年的道路车祸死亡人数增加至9人。

澳央行意外不降息 澳元追高需谨慎的两大理由

据2015年3月3日中国金融信息网报道,澳元/美元周二(3月3日)亚盘强势飙高,汇价刷新2个交易日高位0.7828。澳洲联储意外维持利率不变,令前期下注澳联储降息的空头回补。但基本面和技术面都不看好澳元长期升势。
  
澳洲联储宣布,将澳洲联储现金利率维持在2.25%不变。此前市场预期澳联储将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至2.00%。
  
澳联储表示,通胀走势符合未来一至两年的目标,目前维持利率稳定是适宜的。但同时,未来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或许是合适的,将在今后几次会议对放宽政策进行评估。
  
该联储同时指出,经济增长步伐料继续低于趋势水准,可能需要澳元进一步贬值以平衡经济增长。鉴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澳元高于基本面价值。
  
中国方面,澳联储认为,中国增长较去年略微放缓。
  
决议公布后,澳元/美元自0.7770水平附近快速飙高至0.7828一线。澳联储并未如期降息的决定,令前期空头悉数离场。
  
不过,目前并不建议投资者盲目建立澳元多头仓位。原因就在于澳联储声明中明显的降息暗示。
  
澳联储的声明已经很明显了:现在不降息不代表未来不降息,以后进一步降息也是合理的选择。究竟什么时候降,要等接下来开会的时候讨论。对于澳洲的经济来说,澳元目前仍太高。
  
而且从技术面来看,澳联储意外维持利率不变的确可能令澳元在本交易日,甚至是未来几个交易日维持反弹格局。但是汇价在0.7920水平有强势阻力,目前不要说测试该阻力,连逼近都没有逼近。而在该阻力遭强穿前,澳元/美元的格局只有两个选项:要么破位下行,要么低位区间震荡。
  
因此,无论从技术面还是基本面来看,澳元都还不是追多,博大升势的时候。当然,是否抓短线的小反弹因人而异。

澳洲房产市场火爆 悉尼充斥房产泡沫?

据2015年03月03日《华尔街见闻》报道,悉尼房产持有者会发现,出售房屋从未像现在这样容易。通过拍卖出售房屋的成功率已连续第四周超过80%。这是该国房地产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景。

与美国房屋拍卖通常处理的都是陷入困境的房产不同,澳洲售房者试图在市场走强之际趁机出售所持房产。据澳洲房地产信息商Core Logic RP提供的数据,在悉尼举行的房产拍卖会上,高达82.8%的标的房屋都被顺利出售。

据彭博新闻社的文章,悉尼房屋拍卖如此顺利,多与人们押注澳洲联储将进一步降息有关。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Glenn Stevens致力于利用廉价融资来恢复澳洲商业投资,但这却为该国房地产市场施加了压力。售房者可能藉此获得进一步鼓励。

不过,据华尔街见闻刚刚得到的消息,澳洲联储今日(3月3日)并未降息,而是维持利率不变。

目前,澳大利亚房价不断上涨。悉尼房价在2月同比上涨了14.7%,为五个月以来的最大增速:

澳大利亚网站finder.com.au通过对比相关数据发现,目前澳洲房屋平均价值比30年前高出了30多倍。

汇丰银行上周警告称,若持续以当前速度增长,则悉尼将出现房地产泡沫。汇丰银行认为,房产市场的海外投资者推动房价的作用不容小觑,这其中尤以中国买家为甚。

事实上,澳大利亚房地产如此火热的主要动力之一恰恰来自于澳洲政府。最新数据显示,购房者之所以热情,与澳洲联储将基准利率压低至创纪录新低的水平紧密相关。就在2月3日,澳洲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调降至纪录新低2.25%。

澳大利亚统计署数据显示,1月,澳大利亚政府审批的新建房屋数量激增7.9%,至纪录新高。其中,新建公寓楼审批数量增幅甚至近20%,为史上首次超过独栋房屋审批量。

据路透社,传统上,澳大利亚人喜欢住在郊区带有大花园的独栋房屋里,但如今其成本越来越高,人们住在城市内的意愿也在增加,因此,更多人愿意享受公寓楼式的生活。

随着房价上扬,澳大利亚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债务负担。澳洲联储数据显示,房贷与收入之比早在去年第三季度时就达到创纪录的139%:


澳洲第一大商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经济学家Gareth Aird表示,高企的房贷收入比可能使得澳洲联储犹豫是否进一步降息。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房产热潮:澳洲新增4.3万百万富翁 数量达五年之最

“投资趋势”调查报告显示,由于2014年澳洲股市和房市的高涨,该年度有4.35万人新晋升至“高净值投资者”(HNW)行列。涨幅为过去五年里最大。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导,目前全澳有44.35万高净值投资者——即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澳元。这一群组一共拥有1.6万亿澳元资产,几乎相当于整个退休金储蓄业的规模。还有58万人的净值投资在50万~100万之间,很可能未来都会晋升至高净值投资者行列。

“投资趋势”的资深分析师皮克(Recep Peker)说:“随着资产价值的持续增长,澳洲高净值投资者数量的涨幅一定还会继续加大。”

调查还发现尽管这些人财富在增长,但去年只有40%的高净值投资者寻求了金融建议。比起2013年的44%有所下跌。

“投资趋势”的分析师加里马西亚(Irene Guiamatsia)说,高净值投资者准备在目前19亿澳元金融顾问的开支之上,每年再花5.6亿澳元,这给“金融顾问行业带来可见的机会”。

金融顾问公司Perpetual是一家专门聚焦高净值投资者业务的公司。总经理劳埃德(Geoff Lloyd)说,公司有约50名顾问为高净值投资者服务,他们平均净投资额达250万澳元。

这些数据是在去年金融业处理了多宗金融谘询丑闻后得到。这意味着这些丑闻并没有打击高净值投资者的顾问需求。

“自2011年,集中服务高净值投资者的顾问比例增加了66%”皮克说,而阻止这些富人寻求投资建议的最大障碍其实是控制权的问题。“顾问得调整他们的服务方式,让客户有信心他们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控权。”

过半中国买家不睬豪宅 青睐澳洲潜力房

在澳洲政府对海外购房者推出一个购房新税,并将对违反外国投资法规的海外买家加以惩罚之际,一个新的调查数据消除了人们对亚洲买家的迷思。这项调查发现,中国人并不都是热衷于购买豪宅的买主,与100万澳元的房产相比,在澳洲过半数的中国买家更倾向于有投资潜力的50万澳元的房产。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导,Investorist网站在这项网上调查中,采访了105家中国买家的房地产中介,发现中国的投资者们并不都是千万富翁和财源滚滚之辈,但与其购买100万澳元的房屋,这些精明的投资者更青睐于具有高收益的接近50万澳元的房产。

该调查显示,有54%的中国投资者正在寻找低于50万美元(64万澳元)的一所海外房产,34%的中国投资者寻求50万至70万美元的房产。仅有1%的中国买家在买房上的花费超过100万美元。

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说价格是中国买家考虑最多的事情,四分之一的人说地区是他们的首选,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说,个人财产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名中介说,我的客户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所以我只会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向他们推荐一个房产,和提供物有所值的住宅。

调查发现,目前吸引人们在海外市场买房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更好的投资基础。与中国相比之下,在澳洲购房具有更高的房市收益率和更稳定的经济环境;海外买家在澳洲购房可获得80%的贷款,并有机会获得一所完全属于自己的房产(在中国房产属于租赁性质)。

海外房产直销机构胜义行(5zfang.com)的一位人士说,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正在走下坡路,而人民币购买力在上升;所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将他们的财富转移到不同的市场。

促使中国买家在海外购房的另外两个主要原因是,一是出于教育目的,诸如购房为孩子在海外留学用,此外就是为移民海外做准备。

根据调查,有近四分之三的中国买家想买一所自住房,约有十分之一的投资者对酒店公寓或商业地产感兴趣,有1/20的人青睐于购买学生宿舍或渡假村。

有趣的是,最受欢迎的投资类型是,几乎中国买家都想买一套公寓或一所独立式的房子——带有一个小工作室,或只有一间卧室的公寓,其次是连地带房(House & Land Package),和联排住宅(Townhouse)。

该调查说,对中国投资者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们能够获得物有所值的房产,事实上,在中国的房产中介商们正在为他们的客户努力寻找符合其最佳利益的房产。

1月澳房产投资者借贷攀升10.1% 超出监管部门设定上限

房产投资者借贷已经超出银行监管机构设定的门槛,为了遏制在1.3万亿元房贷市场中风险投资活动剧增的局面,监管机构实施更严格条例的可能性日益凸显。

根据RBA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期间,房地产投资者信贷持续保持上行趋势,同比增长10.1%至7年最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初澳洲审慎监管局(APRA)刚刚向银行提出警告,房地产投资者信贷年增长率不得超过10%。而周五公布的数据正是APRA提出警告后的第一份完整月度数据。

近日来,RBA也再次提出了担忧,由于几乎有50%的新贷款都是发放给投资者,悉尼等地的房价在过去两年里不断飙升,因此在这种失衡的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潜在风险与日俱增。

瑞银集团(UBS)经济专家表示,“澳洲房地产市场的‘不平衡’特质将促使RBA(和APRA以及财政部)作出回应,仔细审视宏观审慎政策,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尤其是考虑到这样一个因素——我们预计下周二RBA会再次降息,把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这一历史新低。”

随着市场担忧房地产市场正酝酿潜在泡沫,这周APRA主席WayneByres提交了APRA审查银行借贷标准的首次更新。报告显示,有25%的金融机构发放的投资者贷款比例超过10%的限定标准。不过他强调,APRA关注的是“它们在接下来一年里会实施什么计划”。

APRA的审查报告将于下个月完成,重点关注的是具有高贷款价值比的风险借贷、发放给业主自住者的只付利息贷款和房产投资者,以及确保当贷款利率上升至7%的时候新借款人有能力支付。

澳房产拍卖会热火朝天 RBA是否再降息成悬念

房地产中介把2月28日称为”超级星期六“——这是有史以来最佳2月拍卖活动记录,在上午10:00到下午4:00之间,每6秒钟将有一处房产被出售。

连续4个周末以来,在澳洲涌现的一大波拍卖会中,有超过3300套房产被推出待售,其中悉尼和墨尔本分别有1000套和1400套。

这对兜售房产者和许多买家来说无疑都是一股巨大的销售热潮,不过对澳联储(RBA)来说却是冰冷的恐惧来源。

这个月初RBA将维持18个月之久的官方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这样去年底显示出冷却迹象的房地产市场又注入了新的能量。短短时间内,房价增长年率飙升大约5%至将近10%,这相当于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速度的4倍。

CoreLogic RPData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悉尼和墨尔本的拍卖会清盘率分别录得86.2%和75.8%,创下自2009年以来最高记录。

CoreLogic分析师这周警告道,成交量的激增将导致不可持续的价格上涨。

此外,有新迹象表明,大多数拍卖会取得成功都是受到投资者的推动,RBA呼吁对这部分特定群体要保持关注。本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中,有43%的获批贷款属于只付利率贷款,投资者借贷持续攀升。这些因素令RBA在是否再次降息的问题上承压。

来自西太银行的Bill Evans、汇丰银行的Paul Bloxham、德意志银行的Adam Carr和澳盛银行的Felicity Emmett等众多著名经济学家都预计下周二RBA会宣布第二次降息。

中国富豪840万购悉尼豪宅 创下2个城郊售价纪录

悉尼地标性豪宅Starship Enterprise近日以839万元的价格售出,创下该地区的最高纪录。
记录显示,购买位于北滩Elanora Heights的豪宅的买家,是一名来自中国、名叫张云龙(Yunlong Zhang,音译)的26岁男子。

这处豪宅占地2公顷,房产投资者Peter Chedid在圣诞节前夕售出,二月结算。文件显示买家为明珠集团(Bright Pearl Group),而张云龙是该集团的唯一董事。

这处豪宅形似太空船,Chedid是《星际迷航》(Star Trek)的狂热粉丝,2001年以122.5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处豪宅。

Starship Enterprise于2011年挂出时,期望价是1,500万元。记录显示经受经纪人是来自Max Walls International的Anthony Walls。

Elanora Heights先前的最高纪录由名为Elanora Cottage的古老房产创下。这处房产在去年六月被退休的心脏病专家David Grout和妻子Christine以460万元的价格卖给来自Belrose的Cox家庭。

张云龙此前就曾创下过城郊房产的售价纪录,显示了他对度假式生活方式的热爱。他持股的另一家公司Citizen Wealth Industry曾在2011年以800万元的价格买下企业家Clair Jennifer位于Ingleside的房产,该纪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澳洲白人粗口拒绝华人店员服务 被旁观顾客围攻

据2015年03月0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南澳警方落案起诉一名19岁的当地白人青年,因其对当地Hungry Jack’s的工作人员给出了行为不检的种族主义攻击。
  
同时,愤然介入此事的多名旁观者们也受到了交口称赞。
  
该事件发生在2月27日下午5点10分,在朗德尔街店被一名顾客拍摄下来。澳洲联邦种族歧视问题专员蒂姆博士说,他很高兴的看到人们挺身而出对该男子行为进行制止。
  
蒂姆博士说,“在澳洲,人们有权做他们的工作不会因为他们的种族或族裔背景受到骚扰。”

他指出,“对待种族主义的最佳反应是站出来用言语制止,而最好不要诉诸暴力。”
  
然而,这次这位年轻的白澳主义者却是被自己的族人们“打”出店门的。有一位顾客出手,把男子强行推出店外,男子仍显得忿忿不平,扬言会再上门。
  
蒂姆博士称:“显而易见,这个年轻人的顽固态度是不被店里其他人所接受的。”
  
这一事件的录像显示,一名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的年轻人对工作人员说:“我想让一个白人店员帮我点餐”,然后他又说:“我拒绝它(华裔店员给他准备的餐)。”
  
这时候,一位店内的同行问道:“中国人给你做的汉堡有什么问题么?”对此男子回答说:“都是问题。不管你的事儿,你算老几?”
  
一位女工作人员则要求该男子离开商店,这一举动促成了该男子进一步的种族主义爆发。 “至少我是在这里出生的,你是从哪里钻出来的,从亚洲还是非洲?”
  
该男子不断辱骂,导致其他被激怒的顾客们站出来告诉他离开。“关你们什么事?我是澳洲人,”他对一个顾客嚷道。但这名顾客推了他一把,并回应说:“这跟你是澳洲人有什么关系?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澳洲人。”
  
该男子随后被推搡出了店门,有人看到他还被这名拔刀相助的顾客打了一下后脑勺。
  
“等到我回来带着摩托车党来找你,”那人悻悻喊道。
  
朗德尔街Hungary Jake's的经理拒绝对该事件发表评论。
  
警方事后根据目击者口供拘捕了涉案的19岁少年,并控告他行为不检,他将于3月26日出庭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