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澳大利亚一起32年悬案水落石出 汹汹民意酿制冤案


据2012年6月13日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报道,澳大利亚一宗“野狗叼婴”的司法奇案历经32年调查,12日终有结论。法医伊丽莎白·莫里斯当庭宣布,1980年,9周大的女婴阿扎利娅是被野狗袭击遇害,由此洗刷了女婴母亲林迪·克莱顿的冤屈。林迪12日说,“时间会还你以正义和真相”。

法医莫里斯12日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法庭上宣布第四次尸检结果时,泪湿眼眶。“阿扎利娅的死因是野狗袭击和叼食。”据《悉尼先驱晨报》12日称,莫里斯语音刚落,挤满人的法庭响起了掌声。32年,4次尸检,1场谋杀审判和1次澳大利亚最高级别的皇家委员会司法调查,阿扎利娅的父母终于洗刷了罪名。

林迪一家的命运在1980年8月17日改变。当时,林迪和丈夫迈克尔·张伯伦带着两儿一女在澳洲中部乌鲁鲁巨岩附近露营,小女儿阿扎利娅出生才9周半。当晚阿扎利娅离奇失踪,母亲林迪坚称目睹孩子被野狗叼走,发现时已来不及阻止,也没能追到野狗去向。阿扎利娅的尸体被发现后,1981年澳大利亚检方首次验尸认定,案情符合林迪的叙述。美国《洛杉矶时报》说,但随后的调查发现散落在沙漠中的女婴服“是人为撕扯过的”。

1981年的第二次验尸报告将林迪送进了监狱。澳大利亚检方指控林迪用指甲刀刮破阿扎利娅的喉咙,试图模仿野狗的袭击伤痕。林迪1982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后入狱服刑,丈夫张伯伦被判为共犯,予以缓刑。《澳大利亚人报》12日说,当年全澳大利亚都在分析林迪的杀女动机,“可人们什么也没找到,迈克尔是颇有声望的牧师,林迪是牧师的女儿,两人可谓道德典范”。

实际上,当年澳大利亚民意扮演了重要角色。《洛杉矶时报》称,人们从来没听说过野狗有本事叼走9磅重的婴儿,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谴责林迪夫妇,有人对林迪吐口水,有人跑到林迪家附近学野狗叫。直到1986年,澳大利亚当局在野狗窝附近找到女婴外套,澳最高司法调查小组皇家委员会介入,并推倒了大半检方举证,林迪杀女才得以翻案。同年林迪被释放出狱,但官方并未给出结论,洗清林迪嫌疑。

1995年的第三次验尸无疾而终,2004年一名地方法官拒绝了林迪重启此案调查的申请。其间,林迪和迈克尔离了婚。法医莫里斯最终接手此案,并从阿扎利娅的尸体上发现三处野狗袭击的致命伤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莫里斯的结论在1981年就应该得出了:现场曾传出犬吠声,林迪的帐篷里有爪痕,有拖曳的痕迹。澳大利亚有网友留言称:“时间教会我们,不要臆断一切,时间教会司法不要被民意左右。”

迈克尔12日在法庭外说,一场“惨痛战争”终于结束了,林迪庆幸的是,在那么多次绝望后,“正义和真相终究到来”。好莱坞曾将林迪案翻拍为电影《暗夜哭声》,使这桩奇案广为人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