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星期五

澳大利亚人怎么看道德底线?

据2014年6月12日澳广报道,澳大利亚人对坐公车不买票的行为怎么看待?他们又是否觉得谎报小孩年龄以获取折扣没什么关系?澳大利亚经常使用的“别人都这样做”的借口是否真的让人们感到堂而皇之?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哪里才是底线呢?

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研究人员波拉·杜森(Paula Dootson)就这一系列话题调查了300多名澳大利亚消费者,结果发现大家认为一些非法行为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比如谎报小孩年龄而获得折扣,非法下载电视节目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杜森女士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指出,很多澳大利亚人其实都不知道,像在国外的网店上创建一个账户用来购买只在该国销售的产品,其实这是违法的。但很多澳大利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商业交易行为,不触及法律范畴。

杜森女士说:“当人们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可能还要想一想他们的行为会给什么人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再次重复做的时候,他们就不再顾及这些问题了,而当做了一种习惯。这是因为人们不再就这些行为深思熟虑,久而久之就不觉得这有什么错了。”

杜森女士透露另一项类似国际研究显示,澳大利亚零售商每年在商品偷窃和非法退还方面损失24亿澳元,零售商因此太高商品价格弥补损失,这意味着消费者每户每年得多花290元。

澳大利亚零售业专家认为,随着超级市场自助结帐越来越普遍,1%-3%的毛利润因为各种不良顾客行为而损失掉了。

各州政府对乘坐公交车不买票也很担忧,使得政府每年损失2100万到7400万元。

杜森女士认为实行更为严格的法律不能使让消费者更加诚实,只有让消费者感到内疚才能阻止他们的不良行为。


澳大利亚人如何评定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令人接受 (1 = 最能接受, 10 =最无法接受)

 1. 使用汽油优惠券购买汽油

2.在iTunes的另外一个国家创建一个账号,购买在澳大利亚无法买到的音像制品 – 实属非法行为

3. 向店员谎称要退还的产品是别人赠送的礼物,以获得同情能更容易退货

4.在度假时谎称只有两人住宿酒店,其实住了四个人 – 违反规章制度

5. 非法下载电视节目 – 实属非法行为

6. 谎报孩子的年龄以获得折扣 -违反规章制度

7. 当店员算错了帐,你发现有利于你后一声不吭

8. 乘车不买票  -实属非法行为

9. 向保险公司谎报自己东西遭别人偷,其实是自己丢的 -实属非法行为

10. 使用偷来的信用卡在网上买东西 -实属非法行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