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

“房叔”大部分住宅处于空置状态 其子已入澳大利亚籍



 记者10日从广州市番禺区纪委获悉,经纪检部门初步调查,网民反映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妻儿名下拥有21处房产情况基本属实,并且,蔡彬过去按规定向组织递交的家庭财产申报所报告的房产数量与此有一定距离。当地纪委已成立调查组,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发布。(10月10日新华网)

  继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陷于“名表门”而倒下后,广州番禺城管分局政委蔡彬再陷“房产门”,而且已经被确证“基本属实”,无疑再次显示出“网友曝”反腐的巨大威力,更坐实了“十曝九准”的网络反腐定律。不过,“杨表哥”也好,“蔡表叔”也罢,带给社会的思考和启示显然远非这些。

  职能部门的主动反腐须更给力。“杨表哥”名表频频“变脸”,“蔡房叔”的房产如此多,连网友们都可以从有限的网络信息中轻易地发现“不正常”,当地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对身边、眼前的现象,真的就一点没注意到?是有意识的“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还是“不告不理”的被动反腐思维、机制所致?缺少反腐主观能动性,不但是放任、纵容腐败,更易使贪官有恃无恐,在违法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表面的“爱”实则是“害”。

  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已然不能等。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公众,呼吁的声音由来已久,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质性的推进显得很缓慢和艰难。倘若顶住压力、排除阻力,让官员财产置于社会大众的众目睽睽之下,“杨表哥”的名表还能如此招摇、巨额财产还能长期“潜伏”吗?“蔡房叔”的21处房产又如何能够在监管的眼皮底下高枕无忧?

  内部报告不能只报不验。番禺区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郭轩宇向记者证实,番禺区已于当天上午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初步查证“蔡表叔”坐拥21处房产基本属实。“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蔡彬向组织申报财产中的房产数量与纪委初步核查的数量、网帖反映的数量有较大差距。”很显然,这既说明要弄清官员的财产情况并不难,也表明当初对官员内部财产申报并未认真核实,只是填填表、走走过场而已。因此,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要尽快创造条件由“内”转“外”,在此之前,有限申报也得有名有实,否则不足以起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效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