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菜园可能变成墓园 悉尼三代中国菜农梦碎

据2012年04月01日中国新闻网援引《澳洲日报》报道,阳光暖人的午后,哈格登(Gordon Ha)在自己位于悉尼的商品菜园辛勤地工作着,绿油油的薄荷已经没过膝盖,但无处不在的清葱味更是霸道地宣誓自己的存在。哈格登菜园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他种了什么,而在于菜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作为近城区为数不多剩下的几个由中国菜农经营的商品菜园,哈格登的园子见证了当地食品生产业的日渐消亡。

哈格登一家已经在这个菜园里工作了80多年,“当我的父亲第一次来这里和他的叔叔一起开垦园子的时候,他们种了很多欧洲蔬菜--芹菜、卷心莴苣、大黄、芜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种中国菜,有小白菜、菜胆、空心菜、芥蓝等。我们也种像香芹菜、薄荷、香菜、火箭菜、小茴香等草本配料。”

哈格登专门负责种菜,而弟弟哈泰勒(Terry Ha)则负责卖菜,一家人在Flemington菜场经营着一个摊位,为当地饭店和菜贩提供货源。作为中国菜农协会主席,哈泰勒预计悉尼盆地一共有300多家中国种植户。但只有10家左右留在传统的近城地区如Botany、Matraville、La Perouse、Banksia、Kogarah和Rockdale。这些地方土壤松软,易于耕作,是商品菜园的理想之选。

悉尼城的崛起仰赖于周边的商品菜园,最早的农场在1830年开始耕作,中国菜农的“加盟”最早可追溯至1860年,中国人的涌入主要是受到1850年淘金热的影响。他们拥有密集耕作的技术而且工作非常勤恳,因此迅速垄断了新鲜蔬菜市场。据悉尼城市发展史学家Lisa Murray的记录,到1880年,Alexandria已经发展成为了悉尼的蔬菜种植园区,而当中一半以上的商品菜园就是由中国人耕种的。到20世纪初,商品农场几乎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以至于种子商Anderson和他的公司在1910年不得不在澳华先驱报上刊登中文广告并聘用专门的翻译来应对来自中国菜农的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住房需求的兴起,土地日益金贵,中国商品菜园日渐减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移民涌入商品菜园市场,导致中国菜农锐减。今天,在悉尼东南区,只有为数不多的菜农有中国背景,100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依然没有改变耕作习惯,用的是最基本的工具,每一锄都要自己亲自去挖。然而,他们周边的世界却在飞速地发展着。

鉴于它们对新州及悉尼华人社区的重要历史、农业和文化意义,东城区的中国商品菜园被注册为新州遗产。当地被列为历史遗产的三家最大中国商品菜园分别分布在Occupation Road和Kyeemagh。不过哈氏兄弟的未来现在却有些不保了,他们的菜园很可能将变成墓园。哈格登表示:“又有菜农退休了,再没有人想接管这些菜园,因为他们很可能会变成墓园。因为一旦开始耕作,您得投入所有的收入,但若未来没有保障,这些钱相当于就打水漂了。我家里还有孩子在上学,所以我只能继续耕作,等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内心也很没安全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