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1年7月25日人民网报道,澳洲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25日在吉隆坡签订偷渡船民、难民交换协议。自此,旨在阻吓海上偷渡船民的所谓“马来西亚解决方案”正式启动。
协议由澳移民部长鲍文和马来西亚内政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签署。根据协议,澳将向马来西亚转移新近入境的偷渡船民800名,让他们在马来西亚候审。这800名偷渡船民被转移到马来西亚后,不享受优先接受审理的权利,他们要在现有的9万名偷渡者之后排队,时间可能长达数年之久。作为交换,澳今后4年每年接受1000名经马来西亚审定的难民。这一协议的履行将耗资7600万澳元,主要由澳承担。
“马来西亚解决方案”是吉拉德总理以地区方式解决偷渡船民总体思路的体现。吉拉德政府执政伊始,就提出在澳境外设立地区偷渡船民审理中心,建立“有序移民”地区框架,不仅要解决澳面临的船民问题,而且要解决整个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吉拉德说:“这将是我不懈追求的解决方案。”她于2010年7月6日宣布,决定在东帝汶建立一个地区偷渡者审理中心,称这是向船民发出的明确威慑信号——乘船而来只能拿到进入地区审理中心的门票,从而使人口走私贩没有产品可兜售。媒体称吉拉德的这一思路为“东帝汶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提出后,立即得到新西兰政府和联合国难民署的支持。但吉拉德政府没有想到的是,东帝汶政府不感兴趣,拒绝了“东帝汶解决方案”。随后,吉拉德政府把目光转向了马来西亚。在澳马两国政府有关偷渡船民、难民交换谈判取得大步进展之后,吉拉德于今年5月7日正式宣布了这一计划。
澳反对党移民发言人莫里森在澳马两国政府签署偷渡船民、难民交换协议后说,交换协议的签订是澳边境防卫政策的失败。莫里森还说,吉拉德领导的工党批评先前的霍华德政府对待偷渡船民的政策太过严酷。“马来西亚解决方案”的签署说明工党十分虚伪。与此同进,澳人权委员会也对澳马两国偷渡船民、难民交换协议的签署表示担心。人权委员会主席布兰森表示,把偷渡船民送到马来西亚审理不是解决人口走私问题的钥匙。
偷渡船民问题一直是澳国内热门话题。为了阻止偷渡船民涌入,前霍华德政府实行“太平洋解决方案”,在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建立审理中心,把偷渡船民送到那里审理,取得一定的效果。在霍华德2007年竞选连任失败时,澳国内羁押中心里只有4名偷渡者;陆克文政府废除了“太平洋解决方案”,在圣诞岛、新州、南澳、昆州等多处建立羁押中心。结果,人口走私分子认为有机可乘,搞得个个羁押中心人满为患。现在,总共有6500多名偷渡者被关押在澳各地羁押中心里,其中有1000名左右儿童。另外,新的偷渡者还在不断到来。在吉拉德5月7日宣布将与马来西亚签订偷渡船民、难民交换协议后,又来了567人。由于难民申请往往数年得不到审理,很多偷渡者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们有的爬上屋顶绝食抗议,有的与警方发生冲突,有的焚烧羁押中心房产,有的自杀。几天前,在昆州北部一个羁押中心里,一人割喉、一人切臂自残,另一人爬上树干,要跳树自杀。
匆忙出台的“马来西亚解决方案”能否按照吉拉德政府的意愿阻吓住海上来客,恐怕需要时间来证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