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盘点悉尼华人微信七宗“最”


微信从出现到迅猛发展至今,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微信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开手机刷微信,睡觉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刷微信关手机。微信让许多悉尼华人爱恨交集,有人认为有了它方便和国内亲友联系,拓展视野,“天涯”成了“咫尺”;也有人认为有了它交流虽有广度却无深度,有频率却无温度,“咫尺”反成了“天涯”。让我们来看看悉尼华人微信生活中的的七宗“最”。

微信之最温情——时空难隔情谊

在本报进行的在线读者调查中,大多数人反映使用微信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地点限制、解闷热闹,拉近感情。其中87.5%的读者表示使用微信的原因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使用,使用的功能中用来发语音华人文字信息、群聊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使用朋友圈。

悉尼的许多华人喜欢使用微信和朋友联系,同时也在“朋友圈”展现自己生活点滴和生活体验,关注悉尼和国内亲友的动态。

不少华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身处异国他乡,和国内亲友随时随地保持联络让人感觉温情存在。有的时候大家都忙,也难以经常聊天,但经常会刷刷“朋友圈”,知道国内朋友的最新动态,不至于找不到话题渐行渐远。尽管相隔万里,友情仍在延续。

留学生小张表示微信上有小学群、中学群、大学群和旧同事群,还有来澳新认识的同学朋友群,彼此间经常互动,交流信息,缓解了不少初到异国他乡的不适和苦闷。对于本地同学,基本上用脸书;但是对于自己的同胞,基本还是用微信。

有的华人妈妈们在微信上建立了妈妈聊天群,随时更新或者交流育儿、校园、折扣、烹饪等信息。“微信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什么疑问发到群里,很快就有许多热心妈妈回复。聚会通知发到群里也非常方便。”一位华人妈妈说。

微信之最关注——本地资讯和国内热点

在本报的采访中,悉尼的华人最为关注的是本地资讯尤其是和留学移民政策、福利、医疗、房价等方面与华人生活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信息以及国内一些热点的新闻和相关评论。此外本地的一些有关吃喝玩乐的娱乐休闲信息的转发率也非常高。

许多华人的微信订阅号就内容而言,基本三大块,首先是为本地的新闻,这让读者能够随时了解澳洲最新及热门事件、政策、现象、议题以及有趣的事件,而以这些本地新闻热点而延伸出来的评论和解读也受到华人的欢迎。

其次是国内的新闻,许多华人仍然非常关注国内的事实动态。再次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或者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相关的内容。有的人订阅了关于旅游、书画、钓鱼、教育、茶艺欣赏等各方面的内容。

微信之最无奈——内容重复无营养

曾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刷新朋友圈了吗?”微信方阵响亮地回答:“首长好,天安门wifi密码是多少?”这颇为形象地概括了许多人朋友圈的内容。

对于不少悉尼华人微信用户来说,他们的微信里大多数流行的帖子和国内亲友的基本相同。朋友越加越多,但是微信所传送内容的含金量却是直线下降。各类真假难辨、重复性、无营养的内容泛滥,这也在让一些华人开始逃离微信,尤其是朋友圈。

有的华人表示,最初玩微信时很新鲜,加的都是好友,内容质量有一定的保证。现在个性鲜明和高质的内容少见,多是标题轰动内容苍白,动不动就是“感动、激励、惊吓了全球几亿人,不看终生后悔”和以某某名人首富成功人士之嘴冒出的成功秘笈之类的,许多都是碎片化和快餐化的信息,每天花了时间却又没有享受到真正阅读的快乐和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微信之最反感——虚假信息,强迫转发和广告

相较一些同质重复无营养的帖子,让许多华人最为反感的则是虚假、强迫转发和广告的信息。

在本报调查中,不少人表示最反感三大内容,首推虚假信息和标题党,一些谣言披上“科学”或者“常识”的外衣,便被大肆转发。其次是各种转发求平安或好运、各种佛经祈文符咒灵童的帖子,如果不转发自己和家人就会有不好结果云云。三是朋友把朋友圈当做营销圈广告圈,不断发布自己的产品和广告比如代购之类的。

不少华人表示,这些让人反感的信息的来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微信主人喜欢刷屏,看着满满屏幕都是代购、求转发的信息,而一些自己想看的朋友的信息都被淹没了,这无疑让许多人反感和生气。

也有人表示,手机在自己手上,碰到喜发此类信息的朋友,果断拉黑没商量。

微信圈之最困惑——身份模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同时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所处立场、说的话、做的事也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当只有一个手机、一个微信号、一个“朋友圈”的时候,多种社会属性在“朋友圈”狭路相逢时,“你”的身份是什么?

华人付小姐刚来悉尼时在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微信上都是国内旧时朋友,因此在朋友圈发的内容也都是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后来付小姐自己成立的公司,也多了不少华人客户,为了方便联系和扩大业务,也在微信上加了许多客户。在群聊功能上的确非常方便。

但另外的问题出现了。虽然如果不是互相加入好友的话,在朋友圈是看不到彼此的评论,比如客户是看不到付小姐的朋友亲切地叫她“闷猪”。但是就朋友圈所发的内容,是应该随意私人呢,还是应该专业呢?旧时的朋友对她的业务不感兴趣,谈得太多难免觉得她“装”;客户对她的私人生活的碎碎念同样不感兴趣,而且破坏了她的专业形象。这让付小姐在更新每一条信息的时候,都要思前想后。一味转发看似安全,但是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觉,也很容易被打上“无趣的搬运工”的标签,继而被屏蔽和抛弃。

一些华人表示,他们通常会发布一些和个人工作、友情、爱情、生活无关的内容,同时会在这些内容之上再加一两句原创的评论。这样,既有存在感也不越任何线,是很安全的方式。

微信之最不自在——父母围观朋友圈

有华人反映,今年的微信似乎越来越老年化,因为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开始玩微信。因为两地相隔的原因,不少老人都希望与孩子在微信上加为好友,互相关注朋友圈。这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来说,在微信上和父母打照面,既欢喜也尴尬,有人感到温暖有人感觉不爽。有的人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父母开放朋友圈;有的人将父母加为好友,可以互动聊天,但在朋友圈将父母拉黑。

相较于一些拖家带口的华人愿意在朋友圈里和国内父母分享生活点滴和儿孙辈的近况。一些年轻华人或者留学生,并不愿意向父母开放自己的朋友圈,可以和父母频繁在微信上聊天,但是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

一位留学生表示,“如果父母围观,会感觉难以畅所欲言,留学就是一场辛酸史,经常会吐吐槽抒发情绪什么的,给父母看到多不好。空间导致了彼此信息的不对等,我想让父母看到的信息是已经被我过滤过的信息。”

微信之最担心——隐私泄露

不少接受采访的人表示,使用微信最担心的是隐私安全。

本报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6.7%的读者从没听说周围或者亲友因为约见微信网友时利益受到侵害的事情,虽然看国内报章杂志一些功能使用比如“摇一摇”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成了寻找**和卖淫嫖娼的工具。受调查者的读者中鲜有人使用“摇一摇”,高达76.5%的读者表示聊天的对象仅限于亲友和认识的人。

华人胡小姐表示,微信朋友圈经常会出现一些测试的帖子,比如输入测前世今生,输入出生日期算命什么的。虽然她并不相信,但是出于好奇还是会一步步跟着测。后来从新闻上看到,有的测试名义上是玩游戏,而实际上则很可能是在盗取个人信息。这让她感觉非常后怕。

还有一位网友反映,今年8月听本土的电台,有听众投诉微信账号被盗,盗用者随后发信息编造虚假故事,说这位听众遭遇不测,急需金钱支持,结果朋友圈内上当者众多,损失了钱财。这也应引起大家注意。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