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immigration”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immigration”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8年2月6日星期三

澳洲社科院报告称每年须增加五万移民


2008年2月6日澳洲广播电台报道,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表示,如果澳大利亚要满足未来的劳工需求,增加移民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这份报告还表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必须对劳工需求进行更长远的预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口统计学家、报告作者Peter McDonald表示,目前每年有大约17万人移民澳大利亚,这一人数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澳大利亚还需要每年增加移民五万人。报告预计到2051年, 澳洲年新增移民人数将达316,000人,届时澳大利亚总人口将达到3620万。

Peter McDonald教授还告诫,澳大利亚对这一庞大的移民队伍尚未作好准备。他说,澳大利亚需要在基础建设、供水、供电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开展工作以容纳未来庞大的移民队伍。

2008年1月29日星期二

过去3年从英国移民到澳洲的护士人数激增75%


More nurses leaving UK for Australia.

2008年1月28日澳洲新闻联社AAP报道,在过去的三年里,从英国移民到澳洲的护士人数猛增了75%。

The number of nurses moving from Britain to Australia has jumped by 75 per cen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figures show.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 data suggests thousands of nurses are leaving the UK'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 search of better pay and working conditions.

2007年25万英国人选择移民外国 首选澳洲


Record number escaping UK's immigration in 2007, high taxes and crime

2008年1月28日英国报章《Daliy Mail》报道,2007年英国共有25万人逃离英伦,移民海外,每天平均近700人。比去年大增了21%,比10年前的1997年更爆增70%!

这些移居海外英国人的首选移民国家是澳洲,其次是新西兰、法国和西班牙。

700 Britons are leaving the country every day to exchange high crime and taxes for a life in the sun.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调查,导致英国人才出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物价偏高。伦敦属世界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尤其是英国房价,过去10多年来以每年10%—15%的速度上涨。准备移民澳洲的伦敦市民彼特今年45岁,他把3居室的住房卖了25万英镑,然后用这笔钱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买了10英亩土地,以及一座带游泳池的别墅。 

二是医疗太差。英国实行公费医疗,虽然绝大部分医疗费都由保险公司报销,但由此也造成英国医院设备简陋、服务恶劣。做个B超,等上两三个月是常事。

三是治安不好。近年来,英国治安状况恶化,特别是在足球赛季,人们经常遇到足球流氓的袭击。另外,近来英国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伦敦随时可能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

四是天气太糟

个案研究

为给儿子提供好环境 白领夫妇移民澳大利亚

现年32岁的格雷厄姆和他34岁的妻子海莉抛弃了他们在苏格兰的普通住房,到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置办了一个五居室的独立新家。格雷厄姆说,离开英国移民澳大利亚唯一的遗憾是不能观看他喜爱的球队的比赛了。

他和妻子之所以决定移民,是想给他们两岁的儿子克来夫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好的开始。海莉是个市场传播经理。格雷厄姆32岁,他说,“我们一直都说,如 果我们有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一个好的环境。我们觉得,这里的生活方式好极了,克来夫可以整天在外边,不必担心天气不好。”

他们还是个“移民之家”,除了他们自己,格雷厄姆的父亲移民到了西班牙,海莉的姐姐杰姬和家人也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格雷厄姆说,“我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别国生活,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英国交通情况的恶化、犯罪率的上升,以及工资和税费水平的不合理,相反,其他国家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机会。”

新西兰成为澳洲海外移民最大来源地


LEAVING ON A JET PLANE: Figures show in the last year, more than 40,000 New Zealanders have crossed the Tasman to live in Australia.(Fairfax Media)

根据2007年底新西兰统计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超过4万名新西兰人穿过塔斯曼海峡移民澳大利亚,创下10年来新西兰人移居海外的最高峰。相信这一数据在今年结束前会上升至6万2千人。

最大的反对党国家党移民发言官Lockwood Smith表示大批人口的离去实在是新西兰一大隐忧。他说:“很明显地,当人们发现工党的税收这么高,政府所谓的最佳政策还不如澳洲好时,就会有更多的新西兰人选择移民去澳洲。”

澳洲承诺的减税政策将吸引很多新西兰人。经济学家分析,受全球矿业市场繁荣和中国需求拉动,澳洲经济增长势头比新西兰要好,未来几个月新西兰移居澳洲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现在已经有40,000名新西兰人移民去了澳洲,比以往年份增加了6200人,但是从澳洲移民到新西兰的却只有13,000人,由此看来,新西兰仅仅因移居澳洲的净人口损失就达26,500人。

10月份,从海外移居到新西兰的移民总数只有300人。

由于新西兰的低人口增长率,那里的房地产市场和消费支出都已经大大降温。目前,新西兰人口大约为420万,而目前长期定居澳洲的新西兰人总共有45万左右。新西兰已经取代英国,成为来澳定居的海外移民最大来源地。

2008年1月25日星期五

澳洲边境检疫局呼吁华人遵守检疫法 欢欢喜喜过春节


2008年1月2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澳洲边境检疫局(Australian Quarantine and Inspection Service - AQIS)正在为春节期间的繁忙工作做好准备,并呼吁到海外探亲访友的人士在回来时做好检疫准备,谨慎行事。

去年节日期间,AQIS从寄往澳洲的邮件中没收了3200多件物品。而在各国际机场,从海外度假返回澳洲的旅行者以及赴澳过春节的人士中,没收的检疫物品有4万件左右。

与春节有关的检疫关注物品包括鲜竹笋、柿子、龙眼、柑橘类水果、鸡、猪肉香肠、荔枝和莲子。违禁品还包括牛肉干、香料、含灵芝菌类的中草药以及蛋制品。

AQIS发言人Carson Creagh表示:“如果被发现不申报检疫物品,您可能会被当场罚款$220,严重违规甚至可能被检控并留下犯罪记录”。

Creagh说:“我们建议您重温检疫条例,遵守检疫法规,以确保新年好运连连”。

请切记在入境旅客登记卡(Incoming Passenger Card)上申报所有食物、植物材料和动物制品。如果海外亲友准备给您寄邮件,请提醒他们在邮件申报单上申报所有食物及动、植物制品。

2008年1月19日星期六

我向澳大利亚海关“讨钱”


Passengers at Sydney Airport's international terminal.

2008年1月19日网易报道,几个月前,我和一个朋友一起从国内到澳大利亚。临走前,我在国内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在悉尼出海关时,工作人员把我们两个中国人扣下了,要查是否有需要报税的物品。他们盯上了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把我的行李翻了个遍,要查收据,要求报税,不报税就不许我入境。

因为舟车劳顿,我不想跟海关的工作人员理论,只希望早点回家睡觉,就忍气吞声交了300澳元(约合1951元人民币)的税款。朋友帮别人带的“中华卷烟”,也因为超量了一条被罚款40 澳元(约合260元人民币),想不要那烟都不行。我随身携带的从国内买的影碟也被扣下,说是要查是否含有违禁的内容。想想有点儿搞笑,那些碟片都是中文的,不知他们能否看懂。

不久,一位教授朋友布朗和他夫人请我吃饭。聊天时谈到机场查税这件事,我感慨地说,海关太欺负中国人了,那天就扣留了我们两个中国人。

布朗很关注这件事,因为他在大学里是教税法的。听我说完事情的经过,布朗说,各国海关都有限制携带香烟的明文规定,卷烟罚款是有法可依的:澳大利亚海关规定,每人入境最多带一条烟,如果多带了,想放弃多余的香烟是不行的,通常只有罚款这一个选择。这是海关税收的一个来源。

不过,布朗说,笔记本电脑的这笔税款肯定可以讨回来。澳洲的税法规定,在他国买的用于在澳大利亚工作的非消耗品不应纳税。我带笔记本来是为了在澳大利亚工作,而不是用于在这里出售、赚取利润的。

布朗自告奋勇帮我讨回这笔税款。我虽然感激,却没抱什么希望,因为在强势的海关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可布朗说,在澳大利亚,一切都得讲法律,有理走遍天下。布朗让我在授权书上签了字,还让我等他的好消息。

没想到,这事很快就有了结果。海关问我,下次回国时是否带笔记本回去,如果带回去,就可以把税款退给我。我说,我再回澳洲的时候,还得把笔记本电脑带来,难道还要交税?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大概海关也觉得麻烦,就干脆把300澳元还给了我,被扣下的那些影碟也一并给我寄了来。海关还特地发来电子邮件,说他们以为我漏报税了,表示歉意。

税款退回后,我请布朗和他夫人去中餐馆大饱口福。布朗说,遇到这类事,别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这就是一个例行检查。如果被罚款了,一定要留下证据,回头依靠法律解决。海关的工作人员经验丰富,知道中国旅客中烟民多,爱随身携带香烟。如果你到澳大利亚非要带香烟,就要注意不能超量,如果超量了,一旦被查到,就痛痛快快地交罚款吧。

2008年1月7日星期一

外国访客入境须签澳洲价值观声明引发争议


日本前卫钢琴家Satoko Fujii

2008年1月5日《The Age》报道,布里斯班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Lynette Irwin写信给总理陆克文,要求取消访问澳洲的的艺人签署“澳洲价值观声明”的规定。

这项规定是前霍华德政府引进,要求所有来澳的游客签署接受澳洲价值观的声明。前工党领袖比兹利支持这个作法,但陆克文则反对。

这项规定从去年10月起,大部份想入境的外国人都要签署“澳洲价值观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和遵守。他们包括学生和工作度假的背包客,而临居和永居身份入境的人士,也规定要阅读或要人解释“澳洲生活”小册子。

有些临时签证包括“杰出人才签证”类别,同样规定要签较短的价值观同声明:“本人在澳洲期间会尊重本表格所列出的澳洲价值观,并且会遵守澳洲法律。”

Lynette Irwin是最近举行的墨尔本国际女子爵士乐节的筹委会主席,她认为要受邀来访逗留几天的日本前卫钢琴家Satoko Fujii签署这项声明,表示接受这些价值观才准入境的做法真是荒谬绝伦。

移民部被问及会否修改价值观声明时没有正面回答,只重申移民部长Chris Evans上周宣布将全面检讨入籍考试制度。

2008年1月5日星期六

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中新社堪培拉1月4日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移民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6至2007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共给中国留学生签发学生签证超过51000个,比上财年劲增16.7%,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国,印度及韩国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国香港居第八位。

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及留学生的增多,为澳大利亚带来越来越大的教育出口利润。一般说来,一个留学生在澳大利亚生活,每年需要花费学费$20,000澳元、生活费$20,000澳元,50,000多名留学生平均留学四年,总共可以为澳大利亚经济贡献超过$80亿澳元。

统计资料还显示,2006至2007财年,澳大利亚共签发了22.8万多个学生签证,较上年大幅增加19.89%。在这些签证中,职业教育及培训类别的学生签证数量显著增加,共批出43,000余个,比上财年暴升45%。专家分析说,职业教育及培训类别学生签证的增多,与澳大利亚移民政策向此方向倾斜有关。

来自移民部的消息说,目前在澳大利亚持学生签证的人数共有248万余人,占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一成多。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澳洲废除永久居民亲属移民担保金规定 申请更快易省钱



据2008年1月4 日《悉尼晨锋报》报道,1月1日起,澳洲将废除永久居民亲属担保移民申请所需的经济担保协议。

过去,亲属担保移民申请都需要相关担保金,每名配偶担保数目是$5000澳元。

如果永久居民拥有逾16岁以上的儿女,将需要邀交第二笔担保金;同时,担保人担保某个家庭后,他在两年内不得担保其他人,以限制担保数目。

担保人需要先面试、呈交退税证明、开设银行特别户头、等待福利局响应及交上担保金,这些工作需时数天。

从今年开始,担保人只需呈上护照与报生纸影印本,无需面试、文书工作及担保金。

此外,担保人可以担保更多人,因为没有了担保金及两年等待期限,使得申请更快、容易及省钱。

2008年1月2日星期三

2007财年澳洲在中国签发短期商务签证逾8万个居各国之首



据2008年1月2日中新社报道,澳洲移民局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6至2007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共在中国发放短期商务签证83539个,居世界各国之首。远远高于列第二的美国的59073个和列第三的英国33433个。

在2005至2006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在中国签发短期商务签证76000余个,2004至2005财政年度为78000余个。
  
另据最新的澳大利亚发放的旅游签证情况统计,2006至2007财政年度,澳大利亚签发的旅游签证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达362.7万个,其中英国最多,其次分别为日本、美国和韩国,中国大陆以获签23.9万个,同比增长15.6%列第五位。发给中国台湾地区的旅游签证同比减少了12.3%。

统计还显示,2006至2007财政年度,只有2617名持旅游签证的外国人逾期不归,并寻求保护签证,约占旅游签证签发总量的0.07%。

澳洲实行入籍考试以来超过20%不及格 新政府拟全面检讨


澳洲入籍考试考场现场状况

2008年1月2日《The Age》报道,从2007年10月1日起澳洲实行入籍考试制度3个月以来,参加考试的10,636人中总共有2311人不及格,不合格率超过20%。

公民入籍考试的通常形式是在电脑上回答20道多项选择题,其中有三道涉及澳大利亚公民责任与特权内容的考题为必答题,整个考试时间为45分钟,是闭卷考试。试题与答案均为英文,因此入籍考试需要考生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也正是基于此,入籍考试不会向之前传言的那样再设立单独的英语能力的测验。考试的20道选择题只要正确回答其中12道也就是60%即可过关。没有通过者可以不限次数地重复参加考试,且只需交一次考试费。十八岁以下及六十岁以上者,以及有永久精神或心理缺陷者免考。

由于及格率较低,新当选的工党联邦政府移民部长Chris Evans1月1日表示,新政府将重新检讨这一考试制度,可能会进行大规模的修订。

请参考: 澳洲入籍考试题库和官方准备网站

SOME QUESTIONS

■When is Australia Day?

■Who was 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of Australia?

■What is the nation's population?

■What is its floral emblem?

■ What are the three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Australia?

■Who is the head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As an Australian citizen, I have the right to register my baby born overseas as an Australian citizen: true or false?
ANSWERS

January 26; Edmund Barton; about 21 million; wattle; Commonwealth, state or territory and local; the prime minister; true.

2007年12月25日星期二

中国成为悉尼所在的新州最大移民来源国


Chinatown, Sydney

《悉尼晨锋报》12月22日报道,中国成为今年新南威尔士州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人数高达4650名,位居榜首。与此同时,来自香港的新移民继续呈现停滞不前状态,并已跌出前十名,显示已经见顶。

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月1日至12月1日,共有27,494人移民悉尼所在的新州,其中六分之一来自中国。

尽管数据没有包括12月份的入境人数,移民部预计整体移民悉尼的新移民数量比去年显著减少,去年新移民人数达44,427名。

去年超过英国成為第二大移民来源的印度,今年移民人数达3182名。巴基斯坦是移民增长最快的国家,从去年第20名跃入今年前10名的行列。

有1057名伊拉克人今年定居新州,使这个战乱国家排名新州移民榜的第五位。多数伊拉克移民属于“人道援助难民”(806名) ,其次是家庭团聚移民(250名) ,仅仅只有一名伊拉克人凭借技术技能移民到新州。

同时,多数中国移民是家庭团聚(3036名)或者技术移民(1524名) ,只有90人获准人道难民庇护签证。

印度拥有最多的技术移民,截至12月1日人数为1931名。香港和南非移民已见顶,过去十年来都跌出前十名。韩国移民则从第六跌至第七位。

华裔妇女被揭在澳洲买假护照 或被剥夺新西兰公民资格



New Zealand's biggest city Auckland

新西兰当地英文报章12月23日报道,一名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被揭穿在澳洲时曾有购买假护照及签证的前科,恐会被吊销新西兰公民资格。

今年44岁报住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华裔女子郝萍(Ping Hao,音译)目前正在被新西兰内政部调查。该报披露,郝萍曾经承认在澳洲花费$15万元买到三本澳洲假护照,她曾在悉尼服刑六个月。因此,她永远不会再获准踏入澳洲半步,虽然她后来投资移民新西兰,并加入新西兰国籍,持有新西兰兰护照。

郝萍目前在中国。她离开前曾打输一宗官司,她指称奥克兰一名姓陈的华裔女子Jenny Chen欠她$24万新币,但法官判案时指出此案要考虑到“华人社区豪赌和嗜赌的背景,有大笔现金交易”。据呈堂的证据显示,两人是在奥克兰的天空城赌场内相识,两人也曾到基督城的赌场赌博。

据该报披露,郝萍在2005年因假护照及签证,在悉尼EMU PLAINS惩教中心服刑六个月。郝萍离开澳洲时,签证已被吊销,因此实际上她已不再可以返回澳洲。郝萍第一次到澳洲是1997年,先后以多种签证在澳洲居留,前后共有四年,到最后再也无法以签证方法留在澳洲时,她向悉尼的“越南黑手党”购买护照,每本$5万元,一次就买了三本,自己一本,家人各一本。当郝萍从中国返回澳洲时,在机场被移民官发现护照可疑而将护照扣起。

郝萍在2000年底离开澳洲,几个月后就以投资移民身份,到新西兰报到。当时她以存入新西兰银行一个账户$100万新西兰元作为跳板,取得新西兰投资移民身份,在新西兰住满三年后申请入籍,2004年成為新西兰公民。2005年,郝萍持新西兰护照再入境澳洲,在机场被移民部官员截获,并控予当年的假护照罪名。

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1岁时移居悉尼的新西兰移民惯犯或被遣返原居地


"Blatant disregard" … Patricia Toia at Villawood detention centre last night. She has lived in Australia since she was one but faces deportation because of her recidivism.

2007年12月22日《悉尼晨锋报》报道,1岁时即随家人移居澳洲悉尼的新西兰移民Patricia Toia被上诉仲裁庭裁定维持2004年的遣返原居地决定。

今年29岁的Patricia Toia是一名惯犯和嗜毒者。。。

新西兰政府对此决定表示失望和不满。该国外长Winston Peters的发言人说,Patricia Toia虽然在新西兰出生,但1岁时即移民澳洲,并在悉尼长大,如今却要把她遣返到一个无论何种意义上都不能称为家乡的国家。





这边遣返那边拒收 一名女犯两国发愁



2007年12月24日 08:52:27  来源:新华网


少小离家大难归,新西兰籍女子帕特里夏·卡萝尔·托亚眼下面临如此窘境。

这名29岁女子在澳大利亚生活了28年,期间留下30页犯罪记录,澳政府坚决要把她驱逐回新西兰。新西兰媒体23日说,本国政府无意收容托亚;而托亚则发誓绝不返回新西兰那个陌生的“家”,准备就此上诉。

住地不要

澳大利亚行政上诉法院20日裁定,支持本国政府2004年遣返托亚回出生地的决定。法官朱利安·布洛克说,托亚“罪行累累,是澳大利亚社会的威胁”。

托亚眼下被关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郊一处移民拘留中心。她曾入狱30多次,罪名包括贩毒、盗窃、抢劫、人身攻击、胁迫他人、无照驾驶等,犯罪记录长达30页。在狱中她又认下破坏财产等56项罪名。

托亚22日表示,准备上诉反对遣返裁定。她说,自己应受惩罚,但澳大利亚才是她的家,她要留在那里。

托亚誓言要用一切手段避免被驱逐回新西兰,“我所知该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反抗被驱逐,因为它(澳大利亚)是我唯一了解的国家”。

托亚2004年就向澳移民部门提出不应取消她的澳大利亚护照,因为除了悉尼,她什么地方都不熟。

她还辩称,自己并非十恶不赦,“我大多数入狱是因为无照驾驶……而且每次入狱时间不过6个月或4个月”。

本国不认

新西兰政府对澳法院这一驱逐裁定也不认同。

《新西兰先驱报》援引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的发言人的话说,彼得斯对这一裁定感到失望,因为托亚在澳大利亚长大、在澳大利亚长期生活,应当被允许留在那里。

“她实际上已是一名澳大利亚居民,所缺的不过是技术性认定……她的家人住在澳大利亚,支持她积极摆脱犯罪生活的人际网也在澳大利亚,”这名发言人强调说,“现在她却发现自己要被送回一个实际上根本不是她家的国家。”

时任新西兰外交部长的菲利普·戈夫在澳政府2004年提出驱逐托亚时说,澳大利亚政府推卸责任,“她说话像个澳大利亚人,思维方式像个澳大利亚人,对新西兰却全然不知”。

托亚生于新西兰,1岁时随父母搬到澳大利亚。

她说,虽然现在还有亲戚住在新西兰,但她从未联系过他们,甚至连他们全名都不知道,“我在那里有个姐姐,但不知道她究竟住在哪里。我只在6岁时见过祖父母一面”。

“我在新西兰过不下去……我连一个能留宿的朋友都没有。移民部门只能把我留在机场,”她说。

有意新生

“我厌恶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往事脸红。我并非喜欢做错事。”

托亚回忆说,自己童年时曾遭数年性虐待,逃离家门后从11岁起浪迹街头。6个月前,她打掉腹中第一个孩子。

托亚说,她正在接受治疗戒掉毒瘾,希望和27岁的未婚夫哈米什·麦克利兰在澳大利亚展开新生活。她说:“哈米什不喜欢我原来的圈子,把我拉出来。我生活中第一次出现亮光。我现在想做的就是生几个宝宝、努力工作。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她担心自己一旦被驱逐出澳大利亚,便只能和未婚夫劳燕分飞。

她说:“如果他们把我们拆散,带我去新西兰,我就只能独自留在那里。在那里,我该干什么?我能和谁一起面对生活?我根本不愿想这些事。我在这里(澳大利亚)街上混的经历已够糟,我不想到新西兰再来一遍。”

澳大利亚的中国移民回流实录


2007年12月13日

博士后回流为炒股

南京来的老何1992年来到澳洲读博士。他花了五年时间终于把newcastle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拿到手。毕业后老何又继续攻读悉尼大学的博士后学位。除了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业余时间他还会开几天的士赚点外快。十多年间虽没找到老婆,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倒也薄有积蓄。

虽然出国多年,但老何对国内的市场一直没有减少关注。近年国内兴起的"炒股热"更是让他心动不已。2002年底,老何终于按捺不住,将澳洲的家当收拾打点干净,将十几万元澳币换成人民币,打算回国加入炒股大军大干一番。

至今为止老何回国已有五年多,有人说他炒股赚了几百万,也有人说他娶了老婆。不管怎样,这位澳洲物理学博士后再也没回澳洲。

澳洲赚钱中国花

阿明也是随"1989春夏之交“那波出国潮涌到澳洲的中国留学生之一。曾任设计师的他没想到澳洲成了他享受人生的天堂,也成为断送他前程的地狱。

早期在澳洲的日子不堪回首,与其它学生一样,寂寞无聊之余,阿明迷上了赌场的老虎机。从此以后,除了进出赌场,在瞬息之间挥霍无数,阿明再无别的追求。老婆失望之余,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最后以离婚收场。倾家荡产的阿明这时才猛然悔悟。

为了戒掉赌瘾,阿明在餐馆、工厂和的士公司拼命打工。在他终于积下一小笔积蓄之后,阿明萌生回国发展再创事业的念头。他满腔热情地回国开了一个小型水龙头 开关厂,却没想到生意一直没有起色。无奈之下,阿明不得不回到澳洲,重操旧业当起的士司机。现在的阿明好像习惯了在澳洲赚半年钱,又回国花半年钱的生活, 在”回流“的缝隙中生活得不亦乐乎。

两度回流

罗从天津来到悉尼前,曾任职天津摩托罗拉电讯公司,薪水不低,待遇也不错。1998年他来到澳洲留学,感觉到澳洲与中国不一样的空气和氛围。毕业后他索兴 将老婆也办了过来。两口子都是有技能,能吃苦的人,所以对于其它移民所经历的寻工艰苦历程,二人倒是没多大困难就各自找到不俗的工作。

只是等到一切都安定以后,他们开始感觉”海外的寂寞像无边的黑夜包围过来,令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两口子越来越怀念国内热闹繁华的日子。在监禁一般熬完了两年的”移民监“,夫妻俩在拿到澳洲公民证书的第二天就胜利大逃亡似地赶回国内。

没想到国内的生活并不如在大洋彼岸日思夜想般灿烂多姿。小两口突然惊觉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已让他们应付不及。心灰意冷之余,两人再次想起澳洲纯净的天空和大海。

2005年,在经过一场场人情冷暖的变故之后,小罗夫妇终于整理心情回到澳洲。只是这一次迁徙并没有带给他们更多安稳。半年之后,耐不住寂寞的夫妻俩痛定思痛,再次做出回国决定。两人自此杳无音讯。

几天前,罗在澳洲的朋友收到一封他从国内发来的EMAIL。他告诉这位朋友,几年的颠簸没让他找到归宿,直到他的儿子昨天哇哇落地,他才第一次感觉到他们一家的心安定下来。



中国经济繁荣掀起回流潮 澳洲香港移民只剩六成


2007年12月07日中国侨网消息: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中国经济繁荣直接或间接导致澳洲的中国香港移民回流潮不竭;粗略统计,澳洲的香港移民,现今只剩六成,其余四成已永久回流香港或大陆。

  据统计数字,单是从1982年到1994年,便有95702名香港出生人士移民澳洲,另有14709名中国出生人士移民澳洲。同时有16783 名台湾出生人士移民澳洲。两岸三地移民澳洲总人数为127194名。但十多年后,已有接近4万人回流,而且因为中国大陆经济蓬勃,香港复兴,预期会有更多 人跟上这个回流潮。

  悉尼大学历史系的黄宇和教授在接受澳广ABC电视台访问时表示,他15年来在悉尼大学所教的香港学生,没有一名留在澳洲和在澳洲工作。有些最优秀的学生,现时在香港工作,所赚的比老师多三、四倍。

  不单只是华人,移民澳洲的香港外籍人士也“思变”,部份回流到香港发展。其中一名外籍人士,移民澳洲后已创下自己的事业,成为工党的高级策略师,并且落地生根,娶个澳洲太太,但他的母亲及弟弟已回流香港。他本人因为有三名年幼子女,对回流并不着急。

  回流对第二代香港移民最具吸引力。很多朋友毕业后都已回流,找到工作,并且找到伴侣。

  阿德雷德大学人口学系Grame Hugo教授解释,澳洲的移民过去十多年有重大的转变,今日的世界是“跨国主义”的世界,人们对多过一个国家认同,将来会是更多人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来往,但更少人永久居留。

三万来澳洲的中国移民回流 海归潮方兴未艾


12月13日中国侨网消息: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中国经济繁荣不但带动澳洲的香港移民回流潮,也同时掀起在澳洲的中国移民“海归”,从2000年迄今已有三万多在澳洲的中国移民回流中国大陆,有些移民回归是想赶投“股”海。

中国移民的回流,可比得上香港移民,后者近十年已有四万人移回香港,并且在2004至2005年度为止的十年,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怪现象。这十年内有33,905名香港移民抵埠,但同期回流香港的则有34,248名,为同期移民澳洲香港人的101%。

中国移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回流很少,直到1998至1999年度及2001至2002年度开始激增,人数并且不断增加,回流潮在2005至2006年度再次掀起高潮,而且有迹象显示这个趋势会持续。

据澳洲移民部出入境统计纪录,中国移民回流潮在2000年至2001年度开始浮现,由全年2,430人回流,增至2005至2006年度的3,893人,六年内共有33,036人回归中国。

据专门研究回流潮的学者,阿德雷德大学地理教授,兼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应用中心主任Graeme Hugo博士说,回流的中国移民,很多具有“两国性”,即在中国及澳洲两国都保留房产,关系,商业及人脉联系。

他认为这种联系,对澳洲未来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关系将有重要的作用。

回流男多过女

中国移民的统计出现一点有趣的现象:移民澳洲的以女性为多,比例是101名女性的对100名男性,而且现来留学,稍后有机会转身份成为永居的学生,女性的比例更大,为每108名对100名男生。但回流时则相反,以男性居多,为每100名男性的对92名女性。

澳洲学者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不过,据回流的人士自身解释,通常是因为女移民所担任的工作,在澳洲较易找到,而男性移民感到在澳洲进升机会不大而萌生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