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澳大利亚延续“被偷走的一代”悲剧

据2009年8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被偷走的一代”是澳洲历史上强行同化原居民的“白澳政策”留下的一个人道悲剧,迄今仍是困扰澳大利亚的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但是,这种历史并没有结束,一个新的“被偷走的一代”正在形成。

澳卫生和福利部门的官方统计数字显示,当今已经有9000名原居民的孩子被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其中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两州为最多,分别达到4316名和2085名。

1910年,澳以改善原居民儿童生活为由通过一项政策,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原居民家中带走孩子,把他们集中在保育所等处,接受白人文化教育。但根据澳一些人权和机会均等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调查,这些原居民儿童在收养营里生活在非人条件下,经常受到性骚扰。这项政策直到1970年才被废除。其间,全澳有近10万名原居民孩子被从家人身边强行带走,这些人后来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

1996年,澳女作家加利梅拉的著作《防兔篱笆》再现了这段历史。故事讲述了主人公莫莉小时候的真实故事。这个来自吉戈龙部落的小女孩在14岁时和她的妹妹戴希和表妹格雷西一起,被白人警察从母亲身边带走。她们在收养营里不能说自己的语言,只能讲英语。渴望回到母亲身旁的莫莉,无法忍受收养营的生活。于是在她的带领下,3个女孩踏上了沿着防兔篱笆回家的漫漫长路。最终,莫莉和格雷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戴希却因为听信告密者的谎言,被带回摩尔河营地,从此杳无音信。此书一面世就在澳引起轰动。由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得广泛好评。

澳政府在2008年2月13日对原居民及其文化所遭受的“侮辱和贬低”做出正式道歉。但原居民的实际生活和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他们的悲剧仍在延续。电影《防兔篱笆》尾声中,年老的莫莉拄着拐杖走在家乡的土地上,看上去非常安详。但在现实生活中,莫莉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情景。回到家乡几年后,莫莉和一名原居民男子结婚,生下两个女儿多莉丝和安娜。多莉丝3岁时,母女三人又被强行带回摩尔河营地。第二年莫莉再次从营地逃回吉戈龙。但这次她只带上了18个月大的小女儿安娜。两年之后,3岁的安娜又再次被从母亲身边带走。

昆士兰州新近成立的一个原居民求变组织的负责人克尔克指出,“被偷走一代的历史并没有结束。”她说,这些孩子在今天被“带走”的理由跟上世纪的一样,都是“贫困”。新南威尔士州莱特宁里格镇的一个妇女组织的负责人皓勒特也表示,“孩子被强行带走的后果是令人震惊的。”

据报道,仅新州的莱特宁里格镇一地就有40多名原居民的孩子被从父母身边带走,其中有一个才出生4天。被带走时,这名婴儿正在母亲的怀里吃奶。当福利人员第一次来要带走婴儿时,护理人员以“这是不人道的”为由予以拒绝。但仅4天后,福利人员又再次来到医院,将这名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 “带走”,寄养到一个很远的人家。孩子的父母不得不每周三次前往喂奶,每次行程8个小时。

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布里尔认为,这些孩子被带走的原因还是跟过去一样,就是他们父母的生活方式“不被喜欢”。他说,当地社区的人都觉得 “不可思议”。这里既没有毒品,也没有酗酒问题。澳反对党儿童安全事务发言人德姆帕塞担心“另一个被偷走的一代正在形成”。

澳科学家呼吁增加两季 称四季划分太武断


澳大利亚一名科学家呼吁增加两个季节,不再沿袭欧洲“武断的”四季划分。

每日电讯报》23日报道,悉尼皇家植物园的负责人提姆·恩维瑟提出,一年应当分六个阶段描述气候。他试图创造一个新词“春夏季(sprummer)”,指春天(spring)和夏天(summer)之间的季节。

另外一个词“冬春季(sprinter)”,指冬天(winter)和春天之间的季节。

“按四季来划分,每季三个月,对我们居住的地方没有意义。”他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新闻记者,“季节多一些作用更大,能让我们避免像欧洲那样武断地划分。”

他说,新的划分方法将有助于专家更好地监控气候的变化。

澳大利亚一些地方的土著人采用八种季节描述气候,恩维瑟说,不同地区可能需要定义不同数量的季节。“我会鼓励不同的地区用自己当地的季节划分,以此来反映我们周围的气候变化。”

冬日里的酷暑


昆士兰首府布里斯班今天录得摄氏35.4度,打破了63年来的同期最高温度记录;悉尼所在的新州也录得36.8度的最高气温,俨然冬日里的酷暑天气。

而维州的墨尔本,今天豪雨如注,明天将大风降温,风暴来袭。。。

中国公民赴澳大利亚旅游近期降温


AUSTRALIA's strained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could further threaten already declining tourist numbers from a $2.2 billion market, with visitor numbers down as much as 80 per cent over the past three months after concerns over swine flu and the global recession.

据2009年8月24日新华网报道,《澳洲人报》24日报道,受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因素影响,过去3个月中国赴澳大利亚旅游人次同比下降了约八成。

报道说,中国是世界上快速发展的旅游客源地之一。2008年,中国赴澳旅游人次达到约36万,他们在澳逗留期间消费总额高达22亿澳元,这一数字高居外国游客在澳消费之首。

澳方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赴澳旅游人次为16.63万,同比增长6%。不过,自澳5月份确认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6月份中国赴澳旅游人次同比下降21%,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此外,随着近来中澳外交关系出现一些波折,一些办理赴澳旅游的机构时常接到游客咨询。这些客户担心其出游质量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1999年澳大利亚旅游市场开始对中国公民开放。10年来,中国赴澳游客人次累计达到近230万。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五大旅游客源国。

委内瑞拉小姐再膺环球小姐桂冠 澳洲小姐屈居第四


刚刚决出的结果显示,委内瑞拉小姐费尔南德斯(Stefania Fernandez)被授予2009年度环球小姐,这是委内瑞拉第六次在环姐大赛中夺冠。

这是委内瑞拉选手连续第二年折桂,此前来自这个“选美之国”的选手曾五次赢得环姐桂冠。

夺得亚军的是多米尼加小姐Ada Aimee de la Cruz,原先夺标呼声很高的澳洲小姐Rachael Finch屈居第四名。

华人子弟勇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


The support family... maths gold medallist Sampson Wong, 16, with his parents, Cecilia and Jimmy, and his older sister Samantha.

据2009年8月24日《悉尼晨锋报》报道,澳洲中学生代表队在德国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夺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两枚铜牌,在此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104个国家中排名第23位。中国名列榜首,日本排在第二位。这是澳洲首次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金牌。

两枚金牌获得者分别是悉尼著名精英中学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 十六岁的华裔中学生Sampson Wong和墨尔本Brunswick Secondary College的Elvey Price。

夺得银牌的是墨尔本东区Doncaster Secondary College的华裔学生Aaron Chong;获得铜牌的分别是悉尼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的Stacey Law和墨尔本私立学校Trinity Grammar School的华裔学生Alfred Liang。

勇夺金牌的Sampson Wong今年16岁,就读于悉尼最好的精英中学James Ruse农中11年级。他3岁时跟随全家从香港移民到澳洲,父亲Jimmy和母亲Cecilia从小注重对家里这对儿女兴趣的培养。

谈起子女的教育,父亲Jimmy Wong表示,全家的齐心协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子女在一起,他一开始找了一份早出早归的送货工作。平时则努力创造一切条件让子女更好的成长。

金牌获得者:悉尼著名精英中学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 十六岁的华裔中学生Sampson Wong和墨尔本Brunswick Secondary College的Elvey Price。


The team with Professor Sheil, from left Andrew Elvey Price, Aaron Chong, Stacey Law, Alfred Liang, Dana Ma, Sampson Wong.

澳媒体火力全开 攻击朝野两党对华都不够强硬

  
据2009年8月24日《环球时报》报道,澳媒体和政坛都像是中了“中国瘾”,在中国话题上纠缠不清。澳反对党发言人朱莉.毕晓普20日指责陆克文政府“搞砸澳中关系,陆克文随即21日宣称他领导的政府“有权决定谁能踏足澳大利亚”,为这个月初允许热比娅入境辩护。

围绕这个话题,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朱莉和她所在的自由党成了澳媒体密集攻击的靶子,罪名是这个政党没有站稳对抗中国的立场。

《先驱太阳报》22日指责自由党在中国的欺凌面前“翻跟头”,宣称朱莉此前曾批评陆克文过于亲华,如今却在热比娅的问题上批评陆克文,而绝大多数澳人都知道允许热比娅入境“是正确的”,朱莉的新态度“倒是可以让北京的欺凌者感到开心”。

对于陆克文,媒体也没有放过,《每日电讯报》23日刊登题为“陆克文和中国的亲密让人受够了”的文章,嘲笑陆克文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把自己变成了“外交白痴”。文章宣称,“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会拒绝外国外交官干涉本国大选,但中国人资助了工党,澳政府什么都没说;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去年奥运火炬传递时都禁止中国使馆怂恿人阻挠人权分子抗议中国,但陆克文政府却让中国暴徒大摇大摆”,文章还称,事实上中国有龙一样吓人的面孔,也有熊猫般可爱的面容,但陆克文完全分不清楚。

昆士兰商人德吉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他的记忆中,澳媒体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密集地攻击过其他国家,上一次出现这种集体攻击,似乎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大规模在澳投资时,由于日本是澳历史上唯一曾打到澳本土的国家,当时澳国内对日本投资极其抵触,但最后还是消化了抗拒日本势力,现在人们早就忘记了那时的争议。从这个角度看中澳之间的纷争最终也会过去,两国关系的未来并不令人担心。

工作40小时未获报酬 国际留学生诉雇主求偿20万澳元


Prateek Sahni, 23, has alleged a Subway manager did not pay him for more than 40 hours work at the fast food outlet in February and required him to do heavy labouring work for him at a property, also free. He is seeking penalties that could exceed $200,000.

据2009年8月24日《The Age》报道,一名23岁的国际留学生因工作40多个小时而未获工资,将雇主Subway快餐店告上法庭,求偿20万澳元。

据悉,外国留学生往往成为雇主欺压的对象,特别是在零售,餐饮和清洁等行业。此外,试用期间未获报酬也是最多投诉的普遍现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试用期间不付工资也都是违法的,除非事先约定为义工和只获取工作经验。
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华人雇主和留学生新移民雇员身上,而且并非个别。无良雇主需要三思而后行!

澳大利亚通过再生能源法


The deal means a fifth of Australia's power supply must come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by 2020.

据2009年8月22日澳广报道,澳洲议会通过了“再生能源目标法”,这项法案为澳再生能源制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2020年之前将20%的电力改为再生能源。

陆克文政府提出的碳交易计划,因反对党对其中一些措施不表赞同而迟迟未能在议会中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将再生能源目标从碳交易法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法案,再几经与反对党讨价还价,承诺对受影响的工业作出更多赔偿之后终于获得通过,从而使澳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与此同时,澳洲国立大学日前与中国天津大学签订协议,将共同研发新式的太阳能系统。他们计划在两到三年内,一种新式的加热及发电太阳能系统即可面世,无疑也会对削排 减碳做出贡献。

澳洲国立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中心的安卓•布莱克斯教授对这项法案获得通过表示欢迎,而且他认为应该在2020年之前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布莱克斯说,“我想,到2020年之前,澳大部分住家都会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屋顶向阳的一面装上了太阳能板,而屋内则有配套的热水系统。另一方面我们会看到更多风力发电机,以及更多的再生能源系统,例如中央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地热系统等等。我想政府会发现,在2015年的时候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到时候就会把目标提高,将2020年的目标调高为25%,而且把2025年的目标定位35%。”

布莱克斯教授说,这项目标的主要重点仍在太阳能系统。他表示,“气候变化的问题非常的严重,情况一年不如一年,政府也认识到这是本世纪上半叶我们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特别是太阳能再配合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补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太阳能是真正唯一具可持续性的长期再生能源。”

与此同时,澳洲国立大学及中国天津大学的科学家展开了一项联合研究项目,他们计划在两年之内研发出一种新式的太阳能技术。这个研究项目将创先使用浸在液体中的太阳能电池,使它比现在的太阳能板更有效而且更低廉。

墨尔本最容易收到停车罚单街区



2009年8月24日《Herald Sun》专题报道:墨尔本最容易收到停车罚单街区

私立学校获陆克文政府巨额拨款增幅大升


THE Rudd Government will deliver an estimated 32 per cent increase in funding to private schools, raising their national windfall to more than $26.2 billion over the next four years, new analysis shows.

据2009年8月24日《悉尼晨锋报》报道,未来四年内,澳洲的私立学校将获得联邦政府262亿澳元的财政资助拨款,增幅高达32%。

悉尼一无家可归乞丐年入五万澳元


Monotonous work ... but Ken Johnson, 52, says he makes a good living

据2009年8月23日《周日电讯报》报道,悉尼一位名叫Ken Johnson的52岁无家可归男子靠乞讨为生,每年的收入高达50,000澳元。

他在繁忙的悉尼市中心乔治大街和Market街乞讨,一周七天都坐在Myer百货公司门口,每天大约坐16个小时。

据他自己透露,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就开始以乞讨为生。乞讨时间视心情和当天的收入而定。如果运气不错的话,一天可以乞讨获得400澳元。即使不走运,也能赚个75到150澳元。

据澳洲统计局2006年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新州有27,374人无家可归。除墨尔本外,澳洲各大州府城市无家可归人数在过去五年期间均有增加。悉尼增加了17%,其他大城市增加了约30%。墨尔本是唯一记录下降的城市,降幅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