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日星期四

澳大利亚如何吞下“医改蛋糕”


据2010年3月31日《中国财经报》报道,据澳国家卫生和医院改革委员会估计,此次医疗改革将在今后5年里要求政府投入73亿澳元的先期资金,随后每年的花费比现在高57亿澳元,整个医改的总耗资恐将高达500亿澳元以上

近日,澳总理陆克文推出了全面改革澳公立医疗体系的计划,有趣的是,这项计划的推出时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最终版本医改提案的时间几乎一致。与美国医改相似,澳医改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涉及社会多方利益分配,故受到各界的热烈评论,褒贬不一。

资金不足导致有病难医,“改革势在必行”

澳公立医疗体系受人指责已久,有两个问题最为突出。首先是公立医疗体系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很多病人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预约不上手术或不能住院治疗,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酿成严重后果。以墨尔本Box Hill医院为例,病人的预约平均等候时间长达 187天,有人甚至等了5年才能看上专科医生。门诊病人中有1100人已经等了1年多,85人等了2年多。澳洲医学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全国公立医院病床严重不足,缺口达3750张,每年约有1500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其次,由于地区差异,基础设施水平不一,公众难以得到均等的医治机会,医疗事故也层出不穷。

澳国家卫生和医院改革委员会指出,整个公立医疗体系可谓积重难返,四分五裂,而且各级政府之间权责并不明确,机制运作不畅,造成推诿扯皮,更令已经病入膏肓的医疗制度雪上加霜。陆克文的批评则更为尖锐,他表示,现有医疗保健体系是“一片混乱”,每3名急诊病人中,就有1人的候诊时间长于官方建议的时间,而且由于对医疗系统的需求激增,很多公立医院目前都陷入苦苦支撑的状态,“改革势在必行”。

空前投资弥补“耽误治疗”短板

根据陆克文的要求,澳国家卫生和医院改革委员会经过18个月的协商和研究,于去年提出了一份约300页的报告,阐述了123项建议,为澳公立医疗体系全面改革勾勒出了未来的蓝图。在此基础上,陆克文雄心勃勃的医改方案出炉了,这是继20世纪80年代,澳引入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之后最大规模的改革,也是澳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之一。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大对公立医疗系统的投资和管理力度。今后,澳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服务以及医学科研所需资金的60%将由联邦政府直接拨款,而不是由各地方财政自行解决。二是建立覆盖全国的公立医院和医疗网络,以管理和经营公立医院,取代由联邦政府拨款给地方政府管理医院的方式。三是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负责联邦政府对各地公立医院拨款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特别是负责核算地方公立医院获得的联邦政府补贴,防止款项滥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四是将对基本医疗照顾服务,即医院系统以外的医疗服务,提供全额资助。五是设立“全国医院基金”,且根据一系列的新协议,在前5年募款900亿澳元,以便为医院提供款项,而在今后10年中,将从联邦财政案中拨款150亿澳元。此外,医改的一些内容还包括联邦政府将提供财政激励措施,鼓励民众在收费较低的基础社区医疗机构就诊。

从陆克文的方案可以看出,此次医改有三大特色:第一大亮点是规模空前,投资空前,决心空前。新的医改方案将把联邦政府用于医疗体系的开支从目前的35%增至60%,并将从2011年起,每年再向医疗体系投入110亿澳元。今后全澳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科技研发等所需资金的60%将由联邦政府提供。

第二大亮点是网络经营,高效配置,理念超前。陆克文指出,将在全国建立按统一标准来管理和经营的公立医院网络,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提供财政激励措施,鼓励民众在收费较低的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全国医疗网络的建立将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由于现有的医疗体系缺陷得不到医疗保障的问题,彻底结束医疗系统问题被互相推诿的局面。

第三大亮点是处置灵活,及时就诊,公费报销。根据陆克文的医改方案,新的医疗体系一旦建立,病人接受非紧急手术的情况将得到改善。如果病人无法在其当地医院接受手术的话,则可以转去医疗体系内的别家医院,如果所有的公立医院都不能进行手术的话,病人则可前往私立医院接受所需手术,国家报销所需费用。实际上,这也是本次医改最大的亮点。倘若实现,澳大利亚医疗体系中“耽误治疗”这一最为突出的“短板”即告补平。

支持医改若加税,中产家庭不愿买账

陆克文政府烘焙出的“医改蛋糕”确实诱人,可是要将它“吞”进嘴里却价格不菲,令人疑虑。据澳国家卫生和医院改革委员会估计,此次医疗改革将在今后5年里要求政府投入73亿澳元的先期资金,随后每年的花费比现在高57亿澳元。单单牙医护理国民保健一项,每年预计就要耗费36亿澳元,整个医改的总耗资恐将高达500亿澳元以上。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澳联邦政府的年税收入减少了2100亿澳元,财政赤字也创了新纪录,达到570亿澳元,若按人口平均,每人可以分到2700多澳元的债务。为了推行医改,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增加税收或是减少开支。国家卫生与医院改革委员会呼吁为支持医改加税,据测算,仅为支持“普通牙科资助计划”一项,全民健康保险附加税率就需要上调0.75%。以年薪6万澳元的人为例,一年要为此额外缴纳450澳元。如果再加上每年新增的57亿澳元额外预算,则需要加税1.18%,即额外再缴纳大约712澳元。也就是说,普通中等收入者每年需要为医改平均多付出1200多澳元的附加税款。

作为最大买单者的中产家庭纷纷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加税是陆克文对竞选承诺的背叛,因为陆克文曾在国会众议院表示,他领导的工党政府绝不会再引入新的税收项目。

筹资有道,前景未知

如果说新医改只是给中产者造成一些不快的话,那么对政府则是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根据陆克文的方案,联邦政府将把国家三分之一的消费税直接用在医疗方面,并向公立医院提供60%的直接资金,项目总额约500亿澳元。这一方案的技术细节相当复杂,陆克文表示,还得向“联邦基金委员会”征求意见。

然而,即便新医改筹资方案在技术上可行,也未必会一帆风顺地获得通过。根据法律,新的医改方案还需要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协商后,经国会批准才能生效。因此,地方政府的态度和意见直接关系到新医改的前途。目前澳地方政府对陆克文的医改计划反应不一,西澳州长表示,该州对于医改计划持“观望”态度,政府必须保障西澳的财政状况,昆州州长则称会花数周来“消化”这份医改方案。

面对地方州政府的“不积极合作”,陆克文也并非束手无策。他表示,将在今年4月11日澳内阁会议上正式向各州和地方领导人公布医改计划。如果这一医改计划遭到拒绝,他可能提前举行大选。他表示,工党将克服有关医疗及医院系统改革的挑战,实现“竞选时的承诺。”人们不禁会问,医改是否会演化为“政治拉票秀”,成为政治家们赢取选票的手段,抑或真的会迎风破浪,创澳医疗之新气象。相信,假以时日,事实必将给出明确的答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