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文学之都”墨尔本有浪漫更有文学


“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评出的“文学之都”有英国的爱丁堡、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美国的爱荷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8月28日宣布,将澳大利亚城市墨尔本命名为“文学之都”从而使该城市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第13名成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前发布的一份公报中指出,墨尔本是澳大利亚文学的摇篮,其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文学对于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那是一座城市秘密的珍珠,只要顺着光影或者小树的暗示拐进去,你就打开了包裹礼物的绳索。这样的乐趣,墨尔本也有。

那些老书店,就是墨尔本的珍珠。隐蔽在小径的无名角落,有着陈铎的银发,方明的嗓音,或者田芳的迷人鱼尾纹。它们是老人,但不蹒跚,不咳嗽,积攒下岁月的尘土,吸收了足够的光,充满着博尔赫斯的憧憬:天堂就是一间图书馆的模样。

有多少人走进来,摩挲过这一排排图书的脊背?他们的眼神跳动,默默念着闲逛老书店时的咒语:每次我来看它,我总能看到新的东西。若心诚,咒语就会灵验,不在这一家,就在下一家。那些寻觅的人群毕业于同一所魔法学习,恪守着同样的信条:不是你在找它,它也一样在找你。

也一定会有一个接头暗号的,是门帘上的那串风铃,或者小小橱窗里的蓝丝绒垫子,一盆滴绿的植物,或者一只懒懒的猫。请进,欢迎走进迷宫,从进门的那一刻起,时间将会打包,呼吸将会收起,你将仿佛遁入影院的黑暗里,颗粒般影像的《乱世佳人》,没有一个片段你不熟悉:费雯丽走下南方大宅的螺形楼梯,克拉克·盖博抬头,盯着她看。

这只是老书店的幻像,泛在表层的磷光。抽出一本,你会看到年轮的灰烬,化作书皮上浅浅的尘土,等等,不要着急翻开,注意到浅浅尘土上那些不细察觉的脚印了吗?好像活点地图上哈利·波特看到的脚印,它们在提醒你:这个秘密花园里,你正享受的欢愉风暴,曾经被别人刮起过,他们有着和你不同的面孔,却有着同样的一条神经中枢。

最最要命的,在墨尔本,这样分岔的小径是没有数量的,小径上藏着的秘密花园也是没有数量的。所以,最好不要按图索骥,而是信马由缰。漫无目的的时候,目的向你走来,这很像亚拉河上掠过的一只小鸟,也像莱庚街头陌生人给你递过的一杯咖啡。电光火石之间,还会有个东方女子妖精般的背影,在起伏书架间,若隐若现,她绝对不会出现在出发前你摊开的地图上。

后来,费雯丽会和熟人说,“那个人盯着我看,好像我没有穿衣服似的”。在老书店,这不是盖博的目光,而是一个标准书虫的目光。书虫的模样应该是伍迪·艾伦的轮廓,不知道墨尔本是否有这样的“纽约面孔”。家道中落的费雯丽,会用绿色的绒布窗帘缝制一件礼服,照旧惊艳,岂不正是老书店的范儿?奥黛丽·赫本头扎浴巾,不经意地在《第凡尼的早餐》里唱着Moon River;《欲望号街车》里头那件浸透了马龙·白兰度汗水的背心;约翰·福特和希区柯克的暗战。

这些光影,和文字如出一辙,你在墨尔本的老书店都能遇见。

1 条评论:

Unknown 说...

上海这样的地方几乎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