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什么都上涨!

ANZ再度自行提高房贷利率


2008年4月28日下周一开始,ANZ浮动房贷利率将上调10个基准点至9.47%。
就怕这个,下月初储备银行未必立即升息,而这几个大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却自己先又开始涨息了。。。

串谋用汽油弹炸珀斯中餐馆 白澳狂魔帮凶获假释


John Van Blitterswyk has been granted parole after serving 16 months in jail for plotting to firebomb Asian restaurants.

2008年4月24日《澳洲人报》报道,“白澳狂魔”Jack Van Tongeren的“左膀右臂”John Van Blitterswyk因串谋用汽油弹炸西澳珀斯的中餐馆罪名成立去年5月24日被西澳地方法院判入狱两年零四个月。在狱中服刑16个月后近日获得假释。

今年59岁的被告John Van Blitterswyk是前“澳洲国家主义运动”的保安头目,负责Jack Van Tongeren的安全,被告被控串谋在2004年用汽油弹炸四间中餐馆。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墨尔本P牌司机255km时速狂飙创维州纪录被判入狱三个月


Fast mover: Andrew Pickering.

2008年4月24日AAP报道,家住墨尔本Malvern的20岁P牌司机Andrew Pickering去年八月创出了维州飚车最高速度纪录。当时这小子为逃避警车追逐,在新州到维州一段500公里的路上狂奔,最高时速达到255公里!

更加离谱的是,当时他的崭新Suburu WRX STI车上还放着两个鞭炮。警方经过5次追逐终于在 Craigieburn一条死胡同里将他截停并逮捕。今天他在Broadmeadows地方法庭被判处入狱9个月,缓刑半年,罚款$2000元,实际服刑三个月。

澳洲奥运圣火传递前后高唱中国国歌



堪培拉奥运圣火传递顺利落幕


2008年4月24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24日11点40分(北京时间9点40分)左右,北京奥运圣火在堪培拉的传递落下帷幕,最后一棒火炬手索普点燃奥运圣火盆。

堪培拉是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和谐之旅”的第15站,同时也是奥运圣火在大洋洲的唯一一站传递。

今天的堪培拉天气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圣火传递开始前,在堪培拉的和解广场进行了极富澳大利亚特色的歌舞表演,当地时间清晨6点,还燃放了烟花助兴。在充满土著特色的欢迎仪式和熏烟仪式后,澳大利亚奥组委主席和堪培拉地区首席部长分别致辞,欢迎北京奥运圣火来到澳大利亚。首棒火炬手、土著青年塔尼亚•梅杰从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手中接过火炬,跑出首棒。

火炬接力途经了中国驻澳大使馆、战争纪念馆、高等法院、国家图书馆、国会大厦等著名地标,在上午11点40分左右,最后一棒火炬手“飞鱼”索普在联邦公园点燃圣火盆。今天的接力路线全长约十五公里,其中还有一段是在格里芬湖上进行的传递。随后堪培拉还将举行庆典仪式。

堪培拉的圣火传递共有八十位火炬手,除了担任最后一名火炬手的索普外,中国前速滑名将叶乔波也作为火炬手在堪培拉传递了圣火,此外还有残疾火炬手坐轮椅传递圣火,全球年龄最大的91岁的高龄火炬手也出现在堪培拉的接力中。火炬传递沿线还上演了富有当地特色的歌舞,在终点联邦公园附近,则有极具中国特色的腰鼓表演。

据悉,今天总共有来自澳大利亚各地的两万余名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中资机构职工来到堪培拉,为奥运圣火加油助威。很多华人在凌晨不到四点就赶来,还有从新西兰远道而来的留学生。沿途到处可见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同时也有不少澳大利亚本地观众,热情洋溢现场观看圣火传递。

堪培拉方面对圣火传递的安保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并在几个高危地区进行了重点防范,有大量警力保障火炬接力顺利完成。在圣火传递沿途,有极少数“藏独”分子闹事,但很快被当地警方制服。截至发稿时,警方已经拘捕了数名闹事者。

北京奥运圣火当地时间今晚9点将搭乘“奥运圣火号”专机,飞赴“和谐之旅”的下一站日本长野。



奥运火炬传递 堪培拉上空出现“北京奥运加油”飞机横幅

下周在维州开车可以随便超速?


A driver's dream ... Victorian cops are threatening to stop issuing on-the-spot fines for speeding

2008年4月24日《Herald Sun》报道,如果长周末无法获准休假等“劳资纠纷”无法获得解决,维州警察工会可能采取“罢工”行动--下周100多名路上执勤的交通警察可能拒绝开立汽车超速罚单。

警察协会助理秘书Bruce McKenzie表示,这些警察对被抓获的超速司机只开出警告或直接交由法庭处理。
"Instead of on-the-spot fines, we'll give warnings or take the matter to court," Police Association assistant secretary Bruce McKenzie told AAP.

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澳洲火炬传递Logo出错 澳方道歉更正


2008年4月23日《澳洲人报》报道,澳洲奥委会发给媒体的奥运火炬传递《媒体计划》封面闹出“乌龙”。著名的奥运Logo五环变成了四环。好在发现及时,官方已经道歉并且更正。

山东学子澳洲传圣火:谁来抢火炬我就踹谁


2008年4月22日新华网报道,济南学子于长斌荣任堪培拉站奥运火炬手的消息昨日见报后,本报特约通讯员在澳大利亚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于长斌,向他转达了济南人民的祝贺。这是于长斌被宣布成为火炬手以来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他说:“感谢济南的父老乡亲们,我一定会保护好圣火!”

“万一有人冲来捣乱,我会毫不犹豫地踹他!”

据于长斌介绍,堪培拉站的奥运火炬手选拔主要有三个类别: 澳大利亚奥委会提名、奥运会赞助商提名以及北京奥组委提名。

去年9月,于长斌由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推荐报名。身为热心公益活动的学生领袖,同时又是年轻有为的学术精英,于长斌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火炬传递澳大利亚堪培拉站的火炬手。

被问及成为火炬手的心情,于长斌说:“当然觉得光荣和兴奋,这可是咱们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能在国外给咱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举火炬,特别自豪。”于长斌告诉记者,堪培拉的火炬传递共有80棒,每名火炬手大约跑250米。根据规定,接力次序以及最终的路线要到火炬传递的前一日才会公布。

澳大利亚规定,火炬传递中的保安工作由该国联邦警察全权负责,中国的圣火队员“蓝衣卫士”将只在接换棒时陪跑,无形中这加大了火炬手面临的压力:一方面要尽量把重约700多克的火炬举高,以便让沿途欢迎的群众看到;另一方面要提防可能出现的意外。看到在巴黎和伦敦的火炬传递时极少数人的恶意攻击行为,于长斌说:“万一有人在我跑时冲过来捣乱,我会毫不犹豫地踹他!作为个人来说,我有权利做自我保护;作为火炬手,更有责任保护奥运圣火不受侵犯;更何况用过的火炬会留给本人作纪念,我不想它被某些人的脏手玷污!”

济南走出的国际人才

于长斌不到27岁已博士毕业,并在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讯技术研究院任研究员,兼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学院客座研究员。从小到大,他在求学路上所获的奖项与荣誉,令人们不得不对这个“娃娃脸”刮目相看。

中考的时候,于长斌放弃了保送的机会,考入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时,18岁的于长斌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后来他放弃了保送清华、北大的资格,争取到了新加坡教育部全额本科奖学金,奔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2004年毕业时,于长斌获得了南洋理工大学荣誉奖,也是当年唯一获此奖的中国人。毕业典礼上,他成为唯一用中文作毕业发言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于长斌放弃了英国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的奖学金机会,选择去争取一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名额。他又一次成功,获得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澳大利亚政府亚洲奋斗奖”;该奖项当年在亚洲仅11人获得。2005年,荣获多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奖学金的于长斌,来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国立大学直接攻读信息工程学博士学位。

在新加坡读书时,于长斌就参与和组织了许多学生社团活动。2005-2007年间,他担任了澳大利亚堪培拉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现任荣誉主席。2007年,他参与组织了“情牵奥运,心系中国——— 堪培拉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奥运志愿者集体报名活动”,时任驻澳大使傅莹女士作为特别嘉宾出席。

“做个济南人我很幸运”

于长斌介绍,家人从他报名火炬手的那天起就十分支持,他如愿入选后,更是为他骄傲。他说他的父亲、山东大学的于教授是体育爱好者,自己在他影响下从小就对体育感兴趣。“我爸特别爱看奥运会,为取得最佳视听效果,每次要开奥运会前他就会换一台电视机。”

最近几天,于长斌已通过同乡会和网络了解到济南市民踊跃为悉尼捐赠国旗的盛举。他介绍,堪培拉城市规模不大,早就买不到国旗了,这次家乡人民真是帮了大忙。“这让我感到,背后有许多父老乡亲与我站在一起,有许多有志青年在以各种方式支持奥运。我相信所有来参加堪培拉火炬传递的朋友们,会在我们跑的时候用最洪亮的声音、最大的热情来欢迎火炬!”

记者了解到,这是于长斌入选火炬手以来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他说:“感谢济南的父老乡亲们!作为‘80后’济南人,我更是对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有切身感受。”

在堪培拉组委会的火炬手名册上,有每个火炬手的居住地。记者注意到,虽然身在堪培拉,于长斌名字后面依然是Jinan City,Shandong,China(中国山东济南)。

于长斌说:“我相信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累积,但是更离不开他成长的环境。不论走多远,济南人身上的诚恳、朴实、团结的优秀品质都在深深影响着我。做个济南人,我很幸运!”

移民聚居区过半澳洲本地人嫌移民太多


2008年4月22日《悉尼晨锋报》报道,住在移民聚居较多地区的澳洲人,超过半数澳洲本地人认为移民太多了。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51.3%住在移民聚居地区澳洲人认为澳洲移民太多。全国的比率为38.8%。这些出生在澳洲,父母都是澳洲人的受访者,如果住在移民多的地区,则更有可能对澳洲移民政策持否定态度。对于多元化移民计划及其价值观以及政府对保持少数族裔风俗和传统予以支持的做法持否定态度的澳洲人占18%,移民聚居区澳洲人更有23.5%持否定态度。

这次研究的高移民区包括维州Greater Dandenong和Hume,新州的Auburn和Fairfield市以及昆州Stretton-Karawatha和Calamvale。

最不支持政府移民政策的人是那些持中专学历,出生在澳洲且父母都是澳洲人,年龄在54岁以上的人。

据报道,十个澳洲人中就有一人在过去一年里因身为少数族裔和宗教信仰遭受歧视。在这些高移民地区中,超过半数的第一语言是普通话、粤语或越语的移民表示曾受到过歧视。

维州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交叉路口


2008年4月20日《Herald Sun》报道,维州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交叉路口排名如图。

生擒薛乃印六华人获万元赏金 大部分捐给小千寻


2008年4月23日澳洲新闻联社报道,在美国抓获新西兰杀妻弃女疑犯薛乃印的六名华人今天获得新西兰警方奖励的一万美元悬赏金。

警方赞这六名华人很正直,事先并不知道有悬赏仍挺身而出。今天在阿特兰大一个正式仪式中,新西兰警方将赏金颁发给六名华人。

据报导,六名华人决定把赏金中的8000美元捐给小千寻,另2000美元捐给他们一位贫困的老朋友。

墨尔本房产市场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2008年4月21日《The Age》报道,墨尔本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据Residex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头三个月,墨尔本东南区房产增值继续表现良好,其中 Ashburton录得7.72%的最高升幅,Ashwood紧随其后,为7.59%,Caulfield East是7.49%),Mount Waverley为7.47%,Glen Waverley为7.21%。

与此同时,墨尔本外环远郊,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和服务网络,今年初开始房价开始下跌。其中Braeside表现最差,跌幅为1.93%,而Frankston South典型的全幅独立屋价格跌去了1.8%,西北区Hillside房价也下跌1.66%。

Australia ,Lucky Country


澳大利亚,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岛屿国家,经联合国批准,其领土领海面积大幅增加,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这是一片多么lucky的热土!

2008 China Stand Up!

墨尔本无铅汽油价格突破每升$1.599元再创新高


At the bowser ... the picture tells the story - the price of fuel in 1991 (left) compared to today's prices

2008年4月23日《Herald Sun》报道,澳洲统计局刚刚公布了一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达4.2%,远高于预期,使下月初央行加息的预测再度升温。

今天是例行的然油价格上调日,墨尔本一些加油站91号无铅汽油已创出每升$1.599元的新高!

每天超过100多名新西兰人移居澳洲


LEAVING ON A JET PLANE: Figures show in the last year, 43,419 New Zealanders have crossed the Tasman to live in Australia.(Fairfax Media)

2008年4月21日新西兰媒体报道,新西兰统计局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每天有100多名新西兰籍公民跨过塔斯曼海峡移 居澳洲。单单三月份一个月就有3100名新西兰人永久移居澳大利亚,过去一年的总数则高达43,419人,净流失人数比去年大增28%,创出2001年以 来的最高记录。

而从世界各地移民到新西兰的净人数也大幅减少,2006/07年度为12,081人,而去年一年只有4678人。特别是中国移民新西兰人数更降至1900人,落后于英国、印度、菲律宾、斐济和南非。1996至2004年,中国一直是新西兰的最大移民来源国。

反对党称新西兰税收高企、澳洲工资较高是主要原因,而且离开新西兰的大都是一些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及大学毕业生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

新移民最初登陆两年期间免费证件翻译服务

澳洲政府为新登陆入境起两年内的新移民和难民提供免费的证件翻译服务,两年后这项服务就需要付费。

免费翻译的文件包括结婚证明、离婚证明、出生证明、死亡证明、学历、驾驶证、儿童免疫证明、工作经历、专业协会证书等。由成人移民英语课程办公处(简称AMEP)负责此项服务。

所需手续不复杂。只要提供永久居民签证并把所需翻译文件原件和有太平绅士(JP)签字的复印件提供给他们即可。澳洲太平绅士有权做复印件的加注以保证复印件和原件相符。大多数邮局和、银行和药店都会有太平绅士,JP的签字服务也是免费的。

政府认可在文件上签字的人员还包括医生、牙医、银行经理、药剂师、高等法院的律师、警察。

联邦政府拟引入更多市场竞争降低食品价格


2008年4月23日《悉尼晨锋报》报道,联邦政府将引入条例可以让大型外国超市集团如Wal-Mart、Costco和Aldi等更容易在澳洲设立分店,以增加市场竞争,打破Coles和Woolworth两家独大的局面,降低澳洲食品杂货的价格。

全球调查:悉尼名列最易生活城市前三名


2008年4月23日《悉尼晨锋报》报道,一项有关城市生活方式的全球调查(Veolia Observatory of Urban Lifestyles)显示,悉尼名列全球最容易生活(easy to live)城市前三名,其余两名分别是芝加哥和洛杉矶。

调查访问了埃及亚历山大、北京、柏林、芝加哥、伦敦、洛杉矶、里昂、墨西哥城、纽约、巴黎、上海、悉尼、布拉格以及东京共14座城市8500位居民,悉尼有630名15~70岁居民接受了访问。

这些悉尼居民认为,悉尼是个充满欢乐、干净整洁,相对安静,富有魅力的城市。其低人口密度、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也备受好评,悉尼居民认为自己生活乐观、压力不大。悉尼人对居住条件、住房及环境比较满意,特别是他们喜欢悉尼所提供的文化与休闲活动和居民的多元文化,以及高于平均水平的治安与整洁环境。

北京奥运圣火专机顺利降落在堪培拉机场


澳洲东部时间今天早晨7点50分,北京奥运圣火专机顺利降落在堪培拉机场。

澳方在机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今晚六点开始,首都堪培拉将在三个地点举行施放烟花焰火,庆祝和欢迎北京奥运圣火到来。

电视直播镜头中,堪培拉机场围栏铁丝网外有数名中国留学生挥舞着五星红旗。。。。



今天清晨,几名ZD支持者爬上悉尼海港大桥准备展开横幅标语前被联邦警察逮捕。

另据2008年4月23日《The Age》头版头条报道,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的说法与澳洲总理陆克文明显相抵触。

章大使表示,本周四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的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期间,如果圣火受到威胁,他预期中国的圣火护卫队人员会介入保护火炬的行动,他们将以肢体捍卫防止圣火熄灭。

但陆克文总理一再向澳洲民众保证,只有澳大利亚警方和安全人员才能提供火炬接力活动的全程保安措施。

万一陷入偿付房贷困境怎么办?


万一陷入偿付房贷困境,请参考以下专家建议:

What to do if you're struggling
• As soon as you miss a repayment get legal advice and contact your lender about trying to work out a repayment schedule. The Consumer Credit Legal Centre of NSW says it’s easier to work out a repayment schedule with banks than non-bank lenders, because banks are governed by a code that requires them to work with loan customers who are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there is also an ombudsman to deal with disputes.

• Under the Consumer Credit Code, if you’ve fallen on hard times due to illness, injury or job loss you might qualify for a hardship variation to your repayments.

• If rejigging repayments is not an option, try to sell the house yourself rather than let it go at a mortgagee sale. You need to do this before your lender starts court action. Although banks are bound to try to get the best price possible for a house, the RBA says voluntary sales seem to fetch between 15 to 20 per cent more than mortgagee-in-possession sales.

• In some circumstances borrowers can dip into their superannuation to get their home loan back on track. The 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needs to approve the early release of superannuation. In 2006, APRA approved 13,781 ap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release of super due to financial stress resulting from either mortgage payments or medical expenses. This worked out at $135 million, compared to the $77 million released early the previous year.

Be careful. Only do this if you think your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re short- term. If they are ongoing, you might still lose your house and have little superannuation to fall back on.

• Depending on your policy, some insurance companies will cover home loan repayments. This will only be possible with policies like income protection or mortgage protection insurance.

Lender's mortgage insurance - which you generally have to take out if your deposit is less than 20 per cent - protects the lender, not the borrower.

• Several state governments, including NSW, Victoria and Queensland offer short term, interest free mortgage relief loans to cover temporary shortfalls. You must live in the property and the loans will only be granted if the value of the house and size of the mortgage are under certain thresholds.

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

澳洲领土大增 晋身名副其实资源大国


联合国同意澳洲可以扩大南部、西部与东部的疆界,这可能让澳洲得到海底石油与天然气的“宝藏”。

据法新社4月21日报道,澳洲资源部长佛格森表示,联合国同意澳洲对于大面积的海床拥有管辖权,因此澳洲领土将大幅扩张,多出的面积为法国的五倍,新西兰和英国的十倍。

佛格森说,联合国做出的决定,将扩大澳洲南部、西部与东部的疆界,进一步纳入共250万平方公里的领域,这可能让澳洲得到海底石油与天然气的“宝藏”,是潜在的金矿。

佛格森说,联合国大陆礁层界限委员会同意澳洲可以控制标准两百海里以外的大面积海床领域,其中部份毗邻澳洲的南极领地。这项决定将让澳洲拥有海床上与海床下的一切事物,包括可能相当丰沛的石油与天然气矿藏,以及生物资源。

澳洲拥有大量的煤矿、铀与其他矿藏,但石油供应有限,佛格森说,联合国的决定将让澳洲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勘探。

房贷压力日增 全澳1/5家庭或会失去房屋


2008年4月22日《悉尼晨锋报》报道,Fujitsu和JP摩根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利率上升,房贷压力不断增加,全澳五分之一家庭可能会失去他们的房屋。这些家庭经济状况一旦出现严重问题,只有一半的机会可以摆脱失去房屋的困境。

在各州之中,新州依然是房贷危机的重灾区。屋主被迫出售房产,或因无力偿付房贷被强行拍卖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维州,西澳则是房产转房贷 (refinance)比例最高的州。不过,转房贷后最终失去房产的可能性却会增加两倍。(Once borrowers have refinanced, they are more than twice as likely to ultimately end up losing the house.)

年轻家庭是感受房贷压力最深的群体,大约35%的人受到房贷压力困扰。储备银行官方现金贴现利率每升高25个基准点,就会导致额外15万个家庭遭受轻度贷款压力,75,000户将深陷房贷压力的困境中。

和平护卫奥运圣火 尽可能避免过激行为


这是2008年4月14日墨尔本大报《Herald Sun》报道13日在墨尔本市中心举行的迎奥运、反藏独大游行,突出了藏独支持者被学生殴打场面的图片新闻。

4月24日星期四,当北京奥运圣火在堪培拉进行传递的时候,请一定要避免主楼下面的图片中这种过激场面出现,千万不要授人以柄。西方媒体正虎视眈眈等着这种场面。。。

悉尼藏民向堪培拉进发 周三晚在中国驻澳使馆前集会抗议


On the road ... Members of NSW's Tibetan community on the first day of their 70-kilometre trek to Canberra.

2008年4月22日《悉尼晨锋报》报道,16名来自悉尼所在的新州藏民社区成员已经开始向首都堪培拉徒步进发,沿路绝食,其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只有13岁。

他们预计将于本周三、北京奥运圣火在澳洲传递的前一天抵达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在那里将与堪培拉的藏民会合一起进行烛光集会抗议。

“世界地球日”



第39个“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数十万群众参与集会,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 作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

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呼吁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

此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约50人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前示威 12藏民当众剃头抗议


这是3月16日超过100名藏民在墨尔本Toorak的中国领事馆前抗议的场面。示威者向中领馆投掷鸡蛋和水瓶“炸弹”(water bombs )。一名女子通过警方警戒线,溜入中领馆停车场内,被警方驱离并警告。

2008年4月20日澳洲广播电台报道,4月20日星期天大约有50名旅澳藏人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门外示威,其中有12名藏人当众剃头,以示悲伤和团结。

达赖喇嘛在澳洲的代表Atisha Tenzin表示,“西藏的情况是国际间不能接受的。”

米价飞涨 澳洲米在香港九天时间飚升近40%


据2008年4月21日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超市的食用米加价风也已吹至澳洲米,两大超市4月20日的澳洲食用米零售价较就九天前飆升32%至36%。部分牌子的泰国米售价更继续攀升,在百佳超市出售的8公斤皇府泰国香米升幅高达40%。

前中国驻澳大使傅莹: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


4月6日中国驻英大使傅莹手持祥云火炬在伦敦华埠唐人街完成奥运火炬传递

对于傅莹女士,澳洲华人一定不会陌生。她是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在履新不久就遇上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政治一秘陈用林事件。她在该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危机处理能力备受好评。这也使她仕途顺利,结束驻澳大使任期后被擢升为驻英大使,为副部级待遇。

本月初伦敦圣火传递后,她走访了英国电讯媒体集团(TELEGRAPH MEDIA GROUP)总部,重点介绍了北京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的情况,对火炬传递出现的破坏活动谴责,对许多伦敦民众对火炬传递车队笑脸相迎、挥手示意感到欣慰。访问后,傅莹撰写了“火炬传递之后的思考”一文,刊登在4月13日的《星期日电讯报》上。

这篇文章发表后反响强烈,BBC、法新社等西方通讯社和报章都广泛加以引述和报道。这篇以个人观感的形式、非常感性的笔触写就的文章,打动了不少读者,在中英文两个世界都有深层的意义。一方面是以西方世界读得懂的语言、习惯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尝试改变中国僵硬说教的文宣印象,而对中国的官员和读者来说,也会意识到,建立个性化、人性化的话语体系,在对外交往中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文章有理有节,声情并茂,英语水平相当高,值得一读。

以下是中文版本全文:

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

  4月6日那天早上,我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想:今天的北京奥运火炬伦敦段的传递将会怎样?

  大约八个小时以后,当第80位火炬手,英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霍尔姆斯手举祥云火炬,跑上千年穹舞台,点燃了圣火盆时,场内4000多名观众一片欢腾。

  这一天将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一次碰撞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碰撞火花四溅,充满躁动,中国是首次举办奥运会的发展中国家,而英国则是迎接火炬的第一个西方国家。

  在返回机场的大巴上,北京奥组委年轻的女士们,包括前奥运冠军乔,都坚定地认为是全英国的人在跟她们作对。一个女孩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 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他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

  我完全理解她们的看法。她们一整天都在车辆间来回穿梭,照应火炬手,鼻子冻红了,双手冰凉,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三个小时的觉,有些人刚刚吃上午餐留下来的三明治。更糟糕的是,她们一路上还要反复经受暴力冲抢火炬的行径。

  而我很幸运地坐在后面的车上,有机会看到数万伦敦人顶风冒雪前来欢迎火炬,有挥手致意的老人,也有在风雪中表演节目的演员们。

  夜幕降临,看着奥运包机慢慢滑动到跑道上,我不禁想,飞机是否变得更加沉重了?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这个艰难的旅程将让13亿中国人民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一个年轻朋友看了BBC对火炬伦敦传递的转播,他在给我的信中写到,此刻百感交集,有悲哀、愤怒,也有不解。像他一样,很多人可能从中领悟到,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

  最近,在中国两亿网民中最流行的不仅是有人企图抓抢火炬的场景,更是一些感人至深的场面,例如火炬在巴黎段的传递中,坐在轮椅上年轻纤弱的中国残疾人 运动员金晶,用自己的双手和身躯紧紧护住火炬,使冲抢火炬的暴徒无法得逞。中国网民们对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媒体不惜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和来自别国的假 照片攻击中国进行所谓“镇压”,也感到尤为愤怒。

而在这堵墙的另一边,情况则完全不同。像我这样身处中西方之间的人,不能不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公众之间彼此印象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下滑的趋势深感忧虑。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一些媒体的一概而论的随意批评能够被西方公众不加思考地接受,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样的批评到底涉及到哪些具体问题,确切情况如何?为什么一些报道,包括数字,能够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连日登载在新闻里面?

  那些大声抗议和示威的人里,很多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西藏。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西藏是备受喜爱的一片热土,关于西藏的信息也很充足。每年有四百万游客到西 藏观光旅游,过去五年,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了83.3%。2006年,西藏全区有学校1000多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西藏有宗教活动场所 1780余处,平均每1600人一处,比英格兰地区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还要高。西藏也面临复杂的问题,有人让宗教卷入政治,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 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而解决温饱问题正是历届中国政府多少个世纪追求的政策目标。西藏有自己的自然特色,不会像东部城市一样完全工业化, 但是它会以符合自己条件的方式,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不断取得进步。

  我亲身经历了中国逐步扩大的开放过程,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

  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一代成长在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自由度不断扩大的年代。在最近事态的冲击下,他们开始对西方世界进行新 的集体的反思。我的女儿也是西方文化的爱好者,在我们周末长时间的网上交谈中,她至少问了几十个‘为什么’。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困惑。很多对西方持有浪漫 看法的年青人,对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企图十分失望,而妖魔化往往会引发相应的反作用。

  我衷心希望通过这些事情中国的年轻一代能够对西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西方国家仍然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伙伴。

  在西方很多人抱怨中国对媒体不够开放。而在中国,我们则认为西方媒体也应该学会如何努力获得尊重。如果西方媒体能够更加关注和报道今天中国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纠缠一些不存在的或者陈旧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声誉。

  我在英国的这一年里,深感外界对中国的报道比80年代中期我在英国留学时多多了。大多数的报道还是贴近中国的实际的。中国也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希望西方国家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努力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更多了解真正的中国。

  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2020峰会”规划国家长远未来


2008年4月21日《The Age》报道,刚刚过去的周末在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为期两天的“2020峰会”,共有1000名澳洲杰出精英人士出席了会议,就涉及澳大利亚未来发展的10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生产力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农村问题、卫生和健康、社区与家庭、土著问题、教育与艺术、政治和未来安全与繁荣等。

澳洲走向共和体制是一个重要内容,峰会主张2010年就废除澳洲的君主立宪制投票决定2013年之前是否正式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澳大利亚是否实行共和制。

TEN OF THE BIGGEST IDEAS

* Introduction of an Australian republic with a two-stage, beginning with a plebiscite on the issue, followed by a referendum.

* Creation of "community corps" to allow students to reduce their HECS through volunteer work.

* A national preventative health care agency funded by taxes on cigarettes, alcohol and junk food.

* Increasing the formal and legal recognition of Aborigines,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a treaty.

* Contributing 1% of federal funding allocated to each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 the arts.

* All new buildings to be carbon neutral.

* Bringing regulations for transport and agriculture across states into line.

* Establishment of a new federation commission to review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 A comprehensive reinvigoration of Asian language literacy and a recruitment driv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 A charter of rights and a national action plan.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

中国驻澳大使: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携手迎接奥运圣火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携手迎接奥运圣火


2008/04/19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 章均赛

目前,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和“和平、友谊、进步”理念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正继续着他横跨五大洲的“和谐之旅”。被称为“祥云”的火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传递着人类追求和平、幸福、友谊、祥和的崇高愿望。

在这一过程中,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了一些令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热爱和平、和谐、发展、进步人们感到痛心、遗憾的情况。在少数几个城 市,极少数“藏独”分子置奥林匹克精神和当地法律、行为准则于不顾,蓄意干扰破坏火炬传递,冲撞警员甚至火炬手。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借助北京奥运之际 发难,企图通过“绑架”奥运,诋毁圣火,以博取在媒体上暴光,达到其所谓政治目的。我们希望各界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这一小撮人的本质,齐声谴责其破坏火 炬传递,恶对奥运圣火的不敬、暴力行为,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信所有在澳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清楚了解这一小撮“藏独”分子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上演的“悲情”闹剧和暴力行径,并做出自己 的判断。在我的朋友中,凡是到过西藏的,无不切身感受到她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感受到广大藏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感受到西藏文化、宗教、传统 得到尊重和保护并不断地传承发展。达赖集团及其追随者执意挑起事端,诉诸暴力,残害生灵,破坏当地社会的和谐安祥,破坏奥运对圣会的顺利举行,清楚地说 明:我们与达赖集团之间问题的实质,不是什么民族问题,也不是什么宗教问题,更不是什么人权问题,而是分裂和反分裂、暴力与反暴力。

我注意到,上周末澳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游行活动,通过和平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少数“藏独”分子特别是暴力行为的强烈反对和不满,以及他们对北京奥运和堪培拉火炬传递的衷心欢迎和坚定支持。

再过五天,北京奥运圣火将来到澳洲,来到堪培拉。这将是奥运火炬第一次在澳首都进行传递。这不仅是在澳华人华侨、留学生的一件盛事,更是澳大利亚特别 是堪培拉民众的一件盛事。决定在堪培拉举行奥运火炬传递,不仅是由于北京和堪培拉是姐妹城市关系,也表达了北京人民对堪培拉人民的深情厚意和信任,体现了 中国人民对澳大利亚人民的友谊,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火炬来堪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首都地区政府和澳奥委会的热烈欢迎并予以高度重视, 为此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现在,在堪培拉的大街小巷都悬挂起了北京奥运和火炬传递的旗帜与标志,整座城市洋溢着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氛。但令我感到担忧的是,在澳的“藏独”分子公 然叫嚣要在4月24日这天,通过一切手段来破坏奥运火炬的传递活动,进行所谓“殊死一搏”。我想正告这些捣乱分子,奥运圣火是属于中、澳及全世界的人民的 宝贵精神财富,你们这种公然挑衅奥林匹克精神的违法行径是不得人心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所有爱好和平、拥护奥林匹克宗旨的人们的强烈反对。

我得知,目前在澳广大华人华侨和留学生正在积极自发组织前来堪培拉,与澳民众一道共同迎接和庆祝奥运圣火的到来,见证奥运圣火传递的激动场面。对此, 我表示欢迎和尊重。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精心组织好有关活动,遵守澳大利亚的法律、法规,坚持以和平、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北京奥运火炬在澳的传递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让奥林匹克圣火点燃我们心中的激情,共享奥林匹克友谊、和平、和谐的梦想和愿望。我们堪培拉见。

澳洲人制造大量垃圾名列世界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