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之母:别追捕我儿子

据2010年12月1日路透社报道,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的母亲周三称,她对国际刑警组织通缉阿桑奇感到悲伤,不希望儿子被追捕并坐牢。

国际刑警组织周二对阿桑奇发出“红色通缉令”,要求各成员国协助追捕阿桑奇。瑞典检方指控阿桑奇涉嫌强奸和性骚扰等罪行,阿桑奇则矢口否认。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亦效仿美国,调查阿桑奇和维基解密是否违反了安全或刑事法律。

阿桑奇的母亲在澳洲广播电台说:“他是我儿子,我爱他,当然不希望他被追捕并坐牢。换作任何母亲,都会跟我一样的反应。我很悲伤。

朱立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s Life 阿桑奇生平 the Whistleblower
  
阿桑奇十几岁的时候爱上了电脑,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黑客,并成立了一个名为“国际颠覆者”的组织,该组织曾侵入过美国国防部的电脑。他18岁结婚,不久妻子就给他生了个儿子。但是后来他的婚姻破裂,为了争取孩子的监护权,他陷入了耗时漫长的官司之中。据说,正是这场官司让他对政府权威深恶痛绝。还有人说,他觉得政府里有人在密谋对付他。这样,我们就勾勒出一幅有关阿桑奇的完整的新闻图片:一位具有20年黑客经历的电脑专家,一个对政府充满敌视的人,一个阴谋论者。看来,他在三十多岁时创立“维基泄密”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步了。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昆士兰州Townsville市。但更确切地说,他出生在一个不断搬迁的混乱家境当中。满周岁后不久,他的母亲 克莱尔与一位戏剧导演结婚,他们经常搬家。阿桑奇8岁时,克莱尔离开了她的丈夫,开始和一位音乐家交往,并和他生下了一个男孩。据她说,那位音乐家后来变得十分暴虐,于是他们就分开了。随后,阿桑奇同母异父弟弟的抚养权之争爆发了。于是阿桑奇从11岁到16岁期间,就跟着母亲东躲西藏。到阿桑奇14岁的时候,这家人已经搬家37次;这使得他无法接受到连贯的教育。

逃亡中,克莱尔曾在一家电子产品商店的对面租了间房子。阿桑奇常到那家店里的一台“科莫多尔64”型电脑上编程。后来克莱尔搬到一个更便宜的地方,省下钱来为他买下了那台电脑。阿桑奇很快就学会了如何破解常用的应用程序,并且在程序中发现了开发人员当初留下的隐藏信息。 16 岁时,阿桑奇得到一个调制解调器,从此他的计算机被转化成一个门户。当时是1987年,互联网站还不存在。但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系统已经有了充分联接,形成了一个隐秘的电子领域,正好可以供好奇而技术精湛的青少年肆意驰骋。

阿桑奇自称“门达克斯”,这个名字来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的“高尚的伪装”。他逐渐有了一定声誉,被称为“能闯进最安全网络的高级程序员”。阿桑奇同两名黑客组成了一个名叫“跨国颠覆”的小组,他们曾闯入欧洲和北美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属于国防部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网络。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对这一小组人展开了调查,阿桑奇被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政府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把阿桑奇和其他“跨国颠覆”分子的案件提交给法庭。阿桑奇深信,只是“参观一下”的黑客行为属于没有受害者的犯罪,他打算反击针对自己的指控。但小组其他成员却决定与政府合作。最终,他对25项指控认罪,其他6项指控被撤销。阿桑奇受到的惟一惩罚,是支付给澳大利亚政府一小笔赔偿金。思想蜕变催生“维基解密”

此后,阿桑奇做着好几份工作,他甚至当计算机安全顾问来挣钱。还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物理。他原以为试图解开宇宙的秘密规律,会给自己带来智力刺激和黑客冲动。但事实并非如此。他逐渐意识到,人类最关键的斗争是个体与机构之争。阿桑奇认为,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线路被破坏,那些阴谋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便注定会缩小,而当这种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阴谋就会瓦解。泄密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

这些想法不久便催生出了“维基解密”网站。2006年期间,阿桑奇把自己关在大学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始了工作。他在厨房里放了一张床,以提供食宿作为交换,邀请经过校园的背包客们帮忙建网站。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