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在墨尔本遇到越来越多来自新西兰的各种背景移民

最近这几天,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墨尔本连续遇到来自新西兰各地的移民。他们当中不但有新西兰土生土长的Kiwi,还有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更有原先移民到新西兰,近期又再度连根拔起,拖家带口二次移民到澳洲的各种背景的移民。

一对原籍伊拉克的移民近期从新西兰南岛移民到墨尔本,大女儿参加今年的维州高考VCE,正在等待墨尔本大学的入学通知;二儿子入读Glen Waverley Secondary College;

一家原先居住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韩国移民家庭,年轻的夫妇俩带着两个女儿,大女儿四岁上幼儿园,小女儿仍在襁褓中,开着一辆新款梅赛迪斯奔驰,目前也租住在Glen Waverley。

我接触到从邻国再度移居到澳洲的新西兰华人移民数量就更多了。他们大多是第一代移民,先是从中国移民到新西兰,在取得新西兰护照之后再移居澳大利亚。

这是最近数日来,本人连续遇到的几个不同背景的新西兰公民移居墨尔本的事例,这显然不是小概率事件,这是一个缩影,这是一种趋势,这是一股潮流。

新西兰公民可以直接买机票免签证直接永久居住工作生活在澳洲。新西兰公民在澳洲可享有的具体福利待遇请参考:

新西兰公民移居澳洲后可享受的澳洲所有福利

新西兰公民在澳洲

澳州新西兰工资差距已近40% 过去一年近5万新西兰公民移居澳洲

据2011年11月8日新西兰国家电视一台TVNZ报道,11月7日(周一)晚,新西兰前储备银行行长、现行动党党魁唐•布拉什表示,新西兰人与澳洲人的工资收入差距一直呈拉大趋势,目前已接近40%。

布拉什是在‘Close Up’电视节目中向观众揭示这一数据的。这是由他负责和调查的一个工作组针对如何缩小与澳大利亚收入差距的数据结果。他说:“在2008年,我们估计差距为35%,而目前这个数字已经接近40%。”

据统计,在过去的三年里大约有10万新西兰人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在该电视节目播放时段开放的短信平台与观众交流时,参与的观众有73%的人表示他们曾非常认真地考虑过是否要加入移民澳洲潮。

一位名叫Nuki Gordon的观众现在已在澳洲找到了更舒适的生活。这位来自马斯特的从事剪羊毛工作的观众告诉主持人,他现在澳洲的新南威尔士过得好得多。他说:“别误会,我也很爱新西兰。但是在新西兰我必须要每周工作7天才能养活我全家并支付房贷。”

Gordon表示,他全家现在已能负担得起“额外的”消费,如经常外出用餐和购置电脑游戏机等。他现在的收入几乎是在新西兰挣的一倍,且只需付13%的所得税。他说:“我希望我们在新西兰也能过这样的生活,但现实是,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准在新西兰无法负担的起。”

澳大利亚富裕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它的矿业资源,经常被认为是造成这种工资差距的原因。但是布拉什表示,两国公共部门的运作不同才是导致收入差异的更重要原因。他说:“现实是,澳洲的政府部门比我国的小得多,他们的税收压力比我们的也小很多。”布拉什表示,如果新西兰政府减少人员编制以及税收,那么就会有更多的钱投资到经济领域中去。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4.9万新西兰人移民澳洲。目前为止,在澳洲工作和生活的新西兰公民已经超过50万。

相关链接:



西澳州长巴内特成为全澳最受欢迎州长

2012年1月6日澳联社报道,最新民调显示,西澳州长巴内特(Colin Barnett)的支持率进一步领先,他已成为全澳最受欢迎的州长。

这一在去年10月至12月间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西澳人支持巴内特当州长,而支持反对党领袖雷帕(Eric Ripper)的人只有18%。巴内特的满意率上升了7个点,达58%,雷帕的满意率保持在34%。

西澳联盟党的首轮票选支持率同去年7月至9月相比上升了两个点,达50%,是08年当政以来的至高点。工党的支持率保持在29%,绿党则下降了一个点,为12%。

在两党首选方面,联盟党上升了两个点,达59%,也是08年当政以来的最高点。而工党则下降了两个点,为41%。

该民调是在巴内特宣称对联邦政府完全丧失信心后作出的。巴内特表示吉拉德政府决定撤出原则性的帮助各州支付土著人土地应有权的协议,迄今将使西澳政府从州财政中拨款2亿元以落实该协议。

他表示:“就这样撒手不管,是在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作为一个总理所作出的最让人失望的事情。”

习近平,已开始谨小慎微地打牌

据2012年1月6日《明镜月刊》报道,中国大陆的2012年,是大事之年,又是悬念之年。其最大的大事,就是中共十八大的召开,而围绕着这件大事,就牵扯出一系列悬念。

除了人事布局是最大的悬念外,还有一个大悬念,是在中共的代际交接的同时,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又如何铺陈新一届的施政。为此,改革的议论和争论油然而生,其关键点在于改革有何压力,又有没有动力。

此时此刻的中国大陆.为何仍要谈改革?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大陆,思潮交锋再度激烈,矛盾冲突再度激化,有人要民主,有人要自由,有人要革命,甚至有人希望回归毛泽东时代,有人主张走宪政之路,也有人主张回归新民主主义。而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大陆肯定倒退到毛时代是不可能的,走上民主化道路也是险阻重重,改革可能取得较多共识。

现在来谈改革,是因为改革在中国大陆处于实际的停滞状态,不仅政治体制改革二十停滞不前,经济体制改革大幅搁浅甚至出现倒退,社会领域的改革则是接连失败,改革不是艰难,而是失焦乏力。但与之同时,中国大陆又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关键时刻,这是因为出现了所谓三大压力。

首先一大压力,就是中国大陆已到贫富差距全面拉大,官民关系恶化,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与之相对应的,是官方以「维稳」为终极目标,政法系统恶化,准军事力量武警成为「强拆」「狠打」的对内镇压机器,令矛盾更尖锐,官民更对立。城镇大小冲突事件迭发,农民揭竿而起,每年「群体事件」以十多二十万起计。这一压力,就是「不搞改革,就等革命」。

第二大压力,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壮大,一方面由政府和国企的政经结合,获取政治、经济和其他利益,特别是垄断利益。特殊利益集团目前已经成为跨界别的组合,从学术影响政策制订,到传媒影响政策实施,无奇不有。而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全面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已经退出微观经济领域的公权力,再度回巢,不仅不提供公共服务,还利用公共服务寻租。近几年中,政府干预无孔不入,带来大面积「国进民退」。这种态势,令市场经济扭曲,资源分配溷乱,社会关系恶化,其对改革的阻碍作用相当明显,同时也形成不改革不行的强大压力。

第三大压力,就是贫富悬殊、特殊利益集团壮大,催使中国出现贪腐的普遍化和社会化。不仅党政机关有贪腐的问题,教育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各种协会学会之类的群众团体,都有严重贪腐。最触目惊心的,是贪腐之蚀入司法界和军队,大法官和将领的贪腐令人瞠目结舌。而贪腐还戏剧化,贪腐情节比小说更曲折,贪腐的金额以亿元美金计,更是小说难写的情节。中共党内说「不反腐等死,反腐找死」,换成改革也一样,改革可能「找死」,但不改革就「等死」。

有如此强大的改革压力,一方面是改革当然难以推动,另一方面则是改革不推动都难,因为再不改革,就只能等更剧烈的革命,对中共的执政地位,可能威胁更大。

改革有没有动力?以北京政界的看法,大规模、成气候的改革,不可能在今年上半年,甚至中共十八大前展开。主因是现在的核心领导层中,既有积极阻碍改革的动因,又有消极躲避改革的愿望。有人希望能拖一天是一天,有人指望空言换取掌声,对之难以寄望。

同时有种看法或愿望,希望下届领导层上马,能以改革形象现身,能把改革热浪掀起。预定成为中共下届领导核心的习近平,其实已开始谨小慎微地打牌,对外他提出「权为民所赋」,希望能从权力来源上,化解官民矛盾。对内他提出「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希望从人事筛选机制上,从源头上解决另一问题。

这当然不够,中国大陆目前的问题,已不只是理念和机制的问题,也不只是中共一党的问题,而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这已不是小打小闹的改革能够舒缓,而是要大规模的、立体化的改革,重新编织政治、经济、社会的图谱。

谁在抄底?昆州房市狠吸逾3亿外资 华资大增50%

2012年1月6日《Courier Mail》报道,2011年,许多澳洲人都抱定了“珍惜财产,远离昆州房市”的信念。然而,海外的投资者却并未被洪水冲走,也没遭飓风刮跑,他们在该州的住宅房地产上狂砸3亿3420万元,其中又以中国买家最阔绰,占到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根据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最新调查研究,中国的买家再次踞于榜首。2010-2011财年,外国买家总共在昆州买下了733幢住宅,其中506套为投资房产,余下的277套则为自住房。

虽然昆州的海外买家也有所减少,但是相比于国内置业者的流失率,这一损失几乎可忽略不记。而中国买家则是逆势增长,他们在昆州房市上狠砸1亿680万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50%。

中国人不只热衷于购买昆州的住宅物业,同时也很乐于进军住宅开发市场。华资开发和建筑公司Yanjian Australia已经在布里斯本CBD的Charlotte St开工建造耗资7200万元、供应142套公寓的建筑项目。中国开发集团Ridong(RDG)的澳洲分公司则计划斥资9.5亿元,在黄金海岸建造拥有三塔楼、名为Jewel的住宅项目。

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黄金海岸研究部总经理Lynda Campbell称,黄金海岸的吸金能力最强,该州海外置业者逾一半的资金都流向黄金海岸:完成了310单售房交易,总值1亿6530万元。布里斯本的魅力排第二,以8620万元的价格售出了180套住宅,相比于前一年增加了450万元。高尔夫球场也很受海外投资者的欢迎。

Colliers International黄金海岸项目营销经理Tony Holland称,海外买家在黄金海岸购买的最贵房产价值75万元,在布里斯本,外国置业者偏爱32万至50万间的物业。

新年元旦 堪培拉华人杂货店遭洗劫 警方发电脑拼图追缉持刀匪

据2012年1月6日《星岛日报》报道,首都堪培拉一家华人杂货店新年元旦遭打劫,警方正继续追捕一名涉案男子。

首都区警方发出这名男子的电脑拼图,相信他对这起劫案负有责任。

当日傍晚6时40分,这名40岁左右的男子,进入堪培拉Dickson区的顶好华人杂货店,他可能用刀柄猛击一名店员的后脑,导致他受伤送院。然后,他从杂货店的收银机掠走现金,逃离现场。
他作桉时身穿黑色衬衫和棕色短裤,双腿刺有纹身。警方正呼吁目击者拨打灭罪热线1800 333 000。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麻瘾君子比例居世界之首

据2012年1月6日澳广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服用大麻者的比例为全世界最高。

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了一份系列研究报告,分析全球服用大麻者人数,评估各国政府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

报告称,多数国家都出现服用大麻人数增加的趋势,而富裕国家服用违禁毒品的人数比例比较高。

澳大利亚国家药品酒精管理中心的戴根哈特教授说,澳大利亚15到64岁的人中有15%服用大麻。他说,与其他富裕国家相同,澳大利亚瘾君子中,服用大麻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安非他明,再次是可卡因,不过可卡因使用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如今的显示器真是便宜:戴尔24英尺LED Full HD显示器$159.9

今天的Catchoftheday特价:戴尔24英尺LED Full HD显示器$159.9

堪培拉华人误食毒蘑菇两死两伤 致命毒蘑菇证实在中国餐馆烹调

据2012年1月6日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官员5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3名在新年夜误食毒蘑菇的堪培拉居民均为中国公民,其中两人由于中毒情况严重已于3日在悉尼一家医院不治身亡。其中一人为坎堪培拉一中国餐馆的38岁厨师Liu Jun,毒蘑菇是由该厨师采摘得来,然后在中餐馆烹调。

这三名中国公民同为老乡,新年夜三人相约在堪培拉Harmonie German Club一中国餐馆聚餐。误食的毒蘑菇为他们此前自行采摘并烹制的。1日,三人中一名52岁的妇女和一名38岁的男性公民感觉身体不适,他们来到堪培拉市中心的卡福里医院求医(calvaryhospital),医院随即将他们留院观察。但由于这种毒蘑菇毒性很强,发展很快,两人体内全部内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中毒情况十分严重。医院随后决定将他们送往悉尼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但不幸的是,这两人在到达悉尼医院后不久便分别在3日上午和下午相继死亡。另外一名中国公民由于食用毒蘑菇的数量较少,生命迹象正常,已经出院。

目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已经与他们在国内的家属取得联系,并积极安排他们尽快赴澳处理后事。堪培拉医院急诊部主任迈克尔·海尔(Michael Hall)在声明中称,这种毒蘑菇通常生长在秋季,但由于今年夏天堪培拉雨水很多,导致这种蘑菇快速生长。这种被称为「致命帽子」(death cap)的毒蘑菇表面细腻光滑,顶部呈现白色或棕绿色,下部为白色或浅黄绿色。由于特征不是很明显,人们通常很难将这种毒蘑菇与可食用的蘑菇区分。医院建议人们除非是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不要随意食用野蘑菇。

悉尼皇家奥尔弗莱德(sydney royal prince alfred)医院4日发表声明称,这种毒蘑菇被称为是「世界上最为致命的毒蘑菇」,食用一颗便可能致命。

据悉,过去十年内澳首都直辖区大约有12人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案例。

中国部分公民赴新西兰澳大利亚 电子签证将替代纸签证

据2011年1月6日天津网报道,记者从天津机场边检站获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将对我国部分公民签发电子签证,以取代之前的纸质签证。

据悉,获发电子签证人员将收到新西兰方面的通知信函,以告知其电子签证已被批准。

另外,由于我国公民申请澳大利亚签证人数不断增长,澳方拟于2012年3月起对我国获发学生签证的人员不再签发贴纸签证,而由电子签证取代。

同时,中国赴澳留学生的签证申请须在澳国内进行评审,签证获批后,中国学生会收到包括签证有效期和签证使用条款等信息的书面通知函。凡持有电子签证的赴新、澳旅客,出境时航空公司均需通过预检系统核实后发放登机牌。

澳洲发现只来自月球稀有矿石 年龄超过10亿年

据2012年1月6日中央广播电台报道,澳洲科学家拉斯木森(Birger Rasmussen)昨天(5日)宣布,据说只来自月球的一种稀有矿石已经在澳洲被发现,这种矿石被称为静海石(tranquillityite),矿石的年龄超过10亿年。

1969年,美国太空船阿波罗11号降落在月球的宁静海,并且带回了这种矿石,因此称之为静海石。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所发现的3种矿石中,只有静海石从未在地球上被找到。

拉斯木森表示,长久以来,静海石一直被认为是月球上才有的矿石;不过,地质学家已经在澳洲西部的岩石中偶然发现了这种矿石。

拉斯木森说,在静海石被带回地球之后,经过了40多年,一直没有在地球上找到相同的样本;他们也一直把这种矿石视为非常稀有的珍宝,并投入大量的研究,后来才发现澳洲本来就有这样的矿石。拉斯木森的发现发表在地质学期刊(Geology)中。


小型车当道 澳大利亚2011年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6%

据2012年1月6日盖世汽车讯 据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联合会FCAI统计的数据,2011年澳大利亚的新车销量共计1,008,437辆,比2010年新车销量下降2.6%。
丰田是2011年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牌,销量共计181,624辆,同比下降15.4%,市场份额为18%;其次是霍顿,销量共计126,095辆,同比下降5.1%,市场份额为12.5%。福特在澳大利亚市场上销量为91,243辆,同比下降4.2%,市场份额为9%。

2011年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为马自达3,销量为41,429辆,同比增长6.2%;其次是霍顿Commodore,销量为40,617辆;然后是丰田海拉克斯(Hilux),销量为36,124辆。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联合会预计,2012年澳大利亚汽车销量仍将为100万辆。

澳洲组织告诫加国 严厉措施挡不住难民涌入

据2012年1月5日《星岛日报》报道,对加拿大反人口走私议案持不同意见的澳洲倡权团体指出,强制性拘留及延缓家庭团聚并不能遏制大批难民涌入。

「C-4号法案」(Bill C-4)参照澳洲模式,目前正在国会辩论中。澳洲难民倡权组织联盟希望加拿大吸取澳洲教训,重新考虑C-4号法案。该联盟致函加国总理哈珀,其中指出:「强制性监禁对于加国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人道上都是一场灾难。」

澳洲移民与公民部长麦卡夫(Andrew Metcalfe)去年10月在堪培拉对参议院委员会也表示:「监禁多年并不能阻止难民涌入。」澳洲人口大约相当于加拿大的三分之二,该国于1999年实行严格措施。尽管如此,「非法入境」的人数翻倍至去年的逾6,000人。

加拿大反人口走私法将授权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将特别难民定为「非法入境」。此定性将令难民处于强制性逮捕及拘禁最多至一年。即使他们被接受为难民,在5年中也不被允许申请永久居民或担保家人。

据澳洲当局的资料,在2010年,载有6,535人的124艘船只抵达。据以澳洲难民资源中心(Asylum Seeker Resource Cnetre)为首的联盟的说法,目前有4,223名难民申请者在拘留期间,其中包括370名儿童,每年每人的开支137,317元。去年,澳洲当局报道,被拘禁的难民中发生6宗自杀、1,320人绝食、2,473人住院,以及93人入住精神病院。

难民中还发生许多「自伤」行为,例如3名男孩将嘴缝起来,体现了他们迫切引起关注的绝望情绪。

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涂斯斐(Vic Toews)的发言人柏顿(Michael Patton)感谢澳洲人的忠告,但表示这类措施有必要。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去年多灾 澳大利亚保险集团面临更高的再保险成本

据2012年1月5日中国经济网援引《悉尼晨锋报》报道: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预计,其再保险费用在2012年将会上涨,但是这不会影响其对于2012年保险利润在10-12%的预测。

作为和昆士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QBE Insurance)与Suncorp保险公司一起占据当地市场主导地位的保险公司,IAG经历了由于澳大利亚风暴和新西兰地震带来的高债权纪录,迫使其将再保险保证金从一年前的41亿美元提高到了47亿美元。

在一份声明中,公司预计,和前一年的6.2亿美元相比,2012财年的再保险费用会在7至7.2亿美元。在声明中,首席执行官迈克-威尔金斯表示:“在充满挑战的市场条件下,我们很高兴完成了一个能够增加保险范围和多年的额外安全保护的项目。”

根据该计划,IAG的保险损失将高达42亿美元。公司称,它还包括一项42至47亿美元的保险范围,以协定价格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地震损失提供为期3年的保护。

新州禁止无铅汽油政策有可能导致油价升高

据2012年1月5日人民网报道,日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针对普通无铅汽油发出了禁令,《悉尼晨锋报》称,新州的司机们今年将面临油价升高的风险。由于澳洲政府希望推动可再生生物质能的发展,因此自7月起,新南威尔士州的加油站将不再出售普通无铅汽油。
工业界称,无铅汽油禁令将会增加乙醇混合无铅汽油的需求。能源咨询公司Ecco表示,为满足需求,到今年7月,新州唯一的乙醇提炼商Manildra 集团将要增加乙醇混合汽油的产量至3亿升,而去年该公司的产量为250亿升。

事实上,2011年10月,澳洲政府要求60%的燃料要以乙醇为基础,而由于担心乙醇燃料的缺乏,提高乙醇燃料比例的措施有所推迟。Ecco咨询公司的主任柯克然(Mike Cochran)希望Manildra集团到7月能生产出足够量的乙醇汽油,满足政府的要求。

根据澳大利亚生物质燃料相关法律,政府可以给油品供给商优惠条件,允许他们销售普通汽油。新州能源部长哈切尔(Chris Hartcher)的发言人说,政府希望各企业能达到要求,在过去给过他们优惠条件,而在将来还将会考虑提供优惠条件。

去年12月,澳大利亚消费者委员会就曾指出,政府的新政策将会造成优质无铅汽油短缺,对消费者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那些不能使用乙醇汽油而被迫购买昂贵无铅汽油的消费者。

澳大利亚消费者委员会表示,与无铅汽油相比,乙醇的价格增长相对较高。去年,每百升乙醇的价格比普通汽油低2.6澳元,今年这一差距缩小到1.7澳元。乙醇汽油使用者称,由于乙醇汽油行驶的距离比汽油少,因此乙醇汽油实际价格已经超出普通汽油。有分析指出,乙醇汽油的效率比汽油低1-3.5%。

昆士兰乙醇汽油生产商Dalby Biorefinery的扎西扎克(David Zsynzcak)表示,他们公司销售的乙醇混合汽油比无铅汽油每百升便宜4澳元。他说:“很明显,大多数人希望阻止乙醇汽油的使用。”壳牌石油公司的扎纳罗(Paul Zennaro)认为不应通过强制手段支持乙醇燃料,他说:“消费者不喜欢乙醇。”

如今电视太便宜了!廉价中国平板电视冲击澳洲电子零售业

据2012年1月5日《Herald Sun》报道,中国制造的平板数码电视机大量涌进澳洲市场,极端低廉的价格让EMBATTLED等澳洲电子零售商招架不住。

市场分析师相信,价格低廉的中国进口电视损害了本地零售商的利润。据观察,在过去12个月,由于进口电视加入行业竞争,电视机的价格下跌了25%。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平板电视生产国,其生产量已经超过了老牌电视生产国韩国和日本。由于中国制造电视成本低,所以以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

电视机市场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澳大利亚在2011年进口了240万台电视。几年前,一台售价$3000的液晶电视,可以让零售商赚到$600澳元。毛利大约是20%。但现在,即使同样是20%的毛利,电视售价为$1000,商家只赚到$200,电视机价格跳水,零售商的利润也大幅下降。

电视机市场价格惨跌,Myer的执行总裁Bernie Brookes最近表示,不用多久买一张电影碟都比买一架平板电视机贵。

电子产品零售行业预测,低价电视机令零售行业蒙受巨大损失,一些盈利不佳的商店将被迫关闭。

Commonwealth Bank的分析师Andrew AcLennan说,预计电视机价格会继续呈下跌趋势,零售商方面也承认,他们的电子产品利润呈自由落体式下跌。

Andrew AcLennan表示,很多人认为电视机价格下跌与强势的澳元及市场竞争有关,并认为一旦澳元趋于稳定,价格压力就会消失。但事实上,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将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视机生产力,并利用低廉的电视机抢占市场,他们对市场的渴望比韩国更有野心,这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澳大利亚零售联合会执行总裁Russell Zimmerman称,大品牌也可能会在中国生产,以求获得更低廉的价格。

但对于澳洲零售商来说,如果要保持利润额,他们必须比从前销售出更多的产品。这一现象不仅仅体现在电视机市场,同时也涉及其它电子产品。Russell表示,在利润暴跌的情况下,零售行业很难繁荣。

澳洲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Harvey Norman的老板Gerry Harvey说,尽管他的店在圣诞价期间就售出了10000台$199澳元的中国製造平板电视,然而总体来说,电子产品的总销量仍下跌了40%。

他说,“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降价出售。平板电视价格低得出奇,已经不再是奢侈品。那些制造厂商几乎都亏本了。”

2011维州高考VCE排行榜出炉 亚裔学生重理轻文

和其他澳洲的中文报纸不同,圣诞新年长假期间,《东方先驱报》及《东方壹周刊》并不停刊,继续出版。《澳洲地产》大量免费发行,《东方先驱报》由20个版面扩版至24个版面,全部彩色。《东方壹周刊》与《澳洲地产》为正反面翻形式杂志,全部彩色,一共48个版面。

2011维州高考VCE排行榜出炉  亚裔学生重理轻文
私校成绩遥遥领先 男生拔尖者众 女生整体更优

这是2012年1月5日星期四出版的新年第一期《东方先驱报》头条新闻标题,由本人执笔。

 广大华人家长非常关心的一年一度维州高中会考VCE成绩出炉了。无论是悉尼所在的新州,还是墨尔本所在的维州,甚至在首都特区堪培拉,今年华裔考生的成绩都相当出色,获得单科状元的华裔子弟层出不穷。        
      
2011年维州VCE成绩排名也发生不少变化。曾连续七年排名第一的公立精英女校MacRobertson Girl's High School在2009年一度被犹太裔私校Mount Scopus College超过,在去年夺回桂冠之后,今年依然一马当先,再占鳌头。然而,另一所精英男校Melbourne High School今年却大失水准,被另外两所私校赶超,只列在第四位,这是维州精英中学自2003年排行以来首次被挤出前三甲。众所周知,维州的精英学校特指那些需通过选拔考试、择优录取的中学(selective Entry High Schools),都是经过筛选的好生源,却敌不过那些全面招生的学校,实在是说不过去。
      
从本届维州高考VCE成绩排行榜中可以发现,私立学校方面,墨尔本东南华人聚居区Mount Waverley的Huntingtower School继续去年的辉煌,有36.6%的学生成绩超过40分,以黑马姿态异军突起,荣登亚军,仅次于需选拔考试入学的公立精英女校MacRobertson Girl's High School,并超过另一所精英男校Melbourne High。谁能想到,正是这所私校,2003年只有15%的学生成绩在40分以上,排名仅为第64位。该校校长鲍文表示,学校鼓励学生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竞争。“我们在建立一种感念是说他们都是团队的一部分,而不是要试图击败他人”鲍文说:“我们也不是要击败其它学校。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当同学感到紧张、压力过大的时候,他们有责任帮助别人。我认为我们所做的,别人也都能做到——我们在创造一种善良、理解和支持的校园文化。”

在华人社区享有盛誉的私立女校PLC去年成绩不尽人意,仅排在第27名,今年抢回失地,排在总排行榜的第10位,另一家私立女校Korowa则列在第九位。私立男校Camberwell Grammar和Scotch College也都成绩优异,分别列在第8和第18位。
      
在公立中学之中,墨尔本东南华人聚居区Glen Waverley Secondary College继去年在公校排名中独占鳌头之后,今年依然维持在榜首位置(除去考试选拔的精英中学和两所考生人数极少的艺术类精英学校),在维州所有中学总排行中列在第44位,难怪临近该校的一栋高层公寓楼,在工程动工前就被全部销售一空,据悉绝大多数买家为华人。而在华人社区大名鼎鼎的Balwyn High School近年来VCE成绩有所下滑,今年只列在总排行的第63位,该校更换校长以及近年来大量商业投资移民涌入聚居Balwyn校区可能对该校生源质量带来影响。近城东区Mckinnon Secondary College近年来表现突出而且稳定,今年在公校排名中依然稳坐亚军位置。Box Hill High表现也不错,夺得第6名,Mt Waverley Secondary College列在第9位,Glen Waverley另一所公校Brentwood Secondary College紧随其后,排在第10名。
    
维州高考VCE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女校的成绩普遍超过男校及男女混校。根据今年维州VCE高考成绩的统计,总体上,女生的表现依然优于男生。在澳洲高等教育入学排名ATAR优异的学生里,54%是女生,而46%是男生。但在最拔尖的优秀生当中,男生人数则要远远多于女生,获得最高分99.95的学生里,有23名男生和11名女生。此外,VCE数学有些“重男轻女”:攻读最难学科——高等数学的男生比女生多出了一倍。但是对于澳洲的亚裔学生而言,数学却是更受欢迎、更易学习的科目,他们在这方面出类拔萃的机率更高。

Northcote High的华裔女生吴思仪(Siyi Wu)表示,来自亚洲的学生更偏爱数学,因为英语毕竟是他们的第二外语,因此要学习人文科学类的专业就要难得多。此外,亚洲国家也更看重数学和理科。她称,她的一些“本地同学”却都认为数学太难了,因此选择人文类学科。“男生并不是天生的数学天才,我认为这只是一些女生的态度问题……可能很多人都告诉她们,高等数学太难了,于是她们就连试也不想试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暗示,或许她们能和男生做得一样好呢。这只是个心理问题。”
      
与往年相似,私立学校与公立中学的差距依然在拉大,私立学校的整体表现远远超过公立中学。从高于40分的尖子生比例中就可以看出,除了几所需要考试选拔就读的公立精英中学,私立学校优秀生的比例要比公立中学多得多。
    
在维州所有学校参与排名的总榜单上,前43名除了几所精英中学,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私校。排在前50名中学里绝大多数也是私立学校。前100名中只有10来所普通公校入围!近年来私立学校设立高额奖学金吸引尖子生,与公立中学及教会学校争夺优秀生源,这也是私校VCE成绩越来越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维州共有34名考生拿到99.95的满分成绩,其中20名已经接受墨尔本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包括在整个大学期间,全免学费,每年还另外发放至少$5000元的助学金,莫纳什大学也将对这些高考状元提供类似的奖学金。
    
维州VCE高考成绩按分数评定,最高是50分,30分属于中等,超过40分即代表成绩优异。在一些表现优异的公立中学里,如Balwyn High、Box Hill High等也往往开设有加强精英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不受校区限制,这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学生就读。这些公立中学绝大部分位于近城东部比较富裕的区域。而高考成绩表现最差的公立学校则集中在外环远郊、西区、北区及一些乡村地区。

。。。。。。。
    
此次推出的2011年公立中学高考成绩排行榜以VCE积分中位数(Median Score)和超过40分的优秀生比例(%scores over 40)作为排列依据,并以前者作为优先标准。墨尔本大报《The Age》上的排名则是单单以高于40分的尖子生比例来排,并不特别科学,而且将需要选拔考试就读的几所精英中学和艺术类精英中学与其他公校一起排名也不是特别公平。一个学校的VCE成绩很大程度上应当以积分中位数(Median Score)为主要依据,作为排名的优先标准。当然,高于40分的优秀生比例也很重要,应当以此为辅。几所考试选拔入读的公立精英中学、维州乡村地区、考生数量很少的公立学校不参与排名,因为样本实在太少,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澳大利亚IB考试成绩揭晓 悉尼MLC表现优异 四名学生获满分

2012年1月5日《每日电讯报》报道,2011年澳洲的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高唱凯歌,全澳近30名学生轻松攫获45分的满分桂冠(相当于HSC/VCE 99.95)。
其中位于悉尼Burwood的著名老牌私立女校MLC更是诞生了四位女状元,墨尔本私立女校PLC也取得相当出色的成绩。

IB国际文凭课程考试与VCE、HSC等一样在澳洲各大学均获得承认,在国际上更获得广泛认可。哈佛、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常春藤名校等对IB成绩更加青睐。

近年来,这个国际文凭考试在澳大利亚也越来越流行,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提供该项考试的澳洲中学数量将上升50%。目前在澳洲仅有63所中学提供IB课程,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私立学校。从2013年起,维州西区的Werribee Secondary College将开始提供IB课程,成为全澳第一所提供IB课程的公立学校。

专家表示,其实家长中有一种误解即似乎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参加IB考试,事实上更多来自不同背景和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IB取代HSC或VCE。近年来 IB考试在考生中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其在国际上被广泛承认,并且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比如社区服务科目和第二外语都是必修课。

为理想和开阔眼界 澳大利亚“好学生”出国求学

2012年1月5日《悉尼晨锋报》报道,当亚洲国家的学生纷纷以各种理由来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澳洲本地高中毕业生,特别是优秀学生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出国。据此间媒体报道,在2010至2011学年中,到美国大学就读第一个大学学位的澳洲学生就达到了1500人左右,较以往增加了14.6%。

一些获奖优秀学生因忙于到国外大学面试而无法出席澳联邦教育部长去年底举行的颁奖仪式。这包括获得澳全国大学教育入学意大利语考试第一名的拉扎尔,当时她正在英国牛津大学接受面试。在数学延展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拉格是在参加完剑桥大学的面试后,于颁奖仪式当天才乘飞机赶回来的。

报道说,许多高中毕业生都将全澳大学入学考试分数作为申请国外大学的一个资质。为了学生到国外上学的需求,当地许多著名中学,包括悉尼语法中学和昆伍德中学等还提供海外大学信息咨询。据有关数 据,当地许多名校的“最好的学生”希望到国外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仅悉尼语法中学今年的高中毕业生中,就有30人已经向海外大学提出了就学申请。

新南威尔士州学术委员会主席阿勒哥纳利亚斯表示:“这种趋势的确是在加强。”昆伍德中学校长哈普尔说,出国上大学的学生人数正在增加,“今年我们就有5名学生申请去英国,2名要去美国”。“好学生”纷纷出国就学的趋势令当地大学感到不安。为了招到优秀的学生,许多大学还推出了丰厚的奖学金。

昆伍德中学校长哈普尔认为,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希望到海外求学,主要受到“理想”和“开阔眼界”想法的驱动。澳数据基金会执行主任泰勒表示,越来越多的获得数学奥林匹克奖的学生前往海外就读,但他们未必就能获得更好的教育。他说,“这只是学生们的一个看法,但我很难理解。比如悉尼大学就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环境,教育质量并不亚于其他任何大学。

缺乏男人味?澳洲“胸毛围兜”轻松打造性感魅力

据2012年1月4日今日新闻网报道,许多女性认为,有胸毛的男性特别性感,但无奈的是,并不是每位男性都会长出胸毛。然而澳洲一家公司突发奇想,利用围兜打造男性魅力,效果不同凡响。

来自澳洲的Solo Beverage公司日前推出了一项新产品,号称能够让男性魅力大增的“胸毛围兜”(Solo Man Bibs)。他们改变原先为都可爱的图案,贴心换上精壮结实的两块胸肌图样,与疏密恰好的胸毛,创意十足。

照片中示范使用“胸毛围兜”的男性,先将围兜轻轻围在脖子上,接着外头穿上一件V领T恤或是可以小露胸膛衬衫,即可轻松化身为众多女性渴求的梦中情人,男人味瞬间爆表。

袋鼠也疯狂 新州7岁女孩遭袋鼠袭击 身上多处受伤


据2012年1月5日《今日早报》报道,澳大利亚一名7岁的小女孩日前在与家人郊游时,遭遇了一只袋鼠的疯狂袭击,致使她身上多处受伤,所幸并无生命危险。

小女孩名叫马凯拉,家住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为了庆祝新年,2012年元旦那一天,马凯拉和她的父母到附近的怀安加拉水库游玩,不想厄运却降临在了她身上。

事发时,马凯拉正在一群袋鼠附近玩得不亦乐乎,突然间一只袋鼠向她发动了疯狂攻击。“它跳起来将她扑倒在地,然后开始在她身上跳来跳去,并且不断地用爪子挠她。”马凯拉的母亲说。随后,马凯拉被闻讯赶来的继父救起。

在继父将这只发了疯的袋鼠赶走之后,马凯拉静静地趴在地上,上身穿的衬衫已经被撕扯得面目全非,后背、手臂和脸上全都是伤。但她当时没有尖叫,也没有呻吟,非常地安静,以至于她母亲以为她已经不省人事。

现在仍心有余悸的马凯拉回忆说:“我以为我快死了,眼前一切都变得很灰暗,而且越来越暗。”马凯拉在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后,伤势已无大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但马凯拉想要成为一名兽医的决心并没有因此改变。她说:“我喜欢动物,因此我要成为一名兽医。”

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型袋鼠数量增长很快,而同时该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这使袋鼠栖息地越来越靠近人类的生活圈。据专家介绍,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的袋鼠有时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于是会奋起反击。

这次袭击马凯拉的袋鼠就是一只体型较大的灰袋鼠。据悉,在澳大利亚,成年雄性灰袋鼠的体重可以达到66公斤,直立时身高则接近2米。

澳洲经济还是不错 新年雇主最愁员工不满辞职走人

新年到来,澳洲的雇主们烦心事不断。培训公司Leadership Management Australasia(LMA)称,技术人才短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率是2012年企业领导人和经理们最发愁的事。雇主只有更好地了解手下的员工,才有可能留住他们并使他们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招聘公司Randstad再对经理们做新年愿望的调查时发现,高达三分之二的员工不认为他们当前的工资水平精确反映了他们的工作表现。46%的人期盼在年底前获得加薪。

LMA执行长Andrew Henderson说,经理们往往把企业经营看得比人才更重,但他们也明白,让员工们在职场内外都过的顺心,能够帮助员工们达成个人目标,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好。“对个人而言,工作满足感远不止来自于头衔和职位描述。那么。能让他们兴奋起来,眼睛放光的是什么呢?”

Randstad执行长Fred van der Tang说,2012年绝大多数员工最在意的是薪酬和职业轨道。“以往几次经济动荡时期,澳洲人都怯于提出他们的要求。而今我们放眼更加光明的2012,许多人都在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报酬。”

Beerenberg公司的总经理Anthony Paech认为,与员工搞好关系是他的企业成功的秘诀。他说,经理们应当了解每一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因为这会影响员工的团队合作。“此外,你还得了解工作之外的他们,这有助于正确评价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因为当人们表现不好时,原因几乎总是在工作之外。”

墨尔本中餐馆华裔老板遭泼油抢劫 警称袭击案早有准备

据2012年1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1月2日出现的墨尔本中餐馆女老板冯婉妮(Wani Feng音译)被人泼上疑似汽油类物质威胁抢劫的案件公布后,引起当地社区的强烈反应。他的丈夫呼吁社区民众积极提供线索,争取早日破案。

2日夜间,53岁的冯婉妮从自己在Mornington经营的餐馆中走出,想在汽车中放一些东西。路上被一名男子跟踪,男子向他身上泼洒可燃液体,然后用打火机威胁她,如果不交出财物就将她点燃。液体的成分现在还在化验中。

冯女士几乎不会讲英文,她把袭击者推到一边,想要逃走,不过遭到该男子袭击后晕倒在地。作案男子偷走了她的提包和手机。

冯女士的丈夫Jack Chia说,他完全不能理解犯罪人的行径。“当她走到汽车前,这名男子就径直上去,向她的脸上泼一些东西。我听到她的尖叫声后,跑出去帮助她,发现她已经被这名男子打晕。她的头撞在地板上,脑部受伤。”

警方认为,这起袭击案件应该是有准备的,而这名男子有可能连续作案。Mornington半岛打击犯罪小组负责人Michael Lamb警官称,冯女士现在受到很大创伤,在袭击后发生脑震荡现象,一直呕吐。

警方称,这名嫌疑男子应该具有183厘米身高,体格强健,作案时身穿蓝色衬衫。作案后,他向Main街逃跑,然后窜到Barrett Lane,最后坐上一辆蓝色的汽车逃走。

警方正在查证案件发生区域的监控录像,并且呼吁任何目击者前来提供线索。

澳洲啤酒消费量降至62年最低点 葡萄酒消费量则持续上升

据2012年1月5日《华夏酒报》报道,统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啤酒消费量降至62年最低点,而葡萄酒消费量则持续上升。     
澳大利亚一直是啤酒消费大国,15岁以上的成年人目前平均年消费量为103.3升,而这个数字在2005年却是107升以上。同时,葡萄酒消费从2005年的人均28升增长到了现在的30升。
     
啤酒方面,小型啤酒厂生产的精酿啤酒日渐流行,此外,苹果啤酒近年来一直保持了20%的年增长率。近10年来,澳大利亚市场的啤酒品牌数量已经由约500个增长至约1500个。                  

投资兴旺 债务水平较低 澳大利亚尽享亚洲发展机遇

据2012年1月4日人民网堪培拉电 尽管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疲软,澳大利亚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中国和亚洲经济增长强劲,使澳大利亚投资兴旺,债务保持较低水平。澳大利亚国库部长、代总理斯旺2011年12月31日表示,这将确保澳大利亚经济在本财政年度(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稳定增长。

澳大利亚官方核算数据显示,本财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亚经济比上一季度增长1%。斯旺说,他并没有期待每个季度都有如此良好的增长。他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会对刚刚过去的本财年第二季度注入诸多消极因素,产生更多的不良后果。但经济学家们仍然可望第二季度会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上再增加0.7—0.8%。在连续两个季度中,不但矿产行业增长强劲,非矿产行业的增长也十分良好。经济强劲增长使投资水平维持高位。政府预计,本财年澳大利亚的企业投资将增长32%,达到1580亿澳元(1澳元约合6.5元人民币)。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目前的欧洲债务危机,国际贸易走向疲软,世界经济到了衰退的边缘,但澳大利亚的贸易和整个经济并没有遭受实质性的影响。斯旺说:“在本地区,我们被视为安全地带。在过去4年里,我们比任何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好。”澳大利亚经济良好运行的主要动力为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1—9月中澳双边贸易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6.4%,达到851.2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539.5亿美元,增长45.2%;自中国进口311.7亿美元,增长23.6%。澳方顺差227.8亿美元,增长90.8%。矿产资源是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1年1—9月的出口额为259.1亿美元,增长46.5%,占澳对华出口总额的79.1%。纺织品及原料是澳同期对华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26.3亿美元,增长88.9%,占澳对华出口总额的4.9%。澳同期对华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是贱金属及制品,出口额19.2亿美元,增长35.3%。同期,澳对华出口的贵金属及制品大幅增长,达4147.2%,但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小,仅为0.9%。

中国等亚洲市场的需求为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在迈入新年之际,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比2008国际金融危机时大7%。美国仅仅在追赶那时的水平,欧洲却大大落后于当时的水平,”斯旺说:“我对欧洲感到失望,但持现实态度,对美国抱有希望。全球经济发展的每一道轨迹显示,中长期发展趋势都有利于我们。”他说,澳大利亚不忽视世界其他地方出现的令人震惊事件,“但我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有强有力的策略来应对它。澳大利亚有应对的回旋余地,因为政府债务是全世界最低的,本年度的负债净额预计最高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9%”。另外,澳大利亚在应对国际经济的不利影响方面,不像美国和欧洲那样存在技能断层问题。欧美的整个一代劳动大军深受高失业率的困惑,缺乏技能。澳大利亚也不像欧美那样有长期的资本断层问题。欧美的很多企业因此走向灭亡,澳大利亚则在最大化享有全球经济最强劲地区——亚洲所带来的机遇。

谈到亚洲,斯旺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指出,英国一项新的研究显示,10年之内,世界5大经济体中有3个在亚洲:中国、印度、日本。他说,虽然市场对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低迷有些担心,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会确保其经济继续增长。“如果中国受到欧洲的不利影响,他们有强大的政策力量予以应对。我们对中国经济的脆弱部分表示担心是正确的,但我所掌握的每一项分析都给我信心。他们将继续谨慎应对各种挑战。”斯旺认为,中国将“尽全力”保持其经济快速增长,世界某些地方的经济也可能强劲增长,这足以使澳大利亚经济运行在正常轨道上。

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久违夏日莅临悉尼 高温天气笼罩澳大利亚

据2012年1月4日国际在线报道,相对于正在经历严寒的北半球来说,南半球现在已经迎来了久违的夏天。新年伊始,澳大利亚悉尼的温度已经就相当高了。

在经历了几个星期的阴雨天气之后,新年伊始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夏天。根据当地气象台的预告,4号当天悉尼市区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温度达到32摄氏度,而西部内陆区域的最高温度也接近40度高温,这也高出了往年夏季平均气温至少六度之多。

当地的人们更是不会浪费这酷热“难得”的好天气。记者一早顺着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向南一直走到库吉沙滩地区。虽说当地人的新年假期已经结束,但一路上金黄色的沙滩上基本人满为患。一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我早已是汗流浃背全身湿透,但由于海边风浪不小,看到许多年轻人三五成群在冲浪戏水,还有很多家长带着自己刚会走路的宝宝在浅水区玩耍,更有许多身段苗条的澳大利亚美女身着比基尼在海滩上晒着日光浴。大家似乎都格外珍惜这难得的烈日骄阳。

其实这也情有可原,从12月上旬开始,北半球许多地区早已是冰天雪地,而本应进入炎热夏季的悉尼一直阴雨不断,最高气温只保持在25度上下,夜间更是只有可怜的十几度。这样的温度更是让几天前在悉尼港两岸熬夜观看跨年烟火表演的150万现场观众不太适应。每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本应早早提前两三天就带着帐篷和吃喝开始占据附近观看焰火最有利的位置,许多人白天赤膊上阵,全身涂着防晒霜享受着日光浴,晚上温度更是冷热适宜;但这一次只是从12月31日上午人们才陆陆续续开始抵达现场,而到了傍晚,很多人更是盖着毛毯躺在地上等待焰火的开始。

当地气象部门更是称悉尼人刚刚度过了1960年以来最凉爽的12月,其主要原因是本地主要受凉爽的南风控制,再加上阴云笼罩,温度低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新年新气象,接下来受太平洋地区拉尼娜气候影响,西北方向吹来的沙漠风将使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气温飙升。

和悉尼不同的是,澳大利亚其他地区早已进入了夏季。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元旦当日的最高气温达到20世纪以来最高的42度。昆士兰州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也将向44度靠拢。新州以南的维多利亚州更是持续高温,并在过去的四十八小时内发生100多起火灾,这其中草地火灾数量较多,成为今年南澳地区山火季节的最大威胁。

虽然今天《悉尼先驱晨报》以一篇“夏天终于莅临悉尼”为题的报道表达出人们对夏日的渴望,但高温酷暑,毕竟防范火灾才是重中之重。

澳大利亚卫生当局调查法国隆胸植入物对澳妇女造成的风险

据2012年1月4日澳广报道,自从去年底有报道称法国制造的隆胸植入物因为易于破裂,矽胶填充物泄漏而导致癌症后,各国纷纷商讨对策,澳大利亚也不例外。

法国政府立即宣布免费为植入这种矽胶的妇女进行移除手续,不过有些国家则采取观望的态度,因为一些医疗界人士认为尚无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种植入物会导致癌症。

澳大利亚《治疗用品局》已于星期三天召集专家小组举行会议,来评估大约4千5百名澳大利亚妇女在做隆胸手术时植入了法国制造的隆胸物质会遇到什么风险。维护这些妇女利益的人士表示,他们估计应该有一倍多的妇女面对风险。

据报道,这种植入物是由低于标准的矽胶制成,它可能会破裂漏出而增加妇女致癌的风险。全球大约40万名妇女在施行隆胸手术时,植入了法国《聚植入修复体公司》(PIP)生产的隆胸硅胶,其中使用了未经测试的燃料添加剂。一些欧洲国家的卫生局已经建议她们将这种物质取出。

PIP公司的这种矽胶含有工业用产品,包括未经测试的燃料添加剂,这种产品从未核准作为医疗用途,但是在澳大利亚却出售给整容手术使用。不过澳大利亚一位专家说,关于这种矽胶的危险程度,各国的看法有所不同。

澳大利亚麦觉里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约翰博•博雅吉斯教授不认为植入物会致癌,他表示,法国的一份报告说,这种矽胶产品破裂的危险也许比较高,但是尚未得到证实。法国采取的措施是政府提供资金给妇女动手术将矽胶取出,但是英国政府则说要少安毋躁,因为这种矽胶破裂的危险并不高于正常状态。

博雅吉斯教授认为,即使破裂也不会导致癌症。他说,如果植入体内的矽胶破裂,在外观上看起来会不平衡,也许会变硬,身体在矽胶漏出的周围会发生较多的反应。

他说,根据一些报道,有些妇女患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类型的淋巴癌。他说,有一项报道说,大约在1千万名进行隆胸手术的妇女中只有34个罹患癌症的病例,这样的比例其实跟中彩票一样小。

此外,博雅吉斯教授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发的表报告称,罹患这种癌症的风险非常的小。他说,其实患《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人数增加的原因并不是来自这种法国的植入物,而即使发生癌症,也可能是生理盐水,就是盐水填充物以及矽胶填充物引起的。他说,最初的报告说发生在植入物周围的疤痕组织中的淋巴瘤,其实是一种惰性很高而且是可以治疗的淋巴瘤。

另一方面,一个叫作《医疗错误行动团体》的创办人劳瑞•朗格女士说,澳大利亚当局应该对此迅速采取行动。

她说,英国对此的反应非常缓慢,因为他们认为隆胸致癌的证据并不充分。但是全世界其他国家都已经立即采取了行动,她感到非常诧异,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3个月,澳大利亚政府到现在才开始行动。

朗格女士说,根据她的了解,大约有8千9百名澳大利亚妇女进行了隆胸手术。不过这些妇女很难知道他们植入胸部的是什么产品,他们应该向医生查询。

澳大利亚《治疗物品局》将在这次会议中要求专家小组对澳大利亚妇女所冒的风险进行研究以商对策。

澳乡村地区奇缺人手 移民帮上大忙 海外劳工勤力能干

2012年1月3日《澳洲人报》报道,澳洲乡村地区的农民多年来一直遭受人手不足的困扰,尤其是矿业潮兴起后。但如今,海外劳工填补了这一缺口。雇主大赞海外劳工勤劳能干,是非常优质的雇员。
  多年来,优质猪肉供应商、腌肉产品畅销海内外的Mal Gett一直陷于“地狱般”的找工困境之中,不论花费了多少精力,他也招不到人手帮忙打理位于新州北部Narrabri的养猪场。“我们在本地打了很多招聘广告,在职业介绍所挂了名,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在全国范围内登广告,但是几乎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而前来应征的寥寥数人中,几乎没有适合的人选。”

和其他农民一样,Gett认为这一劳工荒的局面是矿业潮引起的。他说,矿业潮将农业领域的优质员工全都吸引走了。他曾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招聘了两名男子,但随即又解雇了他们:其中一名男子接连三次撞上卡车,另一名自称是音乐家的男子则由于“头脑随时随地都在创作歌曲”,因此根本无暇顾及本职工作。

在厌倦了这样的折腾后,Gett决定将眼光放到海外。“在与一个引进移民的机构取得联系之后,我们很快就获得了15-20份面试记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招募了5名菲律宾人。”

Gett称,两相对照之下,海内外劳工的质量“就像粉笔与奶酪一样,天差地别”。“差别就在于二者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海外劳工)勤劳肯干、尽职尽责,尽力做到最好。而在目前的澳洲,要找到这么好的员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Gett的新员工中,多数人都在菲律宾接受过养猪培训,或者有这方面的经验。

39岁的Ramil Coronacion就是Gett新招的海外劳工之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干,他如今已经成为这个拥有800只母猪的养殖场的管理人员之一。Ramil的妻子则在Narrabri RSL打零工。

另外两名员工,Fernan和Joy Reyes在Gett的帮助下,全家移民澳洲,如今他们已经在镇上为自己和4个小孩子买了一幢房子了。

Fernan Reyes称,“有人说,住在乡村不容易,但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这里安静、安全,四周遍布灌木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在这儿生活,自由极了。”

Narrabri目前总共有40个菲律宾劳工。

华裔设计 澳洲邮政推龙图腾邮票庆中国新年

据2012年1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中国,龙被视为最古老的吉祥象征,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神话动物,有着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在中国的占卜术中,龙年被视为最吉利的年份,而龙年出生的人则注定拥有长寿、健康和富裕的一生。

为庆祝龙年到来,澳洲邮政特别推出一套中国农历新年龙图腾邮票,讲述在中国传说中这个神话动物是如何被列入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佛祖召集普天下的动物参加赛跑,抢占生肖历法中十二个令人垂涎的排位。龙要赢得比赛本来易于反掌,但它中途停下来降雨解救大旱并帮助对手兔子,结果只得到第5名。

这个故事将以中英文双语印制在发行的邮票小型张上。1.8元面值的邮票画面主体为龙的象形汉字,而0.6元面值的邮票则以剪纸图案来生动描绘龙的形象。两种设计都使用了烫金贴面。

墨尔本华裔设计师潘德妮负责设计中国十二生肖邮票,龙年邮票是这个系列推出的第5套。她说:“我在香港出生和长大,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澳洲邮政设计中国农历新年邮票让我有机会向中国的古老传统和民间传说致敬。今年的农历新年邮票色彩浓烈、充满活力、醒目生动,正是龙年出生的人所代表的性格。”

澳洲邮政集邮部经理Michael Zsolt表示,今年的农历新年邮票产品设计巧妙,象征着好运、成功和新的开始,可以在中国新年为国内和海外的家人朋友送去祝福。

圣诞岛农历龙年新年邮票的发行种类包括纪念币票封、小型张、首日封、套票、明信片、中缝插画邮票、国内和国际邮资已付信封、珍藏邮票本册和十二生肖全张等,将从2012年1月10日起在澳洲邮政参加活动的网点发行,感兴趣者也可拨打1800 331 794邮购或到澳洲邮政网址在线购买。

久违夏日莅临悉尼 高温天气笼罩澳大利亚

据2012年1月4日国际在线报道,相对于正在经历严寒的北半球来说,南半球现在已经迎来了久违的夏天。新年伊始,澳大利亚悉尼的温度已经就相当高了。

在经历了几个星期的阴雨天气之后,新年伊始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夏天。根据当地气象台的预告,4号当天悉尼市区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温度达到32摄氏度,而西部内陆区域的最高温度也接近40度高温,这也高出了往年夏季平均气温至少六度之多。

当地的人们更是不会浪费这酷热 “难得”的好天气。记者一早顺着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向南一直走到库吉沙滩地区。虽说当地人的新年假期已经结束,但一路上金黄色的沙滩上基本人满为患。一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我早已是汗流浃背全身湿透,但由于海边风浪不小,看到许多年轻人三五成群在冲浪戏水,还有很多家长带着自己刚会走路的宝宝在浅水区玩耍,更有许多身段苗条的澳大利亚美女身着比基尼在海滩上晒着日光浴。大家似乎都格外珍惜这难得的烈日骄阳。

其实这也情有可原,从12月上旬开始,北半球许多地区早已是冰天雪地,而本应进入炎热夏季的悉尼一直阴雨不断,最高气温只保持在25度上下,夜间更是只有可怜的十几度。这样的温度更是让几天前在悉尼港两岸熬夜观看跨年烟火表演的150万现场观众不太适应。每年到这个时候,很多人本应早早提前两三天就带着帐篷和吃喝开始占据附近观看焰火最有利的位置,许多人白天赤膊上阵,全身涂着防晒霜享受着日光浴,晚上温度更是冷热适宜;但这一次只是从12月31日上午人们才陆陆续续开始抵达现场,而到了傍晚,很多人更是盖着毛毯躺在地上等待焰火的开始。

当地气象部门更是称悉尼人刚刚度过了1960年以来最凉爽的12月,其主要原因是本地主要受凉爽的南风控制,再加上阴云笼罩,温度低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新年新气象,接下来受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区拉尼娜气候影响,西北方向吹来的沙漠风将使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气温飙升。

和悉尼不同的是,澳大利亚其他地区早已进入了夏季。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元旦当日的最高气温达到20世纪以来最高的42度。昆士兰州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也将向44度靠拢。新州以南的维多利亚州更是持续高温,并在过去的四十八小时内发生100多起火灾,这其中草地火灾数量较多,成为今年南澳地区山火季节的最大威胁。

虽然今天《悉尼先驱晨报》以一篇 “夏天终于莅临悉尼”为题的报道表达出人们对夏日的渴望,但高温酷暑,毕竟防范火灾才是重中之重。

专家称毒蘑菇致死案凸显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重要性

据2012年1月4日澳广报道,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食品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说,最近两人因误食毒蘑菇死亡的事件说明,有必要向公众提供有关毒蘑菇的更详细的信息。

这两人在新年除夕的晚宴上吃了一种俗名叫“死亡帽”的毒蘑菇,结果在被送到医院抢救,等待肝移植期间死亡。

菲利普斯说,他曾经在法国和意大利采集过野蘑菇,那里有相关部门提供的图谱供人们查对,还有一些化学试剂供人们鉴别有毒品种。但是在澳大利亚,他没有见到任何这样的出版物和物品,供人们鉴别澳大利亚的毒蘑菇。

出门不防晒 澳男更易患皮肤癌

据2012年1月3日《澳洲日报》报道,澳洲癌症协会(Cancer Council)的发言人表示,由于澳男將护肤和防晒视为女人的专利,因此更易于患上皮肤癌。

根据澳洲健康及福利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的报告,每10万名澳人就有57.2名男性患上皮肤黑素瘤,比1982年录得的发病率高出一倍多。

澳洲癌症协会的发言人Terry Slevin表示,“男人不用涂涂抹抹”的传统观念是男性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原因之一。 “男性很少使用防晒霜,因为他们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东西。女性会从杂志上得知接触紫外线对衰老影响,而很多男性对此却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了也懒得抹防晒霜。”

不过Slevin还指出,随着“都市美型男”的流行、男性健康杂志的兴起以及把男性专用防晒产品正在改变男性皮肤健康的前景。Slevin还强调一些实质性改变的重要性,例如加强职业健康及安全,确保以男性为主的室外作业工人有更好的防晒措施。

自1982年起,澳洲女性黑素瘤的发病率也出现增长,每10万人中就有38.2名女性患病。不过,Slevin认为10年内女性发病率将持平甚至会下滑。 “我们目前开展的活动无法产生即时的效果。你不能在一夜间改变文化。”

堪培拉是全国黑素瘤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在2003年至2007年间,堪培拉共录得了658起黑素瘤病案,其中共有95人死亡。黑素瘤死亡率第二高的地方是昆州,比例为7%。

堪培拉四名华人误食蘑菇中毒案已有两人抢救无效死亡

2012年1月4日澳广报道,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家医院证实,因新年除夕误食毒蘑菇入院抢救的三人中已有两人死亡。
总共有四人吃下这种酷似一种中国食用蘑菇的毒蘑菇而中毒,其中三人被送到悉尼皇家艾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抢救,一人被送到堪培拉医院救治。

被送到堪培拉医院的中毒者已经出院。在皇家艾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等候肝移植的三人有两人死亡,另外一人仍在医院救治。

墨尔本中餐馆女老板遭淋油举打火机威胁 歹徒抢走手提袋

2012年1月4日《Hearld Sun》报道,1月2日周一傍晚时分,墨尔本南部海滨Mornington区一家中餐馆华裔女老板冯女士(Wani Feng)在走向她停在餐馆后的汽车时,被一名劫匪尾随并朝她头和上身淋汽油。他随后举起一个打火机,威胁要点火烧她,向她要钱。

53岁的冯女士奋力推开歹徒,企图逃走,但被他从后面挥拳打倒在地上。

维州警方表示,身穿蓝衬衣的歹徒抢走她的手袋后,沿附近一条小巷逃入主街。有人看到不久后一辆蓝色车疾驰离开。遇劫华裔妇女严重受伤,随后被送入Frankston医院治疗。

侦缉警长Michael Lamb形容该劫匪是不顾死活的和充满危险。他说,我们虽然不认识她,但她是一位努力工作的女生意人,正在做她的日常工作时受袭击。他还声称,在他担任警察二十五年期间,还没有看到过这样恶劣的袭击。袭击事件发生时,这个海湾区附近的几条街道人流繁忙,特别是Mornington区主街。

劫匪被描述为身高一米八左右,身体健壮,穿一件蓝衬衣。警方呼吁公众提供线索:灭罪热线(Crime Stoppers,电话1800 333 000)

经济动荡恐成常态 澳联邦或被迫加强财政干预力度

2012年1月3日新浪财经援引《澳洲日报》报道,根据一份财政部最高级别报告,全球当前经历的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动荡在未来很有可能将成为常态。面对如此的经济压力,澳联邦政府或将被迫利用财政杠杆推行政策干预。

报告同时指出,为了扭转国内生产力常年低下的问题,政府的改革将着重于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卫生健康等方面。

新任财政秘书帕金森(Martin Parkinson)在对财政报告进行战略性复审后警示称,欧美和日本经济结构问题重重,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恐连续疲软五年。

尽管亚洲对资源矿产的需求量巨大,推动澳洲进出口交换比率达到历史高点,但是复审报告指出,这意味着其它出口板块承受着提高生产率的压力,否则澳洲无法充分利用亚洲经济新兴体带来的发展机会。

复审表明:“亚洲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对农业、专项制造、教育和旅游等商品和服务行业的需求也将增加。澳洲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能否提升,一部分取决于政府政策和业界回应,但我们的创新、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能力将决定国内现阶段的发展速度能否持续向前。”

报告证实了澳洲经济增长与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密切相连,但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对国内经济也起着直接影响。

联邦财长斯旺(Wayne Swan)表示,欧美国家曾经忽略技能和长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终导致国人长期失业,企业纷纷倒闭。因此澳洲将吸取教训,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并将充分利用亚太地区的发展机遇。

复审报告建议政府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以便提升多年毫无起色的生产率。它提及:“宏观经济改革政策近几十年来都致力于提高竞争力和市场经济的弹性,尽管此举意义重大,但是政府需要拟定针对教育、技能、基础设施、健康等领域的措施,这是政府、私企以及非营利性机构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

复审认为政府需要制定维持强健联邦资产负债表的财政措施。它说:“财政紧缩政策很可能致使政府利用财政进行政策干预,比如通过政府担保等方式。此外,像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迅猛腾飞带来的全球经济失衡很可能将对澳洲经济产生直接的冲击,因为比全球在过去30年内经历的更激烈的经济动荡很可能将变得司空见惯。”

与此同时,复审报告还发出警告:未来五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将趋缓,全球市场不再稳定,风起云涌,给国内宏观经济更增添动荡因素。

Cool change!经过酷暑高温天气 今晨一场及时雨 墨尔本终于转凉


悲摧!同样平板电脑比美国贵$200澳元 索尼被指欺诈澳消费者


2012年1月4日《悉尼晨锋报》报道,索尼被指控故意哄抬其产品在澳洲的价格,因为索尼近期将其Tablet S平板计算机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下调了100美元,但却拒绝在澳洲市场打折。

1月3日,索尼Tablet S 16GB平板计算机在美国的售价仅为399美元(387澳元),但在澳洲的售价却高达579澳元。

除了在价格上便宜200元,美国消费者还可免费试用索尼“音乐无限”(Music Unlimited)服务,并免费下载5款PlayStation游戏。索尼澳洲(Sony Australia)一位女发言人称,公司从节礼日当天起在澳洲市场推出为期6天的16GB平板计算机特价499元的活动,但现在这一活动已结束,因此售价自动恢复原价,即579元。“未来我们或许会考虑下调价格,并逐步引入索尼平板计算机3G版本,但目前还说不准。我们相信,作为一个全能娱乐设备,索尼平板计算机的定价绝对对得起其性能。”

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Choice的女发言人Ingrid Just称:“一些大商家总是通过不同地区不同价的做法让消费者吃亏。”在被问及索尼的做法是否属于在澳洲市场哄抬物价时,Just称有些商家确实需要根据不同因素指定不同的市场价。而在被问及200元差价是否公平时,澳洲索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不明白美国公司为何要大减价。

虽然此前已经有媒体揭露一些跨国公司总把澳洲消费者当成“冤大头”,同款产品在澳洲市场的售价远超全球其它国家,但政府在这方似乎仍束手无策。零售商则解释称,价差主要是因为不通市场条件和成本造成的,尤其是工资。但生产力委员会和其它机构却认为,这些因素并不能解释为何有些产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差价。Choice表示,由于澳洲消费者现在懂得在网络上查询差价,因此生产商或零售商也不敢太放肆,地区差价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每周可挣$400元 您在十字路口停车时遇到过这些非法擦车族吗?

如果您在澳洲开车上路,经过十字路口停车时,相信您或多或少遇到过这些强行过来清洗挡风玻璃的非法擦车族。
本地媒体报道,这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在一边领取政府失业救济金的同时,靠在路口擦洗挡风玻璃每周可赚取$300~400澳元的现金。

警方表示,这种行为属于违法,任何骚扰驾驶人士的擦车族将被处以罚款。

警方发言人称,十字路口强行擦洗挡风玻璃行为往往还伴随一系列的偷窃,粗鲁行为,街头醉酒甚至使用毒品。

欧美地区大批动物离奇死亡 引发“世界末日”忧虑

2012年1月4日《今日珀斯》报道,2012“末日说”早已不攻自破,不过近日发生在美国和挪威的两起动物集体死亡事件又引发“末日论”者的一阵担忧,专家正在研究动物死亡的真正原因。

海滩惊现20吨死鱼 有人扯到玛雅预言

近日,挪威民众在该国北部一处海滩上发现大量死鱼,共计20吨,引发关于“世界末日”猜测的担忧。但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称,这些死鱼成吨出现在海滩上,是由于遭其它大鱼追赶或天气因素影响。

现年44岁的挪威男子约根森近日在海滩边遛狗,无意中发现了海滩上成群的死鱼,已经发臭。这些鱼据估计重20吨左右,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约根森说:“人们说(20世纪)80年代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也许这些鱼被困在缺氧环境中,因处于淡水中而死亡?”报道指,这次事件无疑为相信“玛雅预言”指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人们增添了“火力”。专家则认为,这一鱼群是遭掠食性鱼类赶到潮汐内,被困在大潮内带向海滩,而最终身亡的。

也有人认为,这些鱼是在近日的风暴中被带上岸的;也可能是鱼群受到流进海湾内淡水的影响,被困浅水区。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一名专家说,多种因素可能造成鱼群大批死亡,希望进行测试,检验它们是否可能死于某种疾病。

200只燕八哥坠地 再现去年悲剧

本周日(2012年1月1日),在美国阿肯色州一个小镇,也发生了动物群体性死亡事件。大约200只燕八哥神秘坠地,集体死亡。官方目前认为,这些鸟儿是被人们燃放的新年烟火吓倒而失去方向的。

据悉,去年新年前后,也发生了燕八哥集体死亡事件,当时死亡的鸟只约有4千至5千只,而本次死亡的数量则减少许多。去年,因鸟群死于钝性挫伤,生物学家归因于鸟儿受到烟火惊吓,飞撞到障碍物致死。而本次又发生同样事件,该镇动物管制工作人员泰勒表示原因待查。

此外,上月,新英格兰地区的25匹马集体死亡。

速度更快 澳大利亚国家宽带网预计今年增加更多客户

据2012年1月4日《澳洲人报》报道,澳大利亚国家宽带网络公司(NBN)在2011年增加了4000多客户,预计今年随着新的服务提供商开始向客户提供互联网计划,将有更多人加入国家宽带网计划。
由联邦政府建立的提供360亿澳元基础设施项目的国家宽带网络有限公司(NBN Co Ltd)表示,很高兴已有18,200个家庭和商户连接使用高速网络。

国家宽带网公司的一位女发言人说,由于一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仍需把他们的计划推向市场,目前连接宽带网的客户量还不大,但预计在新的一年内会有更多零售服务提供商把他们的商业计划推向市场。同时,现有的互联网合同的用户,预计将会逐渐转向国家宽带网。

去年,有2315个用户开始使用国家宽带网的光纤光缆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有1700个用户开始通过6月份启动的过渡卫星服务连接宽带网。国家宽带网行业关系部负责人Jim Hassell说:“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快速铺设网络以满足需求。”

国家宽带网在2012年要再延伸到50万个场所,第一个使用固定无线服务的乡村地区将于今年年中连接。国家宽带网项目预计要到2021年全部完成,到时所有的澳洲人都可以连接到光纤网络,接受固定无线或卫星高速宽带服务。

推翻萨达姆的代价:伊拉克战争死亡人数超16万 近八成是平民

2012年1月4日《澳洲人报》报道,英国非政府组织“伊拉克罹难人数统计组织”(IBC)2日发布报告称,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起至2011年底美军撤兵,伊拉克战争共导致约16.2万人丧生,其中近80%为平民。

该组织估计,约有16.2万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丧生,其中平民超过11.4万人,约占79%。

该组织表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受影响最大的非平民团体是警察,有9019名伊拉克警察丧生。而巴格达也成为了伊拉克最危险的城市,巴格达的死亡人数是伊拉克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此外,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共计4474人。

该组织警告说,自2009中期以来,伊拉克的暴力事件水平几乎没有改变。不过该组织所公布的数字与伊拉克政府公布的数字有所出入。

悉尼两名男孩高速路搭便车 遇酒驾司机被撞身亡

据2012年1月4日《城市信报》报道,不少人有过在路上拦车搭车的经历,不过如果拦下的是醉酒司机那就等于拦到了麻烦。

新年第一天,澳大利亚悉尼市两男孩在连接沃奇普市和麦格里港市之间的高速路上拦车时就拦到了一名醉酒司机,这名司机看到路边突然出现拦车者受到惊吓,来不及躲避径直撞上他们,导致两名男孩当场死亡。

出事的男孩大的19岁,叫卡恩-布拉姆波尔 ,小的16岁,叫克林特-里奇,新年第一天两人约好徒步旅游,就背着旅行袋告别家人上了路,两人本打算一路搭车在各个城市间穿梭,没想到出发第一天就出了事。1月1日中午12点35分左右,卡恩和克林特在奥克斯利高速路上拦车,一辆越野车朝他们的方向飞速驶去,卡恩和克林特往马路中央走了几步希望拦下这辆车,没想到司机反应不及时把他们都撞了出去。肇事司机现年35岁,出事时喝得酩酊大醉,车速又快,这才酿成惨剧。

拘捕 驱离 澳大利亚警方已清出3个城市“占领”活动抗议者

据2012年1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面对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在澳大利亚的蔓延,澳警方采取了强制的清场行动,在将墨尔本和悉尼的“占领”活动抗议者进行清场后,本周又将第3个坚持抗议地点的“占领布里斯班”活动人员从邮政广场及女王公园清出。

“占领布里斯班”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星期,有100名左右抗议者参与,当局强调指出抗议者已经有了充足的时间表达诉求,应把占领的邮政广场归还给公众。

据此,布里斯班市政府决定由警方进行清场,并在清场前与抗议者进行了数小时的谈判,劝说他们自己离开“占领”地点,有一些抗议者离去了,但仍有一部分人不答应离开。警方清场行动在2日早晨进行,清出了抗议者,并拘捕了4人,后来将其释放,并没有指控他们。此后,警方又将从邮政广场转移到女王公园的抗议者清出。

清场行动之后,警方将邮政广场封闭,当局安排人力对广场受损部分进行修复,为开展公众活动做准备。据悉,“占领布里斯班”抗议活动已使布里斯班市政府损失了3万澳元。

澳大利亚成中国投资新宠 收购兼并额创历史记录

据2012年1月3日中国商务部网站消息  咨询公司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公司在澳大利亚从事的收购兼并交易额高达99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三倍,创出新的历史记录。不过,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仍然是澳大利亚收购兼并市场上的主力,这三个国家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60%。

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澳大利亚收购兼并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经高达15.1%,成为重要的参与者。今年有两笔交易比较引人关注,一笔是中国兖州煤业[22.39 4.97% 股吧 研报]投资21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矿商GloucESter Coal,另一笔是中国四川民营企业汉龙矿业公司(Hanlong MINIng)投资16.5亿美元收购Sundance Resources。目前这两笔交易都还没有最后完成。

中国公司对澳大利亚公司日益增长的收购兼并兴趣给专门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投资银行带来了巨大商业机会。为了确保收购能够顺利完成兖州煤业委托了四家金融机构担任咨询顾问,其中包括花旗集团、高盛集团、瑞银和野村证券。

澳大利亚一快餐店误将火碱当食盐 多人口腔烧伤

据2012年1月4日《城市信报》报道,2011年12月底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市一家快餐店被公众举报用火碱当食用盐给食物调味,致使多名食客在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后嘴巴和口腔被烧伤,其中一名中年男子的伤势最重 ,嘴巴被烧得红肿起水泡,口腔内皮肤也被灼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目前这家快餐店已被停业整顿。

出事的快餐店主营炸鱼和炸薯条,因为事发时快到新年,店里生意十分红火。据快餐店负责人介绍,该店食物烹制分若干个流程,其中最后一步需要一名店员为炸好的食物调味,撒上食盐等调味品。事发当天,负责给食物调味的是一名新招聘进店的员工,因店里人手不够没有对他进行培训就让他直接上岗工作。2011年12月28日上午,这名新员工正式上岗,他到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已经用空的盐罐加盐,只不过他加了满满一罐子的白色晶体不是食盐,而是火碱。

毒品让澳大利亚征兵难 兵源匮乏成澳洲软肋

2012年1月4日搜狐网报道,澳大利亚人口老龄化本来就使年轻人比例持续降低,再加上工作好找,澳大利亚想当兵的年轻人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澳大利亚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征兵工作更是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澳国防军每年流失的人员达到了6%至9%。  

打开澳大利亚国防部官方网站不难发现,网站做得最详细的部分就是征兵栏目,囊括了征兵过程中所有的信息。

最近澳大利亚国防部网站又发布了招募信息,这一次国防部计划招募外国人参军,并提供优厚的待遇,以缓解本国的“兵源荒”。

澳大利亚土地面积为769.2万平方公里,在全球名列第六,但人口总数仅为2250万人(2011年6月数据),人口密度为2.9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中国首都北京面积约为1.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000万。

根据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澳大利亚实行志愿兵役制,国防部为军队行政管理机构,征兵的事务由国防部负责。

公开资料显示,澳国防军由陆、海、空三军组成。2007年至2008年,澳常规军兵力为51476人、预备役兵力为19550人、文职人员为19506人、共计90532人。

在澳大利亚常规军中,陆军25486人,编成地面部队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和训练司令部;海军12700人,编成海军司令部和海上作战司令部,下辖海军防空兵及7个海军基地,装备各类舰船70余艘;空军13290人,编成空战司令部,装备F/A-18、F-111、P-3C等各类飞机280余架。

截至2008年12月,被派往海外执行任务的澳大利亚士兵共计3000人,其中1090人和800人分别派往阿富汗和中东参加北约领导的反恐多国部队执行反恐任务,45人派往伊拉克、650人派往东帝汶、140人参加地区援所(所罗门)团。

兵源不足一直困扰着澳大利亚国防军。这一状况目前仍没有好转,公开的数据仍然显示,愿意从军的澳大利亚年轻人在不断减少,在2009年至2010年,澳大利亚招募了6738名新兵来补充退役人数,但到2011年,这个数据则是降低到5000人。

根据澳大利亚国防部招聘资料,任何澳大利亚公民都可以参军,澳大利亚永久居民(持有永久签证但还没入籍)或者其他非敌对国公民,如果有澳大利亚需要的特殊技能也可以申请入伍,特殊技能包括从军经验。目前参军的非澳大利亚公民主要来自于英国、新西兰和加拿大。

澳大利亚公开发表的《2009年国防白皮书》显示,澳大利亚突出强调海军力量的增长,包括防空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项目在内。未来25年内,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交付使用的所有舰艇总吨位将超过26.5万吨,而过去的25年内相应数据则不超过15万吨。

白皮书声明将会扩大潜艇编队,将潜艇的数量由6艘增加至12艘,但同时期的报道指出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军队专业技术人员奇缺,战斗机飞行员和技术工程师更是无处招募,澳海军的人员部署仅能维持6艘潜艇中的3艘。。

澳大利亚国防部招募不到掌握军队所需专业技术的本国居民,他们都不愿意到军队任职,因为在地方企业工作不仅收入高,劳动强度也比在军队小。许多澳大利亚新兵入伍不久就要求退役。

由于国内征兵无法完成目标,澳大利亚海军6艘潜舰目前都无法同时作业。由于澳大利亚还计划为正在西班牙建造的两艘直升机降落船招募人员,征兵工作更加艰巨,这两艘降落船有望在2014年开始服役。

少年健康问题影响征兵

澳大利亚人口老龄化本来就使年轻人比例持续降低,再加上工作好找,澳大利亚想当兵的年轻人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澳大利亚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征兵工作更是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澳国防军每年流失的人员达到了6%至9%。

由于澳大利亚目前计划扩展国防,主要是扩建海军和空军以及向阿富汗派遣驻军,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国防扩展计划首先遇到“兵源荒”的瓶颈,这也加剧了澳大利亚国防人员不足的矛盾。

同时澳空军和海军近年来有很多新的战机服役,还有配备了最新防空系统的新型驱逐舰,这就需要招募更多掌握这些技术装备的专业人员参军。

《澳大利亚人报》报道,2000年至2006年,澳大利亚军队招募到的人数一直比目标人数少20%,而有超过10%参军年轻人由于其健康未达到军方规定的高标准被阻挡在军营外,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肥胖或者吸毒。

据澳大利亚政府近几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肥胖国家。儿童肥胖率也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国家之一”,约25%的儿童被视为超重或肥胖,而在1965年澳大利亚只有5%儿童为肥胖儿。

2005年12月,澳大利亚军方发表了2005年至2010年的征兵计划。军方在报告中对兵源极为担忧。由于吸毒或体重超标,澳大利亚身心健康的适龄青年正越来越少。

根据当时的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罗伯特·希尔的计划,澳大利亚国防军人数应扩充到5.5万人,才能满足其军事和反恐需要。希尔希望澳大利亚军队扩招2500名新兵。在招募过程中,每12名应征者中就有一人不能通过体能和心理检测。

2004年,国防军的征兵指标就没完成,缺额1000人。军方在报告中警告说,按照这样的趋势,如果不想别的办法弥补,5年后,国防军人数将从现在的5.2万人减至4.85万人。

征兵报告还警告说:“年轻人普遍使用毒品(最近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15岁青少年每月至少吸食一次大麻),这一问题严重削弱了应征群体的人数。”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澳大利亚派遣了2000名官兵前往伊拉克作战,由于许多澳大利亚年轻人对参军入伍不感兴趣,因而造成澳军队无法满足伊拉克的换防要求。澳大利亚国防部被迫修改相关规定,不得不将女兵派往伊拉克与阿富汗。

2006年年初,澳大利亚老兵事务部长德·安妮·凯利宣布,国防部已决定修改“禁止把女性派往危险军事地区”的相关规定,并首次破例允许把女兵调遣到伊拉克和阿富汗等陆军战斗部队的一线阵地,从事与英美女兵完全不一样的“非辅助性”军事活动。

这也是澳大利亚的无奈之举。当时澳大利亚军队兵力规模仅为5.2万人,其中包括近7000名女兵。虽然陆军几乎占到总兵力的一半,也只有2.45万多人。

这位部长说:“合格的女兵可以申请到装甲兵和炮兵以及步兵部队服役。她们可以在这些作战部队的总部和行政部门从事支持性的工作。此前,这些作战部队中的支持性工作都是由男兵完成的。”

2012年1月3日星期二

2012年南澳阿德莱德顶尖私立学校学费上涨6%

2012年1月1日《The Advertiser》报道,为了应付不断攀升的开支,2012年南澳阿德莱德多家顶尖私校的学费将上涨达到每周500澳元。

自2007年以来,南澳多家名列前茅的私校学费增加了5000澳元到6000澳元之间(即30%到40%)。至少有5家私校的12年级的学费现已超过2万元。

大约有1/5的南澳学生在本省的94所独立私校里上学,许多这样的私校位于市区的外围和乡村的地区,学费只是属于中低。另有1/5的学生在天主教学校上学,其中Mercedes College和Rostrevor College的学费在这个类别是最高的。

南澳独立学校协会(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s of SA)执行总裁勒杜夫(Garry Le Duff)称:“私校学费的平均涨幅为5.5%到6.5%之间。”

他表示,不同学校和年级之间的学费涨幅并不相同。他说:“设定高昂的学费涨幅其实并不符合学校的利益,但学校有责任确保能够良好运作下去。” 这些增加的学费将能确保学校能达到家长们对教育改善的期望,并能吸引到最好的教师加入学校。

勒杜夫透露最新的教育资源指数显示,学前班和小学的教育成本上升了6.7%,中学的成本则上升了7.3%。主要集中在更新IT设备的费用、教师的工资支出,尤其是和实施全国课程和新的南澳学业证书课程(SACE)有关的开支。他还说:“水电费和保险费的不断上涨对于学校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培养澳大利亚未来高技能人才 联邦政府公布学徒系统改革计划

据2012年1月3日澳大利亚教育、就业与劳资关系部网站报道,该部部长埃文斯近日宣布将对学徒系统实施一揽子改革计划,目的是提高学徒和受训者的完成率,培养澳大利亚未来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这份计划包括9个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有关学徒的规章、条例及学徒培养路径;简化支持服务流程;改革“澳大利亚学徒激励计划”;改善学徒的工资与工作条件;通过“学徒大使”提升学徒在社会上的形象;加强对学徒的指导和关怀;实施“学徒加速培养计划”;实施“全国学徒计划”;建立澳大利亚技能与质量署。

澳大利亚“全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调查发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正在成为中学后教育的热门之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表示,将与州和地区政府一道为学徒建立起“一站式服务”,确保企业和学徒更容易获得他们所需的支持。

十年来中国游客年均增逾13% 中国已成澳洲最大的观光收入来源市场

据2012年1月3日《星岛日报》报道,过去十年期间,来澳洲的中国观光客平均每年劲增百分之十三点四,已超过日本和英国的观光客人数。如果从旅行收入来看,中国已成为澳洲最大的观光收入来源市场,因为中国观光客平均每人趋向於比新西兰游客和英国游客在澳洲花费更多钱,澳洲旅行业与澳洲整体经济一样,正越来越依赖於中国。
   
《澳洲人报》昨天披露的财政部一份新高层评估报告中,在以过去三十年世界经济最大的波动作为基准参照系数,测试澳洲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时,指称澳洲未来的经济增长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仍将会国内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澳洲联邦储备银行上个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不仅中国购买澳洲铁矿和煤对这个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来自中国的游客人数急增,亦对澳洲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比之下,英国游客过去十年平均仅增长百分之零点二,而日本游客和美国游客人数已缩减。
   
澳洲旅行业预计,伴着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持续增长,到二零二零年,从中国观光客口袋中获得的收入,将占澳洲旅行业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
   
中国观光客飙升,已促使本旅行业调整已满意中国游客的独特爱好和品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澳洲最大海外观光客最大市场的日本,现在仅排第五位。日本观光客仍偏爱澳洲的海滩和昆州远北部的热带观光景点,访问这些地区的日本游客人数,仅次於悉尼和墨尔本。
   
相比之下,中国观光客则便偏爱於澳洲的大都会,如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中国观光客平均在这三大都市度过他们澳洲之旅的三分之二时间。他们在澳洲乡镇地区观光的工夫很少。
   
据业内人士披露,越来越多酒店正调整满意中国游客的需求,包括在餐饮和客房电视服务上,提供中文菜单和中文电视节目。
   
虽然中国游客大量踊来,仍不足以完全抵销因澳元贬值导致澳洲人大量赴海外旅行给本地旅行造成的影响,特别是乡镇地区,但澳洲观光业对中国游客的需求越来大越大,正如这个国家整体经济对中国依赖一样。
   
此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天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元旦和春节的节日效应释放带动,2011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回升至50%以上,显示出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态势趋于稳定,但增长动能仍相对较弱。
   
这一数据将增强联邦财长斯旺(Wayne Swan)新年除夕接受《澳洲人报》采访,对澳洲新一年经济作出中国经济增长将帮助澳洲抵御今年全球经济挑战的预测。
   
而财政部新披露的评估报告则指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将比过去十年更直接影响到澳洲经济的走势。

澳大利亚离婚率高达30% 澳人向中国夫妻取经

据2012年1月3日《澳洲日报》编译《悉尼晨锋报》报道,澳大利亚夫妇经常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一有什么矛盾便会说出各自想法积极沟通,他们把性与爱当成美满婚姻的最基本元素。但尽管如此,仍有三分之一的澳洲夫妇最终分道扬镳。百思不得其解的社会调查人员现在将目光投向了东方文化,希望从中找到夫妻和谐的线索。

昆士兰州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心理学教授Kim Halford指出,中国的离婚率很低。“东方国家的夫妻在表达爱意、自己的想法或热情方面很含蓄。很多传统的中国婚恋观有可能会让婚姻更幸福,夫妻离婚的风险也更低。”

在对澳洲的中国夫妻和跨国婚姻进行调查后,Halford发现东西方文化对幸福婚姻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另一调查人员Danika Hiew称,西方人很经常表达自己的爱意,但中国人更强调夫妻一起努力,强调的是“同心”的概念,并将夫妻当成一个大家庭的一部分,而西方人却将夫妻看成独立的部分。

Hiew指出:“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满足感,如果你在此处得不到个人情感或身体的满足感,那你大可前往别处。但中国人却强调一起熬过艰难时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对中国夫妻来说,婚姻不仅意味着在一起享乐,更是相濡以沫。”

但这种中国和谐夫妻观念是否会让澳洲倒退至1970年代以前的女性不平等和受压抑局面?Hiew对此表示:“西方人喜欢把自己的感觉丝毫不差地表达出来,而中国人则会将自己的想法修饰一番,在不伤害彼此感情的前提下委婉提出。中国人的价值观也认可平等婚姻,这并不会导致对女性的压迫。实际上,夫妻双方很极端地表达自己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此外,当中国人与澳人结婚后,夫妻间肯定存在诸多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Hiew称,西方人很喜欢公开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如果其中国伴侣没有在外人面前与其牵手,他们可能会觉得很沮丧。一名中国男子向调查人员解释称:“爱意是夫妻双方一起努力时所体现的默契,比如说准备除夕大餐时,夫妻之间的默契配合会让双方都感觉到浓浓爱意。”

现年74岁的澳洲男子Michael Campbell与其56岁的中国妻子王艳明(Wang Yan Ming,音译;英文名Annie)都是两国1960年代革命的先锋人物。Campbell称:“我是澳洲性革命的先锋者,但Annie同期所处的时代刚好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因此多多少少对性有些抗拒。”

对爱情和性的不同观点成为两人20年前在雪梨相恋时最大的障碍,但他们最终因彼此欣赏各自对婚姻的观点而走到了一起——Campbell被王艳明忠诚于婚姻的信念所打动,而王艳明则是被Campbell“活在当下”的生活观所吸引。王艳明称:“对于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孩子还没出生就急着帮孩子储蓄存款。Campbell不想要孩子,他更希望能自由地享受生活,这一观点与我不谋而合。”

昆士兰州大学调查人员本次任务是发展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两性教育,Hiew称:“我们希望能将东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统统吸取过来。”

又一垄断行业:澳洲四大银行稳占八成房贷市场

2012年1月3日《Herald Sun》报道,尽管联邦政府实行了一年的刺激市场竞争计划,但房屋贷款市场仍然被四大银行牢牢占据。其他小型的借贷机构丝毫不能动摇他们的地位。

调查结果显示,自2010年底联邦财长斯旺宣布实施刺激房贷市场竞争计划以来,四大银行的地位几乎没有改变。在澳洲全部银行的交易中,四大银行占据了86.7%的房贷市场交易,而去年是87.3%。

澳洲审慎监管局的数据显示,四大银行的账面显示,在全澳$10700亿的房贷总额中,四大银行的房贷额为$9260亿。四大银行今年的房贷总额增加了$610亿。

其中联邦银行CBA仍然领跑房贷市场,房贷市场总额为$3050亿,其中$440亿来自Bank West分公司。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成绩排第二,房贷总额为$2830亿。国民银行NAB的房贷业务增长良好,房贷总额增长超过其它3大银行,现时房贷总额为$1760亿。澳盛银行ANZ的房贷总额也颇为可观,账面总额为$1610亿。

2010年四大银行还引起一场激烈的政治风暴。原因是墨尔本赛马日之后,澳央行提高了官方现金利率,而四大银行随即提高了房贷利率,并超过了央行加息的额度。

澳央行马上宣布了针对银行的改革措施。要求银行取消提前结束房贷协议的罚款,并允许其它信贷机构用“互助银行”的概念推广自己,使这些信用机构成银行界的第五大支柱。财长斯旺当时声称,他不介意人们是否继续选择四大银行,因为政府的措施不是强制性的。但他表示,引进这些改革,有助于推动市场的良性竞争。

昨日,金融比较网站RateCity对政府的另一项新措施表示赞赏。根据这项措施,房贷机构必须提供标准的房贷产品信息单,这样顾客便可以自由比较所有借贷机构给出的产品,并能够自行选择合适的服务。

RateCity的总裁Damian Smith称,任何简化借贷程序或提高交易透明度的措施,都对房贷市场的良性竞争起到促进作用。

堪培拉四华人误食毒蘑菇入院 两人病情严重转到悉尼救治

据2012年1月3日《星岛日报》报道,近日,堪培拉四名华人误食毒蘑菇入院,他们认为这些毒蘑菇是中国一种常见的食用菇而误采误食。

过去十年期间,毒鹅膏蘑菇已在堪培拉夺走三人生命,并造成至少十二人中毒入医院治疗。

近期降雨充沛,导致这种毒蘑菇大量生长,主要是生长在橡树旁边。它有多种不同色泽,从白色到绿棕色,难与跟野生食用菇区别开来。

误食毒鹅膏蘑菇后中毒的表现症状包括肚痛、呕吐、腹泻和恶心。

堪培拉医院的希尔(Michael Hill)医生说,误食这种毒蘑菇还有可能会损害肝脏。

他说,这种毒蘑菇看起来非常像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人们常食用的草菇(英文学名Paddy Straw Mushroom)。

最近中毒的四名华人中,两人在堪培拉医院治疗,情况稳定。另一人中毒情况严重,被送到悉尼曼利(Manly)医院治疗。第四名病人被转送到悉尼皇家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RAPH),以备万一需要做肝移植手术治救命时能及时动手术。

新年开始 百业涨价 墨尔本收费高速CityLink调高过路费


新年表彰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获得英女王荣誉勋章

据2012年1月1日澳联社报道,澳洲前总理霍华德在新年之际荣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2年荣誉勋章。此荣誉勋章旨在表彰在艺术、学习、科学和其他领域,如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与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女王新年授勋名单不同的是,女王荣誉勋章不是由政府官员选择,而是由女王使用君主决定权直接任命的。

霍华德与其他九名澳洲人在2012年1月1日获得此荣誉,其中包括已故澳洲著名画家西德尼•诺兰(Sidney Nolan)和享誉世界的已故澳籍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夫人(Dame Joan Sutherland)。

同时荣获女王荣誉勋章的还有英国画家和摄影师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被绑烧华裔女子曾被人打麻醉针 被告印尼前租客 必和必拓照顾事主家人

据2012年1月2日《星岛日报》编译《西澳洲人报》报道,被控绑烧一名华裔女子的男子,将会被加控打镇静剂将事主麻醉。

32岁的印尼男子Anto Prawira Bintan大除夕在东柏斯裁判法庭提堂,被控企图谋杀,令他人无能力反抗,严重打劫,偷车及用火刑事毁坏罪名。

29岁的陶翠玲(Cue Ling Tao,译音)已入籍澳洲,任职必和必拓(BHP)柏斯办事处。12月21日在柏斯郊区Cannington位于Brinkley街的家中涉嫌被人用电线绑在床上,再被人盖上淋了汽油的被单,然后点火,身体近60%被烧伤,三级烧伤送院。

据悉,警方又将指控被告事前曾替事主打急救药“速眠安”(Midazolam,或称咪唑安定),将事主麻醉,然后才铺上淋了汽油的被单,点火焚烧。

警方又会指陈被告在屋内放火,有六个火头,放火烧的物件包括一个手机及手袋。

警方是在上周四发现事主橙色丰田小房车Yaris后,把被告拘捕。该车是在柏斯郊区Bentley一民居内被发现,汽车是在事主家中被人偷去。

警方较早时透露,报住Beckenham的被告,已入籍澳洲,以前是事主的租客,租住一个房间。被告提堂时毋须答辩,被押后到1月18日转解Strirling Gardens裁判法庭提堂。

事主头、身体及双脚严重烧伤,目前仍在皇家柏斯医院。双亲上周已由中国赶抵,由女儿的雇主必和必拓悉心照顾。

署理侦缉督察Chris Adams形容令事主的伤势为“极为可怕的”,对事主,她的家人及调查此案的探员的心理都有严重影响。

感人影片暴红 澳抗癌斗士病逝


据2012年1月2日法新社电 据家属表示,澳洲知名罹癌博主安德森(Kristian Anderson)今天在医院病逝。安德森向妻子表达爱意的影片在网路上暴红,引起全球关注。

安德森在影片中感谢妻子瑞秋(Rachel)在他2009年意外诊断出罹癌后,对他一路的扶持。美国脱口秀女王欧普拉(Oprah Winfrey)得悉这段网路影片,便邀请36岁的安德森及他的年轻家庭上电视。

安德森透过澳洲广播主持人,与好莱坞巨星休杰克曼(Hugh Jackman)取得联系,因此休杰克曼也在这段「瑞秋的生日影片」中现身。

影片上传到网路上,原先是为了让旅居海外的家族成员观看,不过很快就吸引全球数百万观众,并成为全球各地的焦点新闻。

安德森的故事深深感动欧普拉,她在2010年底澳洲特别拍摄期间,邀请安德森的家庭登上她的节目,并赠予25万美元让他们度假,以及协助补贴医疗费用。

近几月来安德森的病情急遽恶化,他的妻子表示,安德森在悉尼曼里医院(Manly Hospital)住院约两周,今天上午8点过后不久在医院病逝。

瑞秋在丈夫的博客上写道:「他很平静辞世,走时眼中带着一滴泪。」安德森的博客记录他与肝癌与肠癌搏斗的历程,读者众多。

新州鸡群出现脑炎 联邦政府警告可能爆发墨累谷脑炎


据2012年1月3日BBC中文网报道,澳大利亚卫生当局2日发出警告说,罕见的、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墨累谷脑炎(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可能再次爆发。

最近在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的新南威尔士州的鸡群中已经出现了这种由蚊子传播的脑炎,人类也可能被传染。

尽管大多数被感染的人只会有一些并不严重的症状,但有些病人则可能出现长期的神经方面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这种脑炎发生最多的地方是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一些偏僻地区。

澳大利亚卫生当局敦促公众对蚊子采取预防措施,并注意墨累谷脑炎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烧、脖子僵硬和昏迷等。

澳大利亚政府着力发展经济 积极解决难民审理问题

据2012年1月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迎来2012年的时候,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强调,政府将着力发展经济,积极落实已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如碳排放税、宽带网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举措,使民众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联邦政府表示,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2年,对促进澳大利亚发展充满信心。新年伊始,政府有一些新政策推出实施,包括教育、医疗、移民、儿童及失业人士的福利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使民众受益。作为联邦政府在2011年取得的重要成绩,碳排放税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将在今年7月开始施行。此举表明,联邦政府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反对党领袖艾伯特也强调了关注民众生活,舒缓通胀对民众的压力,提高整个社会效率。他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共同作出贡献。

对于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保护边境安全、难民审理问题,联邦政府正积极做出努力,并与反对党合作商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双方就离岸设立难民审理中心地点的方案没有达成一致。对此,吉拉德表示,希望大家坦诚相见,促进难民安置方案的协商取得成果。

澳联邦政府还将积极致力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在阿富汗驻军问题上,将在今年底开始逐步减少,以使长期奋战在阿富汗的澳军士兵实现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目前,吉拉德总理和她领导的政府支持率有所改观,正在积极应对欧美金融动荡的挑战,致力于提高生产力,稳定发展经济,使民众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2012年1月2日星期一

竟然如此炒作!2012坑爹大剧 被小三"逼死"的肖艳琴"诈尸复活"


谁说人死不能复生?2012新年第一天,网上忽然传出消息:被小三逼死的原配肖艳琴还活着!对这个前几天亲友发帖声称骨灰已经洒于大海的原配,竟会出现如此大的戏剧性转折,着实让万千关注此事的网友大吃一惊。

有网友称其为2011年跨年最精彩的大戏,因为它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相比之下连王菲的跨年演唱会都弱爆了。而且其朋友微薄名为接近神的小猪称女主角——肖艳琴马上要在BTV高调接受访问,甚至有网友戏称,肖艳琴接下来要进军演艺圈。

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很多网友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且已经不知该作何选择,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到底对如此出格的复生是同情还是谴责。现在,让我们拨开重重迷雾,仔细分析一下,这次网络炒作的来龙去脉。

一 12月26日网络始传:“被小三逼死的原配”

2011年圣诞节12月25日,也就是小琴登记结婚的纪念日,在这一天,因为小三俞佳的原因,肖艳琴自杀而亡。悲剧发生后,小琴的许多亲友,对她去世前后的经历,都在网上进行了详细描述,引起热议。网友几乎众口一词,痛骂她的前夫J与所谓的“小三”。

12月26日,肖艳琴的弟弟,把肖艳琴的遗书贴在她的空间上。后来,J删除了空间里的遗书,但是已被朋友们转贴到其他的网站论坛上。原文开始如下:

“各位朋友:为了还我无辜惨死的二姐一个公道,让大家明悉事实真相,我决定不顾我父母的反对将她写给我大姐夫妇的这封遗书公布出来,因为我二姐真得死的太委屈了。这是我二姐留下的遗书中最长的,有一万多字,几乎讲了她这些日子经历的所有痛苦和屈辱,虽然里面涉及到我姐的一些隐私但我只字未改,因为这是我姐留在世上最后的一些东西了。我知道即使把他出轨的所有证据公布,法律也无法制裁他和那个女人,但公道自在人心,我相信社会上依然有很多有道德责任感的人会明辨是非。我只希望还我姐清白,像她所留下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让她走的安心。我二姐生前很喜欢写文字,但是在她人生的最后日子里,却只能痛苦的写下一封又一封的遗书,她还给他留下了很多信,字字深情,我们都不忍看。再次感谢大家对我姐的关心和安慰,相信她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感受到的!!”

由其弟弟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确定,其姐姐已经自杀身亡,否则,不会有“冤死”,“无辜惨死”等字眼。连至亲的家人都已经断定自己亲姐姐已经死去,所以几乎所有网友都相信这是事实真相。

另外,在国内一家网络综合平台:每经网综合上,来自成都晚报扬子晚报的记者在其新闻稿中这样写道:

“记者随后联系上这位网友,他姓李,两夫妻都是小琴和J的朋友。

他说,他和小琴弟弟通了话。对方觉得一时冲动发了帖子很不该(他们家真的很善良),也没要求赔偿。

小琴的父亲在江西,姐姐在珠海,妈妈在深圳,弟弟在中山。本来一家人准备聚在一起过年的,可是变成了葬礼。

小琴是在12月25日凌晨,在珠海姐姐家里自缢的。12月26日下午3点,在当地殡仪馆火葬。如今,家人忙着料理后事,准备回江西老家。

对于流传的假死说法,李先生表示很气愤。他说,他们一帮朋友都在等当地公安机构开具死亡证明,到时候会第一时间赶去取回。”

而且在江苏电台2011年12月29日播出的施斌聊斋上,我们也清楚的看到确凿无疑的已死者来称肖艳琴,假设她还活着,她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她自己,都不可能允许媒体将活着的人已“死者”挂名,那么这更进一步说明肖艳琴之死确凿无疑。

但是,就在被小三逼死的原配引起万千人关注,并举国讨伐小三与姜某的时候,肖艳琴的好友以及北京TV,1月1日发微博称肖艳琴要上电视节目《生活2012》。
二、死而复生的原配

这是肖艳琴的好朋友“接近神的小猪”于12月31日接近凌晨发出的微薄,此微薄一经发出,变激起网友们疯狂的讨论。

由于网友的反应强烈,这个微薄名为接近神的小猪将上面的微薄删除并,接二连三发了以下微薄:

由此可见,肖艳琴未死一事只待其露面向万千网友澄清事情的始末。北京电视台今晚独家专访原配肖艳琴,为何“死而复生”?可见,所有的谜团,今晚将得到解答,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的评价与讨论,应该刚刚开始。这个问题再次引人反思。正如某网友所说,连生命都可以拿来炒作。

2012年,中国迎来“5亿网民”时代

据2012年1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披露的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将正式迈入“5亿网民”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炙手可热”,“围观”监督和阳光公益的阔步前进,微博实名认证的尝试举步……众多喧嚣的背后,未来一年,在庞大的“围观”下,5亿网民将共同进入更加良性有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民不再单纯获取信息

5亿网民,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与互联网亲密接触。“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已然到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和不断加深。

从门户网站到论坛、博客再到微博,中国网民经历了微博1.0时代向2.0时代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单纯地从网络获取信息转而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微博,毫无疑问已成为最大的舆论场,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一个用户同时又是媒体的参与者。”南方民间智库发起人厦门浪说。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舆论监督在网络媒体“首发”:从“中石化天价酒”到官员“微博直播开房”,再到天价过路费案件,它们成为2011年中国网民“围观”揭开现实弊端的一个缩影。

“围观”推动社会进步

暨南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一系列事件表明,在微博等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源引导下,传统媒体可以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调查报道,从而合力实现舆论监督,虚拟世界的“围观”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监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真实的力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围观放大镜下不只是“郭美美”。由网络公益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迅速铺开,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让全国各地20多所小学的4000多名小学生免费“开饭”。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揭弊还是扬善,媒体化的互联网未来将在更多的“围观”下显得更有力量。

数亿网民“围观”之下,作为“被围观”的各级政府及部门也在改变。如果说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那么未来这将从探索试点走向遍地开花。

澳大利亚维州推动普通话专校 学生有机会到中国旅游

2012年,维州百鲁(Ted Baillieu)政府的12所公立学校将实行专业化教学包括中文,航空学等。这些学校,从 Glen Katherine 小学到Bendigo 高级中学,都已经获得10万元经费来开设这些的专修课程。

West Gippsland区的Neerim地区中学将成为普通话专业学校,而Warrnambool East小学将专攻海洋生物学,Mornington中学则专攻体育。

Glen Waverley的Brentwood中学今年将推出Top Gun实验项目,这将使十年级学生能够获得他们的机师牌照,也将使该学校成为航空学及航天宇宙专业学校。

维州政府向学生和家长们承诺,公立学校将为他们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他表示,学校专业化的益处包括激励学生和专业教师及装备更好的专业设备,同时,也可以商界和高等教育机构创造伙伴关系,向学生提供更加有深度的学习机会。

Neerim地区中学的校长Michaela Cole表示,10万元经费补助也将使周边的五所小学从中获益。一名中文教师将使用视频会议等通讯科技工具,在所有的六所学校授课,因此从学前班到12年级都可获提供普通话教学。

高尔说,这些学校之所以选择普通话,是因为它是一门文化丰富的语言,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并储备有高质量的教师。

Neerim地区中学还与中国九江的一所学校建立姐妹校。高尔表示,我们将向学生们提供文化知识,同时他们也将有一些去海外旅行进行文化体验。

ING调查:个人理财成为澳大利亚人2012年头等大事

据2012年1月2日世华财讯消息 ING Direct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在订立2012年新年目标时,超过一半的民众将个人理财排在第一位。

综合媒体1月2日报道:澳大利亚第五大零售银行ING Direct的调查显示,2012年澳大利亚人订立新年目标的时候,计划个人理财成为了他们的头等大事。

调查显示,所有的理财计划中,34%的受访者表示将在2012年进行更多的存蓄,24%的受访者表示将在2012年控制开支。4%的受访者表示2012年将转换银行进行存取款和其他相关的业务办理。

澳大利亚第五大零售银行ING Direct 2日的调查采访了包括13个欧洲区国家在内的17个国家,如加那大,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

该调查结果显示,个人理财成为很多人2012年新年计划的头等大事,超过一半的澳大利亚人下决心以某种方式提升他们的个人理财。

ING Direct的调查结果:

超过三分之一(34%)的澳大利亚人计划在2012年进行更多的存蓄,这个比例和美国民众和意大利民众一样,但是低于印度64%的比例。(英国:24%)

约四分之一(24%)的澳大利亚人决心在2012年减少个人债务,低于土耳其居民39%的比例,高于荷兰民众9%的比例。(美国:22%,英国:15%)。

只有16%的澳大利亚人计划2012年控制个人支出,远低于罗马尼亚人49%的比例。(美国:16%,英国:12%)。

昆北度假酿悲剧 劲浪掀翻小船 悉尼亚裔女葬身大海

近日澳洲度假天堂发生了一起悲剧事故,31岁的亚裔悉尼旅客Doris Wibowo在昆州的翻船事故中不幸葬身大海。

上周二,昆州汉密尔顿岛(Hamilton Island)乌龟湾(Turtle Bay)发生了一起翻船事故,海面上时速超过100公里的大风掀翻了一艘10米长的小船,共有11名乘客幸存,其中包括Wibowo的男友。

当地警察局探长Andy Graham称:“你真的无法想象那个时刻有多恐惧。海里一片黑暗,还有巨大的浪花,十分骇人。大多数乘客和两个海员都受到了极度的惊吓。”

警方还向援救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探长Graham称,附近渔船上的人纷纷跳入水中,营救那些落水者。“他们找到了不少人,还把他们救到了安全的地带。”

警员潜水寻找尸体时在船头发现了Wibowo的尸体。探长Graham称:“我们还不知道她当时是晕船还是去上厕所,反正她进入船头又锁上了门。在小船翻倒后,她没能活下来,她的男友和朋友对此都十分难过,这真是灾难的一天。”

经过调查后,警方认为本次翻船是一起意外事故,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他们正在准备向昆州死因鉴定法庭提交报告,并将报告交给水务和工作场合健康安全部门,供其询问案情。

二十四小时内41次地震 新西兰基督城再有5.5级地震 无损失报告

2012年1月2日新华社报道,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报告,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又译基督城)2日凌晨发生里氏5.5级地震,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5时45分(北京时间零时45分),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以东20公里处,震源深度15公里。

地震发生后,当地一度有1万多户居民的电力供应暂时中断,但电力供应很快恢复正常。

从当地时间1时至9时,该市还发生10次余震,震级在里氏3.3级至里氏5.1级之间。

克赖斯特彻奇2011年2月22日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181人遇难。

澳洲买房水太深 付钱之后未必万事大吉

对很多热衷投资的中国富裕人群来说,有空得去看海外房产展会,尽管房地产是本土的,但是买家却可以是全球的。上海就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同时举办“澳洲房产展会”。我走访了其中一家,会议室布满落地海报,在布里斯班富人区的豪华公寓、悉尼海景公寓、墨尔本海湾稀缺别墅的照片以及地图前,通常是一对对夫妇在咨询详情。

我和一位满面焦急的上海阿姨决定“合用”一位销售顾问、以节约时间。前两天,她的24岁、正在布里斯班大学攻读硕士的独子通知父母去看此房展,“这个公寓在富人区,他让我看看价钱,因为儿子决定毕业后留在那里工作,现在父母借钱给他买房子也是一样的。”这位阿姨详细咨询了“价格最便宜”的公寓房型:60平方米的一房,售价45万澳币;90平方米的两房,售价68万澳币。销售小姐毫无遗憾地表示,“一大半都已经定出去了,明天一定要订房,否则就没机会了。”阿姨显然觉得还是“太贵”,“儿子现在和一对台湾夫妇合住,200平方米别墅带100平方米的花园,才40多万。”

其实,现场对于高端房产具有明确购买意向的中国客人不在少数。我们隔壁桌的中年夫妇就是现场拍板者之一,用POS机刷卡、预付5000澳币定金,下周,他们将拿到合同、同时向指定的律师信托账户汇入10%的首付。

专家表示:“在所有投资项目中,澳洲比较热,很大程度上与移民有关。澳洲移民数量每年维持在20万,推动几个城市房地产一直向上走。”2009年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移民来源地之时,他们公司恰巧明确了将“投资澳洲房产”作为移民留学业务的增值服务。“移民、留学生父母以及纯粹投资者是买家的三类人群。”他们都关注到澳元的持续强势:2010年的12个月,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了13%2011年的前6个月,澳元兑美元汇率又增长了三成。澳大利亚各首府城市都经历了房价的大幅增长,但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由于房产稳定的升值空间,中国澳洲留学生父母们希望投资房产、省下房租,即便日后孩子打算回国,出售或者出租房子也有得赚。

以我参加的房展会情况来看,买家看到“稀缺房产”无不兴奋,甚至仅凭区域规划图片以及房型图就决定买单,这正好印证了王红所谈到的,“中国客人的倾向是豪华高端市场,超过200万澳币房产的外国买家多是中国买家。”首先,中国并没有明确立法、允许公司操作“海外投资房产”,中智只将其列入“移民留学业务的增值服务”,在澳洲有专业的合作伙伴。

其次,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将严格审查资金来源,投资者必须自己提供资产来源文件,但是很多公司号称可为现金付款的买房者解决付款方式。我听到的答复就是:“我们会帮你把钱转到一个公司,再打入澳洲账户,这么多钱兑换外币不合算。”但是,这种“合算”究竟怎么回事、付钱之后就万事大吉吗?没人知道。

此外,何时澳洲房地产会出现拐点?高级住宅强劲的需求量一旦带动更多普通房屋价格的走高(至某一临界点),澳洲政府会出手管制外国人投资国内房产,2010年就出台了一些限制政策,包括外国人不得投资二手房等。这些风险,目前还是中国投资者不太了解的盲区。

国人海外置业热情高 2011年中国人购买澳洲房产大增30%

据2011年12月29日《新民周刊》报道,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表示,在限购限贷的2011年,国人对于海外置业的热情更高。

以当前最受国人欢迎的澳大利亚房产为例,虽然去年新上任的吉拉德总理开始收紧移民和房地产政策,但2011年中国人购买澳洲房产的签约量仍然比2010年大幅增长了30%。

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置业主要集中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阿德莱德和珀斯,特别是被称为世界顶级富豪聚居区的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成了中国富人和“富二代”的主要聚居区。一些澳洲人抱怨,好楼都让中国人买走了,好地方都让中国人占了,要是再这样发展十年,中文都要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语言了。

在美国,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出炉的“2011年国际购房活动”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买家占全部海外买家人数的9%(2007年为5%)。美国人购房的平均价格是21.8万美元,而外国买家支付的平均购房价格为31.5万美元。据推算,中国买家在一年中约购买了2.3万多栋美国房子。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负责人称,70%的中国买家喜欢住在美国西岸的加州洛杉矶,其次是纽约州的纽约和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

在加拿大,中国内地投资者在温哥华的购房比例已经增加29%。温哥华前市议员、曾参选市长的彼得·兰德纳(Peter Ladner)认为温哥华楼价已经失控,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是导致温哥华楼价高升的主要因素。他甚至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非本地居民在温哥华买房。

在新加坡,中国买家(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分天下)2011年占海外人士购房总量的30%,第一次超越了传统最大外籍买家——马来西亚人。2011年以来,中国买家购买新加坡公寓的明显增加,多选购在海景优美的东海岸或较繁华的乌节路附近。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蒋尚礼指出,新加坡房价普遍比内地高,目前新加坡200-250平方米(实用面积)的豪宅单价约16万-20万元人民币/平方米,但中国买家实力雄厚,对价格不太敏感。据悉,新加坡丽思卡尔顿公寓中最贵的两套顶层复式,其中一套就被来自中国内地的豪客买走,价值350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7亿元)。为了控制外国买家,新加坡政府宣布从2011年12月8日起,在新加坡购买住宅需缴付额外的买方印花税(ABSD)。

2012年托儿费用或飙至每天$130澳元 年轻爸妈叫苦不迭

2012年1月1日《澳洲人报》周末版报道,最新调查显示,全澳有74.3%的托儿所计划提高入托费用来应对联邦政府实施的新规定。

吉拉德政府强制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各幼托机构必须调整保育员和幼儿的比例。

幼托经营者警告,这可能导致幼托的每天收费涨幅达到前所未有的25澳元,一些家长不得不承受每天高达130元的幼托费用。收费飙升将迫使许多手头拮据的父母让孩子退托,把他们托付给祖父母,朋友,甚至是不规范的“后院幼儿园”,或者辞工回家带孩子。

目前,一名保育员最多可照看五个不超过2岁的幼儿,但在新的规定下,一名保育员最多只能照看四个不超过2岁的孩子。幼托中心已经给家长们发去了有关涨价和入托名额减少的通知。整个维州最多将有4千个入托名额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