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外籍居民转售250万以上豪宅 面临10%赋税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周二报导,按照财政部的提案,任何人向外籍居民购买价值250万或以上的豪宅,都需要扣下售价的10%并将之交给税务人员。

财政部正在对外籍人士出售澳洲房地产、采矿权或商业资产,须缴纳10%税金的细节进行咨询。

这项措施最早由姬拉蒂政府提出将迫使本地买家成为收税方,不得不应对复杂的税收规则,以确定他们是否正在向一名外籍居民购买相关物业。

这项措施旨在堵上外籍居民售房时无需支付资本利得税的漏洞。这笔税金往往被忽略。

在上台后不久,艾伯特政府便宣布延续这项措施。预计此举可在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的第一年筹得1.9亿元的资金。

Clayton Utz合伙人塔德摩尔(Niv Tadmore)表示,这项措施将加强澳洲向非居民收税的能力,但会打击到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向外籍居民买房的人。

“考虑到澳洲居民必须将资本利得结果上报给税务局,此举在平等、收入和中立方面非常重要。”他说,“重要的是,如果很难确定卖家的居留权状态,那就应该确保买家不会受到非代扣税款的风险。”

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2013财年批准了519亿元的拟议房地产投资,相比前一年的591亿元有所下降。以金额看,这是外资在澳洲的最大投资领域,其次是矿业的451亿元。

许多大宗投资都来自中国,澳洲是中国投资者的第五大投资目的地,他们在2008-2014年间花了330亿元投资澳洲的商业地产。

买家须「调查」卖家详情

财政部上周五公布的讨论文件表示,任何买房者都必须“进行一些调查”,以确定他们是否在向一名外籍居民付钱,相关房产是否是“应纳税的澳洲房产”,以及该住宅的价值是否低于250万元。

财政部说,如果买家必须把钱汇到外国,或者汇给某个住在国外的人,那他们就有“合理”的依据可以相信,卖家是外国人。

澳大利亚8岁华裔女童勇夺新州拼写比赛冠军

据2014年11月0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R-H-E-T-O-R-I-C-A-L”,就是这个单词使8岁的华裔女童 Grace Du,荣获澳大利亚新州Premier’s Spelling Bee拼写比赛冠军。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来自3年级和4年级的42位决赛选手,在位于悉尼欧田磨(Ultimo)ABC工作室的尤金·森斯厅(Eugene Goosens Hall),“决斗”了2个多小时后才分出胜负。使比赛决出三甲的单词包括“abdicate”、“neurology”和“stringent”。
  
有些学生在被淘汰时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但还不够麦克风高的Grace令众人哗然,自信地拼出“psychiatry”和“abdicate”等单词,成功打败众多对手。Grace说:“‘Cardiothoracic’是最难的词,我很高兴。”
  
Grace就读于 Keiraville公立学校,但她的成功绝对是努力的成果。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来自Lindfield公立学校的Zhan Wei Koh和来自Coogee公立学校的Mica Krzyzanowski。

Premier’s Spelling Bee拼写比赛在2004年设立,目的是以有趣的方式鼓励小学生学习拼写,但来自教育和社区部的评委Lloyd Cameron表示,这项比赛的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他说,在孩子达到拼写年龄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认识到拼写的重要性。
  
Grace的父母Rong Bo Du和Qiong Riu称,Grace的语言天赋基本上是与生俱来的,但她还是认为自己要练习。
  
“首先我会复习单词,然后我妈妈会考我。”Grace说。她说,她每天晚上学习大约100个新单词。
  
Rui说,她对女儿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很为她高兴。很多单词我都不会发音,她都是靠自己的。”
  
据悉,今年有超过13万名来自公立学校的学生参加此次比赛。

站着说话不腰疼!报告吁澳洲接纳更多难民 称移民辩论有害

一群非政府决策者和专家周三公布的报告呼吁澳洲接纳更多难民,并在“有害的”移民辩论中采取全新的方式。

包括前部长、现议员、难民权益倡导者和前印尼大使在内的35人于今年7月在政策发展中心(Cent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Australia 21和卡尔多国际难民法中心(Kaldor Centre)的主持下,举行了一个高规格的圆桌会议,并于本周三在堪培拉公布了会议建议。

报告称,关于船民问题的政治辩论被简化成了“阻止偷渡船”,但现在这一目标已经达成,澳洲需要制定一项长期的难民政策,来应对强迫移民及其人道后果的复杂性。

获得“澳洲年度高龄公民”称号的前费瑟政府部长钱尼(Fred Chaney)说,设想澳洲向难民提供“新的、更好的待遇”是切合实际的。“一旦这个问题不再是热门政治议题我认为已经不再是了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对待它。”

“事实是,偷渡船已经停止了,政府大可以邀功。反对党也想邀功,为他们在上一届政府中作出的决定。”

“但你不能没完没了地这么做。如果偷渡船不再来了,问题就会消失了吗?不会的,因为我们的邻国还会有问题,我们也会有问题,因为我们正在处理的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该报告的主要建议包括,将澳洲的人道主义收容人数提高到至少2.5万,在难民出逃前就在他们的祖国为其处理寻求庇护申请,并且在澳洲更好地对待寻求庇护者。

前印尼驻澳洲大使沃约诺(Wiryono Sastrohandoyo)说,澳洲“驱赶船民的政策毫无帮助”。“政府不是在用人道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更象是以军事手段来解决,这就是我的感觉。如果你把这视为一个军事问题,那么这项政策只是单纯地把船民赶回去,这意味着把烫手山芋抛给印尼。”

澳洲缴获价值4300万元冰毒 一涉案中国男子被捕

据2014年11月06日本地媒体报道,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宣称,在运往悉尼的平板式包装木板板材内,发现了重达65公斤的冰毒,市面价值达到4300万元。

  联邦警察和海关部门在发现大批冰毒后,逮捕了涉案的一名中国籍人士。

  这名55岁的中国籍男子将在悉尼中央地方法庭提堂,被指控走私冰毒。毒品被藏匿在平板包装好的橱柜制材内。

  上月末,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服务部门官员在悉尼集装箱检查中心,选择了一些标注为“扁平封装橱柜制材”的包裹进行检查,X射线发现了其中隐藏的“秘密”。

  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结晶体物质,被隐藏在一叠叠胶合板内。推定试验检测这些物质,发现它们对于甲基安非他命呈阳性。这些物质总重65公斤,估计的市场价值是4300万元。

  于是海关部门把此案提交给了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处理。本月3日,联邦警察将物品运送到位于罗斯伯里的一个地址,昨天下午一名中国男子接收包裹后,开始移除被替代后的物质。该男子于是被立即逮捕,送交联邦警察悉尼分部处理。

  该男子被指控一项持有违禁毒品罪名,一项走私违禁毒品罪名。

  联邦警察悉尼分部发言人约翰逊表示,考虑走私毒品的澳人一定会被逮到。“每一天我们都在建设自己的“情报网络”,并且搜捕毒品的警察并不仅仅是联邦警察,他们面临来自各个途径的制裁。”

  如果这名男子的罪名成立,可能将面临终身监禁命运。

澳洲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留学生到次发达地区工作

据2014年11月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与在澳洲都市地区求学的留学生相比,在次发达地区上大学的留学生,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几率高了6倍。
  
一篇最新的论文发现,最近几年,澳洲政府出台了不同移民政策,为留学生提供金融和其它方面的奖励机制,旨在将他们吸引到次发达地区工作,希望解决这些地区关键的技能短缺问题。
  
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昆士兰大学的安吉丽娜·唐(Angelina Tang,音译)称,鼓励国际留学生在次发达地区求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些地区的高校存在的教学和基建能力限制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引入重置成本补助等措施,鼓励那些偏好都市地区的留学生在次发达地区实习或工作。”身为昆士兰大学地理系博士生的安吉丽娜·唐建议道,“这将帮助他们对次发达地区产生一种依附感,并在那里创建起他们的专业工作关系网络,这些因素将增加他们毕业后扎根于这些地区定居和工作的几率。”

澳洲国际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主管菲尔·哈尼伍德(Phil Honeywood)称:“政府可以调整类似于职业技术清单等政策杠杆,以为偏远社区的医疗职员提供更大的移民奖励。”

此女背景绝非简单:墨华女27岁已成商界精英 轻松玩转地产开发和餐饮业

17岁时,Clare Hu离开了祖国中国,移居墨尔本,攻读了商业学士学位,同时每周都打七天的工,任何时候都身兼4份兼职差事。而今,
她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开发商和咖啡馆店主,并计划把生意做到中国去。

毕业后,Hu白天在一家建筑公司当会计。之后她开始向中国出口红酒和干货。“在5年的时间里我大约赚了30万元。”

在建筑公司一名曾是其督导的经理的鼓励下,Hu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她用自己的存款,加上从银行、朋友和家人那贷来的款项,在墨尔本Box Hill买了一块地。在之后的4年时间里,她所开发的6幢排屋总共卖出了450万元。

Hu称:“我参加了在中国主要城市举行的房产展览会,以探究人们的喜好,并与一个中国地产中介合作,宣传这些房产。我尽力确保这些排屋都质量上乘,是值得这些买家掏钱的长期投资项目。”

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在过去7年里,中国人已经在澳洲的房市中砸了240亿元。全球银行瑞士信贷估计,在未来7年里,中国人将花费440亿元购买澳洲的住宅物业。

但Hu的雄心并不止于做一个房产开发商,她也涉足了餐饮业。在意识到初级会计师的薪资和兼职工作的收入并不能让她很快地把欠亲友的钱还清后,这名咖啡爱好者一边在Box Hill开发房产,一边又借了一些钱,在墨尔本Ashburton开了一家名为The Resident的咖啡厅。2013年,《时代报》的“美好咖啡馆指南”向The Resident颁发了“Local Hero”奖。

由于第一间咖啡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了,Hu于是打算再开一间在墨尔本的Sandringham开一间名为Bluff Town的咖啡馆。“和我的房地产开发一样,我专注于质量。虽然我的咖啡是在城区中,但它的质量绝对不逊于内城的咖啡馆。由于The Resident赢得了Local Hero奖,且现在的营业额达到了150万元/年,因此我希望Bluff Town能有相当的交易额,成为墨尔本海湾地区最好的咖啡馆,并且有在2015年获得《时代报》‘美好咖啡馆’的‘Best Food Cafe’奖。”

Hu称,她的咖啡馆生意主要是建立在好口碑上。“我和我的咖啡师去了墨尔本、亚洲、美国的许多一流咖啡馆,以学习如何制作最好的咖啡。此外,我们也融入社区之中,与当地的媒体合作,努力赢得各种奖项,而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在咖啡爱好者群体中建立口碑。”

目前Hu正在攻读风险管理的硕士学位,并最终确定了要在中国上海开一间咖啡厅。“澳洲的咖啡馆很不错,它们的食物和咖啡都非常地美味,我相信中国人很快就会享受这一切的。我将与上海的一个搭档合开一间类似于The Resident和Bluff Town的咖啡厅,但这间咖啡厅还有一个烹饪学校和一个食品店。”此外,她也打算重新开始进行地产开发。“我已经因为建造优质的房产而有了一点知名度。现在我想通过建造环保的房子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品牌。”

但27岁的Hu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我每天都会设定目标、制作任务列表。我现在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一个主要目标:用我的生意所得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

至于在追梦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Hu认为至多就是被人利用而已。“但我仍然愿意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对的事情,而在99%的情况下,确实如此。当我走进咖啡馆时,我不会督查雇员,因为我相信他们能做好他们的工作。不必天天盯着别人,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变态啊!上门做家教强奸女童 新州66岁亚裔翁屡获保释

新州一位亚裔男教师因为涉嫌强奸儿童,多次被警方关押,但法庭却多次批准了他的保释申请。

数学亚裔老师Quy Huy Hoang正面临着五项最严重的指控,即恶意与10岁以下儿童性交。这一罪行可能会导致他被判处终身监禁,但他已获得了四次的保释。在新州,其他可能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行包括严重毒品走私和谋杀。

与新州儿童虐待调查小组一起合作的侦探们称,66岁的Hoang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但却利用周末上门给孩子上课的机会,强奸年仅5岁的女童,与此同时每两周还心安理得地从受害者家长手中接过500元的家教费。

法庭获悉,Hoang在一位女童家中的玩具室内夺走了她的童贞后,还哄骗女童与他拉钩,不让她把这件事告诉她母亲。

他因在2011年到2014年期间犯下的罪行受到了16项指控,还包括猥亵袭击两位母亲。

令警方窝火的是,他们三次拒绝了Hoang的保释申请,但都被地方法庭治安官推翻,还有一次警方对法庭的决定提出了上诉,但仍遭最高法院法官Peter Hidden驳回。

Hidden法官提出了严格的保释要求,包括Hoang必须每天到警局报到,必须上交护照,不得接近18岁以下未成年人。

根据现行的保释法,反对严重犯罪行为保释的推测已经被撤销。现在,检控方指出的风险可以通过对保释施加限制条件来予以降低。

在Hoang的案件中,警方在法庭上表示,他们认为Hoang对社区造成了不可接受的风险。

法庭得知,Hoang的手机中存有50张学生的照片,警方正持续追踪这些学生的情况并进行采访。

警方第二次逮捕Hoang后,费菲地方法庭(Fairfield Local Court)批准了他的保释申请。警方检控官在新州最高法庭提出上诉,但遭Hidden法官驳回。

“警方尽职地调查这类犯罪行为值得赞扬,但这样的结果肯定会令他们觉得很沮丧。”来自儿童保护群体Bravehearts的犯罪心理学家Carol Ron-ken说道。

周三,在宝活地方法庭(Burwood Local Court)一次简短的听证会上,Hoang的案件被延迟至12月17日再审。他仍处于保释获释的状态。

澳男预期寿命首次突破80岁 仍比女性短寿4年 。

根据最新的数据,澳洲男性活得更久了,预期寿命也首次突破80岁的大关。

但是他们的寿数仍比不过女性,后者可比他们多活4年。

澳洲统计局(ABS)称,男性的预期寿命从2012年的79.9岁延长至2013年的80.1岁,而女性的预期寿命则稳定于84.3岁。

ABS的人口统计总监Denise Carlton称:“我们现在是全球为数不多的男女平均寿命均超过80岁的国家,其他的国家为瑞士、日本和冰岛。”

澳洲女性的预期寿命在1990年就突破了80岁的关卡。Carlton称:“因此,男性花了近25年的时间才赶上了女性的寿数。不过在1990年代突破80岁的大关后,女性的预期寿命增幅就开始放缓了。”

去年,ACT成为了全澳最长寿的地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一样,北领地人的寿命则最短。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澳教育机构:虚假学生签证日增

澳洲教育机构Navitas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假装学生以获得学生签证。

Navitas的首席执行官Rod Jones称,来自“一些高风险国家”的欺骗性申请已经“高于可接受的水平”了。

Jones在珀斯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称,因此之故,提供大学项目、英语语言培训和创意媒体课程的Navitas已经收紧了其招生要求,从而确保他们只招收了真正的留学生。“这或许会导致我们在澳洲的发展速度稍稍放缓。”

但Jones同时指出,拟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包括放松学费的管制、政府加大对于私营教育机构的支持如果在参议院通过的话,很可能将有利于Navitas的发展。

与澳洲类似 入境新西兰11月起只能带50根免税香烟

惠灵顿消息,新西兰海关的审查官Carolyn Tremain发布消息,从今年11月起,入境新西兰时,可免税携带的烟草从以往的200根香烟,减少到50根香烟,或者50克烟草制品。”

据报道,从本周到今年夏季的旅游高峰期,海关会做一系列的宣传,告知入境旅客此信息。若旅客计划携带更多的烟草或相关制品入境新西兰,可访问www.whatsmyduty.org.nz,预估需缴的所有税额。

澳洲投资房市场开始回落

堪培拉消息,在澳洲各地除了一州府城市外,房租在持平或下降。这是根据房地产领域的Domain集团10月9日公布的季度报告所显示的。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Domain集团的高级经济师威尔森(Andrew Wilson)表示,租金的持平甚至下跌,加上人们预测到2015年房价涨幅正越来越下,这标志着房地产投资市场已经达到了其顶峰。

威尔森预计,官方的监管机构不必采取任何措施来控制房地产投资市场的活跃。

澳拟成立国土安全部 AFP将成最高安全机关

联邦政府正在考虑对国家安全机关进行重大改革,计划成立一个新的国土安全部,联邦警局将成为该部门下辖的最高安全机构。

不过,分管国内和国外的情报机构澳洲安全情报局(Austral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Organisation,ASIO)和澳洲秘密情报局(Australian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ASIS)仍将由律政部长和外交部长办公室掌管,以平息改组可能引发的内阁动荡。

《每日电讯报》获悉,政府正在酝酿对最高层级进行彻底重组,可能会在明年以前实施。总理与内阁事务部文官长沃特(Ian Watt)的离职只是第一步,其他负责国安事务的官员也将被换掉。

总理办公厅青睐的模式是建立一个国土安全部,将联邦警局及其反恐职能包含在一个单一的伞状“管事”机构体系中,下辖海关,移民部,边境保护部门,澳洲犯罪调查委员会,Austrac以及应急管理部门。

与英国的模型不同,澳洲的国内情报系统ASIO将继续留在律政部长的管辖下。而国外情报部门ASIS将继续由外交部管辖。

此次改革正值ASIO宣布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社团西非圣战者团体Murabitun是一个恐怖组织并警告称他们可能计划在澳洲发动恐怖袭击。

目前暂时还没有任何澳人与该组织有关联的报导,不过,任何人加入这个组织,都将被判处最高25年的刑期。

改组的另外一个目的是确保提高联邦警局的的地位,使之直接由一名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内阁部长来领导,而非像现在这样,由非内阁的司法部长来领导。

预计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将会由现任的移民部长莫里森(Scott Morrison)兼任,但有些联盟党同僚批评他喜欢争权夺利。

盘点悉尼华人微信七宗“最”


微信从出现到迅猛发展至今,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微信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开手机刷微信,睡觉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刷微信关手机。微信让许多悉尼华人爱恨交集,有人认为有了它方便和国内亲友联系,拓展视野,“天涯”成了“咫尺”;也有人认为有了它交流虽有广度却无深度,有频率却无温度,“咫尺”反成了“天涯”。让我们来看看悉尼华人微信生活中的的七宗“最”。

微信之最温情——时空难隔情谊

在本报进行的在线读者调查中,大多数人反映使用微信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地点限制、解闷热闹,拉近感情。其中87.5%的读者表示使用微信的原因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使用,使用的功能中用来发语音华人文字信息、群聊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使用朋友圈。

悉尼的许多华人喜欢使用微信和朋友联系,同时也在“朋友圈”展现自己生活点滴和生活体验,关注悉尼和国内亲友的动态。

不少华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身处异国他乡,和国内亲友随时随地保持联络让人感觉温情存在。有的时候大家都忙,也难以经常聊天,但经常会刷刷“朋友圈”,知道国内朋友的最新动态,不至于找不到话题渐行渐远。尽管相隔万里,友情仍在延续。

留学生小张表示微信上有小学群、中学群、大学群和旧同事群,还有来澳新认识的同学朋友群,彼此间经常互动,交流信息,缓解了不少初到异国他乡的不适和苦闷。对于本地同学,基本上用脸书;但是对于自己的同胞,基本还是用微信。

有的华人妈妈们在微信上建立了妈妈聊天群,随时更新或者交流育儿、校园、折扣、烹饪等信息。“微信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什么疑问发到群里,很快就有许多热心妈妈回复。聚会通知发到群里也非常方便。”一位华人妈妈说。

微信之最关注——本地资讯和国内热点

在本报的采访中,悉尼的华人最为关注的是本地资讯尤其是和留学移民政策、福利、医疗、房价等方面与华人生活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信息以及国内一些热点的新闻和相关评论。此外本地的一些有关吃喝玩乐的娱乐休闲信息的转发率也非常高。

许多华人的微信订阅号就内容而言,基本三大块,首先是为本地的新闻,这让读者能够随时了解澳洲最新及热门事件、政策、现象、议题以及有趣的事件,而以这些本地新闻热点而延伸出来的评论和解读也受到华人的欢迎。

其次是国内的新闻,许多华人仍然非常关注国内的事实动态。再次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或者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相关的内容。有的人订阅了关于旅游、书画、钓鱼、教育、茶艺欣赏等各方面的内容。

微信之最无奈——内容重复无营养

曾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刷新朋友圈了吗?”微信方阵响亮地回答:“首长好,天安门wifi密码是多少?”这颇为形象地概括了许多人朋友圈的内容。

对于不少悉尼华人微信用户来说,他们的微信里大多数流行的帖子和国内亲友的基本相同。朋友越加越多,但是微信所传送内容的含金量却是直线下降。各类真假难辨、重复性、无营养的内容泛滥,这也在让一些华人开始逃离微信,尤其是朋友圈。

有的华人表示,最初玩微信时很新鲜,加的都是好友,内容质量有一定的保证。现在个性鲜明和高质的内容少见,多是标题轰动内容苍白,动不动就是“感动、激励、惊吓了全球几亿人,不看终生后悔”和以某某名人首富成功人士之嘴冒出的成功秘笈之类的,许多都是碎片化和快餐化的信息,每天花了时间却又没有享受到真正阅读的快乐和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
微信之最反感——虚假信息,强迫转发和广告

相较一些同质重复无营养的帖子,让许多华人最为反感的则是虚假、强迫转发和广告的信息。

在本报调查中,不少人表示最反感三大内容,首推虚假信息和标题党,一些谣言披上“科学”或者“常识”的外衣,便被大肆转发。其次是各种转发求平安或好运、各种佛经祈文符咒灵童的帖子,如果不转发自己和家人就会有不好结果云云。三是朋友把朋友圈当做营销圈广告圈,不断发布自己的产品和广告比如代购之类的。

不少华人表示,这些让人反感的信息的来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微信主人喜欢刷屏,看着满满屏幕都是代购、求转发的信息,而一些自己想看的朋友的信息都被淹没了,这无疑让许多人反感和生气。

也有人表示,手机在自己手上,碰到喜发此类信息的朋友,果断拉黑没商量。

微信圈之最困惑——身份模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同时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所处立场、说的话、做的事也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当只有一个手机、一个微信号、一个“朋友圈”的时候,多种社会属性在“朋友圈”狭路相逢时,“你”的身份是什么?

华人付小姐刚来悉尼时在一家公司担任会计,微信上都是国内旧时朋友,因此在朋友圈发的内容也都是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后来付小姐自己成立的公司,也多了不少华人客户,为了方便联系和扩大业务,也在微信上加了许多客户。在群聊功能上的确非常方便。

但另外的问题出现了。虽然如果不是互相加入好友的话,在朋友圈是看不到彼此的评论,比如客户是看不到付小姐的朋友亲切地叫她“闷猪”。但是就朋友圈所发的内容,是应该随意私人呢,还是应该专业呢?旧时的朋友对她的业务不感兴趣,谈得太多难免觉得她“装”;客户对她的私人生活的碎碎念同样不感兴趣,而且破坏了她的专业形象。这让付小姐在更新每一条信息的时候,都要思前想后。一味转发看似安全,但是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觉,也很容易被打上“无趣的搬运工”的标签,继而被屏蔽和抛弃。

一些华人表示,他们通常会发布一些和个人工作、友情、爱情、生活无关的内容,同时会在这些内容之上再加一两句原创的评论。这样,既有存在感也不越任何线,是很安全的方式。

微信之最不自在——父母围观朋友圈

有华人反映,今年的微信似乎越来越老年化,因为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开始玩微信。因为两地相隔的原因,不少老人都希望与孩子在微信上加为好友,互相关注朋友圈。这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来说,在微信上和父母打照面,既欢喜也尴尬,有人感到温暖有人感觉不爽。有的人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父母开放朋友圈;有的人将父母加为好友,可以互动聊天,但在朋友圈将父母拉黑。

相较于一些拖家带口的华人愿意在朋友圈里和国内父母分享生活点滴和儿孙辈的近况。一些年轻华人或者留学生,并不愿意向父母开放自己的朋友圈,可以和父母频繁在微信上聊天,但是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

一位留学生表示,“如果父母围观,会感觉难以畅所欲言,留学就是一场辛酸史,经常会吐吐槽抒发情绪什么的,给父母看到多不好。空间导致了彼此信息的不对等,我想让父母看到的信息是已经被我过滤过的信息。”

微信之最担心——隐私泄露

不少接受采访的人表示,使用微信最担心的是隐私安全。

本报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6.7%的读者从没听说周围或者亲友因为约见微信网友时利益受到侵害的事情,虽然看国内报章杂志一些功能使用比如“摇一摇”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成了寻找**和卖淫嫖娼的工具。受调查者的读者中鲜有人使用“摇一摇”,高达76.5%的读者表示聊天的对象仅限于亲友和认识的人。

华人胡小姐表示,微信朋友圈经常会出现一些测试的帖子,比如输入测前世今生,输入出生日期算命什么的。虽然她并不相信,但是出于好奇还是会一步步跟着测。后来从新闻上看到,有的测试名义上是玩游戏,而实际上则很可能是在盗取个人信息。这让她感觉非常后怕。

还有一位网友反映,今年8月听本土的电台,有听众投诉微信账号被盗,盗用者随后发信息编造虚假故事,说这位听众遭遇不测,急需金钱支持,结果朋友圈内上当者众多,损失了钱财。这也应引起大家注意。

澳大利亚房市出现倒春寒

  《澳华财经在线》11月3日报道,澳大利亚房价涨势开始放缓,9月份0.1%的房价涨幅缓解了关于房市泡沫的担忧,进入10月份,房价走势依然乍暖还寒。

  知名房产咨询公司RPData 周一(11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10月份,全澳房价上涨了1%。价格涨势并不平均,澳大利亚八大首府中仅有三个上行。其中,墨尔本房价增长最快,当月上涨1.9%,房价中值达到了55.5万澳元;悉尼增长1.3%,房价中值达68万澳元;首府城市均价为54.5万澳元。布里斯班房价涨幅排名第三,当月上涨0.6%。霍巴特和堪培拉房价跌幅最大,分别达到2.4%和2.5%

  数据显示,尽管此前两个月房市有所降温,8-10月三个月内澳大利亚房价总体上涨了2.2%。悉尼表现最为突出,月度涨幅在1%以上,三个月涨幅达到3.9%。

  据RP Data数据显示,房价持续上涨,使得部分首府城市租金收益受到挤压,屡创新低。当下墨尔本租金收益仅3.3%,悉尼平均收益为3.7%。劳利斯称,房价增幅回落的城市租金收益趋势远远较为健康,如达尔文和霍巴特,典型房型的毛收益率分别达到5.4%和5.9%。

  报道指出,澳大利亚房市投资性借贷活动大增,一度令澳储行忧心不已,房价上涨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然而近来澳大利亚房市上行动力开始减弱。Domain集团早些时候发布的另外一份报告中所绘趋势更为突出:三季度澳大利亚房价仅上涨1.2%,尽管澳全国房价中值继续抬高,但季度涨幅已经是2013年一季度以来最低。而据RP Data,10月份澳大利亚房价年度涨幅为8.9%,低于4月时的11.5%。RP Data首席经济师劳利斯(Tim Lawless)认为,房价涨势还会进一步放缓。珀斯和堪培拉已经越过增长周期顶峰。

  Domain集团高级经济师威尔森(Andrew Wilson)认为,房价微弱上涨的背后是问题丛生的澳大利亚经济环境。据澳联社援引他的话称,“经济活动如果没有发出持续复苏的信号,随着民众负担能力下降,信心凋零,房市也将持续下行”,转而催生更多降息可能,尤其是在失业率攀高的情况下。

2014年11月4日星期二

澳大利亚社会是否更加和谐?

据澳广报道,最近出版的一份名为《2014年澳大利亚社会凝聚力》报告显示人们对澳大利亚更具认同感,认为澳大利亚是一个鼓励平等机会、奖励努力工作的社会。但是,这个第7次年度调查也发现对穆斯林存有负面印象的比例比远高于对佛教、基督教的负面看法。同时,5%的受调查者至少每月遇到一次遭受种族歧视的现象。

这个由斯坎伦基金会(Scanlon Foundation)和莫纳什大学《2014年澳大利亚社会凝聚力》报告在种族歧视问题上指出,在过去一年中,18%的受调查者曾因肤色、民族及宗教受到了歧视,这比2013年减少了1%,而与2007年相比则上升了9%。2014年报告显示遭受歧视比例接近这份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点。这意味着,5%的澳大利亚人口,约为110多万人在过去一年遭遇过别人的歧视。

报告指出,人们受到歧视的主要地点为居住地、购物中心或是工作场所。

此外,该调查发现只有不到5%的受调查者对佛教和基督教有负面看法,但是对伊斯兰教带有负面看法的比例则高达25%。不过,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对移民和文化多样性表示满意。在调查进行期间(即2014年6-7月间),只有35%的受访者认为移民人数过高,这是自从2007年调查开始以来,对移民人数问题担忧最少的一年。

同时,在寻求庇护者问题上,人们的担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寻求庇护者议题仍感担忧的比例已经从去年的12%降到了4%。而对多元文化不宽容的比例则为25%-30%。反歧视组织"同在一起"(All Together Now)表示这些不接受多元文化的人不是一生对多元文化持负面态度的人。该组织说这些人之所有持有种族歧视论点是因为他们认为有很多的人存有同一想法和观点。在有人对种族歧视行为发出声音之后,这些人会改变他们的态度。因此,该组织呼吁大家积极举报社会上的种族歧视行为。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一个最多元文化的社会。在每4个澳大利亚人中就有1人出生在海外。澳大利亚由来自两百多个国家的移民组成。

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民主体制问题上,受访者对政府的信任度降到了2007年以来的最低点。但是,83%的受访者认为尽管民主体制存在很多问题,仍旧是最好的政治体制。

中领馆提醒赴澳大利亚中国公民遵守其入境法规

据2014年11月04日中国新闻网电 据中国领事服务网援引驻悉尼总领馆消息,近日,数名中国公民持澳大利亚旅游签证在悉尼机场入境时因入境目的与签证种类不符被澳移民部门取消签证并遣返回国。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提醒赴澳中国公民严格遵守澳有关法规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认真阅读澳大利亚“入境旅客登记卡”并如实完整填写有关项目。

二、持用与实际入境目的相符的签证入境。在申办签证时应如实填写入境目的,以免因签证种类与实际入境目的不符导致入境受阻。

三、入境时最好携带邀请函、返程机票、酒店订单、旅费等能够充分证明入境目的、停留时间的材料,必要时向澳移民官员出示。

四、如遇澳移民官员询问,请如实回答问题。如果您不懂英文,可要求对方提供中文翻译服务。

华客持假护照入澳被逮 网购「克隆版」只需$866

《澳洲人报》周一披露,非法移民使用网上兜售的伪造澳洲护照,搭乘飞机入境,以绕过艾伯特政府的阻止偷渡船政策。

澳洲联邦警局(AFP)正在调查一个有科科斯群岛(Cocos Islands)域名的网站,该网站提供“克隆”真正澳洲护照的服务,只需866元就能买到。

已经有数十名背包客被发现利用在他们本国伪造的假身份,重复入境澳洲多达5次,非法打工。在2013-2014财年,在澳洲机场被遣返的旅客人数增长了25%至3073人。

移民部发现了47名持“不适当证件”的旅客,他们来自阿尔巴尼亚,中国,哥伦比亚,印尼,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斯里兰卡,苏丹和叙利亚。其年度报告显示,当局担心人口走私犯或许已经开始用飞机代替船只,利用从合法旅客那里窃取的身份来走私人口。

“在2013-2014年度,出现了一支针对澳洲的持不当证件旅客队伍他们在人口走私犯的组织下,使用涂改过的伪造护照搭乘飞机入境。”报告称,“(部门)分析师指出,一个有组织犯罪团伙先成功地取得了来澳真正旅客的详细身份信息,然后协助非法移民持假护照入境。”

移民部官员发现,有5名持有真实证件的旅客似乎是27名非法移民的“协助者或护送者”,这些非法移民都被拒绝入境。

移民部长莫里森对《澳洲人报》称,其中一名护送者是澳洲人,2名来自马来西亚,还有2人来自香港。

其中2人在抵达澳洲后立即遭到驱逐,另外3人在抵达澳洲之前就被赶下了飞机。而那名澳籍“护送者”也被请到了护照办公室接受调查。

移民部报告显示,上财年在机场被遣返的旅客中有80%都不是“真正的旅客”。其余的则是因为没有达到入境的品格测试要求,或者未持有相应的旅行证件。大部份人都在抵达澳洲后的72小时内被遣返,尽管有9人在澳洲提出难民申请,5人被拒,4人还在等待裁决。

有39家航空公司因搭载377名未持有正当旅行证件的乘客而被处以高达1万元的罚款同比增长了18%。

该报告也披露了年轻背包客的诈骗手法,在最初的12个月工作结束之后,他们立刻改头换面,以新的签证回到澳洲。

移民部采用了新的诈骗追踪技术,在上财年以“身份欺诈”为由取消或拒绝了超过130份打工度假签证。

莫里森披露,一名在澳留学的台湾公民因策划“电话推销”投资诈骗而被捕,在这起案件中,有70名来自台湾的背包客利用澳洲电话,冷不丁地打电话给受害者。“人们怀疑诈骗对象是中国大陆居民。”莫里森说。

澳大利亚商业地产复苏在即 中国人成第2大境外买家

据2014年11月04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2013年年底,曾有澳大利亚房地产机构做出谨慎预测称,在近年来澳大利亚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后劲乏力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商业地产市场很难一枝独秀,其整体发展很难实现高速增长,其增速将转而以平稳为主,甚至可能伴随小幅衰退。

  然而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商业地产市场上扮演起重要角色。近年来,外国投资者对于澳大利亚商业地产的投资热情有增无减,其投资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有继续走高的可能。

  此外,在经历了今年长达6个月疲软的表现后,近期澳大利亚境内投资者对于商业地产的信心,亦开始走高。这些因素,或能帮助澳大利亚商业地产市场实现新一轮增长。

  澳大利亚商业地产投资和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 必思胜集团(Precision Group)首席执行官兼常务董事白尚恩:澳大利亚的商业地产存在潜在的广泛需求,而这些需求会转而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实现良性循环。

  澳专家:澳洲商业地产潜在需求大

  澳大利亚商业地产投资和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必思胜集团(Precision Group)首席执行官兼常务董事白尚恩(Shaun Bonett)认为,澳大利亚的商业地产存在潜在的广泛需求,而这些需求会转而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实现良性循环。

  白尚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打击,但澳大利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增长,以实际行动向投资者们证明了自己是可以信赖的理想投资地点。

  白尚恩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与亚洲主要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及菲律宾都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以及合作;同时,在文化上,它与其他西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使得澳大利亚在外国人眼中,是一个符合其商业利益或文化认同的投资地。

  此外,澳大利亚健康、文明、休闲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稳健的金融体系,安全的投资与融资环境,都提高了其在投资者心中的地位。因此,白尚恩对澳大利亚商业地产的复苏满怀信心。

  自1994年建立必思胜集团以来,白尚恩一直致力于零售和商业房产的投资、开发和管理。他曾被列入2007到2008年 “澳大利亚40岁及以下最富有的人”,目前是澳大利亚最富有的200人之一。过去20年中,必思胜集团运用长效策略,其产业分布于澳大利亚多个州和领地,在商业房产管理和大城市CBD商业地产投资方面颇有建树。

  新加坡投资者是最大境外买家,

  中国投资者第二

  业内人士对澳大利亚商业房地产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也可以从数据上得到支持。仅就2014年度前两个季度的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澳大利亚商业地产市场的表现比较疲软,本地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多数以观望为主,但境外投资者依旧表现出了高昂的热情,频频出手,购买澳大利亚境内的商业房地产市场,交易数额屡创新高,成为为数不多的拉动消费者信心的重要力量。

  此前,澳大利亚国家银行曾于2014年6月30日发布了第二季度的商业房地产市场调查。该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该市场的信心指数由-3跌至-6,低于商业信心指数的平均水平。市场对于其下属的旅店、办公楼、工业用地,以及零售业用地四大主要行业均不持乐观态度。

  该调查称,对于租地的使用率、政府监管、财政赤字以及消费者信心的担忧,是造成投资者看空澳大利亚商业地产的重要原因。

  但这不意味着公众对于澳大利亚商业地产市场完全失去信心。实际上,对于该市场未来两年内实现资本回报率增长一事,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投资者持乐观态度。

  该调查给出的解释是,尽管现在诸如写字楼等商业用地存在空置问题,但投资者相信这是用人企业做出经营调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投资者认为,通过办公地点的兼并以及人员的调整,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高效管理,这段阵痛期之后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值得期待的。

  而来自《悉尼先驱晨报》的分析,加强了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该报专栏文章称,在过去的3个月里(今年6—9月),来自境外投资者的购房需求强劲,其在办公楼、零售业用地以及工业用地等领域内频频出手,推动了市场的销售增长,交易额竟超过了100亿澳元。较今年第二季度的91亿澳元交易额上涨了18%,并占据了超过五成的交易数量。其中墨尔本的商业地产市场更是早在第一季度就实现了55%的增长,较去年同期水平翻了一番。

  悉尼和布里斯班成为外国人投资澳大利亚商业地产的聚集地

  文章称,境外买家中,新加坡投资者是最大的买主,交易额高达28亿澳元,其次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为5.8亿澳元。


  而澳大利亚中央银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亦于近期发布一项报告称,早在20世纪80年代,境外投资者就开始购买澳大利亚的商业地产了,且逐年走高。截至目前,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商业地产掌握在境外投资者的手里,这种购买行为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一个高峰,购买额占总销售量的近40%,接近2013年的全年水平。

  该报告还称,境外投资者对于办公楼情有独钟,其购买建筑中有三分之一为办公用地。此外,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是最受投资者青睐的地方,东北部的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紧随其后。

  而在最令投资者关心的回报率问题上,澳大利亚媒体“房地产观察”给出了2013年度商业地产投资回报率,为9.10%。该数据为综合零售业用地(8.8%)、写字楼(9.4%)、工业园区(9.3%)、旅馆(6.3%)以及医疗中心(11.6%)5项数据后所反映的平均水平。

  澳大利亚澳新银行亦对此做了分析,并得出了积极的结论。其在最新发布的一项报告中称,来自境外的强势需求以及境内逐渐复苏的消费者信心,是使商业地产市场走出衰退的主要驱动力量。考虑到目前澳大利亚民用住宅市场仍旧非常火爆,预示着将有更多的人来此学习、工作与生活,拉动消费,提振需求,商业地产的未来势必大有可为。

澳大利亚女外交部长人气飙升 总理表扬其出色

据2014年11月04日环球网报道,澳外交部长毕晓普(Julie Bishop)作为自由党首选领袖的支持率在5个月内几乎翻了一番,已经赶上总理阿博特(Tony Abbott),而财长霍基(Joe Hockey)的领袖雄心则再次遭受打击。
  
由费尔法克斯·益普索(Fairfax Ipsos)在全国开展的独家民调显示,毕晓普在自由党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20%的人支持她担任自由党领袖,支持率与阿博特持平。
  
但整体人气最高的还是通讯部长谭保(Malcolm Turnbull),在受访的1401人中有35%的人支持他,使他成为最受欢迎的自由党领袖人选。
  
在两党优选中,联盟党拉近了与工党的差距,以49比51稍稍落后于工党。

报道说,澳联盟党最近对国家安全以及外交事务的关注似乎是毕晓普人气飙升的原因。
  
周二(4日)当被问到民调是否显示毕晓普是他的“准继承人”时,总理阿博特微笑着表扬了他的几位内阁同僚,首先提到的就是毕晓普。
  
“我觉得毕晓普是我的出色同僚,还有谭保、霍基、莫瑞信以及团队的其他人。他们都有各自出众的地方,个个都有闪光点。”阿博特在悉尼对记者们说。
  
最近关于毕晓普在意大利一个峰会期间质问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她为MH17遇难者不断争取正义的录像都提升了她的人气。

10月全澳房价涨1% 涨幅相比年初明显放缓

RP Data CoreLogic的最新月度调查显示,全澳房价上涨速度继续减慢,上月只有3个州府城市录得上涨。

该集团的房价指出发现,10月份全澳房价中值小幅上涨了1%,墨尔本以1.9%的涨幅领先大市。悉尼其次,10月房价上涨了1.3%,布里斯本排名第三,涨幅为0.6%。剩下的州和领地首府房价均下跌,霍巴特大跌2.4%,堪培拉降价2.3%,珀斯基本保持不变,微跌了0.1%。

一如往常,悉尼的房价中值是最高的,为68万元,其次是墨尔本的55.5万。

达尔文的房价中值排在第三,为55万元。最便宜的州府城市是霍巴特,平均房价只需31.5万元。

最新数据证实了澳洲各地的房价有上涨趋势有所缓和,包括内城区,在那里,强劲的投资者需求继续推高内城单元房和其他类型住房的成本。

专家把悉尼和墨尔本内城堪比通胀的房价涨幅归因于海外投资者和自主管理养老基金需求旺盛,再加上学生对出租房的需要。

然而,全澳房价的年涨幅已经从今年4月高峰时期的11.5%下降到10月的8.9%。在今年的头十个月里,房价上涨了7.3%,相比2013年同期为10%。

澳洲房地产市场日益分化:悉尼房价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了13.1%,墨尔本增长了8.9%,布里斯本为5.6%。另一方面,堪培拉房价在过去十二个月里只微涨了1%。

RP Data资深研究分析师库舍尔(Cameron Kusher)告诉费尔法克斯媒体,最新调查证实了不同州府城市的房市表现差异甚大,对房产需求巨大的城市中心房价涨幅放缓。

“如果你从全国层面来看,显然,房价上涨主要得益于悉尼和墨尔本,但这并非全国性的复。”他说,“这不是真正的强劲增长这其实是悉尼和墨尔本的舞台。”

他说,尽管抵押贷款利率较低,在低增长的经济环境下追逐收益的需求促使人们投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房,但趋势却斑驳不均。

而海外投资者更有可能瞄准悉尼和墨尔本。

“如果他们要在澳洲买房,他们都想买在悉尼,因为人人都知道悉尼,或者墨尔本,因为这是第二大城市。”

他说,另一个因素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前,了矿业工作机会或更便宜的房价而离开悉尼和墨尔本的人减少了。“进入昆州和西澳的州际移民真的减少了。”

他说,房价可能仍会适度增长,但只有利率上涨或控制银行贷款才会使增幅突然减慢。他说,悉尼和墨尔本仍将引领大市,尽管布里斯本“也会稍微回升”。

但库舍尔也警告说,随着实际收入下降和住宅价格攀升,悉尼和墨尔本终将面临住房承受力问题。

焦点:苹果手机热销拉动澳洲零售强劲增长 给经济洒下及时雨


据2014年11月4日路透悉尼电 - 澳洲9月零售销售扩张速度创19个月最快,消费者追捧苹果(AAPL.O: 行情)上市的新款手机,也给予整个经济相当大的提振。

乐观的零售数据帮助抵消了疲弱的就业数据。澳洲统计局(ABS)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和9月数据经修正后展现的就业状况更加疲软。

澳洲9月零售销售跳涨1.2%,为去年2月以来最大增幅,且远高于分析师预测的增长0.4%。

ABS指出,9月电气和电子产品零售大幅增长9.2%,受iPhone 6上市的拉动。受此影响,整体家用产品销售增幅创逾14年来最高。

9月支出的复苏,帮助挽救了对零售业者来说原本是一个低迷的季度,第三季经通胀调整的零售销售意外上升1.0%至685亿澳元(595亿美元)。

这转而提振了家庭消费。

澳洲联邦银行(CBA)首席经济学家Michel Blythe称,“这是个不错的开局。这预示着预算公布后消费下滑的情况已经结束,并展示出iPhone6等新产品的推动作用。”

澳洲联储决议维持利率不变 澳元刷新日高

据2014年11月04日汇通网讯——周二(11月4日)亚市盘中,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整体措辞老调重弹。此前数度决议中出现的“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稳定不变很可能是最为审慎的做法”和“澳元汇率仍处在历史高位”两句关键措辞依然保留。澳元兑美元(0.8741, 0.0062, 0.71%)在决议公布后冲高20余点,现已刷新日内高点0.8724。

  澳洲联储此次公布利率决定维持2.50%,澳洲联储重申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利率稳定不变很可能是最为审慎的做法。

  澳洲联储还表示,通胀一如预期在2-3%区间运行,这个趋势料将继续,预计未来数季经济增长将低于趋势水平,还需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失业率持续下滑。住房价格持续上涨,近几个月来房地产投资者的信贷增长回暖。

  对于澳元汇率,澳洲联储称,澳元汇率仍处在历史高位,澳元汇价仍比基于基本面的多数估值为高,澳元汇率对经济的帮助作用没有通常预期的那么大。

  与上次决议新增的内容一样,澳洲联储此次再度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仍处历史高位,但其中对澳洲非常重要的商品价格近几个月已经进一步下滑。

  澳元兑美元在澳洲联储公布决议后走高,现已刷新日内高点0.8724。从决议声明看,由于基本老调重调,因此其中对于澳元的干预措辞,已无法对澳元构成太大利空。而澳洲联储再度重申房价上涨,也令投资者押注其短期仍无进一步宽松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联储还将于本周五公布季度政策声明,相比于今日的决议,届时的声明反倒更可能透露出更多信息,值得投资者关注。

X世代专注偿还房贷 忽视养老储蓄恐影响退休

专家们警告称,X世代过于专注偿还房贷,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退休生活。

REST Industry Super周一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发现,偿还房贷债务对35岁到49岁澳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

但一些专家们认为,过分关注降低房贷可能会影响退休后的生活。大约71%的受访者表示,偿还房贷是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最大的金融目标是长期储蓄。

澳洲储备银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澳人纷纷利用处理历史最低的官利,平均提前两年偿还房贷。

REST Industry Super的首席执行德米恩希尔(Damian Hill)称,虽然削减房贷是一个不错的金融计划,但很多人最终会变成只依靠雇主缴纳的养老金退休。目前,雇主强制缴纳的养老金比例是9.5%,该比例将于2025年提高至12%。

“我们可以理解人们为何如此专注于偿还房贷,这是一笔巨大的债务,”希尔说,“不过关注养老金永远都不会太早……由于其他机会的存在,房贷不应该成为长期储蓄的焦点。”

他指出,受复合利率的影响,澳人如果等到职业生涯最后几年才仓促储蓄养老金,可能将为时晚矣。

储行周二将公布11月份的议息决定,市场预计官利仍将保持在2.5%。

客户金融专家丽萨蒙特格利(Lisa Montgomery)称,主动的金融规划应该同时关注偿还房贷和储存养老金。“趁着利率较低偿还房贷不失为明智之举。”“我认为必须取得平衡,在偿还尽可能多的房贷时,你还应该注意规划未来。”

这份调查显示,30%的X世代女性在月底没有存款,相比之下X世代的男性这一比例只有23%。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悉尼一餐馆推保姆服务 帮就餐父母照看小孩

东方网11月2日消息: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许多父母会有这样的感受:带着孩子出去“下馆子”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想让淘气的宝宝安静得坐下吃饭十分困难。近日,澳大利亚悉尼一家餐馆想出了妙招,父母就餐时可请保姆照看孩子,这样自己就能安心吃饭了。

据悉,这家名叫Roosevelt Bar and Diner的餐厅每周三推出“父母之夜”活动,家有小孩子的父母当天来就餐,花费20美元(约122元人民币)就可雇佣保姆在隔壁包间照看孩子,保姆不仅会喂孩子吃饭,还能陪他们一起玩耍。

这家餐馆老板阿尔曼宁(Sven Almenning)称,因为自己也是两个4岁大双胞胎男孩的父亲,经常遇到出外就餐时照看孩子的窘境,所以想出了这个新奇的点子。阿尔曼宁还表示,孩子们正是喜欢玩耍的年龄,他们肯定不愿意乖乖地坐在桌旁安静吃饭。因此,他们餐厅专设了儿童房间,10个孩子在里面画画或拼乐高玩具,每个孩子都能玩得很开心。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餐饮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约翰·哈特(John Hart)指出,如今餐厅推出的产品和服务都旨在迎合顾客的需求,希望通过此举招揽更多的顾客。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从难民到富翁 亚裔女靠房产在澳致富

小时候她与家人睡在小木屋泥泞的地板上,而今天她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小地产王国。从难民到地产大亨,雷吉安(Julia Legian)摆脱了在越南的贫困生活,成为澳洲今日的房地产百万富翁。这是一个令人叹服的白手起家故事。

42岁的雷吉安住在悉尼的彭里斯(Penrith),她说自己可能是43岁,但她不确定,因为她没有正式的出生记录。她现在不需要工作就能和丈夫儿子过着安逸的生活,她在澳洲有10间房产用于出租,在海外还有其他投资。她的致富之路令人叹服,因为她是一位逃避越南战争的难民,1986年随家人来到澳洲。她在她的书《丑女儿》(The Ugly Daughter)中写道,能来到澳洲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雷吉安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她在童年时常常营养不良,也爱生病。后来因她嗜赌如命的父亲令全家人陷入贫困,她被迫与祖母居住。

雷吉安在年幼时就显示出企业家的特质。她常常和姐姐光着脚,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上街乞讨大米,但她们的生活物质很快就变得更加丰富。“我常常去红树林里找贝类吃,或者找塑料袋卖给回收废物的人。”她说。

有一天她在森林里发现了一颗手榴弹,她不知道那是什么,一位朋友决定拔掉销针,他因此损失了一条腿,但幸运地活了下来。

因父亲被越战大兵找麻烦,雷吉安一家决定离开越南,但说总比做容易。越战大兵们常常在她所在的村子周边巡逻,任何人想逃出这个国家都会被残杀,就算没被抓到,也常常会被淹死。

雷吉安说那些绝望的人会自己造临时船驶出广阔的大海,但极少人能抵抗洋流,大部分都会倾船落水。“有很多个星期流水将大量尸体冲到我们的岸边,那里成了一个漂浮的墓地。”

一天晚上,雷吉安一家决定铤而走险。他们藏在父亲渔船的发动机室里,成功逃避了检查。他们很快在大海上耗尽了染料和饮用水,但好天气让他们顺利逃出了越南。

他们一家在马来西亚拥挤的羁留中心住了几年,吃的都是方便面,最后他们找到一个卧龙岗家庭愿意担保他们留在澳洲。

“最初,我们对澳洲很陌生。我们的担保人用拥抱欢迎我们,我们当时很不习惯被陌生人拥抱。我们不懂那些食物,也不会说英语。”

雷吉安在卧龙岗一间中学上学,毕业后在一间房地产办公室当兼职助理。她就是在这个时候显现出自己的企业家特质。“我发现投资房地产可以致富。技巧是从自己负担得起的东西着手。”

她凭借家人的储蓄获得了贷款,于1998年在Macquarie Fields买下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这个区的房价涨得很快,她后来成功买下多套房子。

从2002年起,她一年买4间房子,几年后卖了很多,然后开始涉足贵金属和海外房产。她现在在澳洲的投资组合只包括回报最高的出租房,价值在320万左右。

她投资的策略很简单。她会在必有资本增益和高出租回报的地区买房,她说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在悉尼外。“如果你愿意学习而且不畏惧抓住机会,你可以靠澳洲的房子大展拳脚。”

艾伯特突然宣布调高燃油附加费,普通澳人生活成本再度加码

本周初,联邦政府刚刚宣布从下个月起调高燃油附加费,而政客们却可以避开政府的此项最新举措。

报道指出,因为纳税人每年都在为政客们的巨额差旅费埋单。

目前,联邦所有议员们都可以得到免费的汽油补贴、出租车费返还,以及配有房车一部。

根据Herald Sun报纸记者的分析,虽然今后燃油附加费每年加两次,但是议员们都可以完全避免这个“温水煮青蛙式”的加税途径。

2013年下半年,艾伯特政府41名部长的车辆开支就让纳税人支付了116万澳元。

而政府却从11月10日起对澳大利亚普通老百姓调高征收燃油附加费。

最新公布的国会议员们的开支账目只是公布了去年7月份至12月间的六个月。

而联盟党只是上台执政了3个多月。

然而,预计今年的联盟党执政后的国会议员开支将会更高。

据了解,仅去年下半年6个月内,议员们在租用私人车辆上的花费就达352,930澳元。总体使用政府配置的车辆的费用是761,407澳元,坐计程车的费用是9000澳元。

从下个月起,政府调高燃油附加费,每公升汽油征收多至0.5c,然后每半年调整该税一次。
预计今后四年间,政府从每一户澳人家中“强行夺走325澳元”。合计政府4年从中获得22亿澳元的新税收入。

尽管如此,纳税人埋单的议员们却可以完全避免缴纳这一笔新税款。

所有联邦议员都可以获得国会配置的私人汽车,并含有一张汽油卡,可以免费加油,不分公私使用。

对此,反对党领袖 Bill Shorten表示“普通老百姓对政府这样做应该很愤怒,因为他们强行调高燃油附加费,自己却不用支付这一笔费用。”

周三在国会里,反对党领袖和议员们纷纷拿起墨尔本报纸的头版头条封面,指责艾伯特总理此次强行调高燃油附加费是澳大利亚人民的“强盗”。

然而,艾伯特总理反驳反对党领袖称“大家应该多为国家着想,不要将该议题过度政治化。”

“本届联盟党政府只是想尽快消除前任政府遗留下来的财政赤字而已,各方应该理解。”他坦承。

未获得伊斯兰离婚批准 澳妇女被指控通奸

一名拉肯巴(Lakemba)的伊斯兰首席(sheikh)写信告诉一位悉尼母亲称,根据宗教法律,她仍然是已婚的,这名妇女名叫Mahassen Issa,在黎巴嫩与她的新任丈夫度假时,她由于触犯宗教法被指控犯有通奸罪和重婚罪。

这封信来自于Wangee路(Wangee Road)的伊斯兰中心Dawah和Fatwah办公室,日期为2014年6月30日,寄信人署名为清真寺首席伊玛目萨斐(Sheikh Yahya Safi),这封信被寄到了黎巴嫩,用来对Issa下发限制令,命令她离开黎巴嫩,返回澳洲。

Issa的处境成为了国际头条,这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已被困在黎巴嫩三个月了,这样的情况引发了两个国家宗教婚姻法和世俗婚姻法之间的问题。

之前有报导称,一些妇女在黎巴嫩和其他国家出现类似情况而被困,某些案例中,有的人会被图谋报复的前夫敲诈勒索。

妇女权利倡导者Eman Sharobeem说道,“这已经不是我们听到的第一个案例,我也不认为这会是最后一个。”

Sharobeem说道,“许多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妇女多年来承受这种相同的困境。一名妇女从澳洲法院通过离婚请求,但不代表这就结束了婚姻,获得宗教离婚批准才是真正的证明,才能够给予妇女自由或重新开始生活的通行证。”

Issa一直对穆斯林首席的干预表示不满,她说道,他知道她和原来的丈夫已经没有住在一起,正在申请世俗离婚,还在7月份举行过听证会。这封信的译文说道,这场婚姻正处于和解,伊斯兰中心还没有作出任何关于离婚的决议。目前,首席萨斐还未回复《太阳先驱报》(Sun-Herald)的来电。

对Issa进行通奸罪指控是由于她的前任澳洲籍丈夫BassemAbouLokmeh是在黎巴嫩登记结婚,然后他抱怨说,Issa在与他仍维持婚姻关系的同时,前往了黎巴嫩并同另外一个人结婚。Abou Lokmeh告诉《太阳先驱报》说,当Issa在黎巴嫩旅行的时候他们仍然是夫妻。

黎巴嫩安全总局办公室(Lebanese Office of General Security)已经获得一项法院指令,禁止Issa离开黎巴嫩。

Issa的律师Zali Burrows表示,这不是普通的情况,因为Issa是在澳洲出生,并在澳洲结婚,没有对黎巴嫩公民造成任何犯罪。

前往黎巴嫩的Burrows已通过谈判,成功获得允许Issa离开黎巴嫩的协议,她说道,她还获得了一项对Issa的单身证明,证明Issa的澳洲婚姻并没有在黎巴嫩注册登记。

来自黎巴嫩穆斯林协会的SamirDandan说,妇女需要在前往黎巴嫩旅行之前确认自己已经得到穆斯林离婚证明。

Dandan透露,伊斯兰法允许妇女离婚,即使丈夫不同意,但他们必须遵循程序,这需要花一些时间。

他说,离婚申请可以从拉肯巴的伊斯兰中心获得授权,或者通过MuftiofLebanon驻悉尼的代表获得。

Issa说,当她努力为自己的情况寻求帮助时,她被告知有非常多的澳洲妇女被这样的系统所困。

她说,“有人告诉我,每周都会有两到三个这样的案例。”

澳洲外交事务和贸易部(DFAT)的一名发言人已经确认,其他澳洲人,包括有孩子的母亲,由于被下发禁行令(Stop Order)而不能离开黎巴嫩。

她申明说,DFAT警告前往黎巴嫩的人称,黎巴嫩法律所规定的犯罪在澳洲可能不会被认为是犯罪。

“在黎巴嫩法律的约束下,黎巴嫩国民和非国民将会阻止家庭成员离开黎巴嫩,即使他们的家人是澳洲人。而包括有小孩妇女在内的澳洲人,当亲属在法律上收到边界警告(或‘禁行令’)的时候,他们就不能离开黎巴嫩。澳洲政府无法阻止或撤销一名澳洲公民的‘禁行令’。”

被遗忘的群体:维州100万租客

在过去的25年里,Sharon Moore至少搬了十几次家,大多不是出于个人意愿而是被迫的。有时房东已经把房子卖出去,有时租金上涨到一个“荒谬的价格”。现在她已经没有安全感。
她说,“你无法真正安定下来,你的脑子里总是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事情将会发生。”

已经59岁的Moore现在享受着政府的残疾抚恤金,其中一半的钱都用来缴纳她位于墨市西南部WyndhamVale的公寓租金,每周25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难以为继。

Matthew Cheyne也是经常被迫搬家。他患有纤维肌痛症,这种慢性病能导致身体疼痛和疲劳,他不得不放弃他的工作。当他租住的位于Spotswood的公寓租金从原来的每周190元上涨到230元,他搬出了市区来到Morwell。现在他住在一座房屋后面的小公寓,每周租金90元。

Cheyne说他的公寓不是很好,但“它能高过我的头”,可以住下。现在的他已经37岁,自从2008年来就一直领取政府补助。他还需要常常通勤到市区接受医疗护理,他梦想着能够搬回去。

他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墨市居住,但住的地方必须是政府公共住房,私人住房太贵,负担不起。”

租客不断被挤出维州私人住房市场,面临不断增长的压力,Moore和Cheyne就是两个典型例子。在明显有利于房东收益的租房系统中大约有100万名维州租客,这些租房正逐步变得更加昂贵,真是对那些中等收入的人来说也越来越负担不起。


《维州住宅租赁法案》(Victorian Residential Tenancies Act)给予了房东广泛的权利来“驱逐”租客。尤其是租约到期时,该法案尤其“适用”,但租客可以被无特定理由提前120天通知搬离,或者如果房东想要用房产做些其他事情则提前60天通知。

这通常意味着租客常常搬家,比他们希望的还要频繁。过去5年里,有90%的人曾经搬家。这对日益增多的租房家庭来说会带来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更换学校和社交网,父母则面临工作调整的挑战。

在维州选举运动中,租房者的利益似乎总是无法吸引多少关注。当最近的州和联邦运动中提到住房时,他们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首置业者的“苦恼”而不是租房者。

这样的做法忽略了租房已经在维州变得更加普遍的事实,这与学生分享住宿的刻板观念差得远了。有小孩的家庭在租客中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租房超过十年以上。

所以为什么政客们会不感兴趣呢?

Swinburne大学研究住房情况的教授Kath Hulsesays表示,在当前政治气候下,这是广泛变化的一部分。

她说,“选举的两个关键注意点通常是围绕住房和就业,这是澳洲人过上好生活的两个核心要素。政客对就业还有一定关注,可能不再像以前那么多,但住房问题几乎完全从政治议事日程上掉下来了。”

相比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其他可比国家,澳洲的公共和社会住房数量是“微小的”每20座房屋只有1座公共住房。随着政府从公共住房退出,私人租赁为更多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庇护。

政府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它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决定是否要通过规划来强制发展低成本住房,直接开发项目或者采取保护租客的措施。

但最近几十年,维州政府几乎都是采取“袖手旁观”的方式。

部分原因是文化方面。拥有住房长期以来被视为是澳洲梦,如果电视节目秀例如TheBlock的受欢迎程度是一个导引的话,那么现在澳洲人对拥有住房已经接近达到“痴迷”的程度。租房被列为是第二最佳选择,很少有州立下院议员有租房的直接经历,从平均水平看,他们每人都拥有几乎两处房产。

维州租户同盟(Tenants Union of Victoria)政策和联络员James Bennett认为,整个系统需要彻底修整。首先,他谈到了允许房东可以无理由赶走租户的条例应该废除。“这是房东和租户之间权利不平衡的非常好的例子。”

维州消费者事务部罗列了房东能够让租户搬走的24个理由,其中包括租赁期间的11个要求搬家理由。这些包括因恶意破坏而造成损失,还有在协议不允许的情况下带小孩租住等。

Bennett说道,“许多现在的系统都会与一种想法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租房被视为拥有房产的跳板。因此,你不需要保证房产稳定,因为人们不会待多久。作为默认的观点,我们一直认为的是,除非有非常特别的理由,否则租户不会留下来。”


澳新银行ANZ警告住房贷款利率可能上升

据新闻有限公司网站报道,澳新银行(ANZ)警告,如果政府为防止下一个金融危机到来而迫使澳洲各大银行储备更多资本,那么住房贷款利率将会增加50个基本点,即每月需要额外还贷100元。

“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被要求储备应急资金。澳盛银行昨日公布年收益为71亿元,其首席执行官史密斯(Mike Smith)向这项政府建议发起挑战,称银行不能肩负这个重责,认为这个责任会只会落在一般顾客身上,而非投资者身上,从而导致住房贷款利率和商业贷款利率增加。

由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前CEO穆雷(David Murray)带领的政府金融系统调查委员会是上述建议的发起人。该委员会将于下月就此发表报告。

根据金融数据对比网站Finder的信息,若银行被迫储备更多资本,以30万元住房贷款来计算,借贷者每月需多还款100元。60万元住房贷款,则每月要多还款200元。

史密斯认为,有其他方法达到相同效果,不一定要牺牲消费者利益。

越裔男因汽车欺诈罪获刑14个月

新州公平交易厅厅长曼森考克斯(Matthew Mason Cox)周三对阮姓男子Son Giang Tran Nguyen在巴拉玛打(Parramatta)地方法庭所受到的判刑表示支持。该男子因伪造车辆工作日志以及篡改出售汽车的里程表读数,而被判刑14个月,并因犯下多项罪行7个月不得保释。他还被下令向8位顾客支付5.75万元的赔偿,并被罚款2000元。

“阮先生所犯下的欺骗罪行可耻且违背良心,顾客从他那里以夸大的价格购买车辆,不知道里程表已经被动过手脚,”曼森考克斯说,“新州公平交易厅花了3年时间顽强追查阮先生,所以我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满意。”“法庭已经判了刑,反映了该罪行的严重性。”

新州公平交易厅的调查揭露,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阮先生篡改了至少10辆汽车的里程表,并在出售一些车辆时向不知情的顾客提供虚假的机动车历史服务记录。宣布判决的Tsavardaris法官称,阮先生的行为显示他对公众安全缺乏尊重。他将阮先生的举措形容为“制造虚假行车日志的一站式商店”,并指出有一辆车的里程表读数减少了35万公里。

“今日宣布的服刑时间向参与欺诈活动的人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警告:新州公平交易厅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包括向法庭起诉。”曼森考克斯说。今年新州政府对篡改里程表引入了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对汽车经销商和修理商法案进行了全面改革。曼森考克斯说,里程表读数是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最主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作为改革的一部分,任何经销商或修理商篡改汽车里程表所受到的最高惩罚将翻倍至2.2万元。“这些改变是全面改革的一部分,将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他说。

墨尔本卡拉OK陪唱被疑为性工作者

据《The Age》报道,墨尔本警方宣称,墨尔本唐人街的卡拉OK中可能隐藏着非法性工作者。费法斯媒体报道称,记者乔装进入一家位于唐人街的卡拉OK中,发现一些房间有最低消费额,最昂贵的房间要至少1700元。如果想请陪唱小姐,必须再付小费。

起初,卡拉OK经营者宣称他们没有陪唱小姐,但在和安保人员“交头接耳”后,一个“妈妈桑”进门。她说:“她们每小时收费80元,刷卡可以,交现金更好。”后来这些女孩子走进来,任人挑选。他们叫了第六号女孩,她说是来自中国深圳的留学生。她不怎么说英文,但会玩掷骰子游戏。

高级警长谢泼德(David Sheppard)说,这些陪唱小姐可能是性工作者,根据一些线报,卡拉OK可能在为非法妓院拉客。

他说,这些女孩是非常脆弱的。很多人不会说英语,持有457或者学生签证来澳。她们的工作并不仅仅在于唐人街,警方还在查位于Box Hill、Springvale、Clayton和北区的一些场所。

谢泼德说,他有会说粤语、普通话和日文的同僚,但乔装进入卡拉OK调查非常困难,因为是白人,所以会马上引起注意。

费法斯集团报道称,这家卡拉OK12点30分以后不再卖酒,但陪唱小姐称她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并且只有小费才是收入。

谢泼德说,调查人员正希望和经营者打破调查僵局。“我们知道有性工作者出入,但却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下去。”

周末看马赛别忘记带雨伞 墨杯日最高温料达29度

本年度的墨尔本杯赛马节即将揭开序幕,度假者也将享受一个丰富多彩的长周末。但是,在观赛配件中,雨伞或许也应罗列其中。不过别担心,根据气象局的报导,当墨尔本杯在下周二正式开始时,风雨交加的天气料将放晴。

周五,墨尔本阳光明媚,下午3点时气温达到了宜人的30度。不过从周五晚上开始,气温就将转凉。周六德比日的观赛者料得准备好雨衣和雨伞,因为当天整个上午都将有雨。

资深气象预报员Richard Carlyon表示,周六的最高温度只有17度,有风,且下午会出现“短暂但猛烈的倾盆大雨”。“由于这些雨,周六下午将是一个寒冷且狂风大作的下午。”

周日的气温将继续维持在凉爽的18度,多云,午后有雨。不过,从当天下午开始,天气将逐渐转好。周一的气温将为23度。而到了墨尔本杯那天,最高气温预计将回升到29度。

不过周二下午将会变天。Carlyon称:“我们并不认为当天会下雨,但是当天晚些时候气温会下降。”

天气肆虐大风来袭 新州森林大火失控蔓延


在蓝山(Blue Mountains)有两座房屋被烧毁,许多房屋面临威胁,就在一年前居民从肆虐该地区的林区大火中逃离。

对森林大火的紧急警告已经发出,称该大火正在往蓝山的房屋蔓延。

周六(11月1日)下午,乡村消防服务机构(RFS)表示,强烈的大风导致在Katoomba的大火突然燃烧起来。澳洲时间下午4:30之前,官方发布了一个紧急警报。

森林大火正在往CliffDrive,BroughamSt,EssendeneRd和MossSt蔓延。RFS还说道,一个位于CliffDrive的房屋已经被烧毁。

新洲消防及救援队的80名消防员已经加入到RFS的队伍中,共同对抗位于KatoombaCliffDr的大火。居民被告知,如果房屋被大火蔓延,就要寻找避难处,注意还在燃烧的余火和灰烬。
一辆空中起重直升机正在援助RFS和新洲消防及救援队的消防员,扑灭在Katoomba的CahillsLookout附近发生的火灾。

住在FarnellsRd的居民GregFrench说道,他正在用水冲淋离大火约半公里远的自家住宅。
“今天风很大,大风正从东南方向出来,后来风停了,然后又一次吹起来。”

“有许多燃着火的飞机和RFS消防员来到火灾现场。所以我很确定,考虑到大风在助燃,他们应该让大火得到控制,到处都在刮风。所以有一点令人害怕,我正在用水把东西冲刷下来,密切关注新闻和RFS网站的消息。我们养的所有动物都还在里面,包裹已经打包好,但我们打算留下。”

RFS则透露,带雷电的暴风雨活动限制了投水弹飞机的使用。

RFS巡官BenShepherd表示,在火灾发生点附近的居民不应该试图离开自己的区域。

他告诉ABC电台说,”我们的建议是在那些地区的人们要待在家中,留在家里检查房屋外面的星火。”

墨尔本哪个区增值最快?Murrumbeena意外成黑马

默默无闻的Murrumbeena已从高身价邻居的阴影中走出来,骄傲的站在房地产市场的中心舞台上。

据Domain Group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Murrumbeena的别墅中间价格已飙升27.5%,至$954,000,成为一匹令人瞩目的“黑马”,它也跑赢了一些墨尔本老字号精英地区,包括Toorak和Camberwell,这两个区同期房价没有增长。

据《The Age》报道,地产公司Woodards Carnegie的董事罗伯茨(Ruth Roberts)说,在Carnegie,Glen Huntly 和 Ormond这样的区,房价的涨势已经把买家都推向Murrumbeena,过去Murrumbeena“一直是他们的穷表亲”。

她说,位于37 Beauville Avenue,Murrumbeena的一套三居室的别墅,大约一年前她估价为$750,000 至$800,000,预计现在可卖到$850,000 至 $900,000。

“Carnegie公寓越来越多,而在Murrumbeena不太可能隔壁突然竖起一栋别墅楼,在这里土地的分配情况还是相当慷慨的。”她说。“现在Murrumbeena的一栋好别墅可以卖到高达200万元。”

罗伯茨女士说,Murrumbeena小学,以及靠近Chadstone的优势是吸引买家的主要动力。

地产集团高级经济学家威尔森博士(Andrew Wilson)说,在过去一年,南区近郊是房价的增长区,Murrumbeena与Malvern East, Bentleigh East和Caulfield相比,是更实惠的选择。

除了Murrumbeena之外,在过去一年里,市区近郊的South Melbourne,South Yarra和Armadale房价也飙升逾20%。东区的Hawthorn East和Warrandyte也呈现类似的涨势。

地产公司Jellis Craig Hawthorn的拍卖师厄尔(Richard Earle)说,Hawthorn房价增长主要得益于老房子被推倒让位给新建筑。

“我们看到在Hawthorn位置好的地段,单单土地价格已经达到2百万,这意味着最终产品将达到$300万至500万元,房价增长就是这样被推动的。”他说。

“富人似乎想要购买更多的土地保值,毗邻一有空地出售,他们立刻买下来。”

他说,Hawthorn以众所周知的绿树成荫的街道,靠近私立精英学校和公共交通便利而备受欢迎。

在便宜的郊区,西区的Braybrook也表现不俗,在过去一年里中间房价上涨了21.7%,达到$486,750。

地产公司Barry Plant Sunshine的董事艾伦(Jason Allen)说,与距离CBD类似远近的其它区相比,Braybrook的价格还是能够负担的,所以许多开发商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Braybrook的很多住房是前政府公房——它们大多坐落在600平方米以上的土地上,可以进行重建。”他说。

“这一地区联排别墅和新房的转售价值都相当高,对于买家来说很重要。”

在南区近郊,Ormond和Oakleigh East表现最佳,而Ashburton是东区外郊的佼佼者。
别墅类物业升值最快的是在东区近郊,同一期间增值13.4%,其次是东北区(13.3%),市区近郊(12.7%)和东区外郊(12.7%)。

南区近郊也攀升了11.8%,北区增长6.8%,东南区和西区分别增6.3%和6.1%。

墨尔本外东北区一独立屋叫价18万澳元 料成本季最便宜房产

墨尔本外东北区的一间简陋小屋料将成为这个春季售房旺季中最便宜的房产。

这幢位于Diamond Creek区39 Phipps Crescent的紧凑型家庭住宅是于70年前建造的,因此它的新主人要做的可能就不只是擦擦洗洗了。

房产中介Fletchers为这间小屋定的指导价是18万元至22万元。它将在11月8日举行拍卖会。
根据Domain Group的数据,目前Diamond Creek的独立屋中位价为55万元,而在过去12个月里,此地的最高房产交易额为24.6万元。

这幢房子的现任主人是一名90来岁的老妇人,她已经于近日住进了养老院。这处房产拥有440平米的地块,是这个城区的独立屋面积的一半。

Fletchers的中介和拍卖师Daniel O'Regan称,这处房产的目标买家是那些不怕DIY且预算紧张的首置业者以及大房换小房的人。他称,这是大约10年来Diamond Creek以及周遭城区首次有要价这么低的房产出售。他预计下周六将有4至6名有意向的潜在买家前来竞拍。

悉尼墨尔本买家投资布市房产 买贵了当冤大头仍称便宜

越来越多的悉尼家庭搬迁到布里斯本寻找更可负担的房产,并在那里生儿育女。

随着澳洲最昂贵城市的房价持续攀升,很多家庭开始对他们长时间的通勤、忍受糟糕的交通拥堵和委屈住进公寓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质疑。

Domain Group早前报导,悉尼房价中位值达到了84.4万元,迫使一些家庭寻找另外的选择。
珍和马特威尔基(Matt Wilkie)夫妇18个月前带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杰克从悉尼下北岸搬到了布里斯本。

“我们永远都买不起悉尼的房子,太贵了,”珍说道,“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在那里生儿育女。”但在昆州,他们都做到了。15周前,珍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塞缪尔和阿尔弗雷德。
由于需要更大的空间让这三个不到三岁的儿子成长,威尔基夫妇今年以79.5万元的价格卖掉了他们位于Neutral Bay的公寓,然后花82.5万元“为孩子们”在布里斯本CBD一公里内的Milton买了一处三卧室房产。

珍说,严格来讲,这处房产是一栋五卧室独立房,物超所值。“如果要在悉尼买到这样的一处房产,我们至少要花几百万元。”

而像威尔基夫妇这样北迁的悉尼家庭并不少。除了房价便宜以外,布里斯本的气候更为温暖,生活节奏更缓慢,而且拥有全球最棒的沙滩。

Ray White Graceville的中介Russell Gregory称,之前悉尼买家占了1/20的问询量,但现在这一比例已提升至1/5。“过去六个月的改变尤其令我们惊讶。南方投资者认为布里斯本是下一个将拥有高资本收益的房市。”“我早上才被他们缠了一上午,我与五位买家进行了讨论,其中四位买家来自悉尼。”

房地产中介并不是唯一一群对这一现象感到欢欣雀跃的房产专业人士。来自悉尼和墨尔本的买家中介也瞄准了这个城市。

来自Empower Wealth的Ben Kingsley现在每两周就要从墨尔本飞到布里斯本,为客户寻找房产。他称,去年他只因公飞到布里斯本一次。“布里斯本房市的表现一直落后于悉尼和墨尔本,所以如果我们仔细查看经济活动周期,就会发现布里斯本是属于后劲发展比较足的房市。”

现在,布里斯本Hot Property Specialists Buyers' Agents的中介Liz Wilcox 80%的客户是来自墨尔本和悉尼的买家。而12个月之前,这一比例只有40%。但她警告称,有些跨州投资者支付的房价太高了。比如说,不久前悉尼一位买家通过另外一个买家中介花65万元在布里斯本北区Stafford Heights购买了一处房产,但这处房产实际上只值60万元。“他们不知道这里的房产的真实价值,他们只知道比悉尼的房产便宜了很多。”

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调查称澳洲人不了解自己的国家

澳洲你可能认为你自己很了解这片棕色土地,但事实是我们对澳洲的认知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盲点。

市场调查公司Ipsos发布的《风险感知报告》显示,在澳洲人口组成方面,澳洲人对此的看法和事实有很大的偏差。

该报告陈述说,“当被问到澳洲的人口组成以及移民和失业率等重大社会问题时,澳洲人容易给出错误答案。”

根据这份对1000名左右澳洲人的调查,Ipsos发现,我们倾向于对澳洲人口中穆斯林信徒的数量估计过高,而对基督教徒的人口数估计过低。

人们猜测的平均数据是,每100个澳洲人当中就有18名穆斯林,但实际上100位澳洲人中只有2名穆斯林。相似地,我们猜测,澳洲有45%的人是基督徒,但事实上这一比例是61%。

只有6%的成年人失业,而澳洲人总体认为这一比例是23%,此外,我们认为每100个澳洲人当中有35人是移民,但实际上这一数字是28。

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大约33%的人相信,在澳洲的人口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出生在其他国家的移民。

报告说道,“被调查者所认为的移民人数是实际数据的两倍以上,他们估计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相信移民进入澳洲时是没有被统计的。”

有超过50%的澳洲人还错误地相信,谋杀率正在上升。

这项调查涵盖了其他13个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国家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波兰,韩国,西班牙,瑞典和美国总共调查了11527名成年人。

在“无知指数”(IndexofIgnorance)的报告中,澳洲在14个国家里名列第9。意大利国民的“无知指数”排名第一,人们给出了最不准确的回答,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美国和韩国。

在过高估计自己国家穆斯林数量方面,澳洲和英国的排名并列第四,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和加拿大。

澳旅游局瞄准中国富客 尊贵旅行套餐7万元

澳洲旅游局瞄准了中国最富有的游客,推出了“花钱也买不到的”旅游度假套餐。当然,这是买得到的,但是每人高达7万元。据《先锋太阳报》报道,这一为期22天的旅行将到达每一个州和领地,向游客展示乌鲁鲁的土著文化、黄金海岸的沙滩和袋鼠岛(Kangaroo Island)的野生动物,此外还将安排游客前往澳洲最顶级的餐厅比如悉尼的Quay、达尔文的Evoo、墨尔本Attica和阿得雷德附近的Windy Point。这一价格还包括航班上的商务舱、奢华的住宿以及昂贵葡萄酒品尝会。

中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澳洲最具价值的旅游市场。截止到8月份的过去一年,大约有78.5万名中国游客抵达澳洲,开支增加15%至53亿元。随着澳洲和中国之间开通更多的航班以及澳元走软,中国旅游市场的价值至2020年预计将达到130亿元。

虽然仅有30份这种旅行套餐将在中国出售以强调其独特性,澳洲旅游局的总经理奥苏利文(John O’Sullivan)称,这只是为了“造势”(making headlines)。“我们知道这一套餐可能在很多中国游客的购买能力之外,但这也是一些人梦寐以求的,”他说,“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创造一种气氛、一种兴奋的感觉,传达关于澳洲新消息。”

HH Travel的总经理陈先生(Omar Chen,音译)说,这一旅行套餐将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出售。“每人7万澳元(37.5万人民币)的定价是针对中国最富有的人们,他们会追寻完全的独特性,”他说,“从经验我们知道,这种仅限富贵人士的套餐可以产生巨大的利益,对其他的假期旅行预订带来连锁效应。”

他还表示一个88天环游地球的类似套餐在数秒种之内就卖光了。“我们希望这一套餐能得到类似的反应,特别是我们知道澳洲在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旅行愿望清单上都名列前茅时。”陈先生说,“我们期待围绕着这一活动进行的宣传可以让很多人对其他价格更能承受的度假套餐进行询问。”
此次度假套餐将与本周在上海举办的“澳洲餐厅”活动(Restaurant Australia campaign)相呼应。这一活动利用美食和美酒诱惑更多中国的中产阶级前往澳新度假。奥苏利文在北京称,美食和美酒是中国游客选择到澳洲旅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还没有澳洲所有的产品质量,在澳洲人们可以坐在酿酒厂摘葡萄吃,他们(中国游客)觉得这些(体验)很吸引人。”奥苏利文说。

西澳迎来采鲍鱼季 周日料万人涌向海边

西澳采鲍鱼季节于本周日开始,预计将有多达1.5万人涌到西澳的海边去参加这一活动。

据澳洲广播公司(ABC)报道,根据西澳的相关政策,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可以采鲍鱼。持牌的渔夫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有1个小时的时间可以采捉鲍鱼,数量不得超过15只。在采鲍鱼的季节,会有众多不会游泳的人也前去,让救生员如临大敌,当局也就此警告民众不要为了采鲍鱼而将自己的生命置于险境。

西澳冲浪救生协会(SLSWA)的佩克(Chris Peck)表示,虽然救生协会增加了6艘摩托艇重点针对采鲍鱼的活动加强巡逻,但人们不能自认为会有人相救就不顾自身安全。

佩克称,西澳救生协会每年的数十次救援行动中,大多都和采鲍鱼出事有关,还会有些人因此而需要住院治疗。

澳大利亚人对万圣节不感冒 指其为外来节日

很多西方国家都在迎接一个既可怕又精彩的万圣节,但澳人却对此毫不感冒。他们不喜欢万圣节太商业化,并且抱怨这是一个外来的节日。对于澳人而言,在复活节狼吞虎咽巧克力或在圣诞节交换贵价礼物和纵情吃喝才是正常的事情。但万圣节呢?在澳大利亚甚至很难看到一个南瓜。
  
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显示, “万圣节”这个词条在英国的搜索量为41,几乎比澳大利亚多一倍。澳人以幽默、快乐和有趣著称,但却尝试“埋葬”万圣节。
  
报道称,澳人讨厌万圣节的理由实际上是没道理的,许多澳大利亚文化类似于英国文化。

《华盛顿邮报》指出,英国殖民者在17和18世纪把万圣节传统带到美国和加拿大,并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万圣节绕过澳大利亚,只是因为时间巧合问题。

过去人们相信去世的人会在万圣节当天重返自己家。如今,万圣节已经演变成为更加世俗的庆典活动,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反映。其他拒绝过万圣节的理由还涉及天气,有些人认为万圣节令北半球的秋季夜晚更黑暗。

澳央行:住房贷款9月持续攀升

在向投资者贷款的驱动下,澳洲9月住房信贷继续迅猛增长,使得对否需要采取监管措施为住宅房地产价格降温的讨论变得更加紧迫。

澳洲储备银行(RB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向自住业主及投资者发放的购房贷款双双上升。同时,私营部门的总体信贷也继续上升,增长了0.5%,在12个月内累计增长了5.4%,录得2009年2月以来最高的年率数据。

最新数据进一步激化对澳储行采取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所谓的宏观审慎工具来调节银行贷款,为住房市场降温的猜测。一旦澳储行采取行动,那么既可以为住房市场降温,又可以维持低利率以帮助其他行业的发展。

澳储行周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9月,总体住房信贷增长了0.5%,增幅与8月持平。这使得12个月累计增幅达6.8%,录得2011年2月以来的最高增幅。
*9月,发放给自住业主的购房贷款增长了0.5%,增幅与8月持平。这使得12个月累计增幅达5.5%,录得2012年1月以来的最高增幅。
*9月,发放给投资者的购房贷款增长了0.9%,略高于8月的0.8%。这使得12个月累计增幅达9.5%,录得200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幅。

从全国范围来看,过去一年内,房价上扬了9.3%。澳储行数据显示,投资者住房贷款目前占总住房贷款的50%左右(不包括自住业主重新按揭的数据),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投资者活动在新州特别活跃。

9月,澳储行行长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曾表示,宏观审慎工具作用有限,不过他愿意考虑一下。“我对宏观审慎工具是否是一剂灵丹妙药表示怀疑,不过如果可行,我愿意考虑使用,这是我们正在思考的事。”

同期,澳储行的《金融稳定性回顾报告》肯定了央行正在与包括澳洲审慎监管局在内的其他监管部门进行讨论,看是否进一步打击风险借贷。

澳储行助理行长Malcolm Edey曾告诉一个参议院委员会,与监管部门进行讨论是否是“正当行为”为时尚早,不过暗示了年底可能会有些变化。

最可能实行的三种宏观审慎措施为压力测试、资本追加,以及贷款与估值比率限制。
实行压力测试时,银行可能被要求对借款方在利率上调的情况下还贷的能力进行评估。资本追加可能要求银行持有更多资金来应对只付利息的贷款,以让银行向高风险借贷方收取更高的利率。贷款与估值比率限制要求客户在申请到住房贷款前,须按照澳储行要求具备最低额度存款。

纽西兰已经实行了这些限制措施,不过市场认为澳洲不太可能实行。

中国驻澳使馆发布《中国公民旅居澳大利亚手册》

据2014年11月0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31日在堪培拉举行《中国公民旅居澳大利亚手册》发布会,旨在帮助来澳学习、旅游和工作的中国公民增强安全意识和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并及时得到领事服务。

中国驻澳大使马朝旭表示,近年来,中澳关系稳步提升,民众交往日益密切。来澳的中国旅客去年已达82万人次,中国在澳留学生达22万。明年,澳大利亚新科伦坡计划将落户中国内地,两国人文和民间交流将更加紧密。中国驻澳使领馆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为每一位在澳中国公民提供保护和必要协助,编织更牢固可靠的海外安全网。

马朝旭说,澳大利亚有句谚语:“一分预防,胜过一打医药。”我们针对澳大利亚实际情况,结合大量案例,精心编写了《中国公民旅居澳大利亚手册》。该手册涵盖入境居留、安全防范、交通出行、生活消费和实用信息等各方面,提供数百条常用网站链接,对常见风险作专题提示,并将同步到《中国领事服务网》上。

据悉,今年中国外交部推出“12308”领事保护热线电话,向海外中国公民提供保护和必要协助,包括国外常用电话、当地汉语医生、律师等实用信息。中国驻澳使领馆也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全天候为中国公民提供服务。中国公民走到哪里,领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来自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的代表,澳国立大学和堪培拉教育局,以及当地警方代表150人出席发布仪式。之后,中国驻澳使馆参赞兼总领事代双明和堪培拉警方代表向与会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做了安全讲座。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百万美元只能买悉尼41㎡住宅 中国买家大呼便宜抢白菜

澳洲人一向痴迷于投资房地产,而近年来澳洲主要城市房价激增,更是催生出了前所未有的买房热情。然而,要找出这背后难辞其咎的人或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断波动的房价,以及引发它们的原因,在这个三分之二人口拥有自己房产的国度是紧密相连的。

房价增长最引人瞩目的是房地产市场出了名狂热的悉尼,根据RP Data的数据,2013-14财年,这里的房价飞涨超过15%,相比之下,所有州府城市的总体涨幅为10%。

悉尼的房价中值已经达到了令人惊掉下巴的80万澳元,是平均工资的好几倍。

因此,澳洲房价成为30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最难以负担的之一,也就毫不奇怪了,这造成了整整一代澳洲人只能租房生活,实现置业梦想的机会日渐式微。

黄金国际住宅指数百万美元能买到几平方米?
摩纳哥 15
香港 21
伦敦 25
新加坡 33
日内瓦 35
纽约 40
悉尼 41
巴黎 42
莫斯科 43
上海 46
来源:莱坊

很显然,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反映了市场的力量:悉尼和墨尔本供不应求,但是什么刺激了这凶猛的胃口?是想要提高退休收入的财大气粗投资者,腰缠万贯的中国买家,低利率,优惠的税收制度,还是阻碍房产开发的规划法规?

事实真相很复杂,影响一座城市,一个城区的因素,几乎可以肯定,绝不适用于其他地方的城区和房产。

中国需求

例如,虽然悉尼和墨尔本的住宅市场今年表现不错,但珀斯的销量却有些平淡。

“在悉尼,购买压力来自于海外投资者,他们把一切能买的全买了,半点不虚,尤其是来自亚洲的投资者。”西澳房产研究所的主席艾利(David Airey)说,“对他们来说,悉尼的房子很便宜,但在澳洲人看来却很贵,100万澳元买不了几平米。”

中国投资的影响是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李博士(Adrian Lee)正在研究的问题,他表示,虽然法律只允许中国公民在澳购买新房,不得购买现房,但他怀疑澳洲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有没有充分执行这项禁令”。

李博士认为,资金流还会增加。“我认为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仍会青睐于澳洲房产,因为他们觉得澳洲是一个很棒的地方,很适合成为他们及其家人的最终定居地。”

祖父母全职照顾孙辈 料可获额外经济援助

担任孙辈主要照护者的祖父母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一个议会委员会建议扩大对他们的财政援助,使他们在照顾年幼家庭成员的同时,收入不低于贫困线。

参议院委员会提议向全职照料孙辈的祖父母提供一系列援助,包括更好的咨询服务,亲子班课程,以及计算机课程的优惠券,孩子的父母往往正在与物质滥用和精神健康问题作斗争。

委员会周三晚向议会提交报告,宣称“尤其是在政府最应该通过寄养系统,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情况下,让祖父母承担抚养孙辈的全部费用”是不公平的。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祖父母可以申领联邦政府的福利给付,如家庭税收优惠和照护者津贴,但报告披露,祖父母们对于自己的权益往往感到困惑,发现与Centrelink互动困难,并且难以完成所需的文书工作和备齐证明文件。

发起此次参议院调查的联盟党参议员史密斯(Dean Smith)表示,该报告是“就祖父母在抚养孙辈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为人所不知的作用进行迫切探讨”的第一步。

“那些聚焦于各州寄养给付差异的建议,让我特别高兴。”

在18项建议中,有一项呼吁州和领地政府考虑将寄养津贴的发放范围扩大到那些在没有法庭命令的非正式情况下抚养孙辈的祖父母。

它呼吁各州解决寄养家庭和祖父母目前在享有的援助上存在的差异。

委员会还呼吁人力服务部更好地辨别出那些以祖父母为户主,申领联邦福利金的家庭。

一个试行项目将向祖父母提供参加IT培训的优惠券,以便他们能够了解青少年孙辈所使用的科技,此外,祖父母们也将有更多机会获得育幼支援服务和培训。

委员会主席希沃特(Rachel Siewart)说,许多祖父母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还要照料孙辈,他们需要更多支持。

“这些建议都涉及关键领域,包括祖父母在抚养孙辈直至他们可以自食其力,以及处于他们照顾下的子女所需的经济支持,法律和亲情支持,健康,精神健康和心理辅导。”

会计师公会承认留学生找工困难 取消会计移民呼声再起

主要会计师团体首度承认,会计专业的留学毕业生在澳寻找专业工作存在困难。

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及澳纽特许会计师公会(Chartered Accountant ANZ)一反常态地承认,留学毕业生在求职方面遭遇的困难得到了“充分理解”,它们已经“在地方、各州和联邦层级,并通过全澳各地的大学开展了许多项目,旨在支持国际学生”。

去年,这些会计师团体还告诉联邦政府,澳洲缺少会计,从而成功地促使移民项目的审查人员将会计专业保留在了“技术职业清单”(Skilled Occupation List,SOL)上。

不过据了解,两家会计师公会将在下周提交给移民和边境保护部的意见书中改变立场。

联邦工党议员汤姆森(Kelvin Thomson)再度呼吁“联邦政府应该将会计专业从技术职业清单中移除”。

“政府还应该对与移民工作者有关联的海外学生部门进行审查,以减少永久居留权,依赖留学生来增加收入的教育机构,以及年轻的澳洲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这三者之间也已发展出来的关系。”

明年初审查SOL

联邦政府表示,将于明年年初对技术职业清单进行审查。

助理移民部长卡什(Michaelia Cash)的发言人表示:“根据[澳洲劳动力和生产局]的建议,2014-15财年,会计师岗位的最高名额减少了约5000个,或国内劳动力的3%。”

该发言人表示:“政府将在2015年年初再度对技术职业清单进行审查。”

尽管媒体今年一再报导本地主不愿佣留学毕业生,以及公司将低级别岗位外包至海外的趋势,但会计师机构却唯唯诺诺,坚称“在短期、中期和长期,会计师都是最抢手的人才”。

周一,迪肯大学的一份报告披露了留学毕业生在澳洲寻找工作的困难,会计师机构回应称,他们自2007年以来就“积极”帮助留学毕业生。

会计专业的留学毕业生一直是大学的摇钱树,在2013年入学的1.76万研究生中占79%,在当年入学的逾2.54万本科生中占55%。

迪肯大学的调研发现,这些国际学生的留学期望也包括了取得澳洲的工作经验。

最根本原因:人口集中城市及投资房减税推高澳洲房价

美国美林银行(Merrill Lynch)经济师的最新一份报告认为,澳洲人口都集中居住在城市内、移民的涌入以及澳洲特有的投资房减税优惠政策,都是使得澳洲成为拥有世界最贵房产的一些因素。

据澳联社报道,美林经济师伊斯莱克(Saul Eslake)的报告发现,澳洲房价高的五个原因之一是,人口较为集中居住在城市。59%的澳洲人居住在大城市,这些城市人口均超百万。这些城市人口密集度仅次于香港、新加坡和日本。

澳洲的大城市也是世界上城市延伸性最大的一群,而公路建造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往往滞后。因此很多人宁可花大钱在便利的地方买房,也不愿花很长时间在通勤上。

伊斯莱克分析说,澳洲投资房的税务优惠,也使得澳洲人比其它国家居民更愿意拥有房产,从而推高房价。

报告认为,尽管也有不少外国人在澳洲购买投资房,但比例仍不大。政府数据显示2013/14年澳洲居民房贷达850亿,而其中外国投资者只占很少一部份。

伊斯莱克还说,澳洲新房供给没能跟上澳洲移民涌入的速度。而且当地市政和省政府对各种开发的限制,也是加剧澳洲住房不足的原因。

报告还发现,澳洲人的独立屋和公寓都比其它国家更大,富人更愿意住在昂贵的房产里。但报告总结说,如果澳洲人收入增长停滞,澳洲的房产可能不会继续增长。

今年澳洲天气炎热 更热日子还在后头

今年还未步入夏季,澳洲已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炎热和干燥天气。而这种状况将继续持续,气象局预计山火和热浪袭击的风险还在升高。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气象局今年11月至明年1月的区间预报显示,澳洲东部地区今年夏天将比通常更干燥,特别是东北地区。

悉尼大部份日子将无降雨,从周四开始最高气温将至少达27~28摄氏度,直到10月底。本周六更是达到32摄氏度。

全澳大部份地区今年夏季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的温度,都会高出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地区。“新州南部和维州西部将严重缺水。”气象局资深水文学家费坎马(Paul Feikema)说:“(澳洲)南部火灾风险升高,一些地区极可能遭遇干旱。”费坎马还说,热浪袭击的可能性也增大。

气象局的这一最新预报是在10月下半月的情况上完成的。上周六,全澳白天最高气温均值达36.39摄氏度,创下10月和澳洲春季高温记录。

从本周四(30日)和周五开始,澳洲内陆继续升温,很多地区将达36摄氏度。本月很可能成为澳洲自1910年来最热的10月。

澳洲人怎么看藏在澳洲的中国贪官?

  神秘大宅。这是澳洲人对来自中国的“神秘富豪”的第一个印象。澳洲历史不长,土地私有,没有土改和强制拆迁,房产登记与过户清清楚楚,几乎每一幢大宅都有名有姓。这和北京某某胡同传说住着神秘的重要领导人很不一样。例如,我们都知道澳洲“党和国家领导人”所住的房子地址、门牌号码。即便他购买的投资房(包括在海外的),也都得按照“阳光法案”如实申报并可以公开查询。如果你愿意,下次我带你去拍一下总理的大宅。

  因此在澳洲,就很难出现不知道主人是谁的“神秘大宅”,更不用说豪宅了。但随着中国移民过来的生意人尤其是不明不白的“富人”多起来,这种叫不出名字,大多时间空置在那里的“神秘大宅”多了起来,有时一条街上好几幢。澳洲人(尤其是那些大宅的邻居)对此是有些看法的。中国人的大宅之所以神秘,当然不都是因为钱来路不明,物主刻意保持低调,还因为中国人以汉语拼音登记的名字重复得比较多,你真想查也查不出到底是谁的。

  相对于澳洲完全公开房产登记的做法,在这里的中国贪官们有理由感到不自在。澳洲独立房屋都是独门独户,暴露于光天化日下,根本没有保安和小区的概念。不像中国大陆的豪华公寓,隐藏在高楼大厦之间,有保安把住小区大门。我有一位很著名的澳洲记者朋友,有一次在澳洲最豪华的地区的路边拍照,结果竟然有中国人从豪宅里走出来干涉他,让他不要照到身后的那幢大宅。

  要知道,澳洲的房产可没有“肖像权”。你建在公共场所与用地旁边,大家当然可以以此为背景照相。这位记者当时还真不是为拍摄住宅而来,只不过是路过此处,拍一张照而已。那位中国人干涉他拍照,反而让他多了一个心眼,之后他去相关登记部门查了那栋房子,而且查到了主人竟然是……

  中国潜藏在这里的贪官给澳洲人的第二个印象是“生活在别处”。最早中国移民来澳洲,都是穷得叮当响,但咱勤劳、勇敢又无知,有时还无耻(此“无耻”无贬义哦,意思是说他们不顾及澳洲的那套道德标准,白猫黑猫地疯狂抓老鼠),所以,基本上都能白手起家,甚至搞出点小生意。后来突然涌进了不少中国富豪,到最贵的地区买豪宅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澳洲连小朋友都惊呆了。

丈夫倒车冲下停车场二楼摔死 亚裔女获偿260万澳元

悉尼一位眼睁睁地看着丈夫在倒车时从停车场二楼边缘直接掉下去摔死的亚裔女子获得了超过两百万元的赔偿。

2006年3月5日,米歇尔李(Michelle Lee)和时年34岁的丈夫托马斯李(Thomas Lee)开车前往禧市(Haymarket)参加一个家庭聚餐。

但那个夜晚变成了米歇尔一生的噩梦:托马斯在Carlton Crest Hotel的停车场二楼停车调整位置时,竟直接倒车冲出了停车场边缘,导致一根金属护栏断裂,汽车顶部着地几乎摔烂在地面,托马斯受了重伤不幸丧命。

法官罗伯特比奇-琼斯(Robert Beech-Jones)周四在新州最高法庭一次简短的听证会上裁定给予米歇尔260万元的赔偿,其中75%由停车场业主支付,其余的则由悉尼市府承担。

双方将于11月6日再次回到法庭就赔偿金额进行辩论。

比奇-琼斯法官在早前的一个听证会上称,米歇尔被欠了“一笔巨大的”赔偿。

新州最高法庭得知,作为这个停车场的业主和管理者,Carlton酒店存在疏忽行为,因为该酒店此前就知道,停车场混凝土车轮定位器和金属边界栏杆建设和维护不当,曾引起许多问题。

悉尼市府也因为批准这个停车场作为商业用途而必须承担起疏忽的责任,因为停车场的边缘护栏根本未达到澳洲标准。

法官比奇-琼斯称,由于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惨死,米歇尔“心理完全崩溃了”,这几乎影响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她的职业。她本可以成为一名有前途的语言心理学家。


在丈夫死后,米歇尔噩梦连连,那恐怖的一幕总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她整个人都变得焦虑不堪,还患上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而且陷入了极大的悲痛和抑郁之中。她后来住进了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只能做一些兼职的工作。

澳大利亚无知指数全球位列第九 社会认知度较差

据2014年10月3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Ipsos”社会调研所近日发布了主题为“无知指数”的全球报告,对14个国家1.15万人的社会认知度进行了排名。其中,澳大利亚人的无知指数位列第九,在14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在中游。

对于澳大利亚人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内心都没有一张清晰的图画。多数澳大利亚人认为伊斯兰教徒数量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18%,但实际数字只有2%;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人对于未成年人怀孕比例的估算也过于夸张,对于退休人口的具体数量也完全不知道;此外,澳大利亚人也不清楚失业大军的具体数量,他们还错误地认为谋杀率在不断攀升,只有19%的受访者说出了谋杀率正在下降的事实。

报道称,在这项调查中,意大利人是最为无知的,美国人和韩国人的无知指数则紧随其后。相比之下,瑞典人、德国人和日本人的社会认知度则比较靠前。

此次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埃利奥特表示,很多民众对社会认知度较低的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很少跟数字打交道,因此估算能力也比较差。与此同时,一旦某个问题经常被放在媒体聚光灯下,民众也容易对其产生比实际更为夸张的认知。“我们常常高估负面的部分,同时又低估了正面的部分。”

埃利奥特还称:“‘误解’对于公众辩论来说是一个问题。虽然澳大利亚人的社会认知度排在第九,但在关键问题上,他们的认知与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差距。”

不过,报道同时指出,上述报告也显示,澳大利亚人对部分问题的了解程度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如寿命和移民占比等。而在被问及实际移民为何比想象中少时,他们的普遍答案通常是,没有将非法移民算入其中。

澳大利亚通过法律将前往伊拉克参战行为列为犯罪

据2014年10月30日参考消息网报道 台媒称,澳大利亚10月30日通过法律,将前往“恐怖攻击温床地区”的行为列为犯罪。这是个严厉的反恐措施,目的在防止圣战分子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参战。

据台湾“中央社”10月30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日益担忧海外战斗人员前往中东,加入伊斯兰国(IS)等好战团体;据信已有70名澳大利亚人步上此途。

《反恐法修正案(海外战斗人员)》载明一些措施,将不具正当理由即抵达恐怖组织从事敌对活动的“宣告地区”列为犯罪行为。

报道称,此罪行最高星刑期为10年徒刑。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10月30日在国会说:“国会今天通过的海外战斗人员法案的最大意义是,我们会比较容易将在海外与恐怖团体并肩作战的澳洲人定罪。”

“这表示,我们在国内可以比较容易监控潜在的恐怖分子;也表示,我们比较容易将教唆仇恨以制造潜在恐怖分子的人起诉。”

因应伊斯兰国势力高涨,联合国上月要求全体会员国,将前往海外与好战团体并肩作战、或吸收并资助他人如此的国民,列为重大罪犯。

情报专家估计,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参战的外籍战斗人员,有数千名之多。

在唐人街捅死同胞被控谋杀 墨华男辩称是为自卫

2014年10月29日午餐时间,墨尔本唐人街发生了一起命案。被控将另一名华裔男子捅死的男子声称他只是出于自卫。

在Lt Bourke St的Golden Square停车场将Alan Wong捅成重伤后,Fai Sing Yiu被控一项谋杀罪。64岁的Wong在与Sing Yiu发生争执后,上身被捅了好几刀,之后死在了墨尔本医院。

现年59岁的Sing Yiu住在墨尔本东区的Forest Hill,他于周三晚出席了庭外聆讯会。穿着警察发的蓝色囚服,裹着一条白色的羽绒被,打着赤脚,一脸忧虑的Sing Yiu在时长7分钟的聆讯会中一直低着头。他通过一名翻译说他不需要医疗治疗。

Emma Kerry警官在法庭上称,在警方的讯问下,Sing Yiu已经承认他得为捅刺Wong一事负责。“他已经完全承认自己导致死者受伤。但他声称那只是出于自卫。”

Kerry称,Wong身上的伤有数处都是致命伤。Sing Yiu当场被捕。当在法庭上被问及他是否想要申请保释时,Sing Yiu通过翻译说:“我希望能。”但他的保释申请被拒绝了。他被判带押候审,将于周四出席墨尔本治安法庭聆讯。

据悉Sing Yiu是在一家餐馆工作。周三中午12:40左右,他与死者发生争执,之后开始动手。目击者一见情势不妙,当即报警。

研究发现留学生在澳大利亚难找专业对口工作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通过长达三年的研究发现,来澳进修的大学生毕业后很难在这里找到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哪怕拥有进入被认为技能短缺领域的资格。
  
名为《澳大利亚留学毕业生及向就业过渡》(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s and the Transition to Employment)的报告显示,会计、护士及工程等专业的留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多重障碍,例如形势严峻的就业市场,本土公司不愿意雇佣无永久居留权的人士。报告中直言不讳地得出结论,没有永久签证的留学生不太可能在澳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此外,报告还说,对留学生而言,种族歧视依旧是个问题,许多受访者在澳期间都有过某种形式的被歧视经历。移民部有一名高级官员曾与大量本土雇主交谈过,报告中援引其评论称,澳中层管理人员群体里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程度的种族歧视。

据报道,这些问题可能让作为澳大利亚第四大出口领域、年收入高达150亿澳元的国际教育产业蒙受风险,因为留学生认为来澳学习进修就包括了在这里获得就业经验。研究的作者发现,留学生依旧将澳高等教育视为进行永久移民的途径之一。
  
据了解,会计、护士及工程师均在澳大利亚“技术移民职业列表”(Skilled Occupation List)的榜单中,这意味着留学毕业生可以获得485类毕业生临时签证,从而在澳工作最多18个月。
  
而报告中指出,许多雇主都有一条适用于全体的规定,该规定阻碍了留学毕业生申请工作,除非他们拥有永久居留权,因为雇主们担心,相比本土毕业生,这些人逃跑的风险更高。除了签证类型,雇主认为留学毕业生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交流技能拙劣、软技能不足、以及缺乏在澳就业经验。

对此,报告的作者认为各大学需要担负起责任,确保留学毕业生做好了就业准备,包括协助他们提升交流技能和加强总体就业准备。此次报告基于对107名留学生及93名非学生人士的一项质化和量化研究。
  
报道称,澳会计机构首次承认留学生就业难,他们从2007年开始推出“移民技能实习项目”,旨在培养留澳学员与同事、经理和客户的有效专业沟通能力。但该报告指出这些项目收效并不可观,因为尽管国际毕业生补足了所欠缺的技能后,仍很难在澳找到对口工作。这些国际学生希望能在澳大利亚进修期间能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

2015年起中国游客将可持电子护照在澳洲自助通关

澳大利亚移民及边境保护事务部长莫瑞信(Scott Morrison)10月29日宣布,澳大利亚进一步增加可以使用智能门(SmartGate)自助通关的国家,预计明年中国游客也可持电子护照自助通关。
  
莫瑞信29日在堪培拉参加旅游及运输论坛(TTF)的领袖峰会时指出,在面向加拿大和爱尔兰的电子护照者试行自助通关技术后,现在共有8个国家的人士可试用或永久使用智能门自助通关。此外,从明年开始,中国内地、香港以及日本持电子护照的人士,也将可试用智能门。
  
莫瑞信表示,除了澳大利亚本国民众之外,按照澳方和别国达成的永久协议,新西兰、英国、美国和新加坡持电子护照者都可永久使用智能门通关,针对瑞士公民的试行还在进行当中。

莫瑞信指出,早在今年9月时,政府就宣布从2015年年中起,将在澳大利亚的8个主要国际机场全面推行新一代离境自助通关电子门(eGate)技术。联盟党政府为移民及边境保护事务额外拨款1.58亿澳元以增加边境反恐能力,使用电子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莫瑞信还指出,在澳大利亚各国际机场的起降班次越来越繁忙之际,政府是否能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通关体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样才能确保澳大利亚的经济能从整个亚太地区的旅游及经贸活动增加中受惠。与此同时,政府也要保证某些会对澳大利亚社会造成威胁的人士被拦截在边境。
  
莫瑞信还表示,目前澳政府还在与多个国家就其国民抵达澳机场的8个主要国际机场时,可以使用智能门自助通关进行协商,其中包括了马来西亚、印度和法国。

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有没有想过晚年的日子:在澳洲过上舒适退休生活每年至少需要多少钱?


去年买地疯狂 今年售房疯狂 笑到最后的总是开发商



好消息:Westfield扩建墨尔本东区Knox店 料创8000个岗位

Westfield Knox一个耗资4.5亿元的扩建项目料创造8000个工作岗位。这个项目预计也将让这个地区成为墨尔本东区最好的购物和休闲中心。

Knox市府的市长Darren Pearce称,这个扩建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动工,从2017年将依次开放已完工的营业场所。

在周二晚的会议上,市府对于这个创岗项目表示欢迎。Pearce称,这个位于Burwood Highway的商场将至少创造2000个零售岗位,而其他的工作机会则是营建和开发相关的职位。

维州首批免费公共Wi-Fi区已经开放

据《时代报》报道,维州政府已经在3个地区首先开放了免费公共Wi-Fi,分别是维州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中央巴拉腊特(Ballarat)和中央本迪戈(Bendigo)。

维州州长纳普信(Denis Napthine)表示,这个由iiNet负责的试点项目投资670万,在2015年前将在墨尔本、本迪戈和巴拉腊特的1000个地点提供免费Wi-Fi。

试点项目将持续5年,完全不设广告,而且无需密码即可使用。但纳普信不排除未来会附加广告。

“这有利于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数字企业来维州,为小企业和教育行业提供支持,还能在紧急事件中提供附加的通讯支持。”他说。

维州考虑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免费Wi-Fi的倡议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政府3月份曾征求人们对在墨尔本提供免费公共Wi-Fi的意见。

柏斯、阿得莱德、堪培拉和新州的利物浦(Liverpool)都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网络。

世界各地的重大城市都几乎已经有这种服务,但有些是免费的,有些则由广告赞助商赞助提供。纽约甚至在地铁网络都提供上网服务,凭借的就是澳洲的技术。

美银美林:澳洲房价高不怪海外买家

美银美林的经济学家索尔伊斯莱克(Saul Eslake)称,澳洲的房价跻身全球最贵行列不能归咎于海外投资者。

伊斯莱克指出,负扣税和其他国内因素才是推动澳洲房价猛增的罪魁祸首。

“海外投资者对房价究竟施加了多少压力引发了很多讨论,但这些讨论都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伊斯莱克在一份关于房市的广泛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我们看来,与国内投资者相比,海外投资者可能只扮演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色。”

有数据显示,接近94%享受负扣税政策的投资者购买了现房,而非新房。“这种针对负债房产投资的税惠政策基本上发挥了推高现房房价的作用,但却未能发挥负扣税政策支持者所声称的增加房产供应的作用。”伊斯莱克说。

“这些投资者寻求的是更长期的资本收益和短期的税务减免。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着急将租金收入最大化,这也是澳洲住房租金收益根据国际标准来评判相对较低的原因。”

伊斯莱克认为,长期以来缺乏住房供应是另外一个增加住房成本的因素。与此同时,澳人的收入位列全球领先水平,因此住得起更为昂贵的住房。

还有一个因素是,居住在房价更高的大型城市的澳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与世界上其他人相比,澳洲人喜欢更宽敞的住房,宁愿为内城区住所支付更高的价钱,也不愿意迁居到外围城区。

伊斯莱克指出,上述因素都是澳洲房产成本高昂的支撑性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继续上涨,但也不意味着房价不会下跌。

虽然高房价令住房业主喜不自禁,但对其他人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在目前的房价增长周期内,持续上涨的房价对消费者开销的刺激作用减弱,但却导致年轻人拥有房产的比例减少。”伊斯莱克说道。

恐怖主义成澳人最大恐惧之一 1/4对穆斯林观感负面

澳洲人对恐怖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担忧程度相比仅仅四个月前大幅升高。

一项新的社会凝聚力调查显示,随着政客们大肆谈论国家安全问题,并采取措施保护澳洲免受恐怖主义威胁,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变得强烈。

作为这项长期研究的一部份,斯坎伦基金会(Scanlon Foundation)和蒙纳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6月7月调查了民众对社会凝聚力、多元文化以及移民的态度。而10月份,在各种关于提高安全措施的宣传中,研究人员再次以相同问题询问受访者。

不过,这依然不是澳洲人的头号恐惧。无论是6月还是10月,人们都认为澳洲面对的最重大问题是经济问题。但在后来的调查中,国家安全或恐怖主义分别跃升至第二和第三位。

报告作者马库斯(Andrew Markus)说,这与澳洲的两极分化社会脱不了关系,种族主义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反映出了部份民众对国家安全讨论调性的担忧。而6月份时,这些主题都未进入前五名。政府在9月份首度将恐怖警戒级别提升至“高级”。

研究人员还发现,潜在的威胁使得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强烈认为应当维持澳洲生活方式的民众比例跃升至70%以上。同样地,虽然感到自己不属于澳洲的民众比例基本不变,但对澳洲有归属感的民众比例却显著增加至近四分之三。

与其他宗教相比,澳洲人更有可能对穆斯林抱持负面看法,但这些态度基本上与2011年时没有两样。四分之一的澳洲人对穆斯林的看法负面或非常负面。

最无法忍受穆斯林的包括65岁以上人士,教育水平只到11年级的人士,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士,以及打算投票给自由党/国家党或独立候选人的人士。

对穆斯林的看法最不负面的较可能是年轻人(18至44岁),打算投票给绿党,拥有较高学历,居住在维州。超过五分之四的人认为多元文化对澳洲有利。

澳人如今的感受

16%强烈反对接纳不同国家的移民能使澳洲更强大的观点。
73%的人很大程度上对澳洲有归属感
7%的人感觉自己不属于澳洲
71%的人强烈赞同应该抱持澳洲人的生活方式
关于澳洲面对的最重大问题经济问题(23%),国防/国家安全/恐怖主义(17%),种族主义(11%),环境/气候变化(7%),社会问题(7%)

新州中央海岸人口料猛增 年均住房建设数量须翻倍

在未来20年内,如果想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新州中央海岸每年建设的新房产数量必须翻倍。

在过去五年中,中央海岸每年平均建设790处新房产,不过规划当局表示,如果要与预期的人口增长需求保持一致,这一数据必须增加至1840处。

新州规划与环境厅规划服务代理副秘书马科斯雷(Marcus Ray)称,当局正在进行规划,赶在2031年之前在中央海岸建设3万6800处房产。新州政府希望听取公众对未来房产类型和新房产建设地点的建议。

“随着中央海岸日渐受欢迎,人们寻找的房产类型和数量也会发生改变,”雷说道,“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谨慎的规划。”

“在中央海岸,住房可负担性依旧是一个问题。虽然有些人因为这里比悉尼更可负担才搬到这里,但住房可负担性依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州政府于近日发布了讨论文件,鼓励公众参与中央海岸地区的未来规划。

这份文件调查了很多问题,包括住房供需关系、新的未开发城区和再开发现有城区尤其是在镇中心的,以确保新房产能够融入当地的环境并满足房市的长期住房趋势。

“这是社区决定自己的城区或城镇未来20年样貌的机会。”“我们希望社区踊跃发言。”

规划厅邀请当地居民登录www.planning.nsw.gov.au/centralcoast畅所欲言。

中央海岸的未来

*在截至2011年的过去五年中,中央海岸的人口增加1万9600人,平均每年增加3920人
*该地区的人口在2031年之前预计将增加6万4250人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央海岸到2031年需要3万6800处新房产

又是华人杀华人:墨尔本市中心唐人街爆命案 一华男遭捅杀

2014年10月29日周三下午,一名男子在墨尔本CBD的唐人街遭人捅伤。这名华裔男子之后因为伤势太重,不治身亡。

周三下午12:40左右,紧急服务人员接报后迅速赶到了位于Little Bourke St和Swanston St拐角处附近,在Tattersalls Lane和Celestial Avenue之间的Golden Square停车场。维州救护勤务机构(Ambulance Victoria)的女发言人Lisa Hind此前称,一名男子的上身被刺伤,目前处于危笃状态。周三下午2:30,维州警方证实这名男子已经死亡。

据悉,救护人员在现场对他进行了一些抢救措施,之后才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另一名男子的手受了捅伤,在现场接受了治疗。

维州警方称,那名受重伤,之后不治身亡的男子是在Little Bourke St的一场“争执”中被人刺伤。第二名男子被捕,目前正在协助警方的调查。十余名警察正在停车场中搜查,并询问与目击者。

Steve McIntyre警官称,死者与受轻伤的那名男子先是在附近一家餐馆碰了面,之后就一起去了停车场。他称,两名男子都是中国人。

警方已经在现场找到了一把刀子。McIntyre称,警方将查看附近街道和商家的监控录像。他证实警方已经拘留了一名男子,但拒绝透露这名男子是否有前科。

警方还未证实死者的身份。据报导,死者与案犯是在Post-Deng Cafe碰面。据称两人互相认识。

德勤经济研究所:繁文缛节致澳企年均损失上千亿

德勤经济研究所(Deloitte Access Economics)的研究发现,澳洲公司被自身的繁文缛节所围困,浪费员工宝贵的时间并且耗费数十亿元经济成本。

德勤在据信是首份对澳洲公共及私营行业进行繁文缛节评估的报告中表示,政府规定每年需要花费约270亿元的行政成本,而公司遵守这些规定每年需要花费670亿元的成本。

不过,报告中表示,企业自身的繁文缛节也需要它们每年消耗1,550亿元成本,其中210亿元用于制定规章制度,1,340亿元用于遵守规章制度。

“企业给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德勤经济的总裁Chris Richardson说道,“我们的研究显示,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层管理者每周各需要花费8小时以上的时间来遵守内部规则。甚至是非管理层员工每周平均也要花费6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遵守规则。”

繁文缛节的负担在小型企业内部就稍微轻一点,每个员工每周平均花5个小时的时间来遵守自我强加的规则。

德勤表示,澳洲循规蹈矩的劳动力人数如此巨大,以至于差不多抵消了后勤劳动力人数的下降。

报告中表示,澳洲“非生产性”劳动力的人数几乎和20年前没什么差别。“每消失一个后勤岗位,就会创造一个新的遵守规则的岗位,从而抹杀了提高生产率的好处,”Richardson说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岗位不是政府规定所必需的,不过是企业自己凭空设立的。”

澳洲各行业的劳动力中,为遵守规则而设定的岗位比例上升最迅速的是矿业,其次为营建业。“2006年到2011年,矿业和营建业跻身澳洲增长最迅猛的行业,”Richardson说道,“这意味着这些行业中遵守规则的岗位数量增长比其他行业快。”

“坦白说,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它们能够巩固澳洲社会的关键基础,保护法治,并且是从卫生到安全到环境等行业的标准。而且,规章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为未来制定计划。不过,持续了10年的繁荣显示,我们倾向于制定规则,但却不去衡量它们所带来的成本或者好处,”Richardson说道。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咖喱提取物或可增强记忆力 研究:改善注意力减少疲劳

维州一所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咖喱中的一种重要香料可用以防止记忆丧失,并提高注意力。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姜黄(turmeric)实验结果同样表明,这种香料提取物还能帮助减少疲劳。

虽然现在还没法确定姜黄是否能通过自然的方式让食用者避免认知上问题,但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食用了大量咖喱的人得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似乎要低一些。

在这项实验中,60位年龄在60-85岁的成年人被提供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姜黄素胶囊。抗氧化剂姜黄素(antioxidant curcumin)是在姜黄中发现的。

来自该大学人类精神药理学中心的Andrew Scholey教授称,纯姜黄素不太好吸收,因此效力比胶囊弱一点。在服用这种香料提取物后仅仅一个小时,他们就发现受试者的注意力集中度提高了。

Scholey教授指出:“但是最引人注目和最出人意料的发现是,它大大减少了疲劳。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疲劳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也会引起抑郁症和认知能力衰退。”

在完成认知任务之时,人的心情也会获得有益的影响。博士生Katherine Cox称,她对一个健康成人组进行了为期4周的干预,但所获得的结果无法显示它是否能防止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症。

Cox称:“在动物研究中看到的一些影响包括生物上的和行为上的确实表明姜黄素可能在那个领域拥有令人激动的潜力,不过很可惜,人类实验还没有看到那一步。”

研究者们还指出,想要通过大量食用咖喱来预防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症也是不明智的行为,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姜黄素水平不够。

Scholey教授指出,他怀疑是姜黄素增加了血液流动,并促使在记忆和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神经递质的产量增加,同时还改善了大脑中最强大的细胞线粒体。

据悉这项研究是首项探究姜黄素对于健康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之影响的研究。该研究由生产姜黄素胶囊的Verdure Sciences赞助。但是Scholey教授说,该公司对研究和发现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在这项研究之前,美国一项针对37人的研究发现,高可可豆的饮食由于增加了供应给大脑的血液水平,因此可能会增强老年人的记忆力。

幼儿时学第二语言益处多 维州政府拟鼓励4岁童学外语

根据一项新的拟行举措,维州小至4岁的孩子都将开始在当地的社区语言学校内学习外语。
在此之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学习外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

维州政府称,如果连任的话,他们就将实施这项举措,扩大当前针对5岁及以上儿童的项目。届时,社区语言学校将获得政府的拨款,以开设针对4岁孩童的课程。

维州教育厅长Martin Dixon与多元文化事务厅长Matthew Guy一同宣布了这项计划案。Dixon称,在幼儿时开始学习外语有诸多益处可提高学生的母语能力,提高总体的学习成绩。

维州政府目前已经在施行一项计划,计划在2025年之前让所有的公校学生从学前班至10年级的学生都学习一门外语。学前班将于明年开始。

Dixon称:“要想让维州的年轻人做好在全球各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准备,还有什么比让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更好的呢?”根据这项承诺,政府划拨给这些社区语言学校的经费将从190元/生增加到210元/生。

Guy称,30%的维州人而今都是出生于海外,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将强化多元文化的纽带,并为国际贸易打开大门。

在宣布这项料耗资540万元的计划之时,教育厅资助的一个新网站loveoflanguage.com.au也上线了。据悉该网站旨在鼓励所有的人都学习一门外语。包括电视主持人Helen Kapalos、墨尔本Victory的Kosta Barbarouses和Hawthorn的传奇球员Robert DiPierdomenico料都将成为大使。

怕退休钱不够花 更多澳人增缴养老金

忧心忡忡的澳人每年往养老金基金中额外倾注了数十亿元,以确保他们在退休时不必为再为钱烦恼。

在过去四年中,自愿在扣除最多9.5%工资缴纳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掏钱缴纳养老金的澳人持续增多。在2013年,澳人就额外缴纳了365亿元的养老金。

澳洲最大的养老金基金之一Australian Super共有210万名成员,其中有17万名成员在2013-14财年中额外缴纳了13亿元(即每人7800元)的养老金。

该基金成员主管Paul Schroder称,如果澳人每周能多交“一点点”,等到他们退休时就可以积少成多。

“在30年内每周多缴超过10元意味着你在退休时可以多领到17.5万元的养老金,这是因为复合利率所致。”“大多数人的开销都很紧张,但如果你能支付得起,应该考虑一下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在未来能造成多大的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9.5%的强制养老金保证将无法让你过上理想的退休生活。”

澳洲养老金基金协会(Association of Superannuation Funds of Australia)指出,单身澳人想要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每年需要4万2433的费用,如果只想要一个还算凑乎的退休生活,则每年需要2万3363元。一对夫妇每年需要5万8128元才能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或每年需要3万3664元才能过上中等的退休生活。

在最近的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指数》报告中,澳洲的退休系统被评选为全球第二佳的退休储蓄系统。

澳洲养老金受托人协会的首席执行官Tom Garcia称,越来越多的澳人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考虑,这导致他们额外缴纳的养老金增多。“澳人越来越注重养老金,我并不认为人们对此漠不关心,但他们可能对养老金的复杂性缺乏了解。”

“9.5%的强制养老金缴纳比例还不够,若比例提高至12%,人们在退休时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你能储存的钱越多,退休收入就越多,这可以让你自己决定退休的时间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方式。”

今年7月份,强制养老金比例增加至9.5%,并将保持七年,之后从2021年开始每年提高0.5%,直到2025年增加至12%为止。

亚洲性工作者遭地下妓院剥削 收费被压低4成

在悉尼一家非法妓院的铁门背后,澳洲本土和亚洲出生的性工作者,面对相同的客户,提供相同的服务,但身价却完全不同。

《周日晨锋报》调查发现,位于Crows Nest的地下妓院White Cat不仅违抗北悉尼市府的两张妓院查封令,而且涉嫌压低亚洲性工作者的服务收费,使之比白人性工作者的标准收费250元低了足足90元。

该妓院的网站上还提供“外送”伴游服务,包括“过夜费特价”。

新州政府在2011年的州选举之前就曾承诺优先打击地下妓院,但像这样的价格分级却标志着这个行业正在向一个令人不安的方向发展。

虽然此前早有传闻显示,在某些只有亚洲人的妓院里,性工作者的收入可能大大低于她们在其他地方工作的白人同行,但White Cat却是澳洲第一家在同一屋檐下实施歧视性收费的妓院。

在最近的一次电话咨询中,该妓院的一名经理介绍:“亚洲姑娘,一小时160元…澳洲姑娘,一小时250元。”

《周日晨锋报》上周采访的数位妓院老板均表示,“很显然”,即使是在扣除了住宿费之后,不同的收费相当于一些性工作者因为其种族背景的缘故,薪酬被压低了。

White Cat于2008年5月在Crows Nest的5 Falcon Street开业,并获得市府批准作为“按摩疗法工作室”经营。

但在2011年,在接到一系列关于该店实际用途的投诉之后,北悉尼市府发起了调查,并证实业主正在“提供性服务或相关性服务”。市府随即发出了两张查封令,最近一张是去年10月发出的,但White Cat无视了这两张查封令,照样做生意。

上周六,当记者采访时,该妓院的一名男子表示,他相信这家店“有执照”。当被问及亚洲姑娘是否被压低报酬时,他说:“一家店的标价通常是一样的,可澳洲姑娘总想要得更多,那我们有什麽办法呢?我老板只好多付点。”

上周,扫黄工作组(Brothel Busters)聘请了一名有执照的私家侦探,两次造访这家妓院,并与亚洲性工作者进行交易。该名侦探在性工作者的陪同下走进了妓院里一个昏暗的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床,一张宽大的休闲椅,边上放着一个满溢的菸灰缸,还有一个“肮脏”的淋浴间。该侦探第二次造访时,该名性工作者提出,只要加价20元,就可以提供“不戴套”的额外服务。侦探拒绝了。女子说起自己是如何“除了周一和周二,每天都从晚上8点工作到早晨6点”的情形。

“你在这儿工作多久了?”侦探问。

“一个月。我刚来,”该女子回答,“我拿一年的旅游签证来的,我下个月就要过20岁生日了。”

上周五,北悉尼市府表示,由于没再接到任何投诉,White Cat已不再是任何当前打击行动的目标。

新州反对党罗伯逊(John Robertson)说,政府未能对规范性服务产业这个“最基本的承诺”采取行动,证明了它的“瘫痪,无为和功能障碍”。

留学生转技术移民难如登天 没有永居受歧视

一份耗时三年的研究发现,尽管持有所谓技术人才短缺领域的资格,但国际毕业生还是很难在澳洲找到专业工作。

会计、护理和工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遭遇多重障碍,包括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本地企业不愿佣没有永久居留权的员工。

迪肯大学报告《澳洲留学毕业生与就业过渡期》直言不讳地总结,没有永居签证的国际毕业生不太可能在澳洲找到学科对口的工作。

报告还发现,种族主义依然是困扰留学生的一个问题。“在这项调研中,许多学生在澳生活期间遭遇了某种形式的歧视。”

报告援引澳洲移民部一名资深官员的话,指“澳洲中层管理者有种根深蒂固的歧视”。

这些问题可能危及澳洲第四大出口产业每年150亿元的收入,因为国际学生的留学预期中也包含了在本地就业的前景。

报告还发现,国际学生和留学毕业生依然将来澳留学视为永久移民的途径。

报告称,“很多主都会祭出一套一套的规定,不让没有永居的留学毕业生提出求职申请”,认为“留学毕业生突然开溜的可能性大于本地毕业生”。

除签证问题之外,主还认为留学毕业生“缺乏沟通技巧,软技能不足,缺乏本地工作经验”。报告作者认为,大学必须负起责任,确保留学毕业生为就业做好备,包括协助海外学生提高沟通技巧,做好一般的就业准备。

澳洲大学联盟执行长罗宾逊(Belinda Robinson)表示,所有大学都提供就业支援服务,包括制作简历、面试工作坊以及实习机会等活动,这些活动自然能够帮助学生取得就业机会。

真是好消息!联邦欲废欧产车关税 豪车价望降10万


《澳洲人报》报道称,联邦政府考虑与欧盟签订自贸协定时移除5%的进口车关税,去年占本土新车销量16%的欧产车有望以更低廉的价格在澳洲出售。澳洲前段时间分别和日本及韩国达成了分阶段废除进口车关税的协议,与美国及泰国之间则早已实施零关税。

贸易部部长罗柏(Andrew Robb)说:“根据我们达成的协议,来自日韩等重要亚洲市场的进口车将被移除关税,这会让消费者在购买相关车辆时平均节省1,500元。就欧洲车而言,我们目前就与欧盟签订自贸协定一事开展着范围限定研究,关税是其中一项事务。”

福特(Ford)、霍顿(Holden)及丰田(Toyota)已陆续宣布计划到2017年时停止在澳制造车辆,这将终结本土汽车制造业。在此情况下,政府已无需借助关税来保护该产业。2013-14财年期间,进口车关税为9.2亿元,预计本财年可达8.2亿元,但2017-18财年时会跌至6.6亿元。

一名政府消息人士强调称,关税是影响贸易谈判平衡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移除关税,那么预计也会为澳洲的出口产品带来好处。”此举铁定会引发新的废除关税呼声来应对一些抱怨,即部分国家出口的车辆享受偏袒待遇。此外,这还会让联邦政府再度承受取消33%豪车税的压力,该税种让保时捷(Porsche)911或奥迪(Audi)R8在澳洲出售的成本高了10万元之多。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周一声称希望关税能在大范围内得到削减,包括并未签订贸易协议的国家。该公司出口到澳洲的部分C级车辆是在南非生产的,其余则在德国。该公司之外的欧洲车厂也有类似的架构。梅赛德斯奔驰的发言人麦卡锡(David McCarthy)称其支持澳洲与欧盟的谈判,认为不加选择地废除关税及豪车税会让市场变得更自由。

生产力委员会(Productivity Commission)敦促联邦政府考虑在福特、霍顿及丰田停止在澳生产车辆之后废除关税,并称没理由在最后一个大制造商于2017年撤退的情况下还保留它。联邦政府已承诺在税务白皮书中对关税及豪车税进行评估。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加大反对联盟党提案的力度,不希望允许个人可在车辆符合国际标准的情况下直接进口新车。业界代表下周将与助理基建部部长布里格斯(Jamie Briggs)会面,预计他们会对上个月出现的这项规划提出担忧之处。

联邦汽车工业商会(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指出,相比可比较的海外右侧驾驶市场,多数新车在澳洲市场的定价更具竞争力。其会长韦伯(Tony Weber)表示,若通过海外经销商及互联网购买新车,消费者在许多方面将享受不到同样的保护,包括保修期、检修及零部件。大众(Volkswagen)、奥迪、保时捷及斯柯达(Skoda)已告知基建部,如果政府真的想降低车辆的成本,就应当移除运用不协调的进口税及独特的豪车税。

奥迪澳洲分部的企业通讯总经理布格多夫(Anna Burgdorf)表示,废除车辆进口关税会让市场产生差异。

悉尼华裔学生遭谋杀案开庭前 被告或再次申请保释

在悉尼华裔学生杰米‧高(Jamie Gao)的谋杀案庭审之前,被告前新州警探罗杰‧罗杰森(Roger Rogerson)可能会第二次提出保释申请。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10月28日,罗杰森通过视频连接在悉尼中央地方法庭的短暂露面 。

他的辩护律师托马斯(George Thomas)称,73岁的罗杰森正“焦急”地等待着对他的全部的证据简述,因为他正在考虑第二次申请保释。他的当事人希望看到警方的有关犯罪现场的指纹和DNA等证据。 因杰米‧高谋杀案而遭警方逮捕的罗杰斯已被拘留了五个月了。

罗杰森与他的前警察同事麦克纳马拉(Glen McNamara)今年5月涉嫌在悉尼西南区的一个仓库,以“处决式”的方式枪杀了杰米‧高。

杰米‧高的尸体几天后在被发现漂浮在克罗纳拉(Cronulla)海滩的外海水域中。

检控官指控这两人安排了与20岁的杰米‧高进行毒品交易,然后又将他杀害,并拿走了大量的“冰毒”毒品。据称其中一些毒品随后在麦克纳马拉的车中被发现。
罗杰森与克纳马拉均表示不认罪。早些时候两人曾申请保释但未获成功。

如果再度申请保释,罗杰森可能需要将申请提交到纽省高等法院。

罗杰森和麦克纳马拉将在11月25日就此案出庭受审。

要细究根源:澳洲为何房价贵?都市人口密度堪比香港

据本地媒体报道,澳洲房价被列为全球最高常常被归咎于城市拥挤、移民多和针对房地产投资者的税收减免。

在人们的印象中,澳洲常常是地域辽阔、空间宽敞,还有很多袋鼠在自由奔跑。但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实况却与此天差地别,有59%的澳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里。这个大都市居民比例仅次于香港、新加坡和日本。

由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艾斯雷克(Saul Eslake)发布的一篇报告发现,这是澳洲人要支付高房价的5个主要原因之一。

报告称:“城市地理学研究表明,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通常会有溢价。”

澳洲也有延伸最宽广的城市,因此造成了公路和公共交通延误。人们为了减少通勤时间,不得不花更多钱买房。

就在一天前,澳洲央行的官员艾丽思(Luci Ellis)说,在城市边缘建房子,但越来越多人却想住在离市中心近的地方,这是违反生产力原则的。

艾斯雷克说负扣税(投资者付清按揭后可以申领税收损失)也是扮演着推高房价的角色。税收减免导致澳人比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人更容易拥有投资房产。

但是报告指出,在澳洲买房的外国人只是本地房市的“冰山一角”,他们对推高房价的作用并不大。
艾斯雷克说政府数据显示,2013/14年澳洲居民一共借贷了850亿用于购买二手房,其中外国投资者仅占一小部分。

他还说新房供应跟不上澳洲相对较大的移民吸纳。

报告称本地和州政府的规划限制加剧了住房短缺。

澳洲过去20年变得越来越富裕也被视为助推房价的因素之一。

澳洲的独立房和公寓都比其他大部分国家要大,而富人则更喜欢住在豪宅里。

但报告最后称,如果人们收入增长减慢,澳洲的房价可能不会继续增长。

吸引眼球的报道总是太夸张 而且不太切合实际

昆州布里斯本一厨师 谋杀变性妻子

据2014年10月28日《海南特区报》报道, 昆士兰州布里斯本几天前发生骇人听闻的杀人案——28岁的厨师福尔克在杀害了印尼籍妻子萨索诺之后,还将她的尸体肢解并用化学药剂烹煮,手段极其残忍恐怖。钟合

10月4日傍晚,澳大利亚布里斯本警方接到一起报警。一栋公寓的物业经理打电话称,由于公寓里不时传出十分难闻的“腐肉”味道,因此希望警察能够前往调查。

当晚9点左右,当警察登门查访该公寓一楼的住户——厨师马库斯·彼得·福尔克时,他却被吓得光着脚从窗户逃走。与此同时,破门而入的警方更是大吃一惊:在福尔克公寓厨房的炉灶上发现了正在被烹调的人体尸块,此外屋内还有多包用垃圾袋装着的尸块,于是将福尔克列为谋杀案的重大嫌疑人。警方怀疑这些尸体属于福尔克的妻子萨索诺。


随后,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捕行动。最终,警方在将一垃圾桶翻倒后,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子从里面滚了出来,警方确认该名男子就是福尔克,据称他在眼看无路可逃的情况下躲进垃圾桶割喉自杀。

据悉,现年28岁的福尔克在一艘国际邮轮上当厨师。而福尔克与现年27岁的妻子萨索诺也是在邮轮上工作时邂逅的。据报道称,现年27岁的萨索诺是一名变性人,她近日还曾在分类网站上刊登自己是高端性工作者的广告。而福尔克也在妓院工作过两年半。

澳洲政府拨款10亿清理石棉旧房

澳洲联邦政府答应斥资10亿澳元帮助上世纪被注入石棉作为隔热材料的一批旧房子,1000多焦虑和拮据的房主将受益。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26日(上周日)联邦政府与堪培拉行政区政府达成了这一协议,向堪培拉提供优惠贷款,帮助他们拆除1000多栋仍带有石棉的老房子。

堪培拉和纽省部份地区的一批老房子,于上世纪60~70年代间,由一家名叫Mr Fluffy的公司注入了稀松的石棉材料作为隔热层。

在后来全世界普遍意识到石棉的毒性后,联邦政府在上世纪80~90年代间花了不少费用帮助清理。但去年,仍住在这些旧房里人使用的枕头和热水系统中发现了石棉粉末。约20个家庭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房子,其中很多人面临财政困境。

这次联邦政府再划拨10亿贷款作为帮助。房子拆除后,堪培拉政府将用出售一些空地块的所得来偿还最高达70%的联邦贷款。部份贷款将作为安全丢弃石棉所需的成本。解决这一问题大概需要耗费堪培拉政府3亿澳元。

堪培拉首长加拉格尔(Katy Gallagher)与联邦部长阿贝茨(Eric Abetz)很快将会面讨论细节问题。

由于在当时,联邦政府直接管理堪培拉地区,因此当地居民认为联邦政府本来就应该承担此善后责任。

拯救圣战份子最后一刻放弃 怕触犯澳洲反恐法

《星岛日报》报道:向家人说去钓鱼,而变成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海报男儿”的悉尼17岁青年艾密尔(Abdullah Elmir),家人组成的一支拯救队准备去救出在伊拉克的悉尼奔驰镇Bankstown青少年,在最后一刻害怕被澳洲政府反恐法所控告,被逼打消主意。

艾密尔因为肤色较白,被称为“姜圣战战士”,近日上网,在伊斯兰国宣传片段中恐吓艾保德(Tony Abbott)等人。

他在今年6月和另一名16岁友人由悉尼前往柏斯,再搭飞机去马来西亚,转飞曼谷,辗转到达土耳其,在当地与担心他们去向的家人联络上。

悉尼的家人及他在黎巴嫩的父亲,当时已委托一名律师组成一队拯救队,去救艾密尔两人,同行还有七号台一时事节目采访队,在临行前一日才发觉到时找到两人,向两人提供食水和食物,将会触犯澳洲刚通过的反入侵外国法,向外国战士提供协助,回澳洲时会被起诉。

据节目的监制陆法伦(Mark Llewellyn)称,拯救队打消主意约不久,艾密尔便过境,进入叙利亚。

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白色垃圾”!澳洲男孩被锁卧室自生自灭 母亲忙于享受鱼水之欢

中国日报网10月28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8日报道,澳大利亚一名母亲忙于与伴侣享受鱼水之欢没空照顾儿子,将年幼的孩子锁在又脏又乱的屋子里,任其自生自灭。

这个4岁的孩子被警方解救时只有8.3公斤重。当他被锁在房间里挨饿时,他的亲生母亲在脸谱网上上传了自己刚刚烹饪的烤羊排和巧克力甜点的照片。他被锁在一个很小的屋子里,里面堆满了脏尿布。他被发现时已经是严重脱水,濒临死亡。幸而他的母亲遭到伴侣殴打向警方求助,他这才被发现。

“我搞砸了,做错事了。我知道不应该把男人看得比儿子重要,”这名24岁的母亲说,“我没有尽自己的本分去照顾孩子,相反我忙于享受性生活。”

目前这名小男孩已经被一对夫妇收养,拔掉了很多龋齿,有了有限的语言能力。但是当地法院早些时候获悉,他仍然会把食物藏在口袋里,不能容忍门被关上,不会上厕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会打自己的头、撞墙。

警方呼吁对其28岁的父亲和24岁的母亲判处长期监禁,两人将在12月被判刑。
在联邦政府设法绕过参议院的杯葛,重新使燃油税与通胀连动之后,燃油税将于下月开始上调。从11月10日起,燃油税将先从每升38.143c涨至38.6c。

金融部长科曼(Mathias Cormann)表示,此举可在未来十年内多征得22亿元。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结构性改革,将使预算立于一个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他说,“这是一项姗姗来迟的改革。”

“我们说过,我们会出台澳洲人保护子孙后代未来的生活质量所必需的预算案。这正是我们所做的。”

他说,政府将于本周向国会提交“资费方案”,实现燃油税调涨。

工党政府也曾利用这种方案来上调波普饮料(alcopops)的税金。

从11月10日起,燃油税将从每升38.143c上调至38.6c如果此前参议院通过相关法律的话,这一调涨本应在8月1日前实施。

然后,从2015年2月1日起,燃油税将一年两次,与CPI指数连动。预计到2014-15财年年末,一般家庭每周将额外支出40c。

参议员科曼表示:“虽然此举对个体家庭的影响温和,但这项措施将提供一笔可预测且不断增长的财源,这将有利于政府增加对可以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的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

高盛:澳洲最坏的时代还在后头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表示,澳洲最糟糕的时代还在后头,大家对住房泡沫的担忧会退烧,因为关注点会转向就业增长及通货膨胀。

高盛澳洲经济、大宗商品和策略主管Tim Toohey表示,随着矿业投资与原材料出口价格和政府收入进一步下降已成定势,阻挠澳洲联邦银行偏向降息倾向的唯一障碍就是房地产热潮。
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基于互惠信贷的指数显示,未来一年内,澳洲下调基准利率的几率约为32%。

“人们的关注点会转移到失业率、通货膨胀,而就像我说的,房价只是比较次要的问题,”Toohey说道。

澳储行行长史蒂生命力文斯(Gleen Stevens)表示了对高房价的担忧,称货币政策不能直接提供刺激经济活动所需的生命力后,虽然市场正在为降息的风险放手一搏,不过彭博社(Bloomberg)本月调查的26名分析师中,没有人认为澳储行会降息。

Toohey表示,因为对澳储行上调利率的预期所造成的影响,加上欧洲增速放缓,澳元的反弹会给澳储行的工作带来些许困难。矿业投资还会继续下滑,所造成的负面经济影响可能会比目前预期的还要深远。另外,他发现过去几个季度内,随着铁矿石和煤炭等商品出口价格的下跌,带来的“收入冲击”也打击了澳洲的经济。
  
澳元反弹

德意志银行追踪对澳洲来说比较重要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指数显示,随着铁矿石和热能煤价格上个月跌至五年来最低点后,该指数也下滑了20%。自去年12月31日起,澳储行的澳元贸易加权指数只下滑了0.2%。

“澳元必须贬值,不过澳元贬值是相对于商品的实际价格来说的,”Toohey说道。

超涨超跌循环

澳储行行长史蒂文斯8月曾表示,澳洲经济需要注入信心,而不是利用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他在上个月指出,使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活动是不明智的,而且随着房价的上升,会面临“超涨超跌循环”的风险。

据研究机构RP Data显示,截至9月的12个月内,悉尼房价猛增14%至中位值65.5万元。澳洲主要城市的平均住房价格上升了9.3%。

“在回到降息倾向方面,澳储行真正面临的障碍只有一个,那就是住房价格,”Toohey说道。

高盛在8月曾呼吁将澳洲基准利率从2.5%下调至2.25%。

Toohey预计,澳洲今年通货膨胀率将下降到澳储行2%的底线以下,而明年的经济增速将为2.3%。

通货膨胀前景

上周的一份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澳洲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3%。央行计划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到3%之间。

“全球经济显然存在反通货膨胀的动力,不过我们觉得来自收入冲击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Toohey说道,“今年我们一直推行的一个观点,就是认为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在2%以下,我依然觉得情况就是这样。”

成名的代价?澳洲研究:歌手寿命少25年

据2014年10月28日台湾媒体报道,流行乐巨星成名是要付出代价的,根据澳洲悉尼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70年代的流行乐歌手寿命,竟然比一般人少25年。

Jim Morrison(吉姆-摩里森)、Janice Joplin(珍妮丝-贾普林)、Jimi Hendricks(吉米-罕醉克斯)和Amy Winehouse(艾美-怀丝)都在27岁去世,几乎形成一个神秘的、带有悲剧色彩的“27俱乐部”,但雪梨大学研究发现,这个行业的早死现象十分普遍。

心理学及音乐教授黛安娜-肯尼(Dianna Kenny)研究超过1.3万名流行乐手的死亡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男性,横跨1950年代至2014年6月。她按性别和年代对比普通人与这些名人的死亡年龄和自杀、凶杀和非故意受伤或事故的比例。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结果,在70年代中,流行乐歌手的寿命竟然比普通人短了25年。他们的自杀率要高2至7倍,凶杀率要高8倍,意外死亡率高5至10倍。肯尼表示,有人推断音乐巨星的生活都比较危险,且更容易滥用药物并早死。

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手“死法”也有异,例如饶舌歌手较容易遭谋杀,重金属乐团成员则比较容易自杀;不过,这些结果还需进行更多研究才能证实。肯尼接受布里斯班《ABC 612》节目访问时说,“我认为流行音乐行业对于年轻人非常危险,大部分人都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这是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肯尼表示,“例如他们的心理问题、无归属感、家庭破裂、辍学等,他们感觉自己无法融入社会,最后才进入流行产业。”

澳洲央行:留学生推高悉尼内城房价


澳洲央行(RBA)金融稳定部负责人艾利斯(Luci Ellis)27日晚间在悉尼大学举办的城市规划研讨会上指出,学生租赁需求推高悉尼内城房价,但全国住房可负担性总体可控。

艾利斯当日表示,悉尼和其他中心城市中高密度住宅的积压需求,将内城房价推高至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不过,民众对现有的抵押贷款的偿还能力在过去10年并未有太大改变。而在过去10年,房价有涨有跌。

艾利斯说:“虽然房价涨速超物价涨幅,但并不明显快于家庭收入。” 她称,事实上,房价曾在2004年出现下滑,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及2011年也都出现下滑。

艾利斯特别指出,部分住房需求缘于希望在内城租房的留学生和持有工作签证的留学生,“社会上有推测,我们需要更多房屋向从海外来的人提供住所”。

澳洲在城市边缘建房不能解决房源短缺


澳洲储备银行金融稳定部女主任埃利斯(Luci Ellis)表示,为解决澳洲住房短缺而在城市边缘建房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大多数人想住在城市附近。

据澳新社消息,埃利斯博士称,由于低利率和人口强劲增长的需求,澳洲的建筑许可在每年迅增20万,但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国际学生,继煤炭和铁矿石出口之后,高等教育是澳洲第三大出口产业。

她在27日(周一晚)上在悉尼对一个论坛表示,人口增长集中在学生,她说:“学生想要住在哪里?不是边缘地区的大家庭住宅,是内城靠近大学的公寓房。修建更多的住房使人口安居是非常好的,但应该广泛比较人们想要住在哪里。把房子盖在人们不想住的地方可能会适得其反。”

艾利斯博士还表示,这种需求的结果是住在离城市近的地方生活开销增加,比过去要高,建设新城市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她说:“什么时候我们曾在澳洲建立新城镇? 自从堪培拉之后就没有建设过。我们不这样做了。在大的中心以外有很多好大学,但他们没有像美国大学城那样把学生容纳起来。”

澳媒揭秘中国贪官如何在澳“藏钱”

据中华网报道,近日,澳大利亚警方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澳警方正在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并代表中国相关机构在澳采取追踪和罚没非法资产的行动。这一话题不仅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也成为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的焦点。10月25日,《澳大利亚金融观察》(AFR)周末版发表文章,详解了原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部主任苏顺虎一家在澳大利亚“藏钱”的来龙去脉。就在10月17日,苏顺虎因受贿罪在北京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文章从苏顺虎儿子苏冠林的婚礼谈起。“在中国的婚礼上,按照习俗,宾客要给新郎和新娘红包。红包里通常会装有几百元的现金。但是,在苏冠林和钱一(音)于2008年举行的婚礼上,他们收到了两份大礼。一份是10万元人民币现金,如果用红包装的话,估计至少要10个大红包才能装完;另一个礼物看起来要简洁一些——1万美元现金。实际上,作为原铁道部高官的儿子,婚礼上的这两份大礼只是苏冠林在澳大利亚收礼的一个开端。”

根据案件审判时法庭的记录,加上在澳洲个人名下财产及企业的登记情况,这篇报道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成为中国贪腐官员偏爱的藏钱之地。

法庭记录文件显示,苏家贪污所得的钱在苏冠林结婚后的一个月内开始被转到澳洲。在2008年12月到2010年1月间,被转移到苏家在澳大利亚的银行账户的钱达到120万澳元。这些钱被分为16次从南昌和香港转出。

在钱转到澳大利亚后,苏冠林夫妇在悉尼通过买进卖出,经手了约450万澳元的房产。

文章指出,苏家的做法并不是个案。

“中国政府在国有媒体上不断重申对澳大利亚日渐成为中国贪腐官员最偏爱的转移脏钱目的地的关注。这个月初,澳大利亚重新调整了‘重大投资者签证’的发放政策。随后,中国政府明确警告澳大利亚不要为中国贪腐官员创造避风港。”

文章称,在过去的10年间,澳大利亚稳定的政治环境、干净的空气以及在个人面临犯罪指控时能提供的世界上最强的保护措施的法律制度,都对中国的这些官员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据报道,从中国被转移到澳大利亚的钱一部分推动了市场上对房产的需求,一部分贡献给了大学,还有一些被花在奢饰品消费上,这刺激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中国政府和澳洲联邦警察局开始联手查没外逃贪官的资产,这种“好日子”要到头了。

“这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大力反腐的一个背景,习近平的此次反腐时间长度和力度都远远超过了多数人的预期。”文章称,从习近平在2012年11月开始反腐以来,约18万名党内干部受到了处罚。苏顺虎是最新的一个,对他的审判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外流资金惊人的细节。

上周五,随着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因苏顺虎提供铁路货运优先权收受贿赂约2500万人民币判处其无期徒刑,苏顺虎的案件告一段落。

苏顺虎在法庭上说,上小学时家里非常贫穷,学习用具和作业本都是靠自己捡破烂卖钱买的。但是,和其他一些中国官员一样,随着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苏顺虎的个人财富在过去十年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2003年开始,苏顺虎发现对于一些想要通过铁路运货的公司来说,他是那个拥有最后决定权的人。在铁路货运上,运输需求一直远远大于铁道部能提供的运货量,这样一来,作为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的苏顺虎就大权在握了,他可以决定哪家公司的煤可以被装上火车,而哪家公司的煤只能被留在厂房的地板上。”文章称。

2008年,中国媒体《经济观察报》报道称,希望能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的满足率只有35%。报道还说,为了确保获得一次单程火车铁路运输使用权,公司至少要花10万元来行贿,另外还要支付实际的运输费。

在承认收受贿赂时,苏顺虎说,他把钱都花在儿子和儿媳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和学习上了。不过文章认为,报道上所说的受贿金额可能还是少报了。比如3月份时,铁道部的一名比苏顺虎职位要低得多的官员被查,公开资料显示,这名官员在22个月内收受了2150万澳元的贿赂。

文章估计,苏顺虎收受贿赂的钱中有120万澳元被转移到了澳洲,并表示这一估计是很合理的。法庭的文件给出了暗示——据称是在澳大利亚学习的苏冠林收到了一家与他父亲联系密切的公司支付的200万澳元。法庭出示的文件显示,苏冠林在并没有参与公司运营的情况下,其名字出现在这家贸易公司的工资单上。

“文件并没有说这些钱有没有全部被转到澳大利亚,但是也没有迹象表明苏冠林对于近年来中国的反腐行动有过任何担心,即便已经有多名高官被抓。尽管中国政府在2011年8月时就宣布要对苏顺虎进行调查,苏冠林夫妇并没有尝试要低调一些。他们显然也不缺钱。”文章称,去年4月,他们花135万澳元在可莱雅(悉尼著名的高档富人区之一)购买了一栋房子,那栋房子从被买下开始到现在一直空着。房产记录显示,在购买这栋房子之前,他们还在悉尼一个名叫Breakfast Point的住宅区内拥有一栋房子,后以250万澳元的价格卖掉;在罗德岛,还有一套价值55万澳元的公寓与他们有紧密联系,这套公寓归属于这对夫妻成立的一家公司名下;另外,在涡拉溪,他们在2010年花40万澳元以期房的形式购买了一套公寓。

“还是他们位于克莱雅的住房比较引人注目。那是一栋普通的郊区住宅,库林盖委员会的登记显示,一对夫妻正打算在这安家。资料显示,苏冠林今年32岁,他的妻子今年29岁。这样一对年轻的夫妇,将要在克莱雅建造一栋200万美元的5室两层楼的住宅,这样看来,他们好像太年轻了。”

文章说,但是这并不是这对夫妻对房地产的第一笔大投资。早在2010年,也就是苏冠林的妻子25岁时,他们就花220万澳元在Breakfast Point购买了一栋联排别墅。7个月以后,他们花40万澳元买了一套公寓。在花220万澳元买下那栋联排别墅之前,那笔被分为16次转给苏冠林的钱才刚刚到账三个月。

《澳大利亚金融观察报》联系到苏冠林的妻子钱(音)女士,她说她很有把握他们的资产不会成为此次中澳合作打击贪官海外资产行动的目标。

“我不觉得我们会成为警方的目标,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我们自己名下的。”在电话中钱女士说,“因为我们在澳大利亚所拥有的一切都和他(苏顺虎)没有关系。这是我们的资产,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和我们的房产没有任何关系”。

钱女士说她现在是一名会计,她丈夫在批发贸易公司工作。“我们俩都有工作,都在努力。我们并不仅仅是坐等钱白送到我们手中。”她说。

即便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打算调查这对夫妇的资产,他们显然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充分了解了相关法律。

主要接手非法所得方面官司的墨尔本律师汤姆克拉克说,法律上关于追回腐败赃款的法规还处在早期的测试阶段,其中一些法规只是从2010年才开始生效。

如果被认定与赃款赃物之间存在“合理性怀疑”,或者拥有一些所谓的“无法解释来源的财富”,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可以要求法庭没收他们的资产,他说。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被告人有义务提供财富的来源。

克拉克说,这些法律是官方可以使用的“强大武器”,但是法律本身也存在很多漏洞。“特别是这些财产被归到儿童的名下时,事情就变得更难办了。”

文章称,中国现存的死刑制度让追回赃款这件事的法律前景更加混乱。2006年中澳签订的“司法互助”条约声明,如果罪犯要被处以死刑,条约将不适用。克拉克说,如果死刑在中国仍然存在的话,这一规定也可能会被应用到这些腐败案件上来。“未来的争议会很大。”他说。

文章最后表示,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政府想要追回被转往澳大利亚的赃款这一努力很可能会因为澳大利亚的相关法规而受挫。显然这对澳大利亚维持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的腐败官员会选择澳大利亚作为他们藏钱之地的原因吧。

为中国人量身打造 澳房产拍卖中英双语

现在澳洲正以普通话举办拍卖会以方便中国投资客,这些投资客正利用澳洲炙手可热的地产市场赚钱。双语拍卖师罗伯特(Robert Ding)现在需求高涨,他可以在英语和普通话之间自如转换自如,在出价竞相上行过程中进行翻译。“中国人希望移民到这里的原因是空气很棒,这是个生活起来很棒的国家。”

富有的中国人目前是澳洲最大的海外地产投资客,过去7年抢购了价值240亿元的澳洲房产。来自居外网(Juwai.com)的普拉特(Dave Platter)称,澳洲比较靠近中国以及价格较为适宜是关键原因。“澳洲对中国买方而言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它(在中国买方)的排名是第二,仅次于美国,打败了英国、打败了加拿大,打败了德国,”普拉特说,“其中一个原因是澳洲距离比较近,说英文,生活方式让人喜欢,人们也好。”

但是来自于地产中介公司EPS Property的布莱特(Patrick Bright)认为国外投资将很多人挤出了地产市场。“我看到的连锁效应是,更多的人在租房子,而不是购买自己的住宅,还清贷款。在退休时,他们将更加依赖政府,通过养老金养活自己。”

30年前,61%的25-30岁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就在3年前,这一比例降到了47%。但是普拉特说国外投资也有好处。“他们使得澳人富裕。有多少澳人在顶峰时将房子出售给国外买方然后获得巨大利益呢?”他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7日向澳国会致辞

三位其他国家领导人将于到访澳洲参加二十国峰会(G20)期间在联邦国会致辞。

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将在11月14日,也就是峰会召开的前一天向众议院及参议员发表讲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7日向联邦国会发表演讲。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将在11月18日致辞。他将成为第一位向澳洲国会发表演讲的印度领导人。

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2003年,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曾在2006年分别向澳洲国会致辞。

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

风暴袭来 墨尔本发生大规模停电和交通瘫痪

墨尔本消息,10月27日晚狂风暴雨席卷维州,造成数千居民面临停电的窘境,除此还发生了一起房屋失火事件。

据报道,暴雨和风暴一直持续了整个早上,许多汽车司机被困在积水里,墨尔本机场也宣布航班延误,多条铁路线信号发生错误,铁路交通几近瘫痪

墨尔本石棉厂附近多发癌症 已16人死于恶性肿瘤

据2014年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维州卫生检查组织26日发布报告称,在墨尔本西部原石棉工厂旧址附近发现居民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偏高。

维州癌症监测局经调查发现,在2001年至2013年间,废旧石棉工厂2公里范围内共有16人死于恶性肿瘤。维州代理卫生专员奥克兰称,大多数恶性肿瘤均与工厂有关。

报道称,维州政府因此呼吁当地居民参加健康论坛谈论所担心的健康问题,论坛将于30日下午4时至7时在维州大学会议中心举行。奥克兰表示,凡是对自身健康感到担忧的居民应立即就诊。他还建议居民远离屋顶,旨在躲避残留的石棉沾染人体。

据报道,当地有24人的死因或与身体长期接触石棉有关。附近居民称,在工厂未关闭之前,孩子们在堆积如雪的石棉堆上玩耍,大风还将石棉吹进居民的汽车和住宅内。维州工党党魁安德鲁承诺,如果在11月大选中获胜的话,工党将与当地社区一起彻底解决石棉残留带来的健康问题。

未来十年维州癌症患者料增43% 肥胖症是主因

维州癌症委员会(Victorian Cancer Council,VCC)称,肥胖症已经成为维州主要的致癌风险因素。

VCC公布的最新报告《2013年维州的癌症统计数据和发展趋势》(Cancer in Victoria Statistics & Trends 2013)显示,虽然前列腺癌仍是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癌症去年共有4257人确诊,但相比于2009年的峰值时期,这一数据已经大减25%。

但这份报告指出,子宫癌患者稳步上升。而肥胖症是导致子宫癌的主要风险因素。VCC的Todd Harper称,超重的维州人数正在增加,而这些人应当明白,过重的体重将是一个风险因素。
Harper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预防的,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一些风险因素对于人们的影响在降低,而另一些风险因素的影响则在增加。”

Harper称,很多人都知道肺癌和吸菸存在关联,而这让吸烟率快速下降。随着吸烟率的降低,男性肺癌患者已经减少了,女性患者数量也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超重人口却出现了同等幅度的增长。Harper称:“如果我们想要将更多的癌症扼杀于萌芽之中,我们就得让人们也同样地意识到,肥胖也是一种风险因素。”

上述报告指出,虽然90%的子宫癌患者都是50岁以上的女性,但是这种癌症的患者正以1%的年幅增长,而且更年轻的女性患者数量正在稳步上升。“越来越普遍的肥胖症是导致这一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根据预测,到2024年至2028年,维州的癌症患者数量将会增加43%,尤其是乳腺癌、肠癌、胰腺癌、子宫癌、肾癌、胆囊癌和甲状腺癌的患者。肥胖是乳腺癌、肠癌、食道癌、胰腺癌、子宫癌、肾癌、胆囊癌和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

Harper称:“我们花了30、40年的时间才让人们控制了吸菸……我认为这(肥胖症与癌症的关联)同样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维州的癌症相关数据:

*2013年,1.1万名维州人死于癌症
*前列腺癌、乳腺癌、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最为常见,60%的新患者和50%的死亡病例都与这5种癌症有关
*所有确诊的癌症患者中,67%存活了5年
*至2024-2028年,癌症患者预计将增加至4.1万例/年
*肥胖症也成为了主要的风险因素
*乳腺癌的死亡率正在下降

澳洲物价涨势惊人 70年后一杯咖啡34元

你会为一杯咖啡付34元吗?这是个狡猾的问题因为最终,我们都会付的。毕竟,想当年,一张电影票不也才卖10元吗?

了加强民众对其退休金产品的了解,国民银行(NAB)公布了一份显示未来数十年外卖咖啡的平均价格将如何上涨的数据。

根据华纳(Rice Warner)的分析,如果通货膨胀保持现有速率,今天3.5元/杯的咖啡,20年后将变成6.8元,30年后9.4元,70年后将卖到34元。

虽然我们不是在津巴布韦(注:该国在21世纪初开始经历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升至2004年的624%),但我们可以肯定,即便是穆加贝(Robert Mugabe,津巴布韦总统)在为一杯澳式牛奶咖啡掏50元的时候也不免要犹豫一下。

在同一份分析中,国民银行发现,1973年时价值100元的电费账单现在需要295.24元。15年后,同一份账单可能变成1051.71元。

“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有一些非常稳健的投资策略确实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国民银行企业和机构财富部门的总经理布吉尼翁(Lara Bourguignon)告诉news.com.au说。

“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的投资趋于保守在清偿债务的同时也在考虑较低增长的策略。最好的办法是与一名值得信赖的理财顾问谈谈有效投资策略在扣除通胀后的收益增长。”

在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度财富景气调查(Wealth Sentiment Survey)中,MLC发现,近一半澳洲人还未决定是否要卖掉家庭住宅来资助退休生活,11%的人已打算这么做。

“这种意识越来越强,”布吉尼翁说,“人们都表示,我懂了,我退休后钱会不够用,所以我不得不做出一些取舍。大房换小房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令人难过的是,这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那么,如果70年后一杯咖啡要34元,其他常见物品的价格又会如何呢?News.com.au用科学的计算器计算出了一些不太科学的数据,仅供参考,切勿将之作为未来消费的指导。

电影票:194.1元

你以为花20元去看Annabelle很贵?想想你在60年后得花上将近200元才能看到相同的电影吧。

牛奶:19.4元

2块钱买盒牛奶的日子屈指可数了。70年后,2升牛奶要卖19.4元,而Woolies还很可能干脆凑整数标价20元呢。

iPhone 6:9695.9元

如果你觉得花999元买最新的“i”产品是笔不小的数目,别再抱怨了70年后,你没准得贷上一笔小款才买得起。

澳薪水涨幅达25年最低 家庭收入倒退0.2%

澳洲国民银行(NAB)最新一份季度商业分析报告显示,除了经济危机人们担心失业那段短暂时期之外,澳洲人力成本涨幅为近25年来最低水平。

人力成本25年最低 家庭收入水平倒退0.2%

据澳洲人报报导,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澳洲人力成本年平均涨幅只有1.5%,每季度只有0.4%。报告显示,企业普遍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明年。

在经济危机之前的十年里,人力成本年涨幅平均在3%,从未低于2%。虽然官方数据显示失业率仅略微上升,但是薪资涨幅的受压制体现了经济的滞缓,以及涨幅远低于长期水平。除了薪资缺乏增长外,唯一支持消费者需求的是近期房价和股市增长所致的民众财富的增加。

国民银行报告的结果与其它薪资家庭收入指标相符。今年上半年,工资年增长率只有1.7%,而其长期均值为3.6%。企业议价年涨幅也只有3.3%,而其历史长期均值为4%。

坎培拉大学社会和经济模型中心(NATSEM)分析了家庭收入和预算后发现,6月之前的一年里,如果算上生活开支的增长,家庭收入水平倒退了0.2%。

在过去两年里,生活水平下跌了2%。这与经济危机之前五年里的数字反差很大。那时算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家庭收入年均增长也有3%。

上周公布的第三季度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人力成本的低增长已逐渐反映到物价上。同样,除了全球经济危机前后那段时间,目前国内通胀水平也是自1999年以来最低水平,只有2.4%。

今年碳税的废除是部份因素。然而,电价的下跌很大程度上被水果和蔬菜价格的上涨抵消。水果和蔬菜涨幅达14%。工资占经济的一半因素,因此工资涨幅的下降正影响着多数国内成本。

进口商品价格涨幅也非常低,较低的燃油价格是主要原因。然而服饰价格跌幅很大,汽车价格自1988年以来也没这么便宜过。由于需求虚弱,各企业不敢把成本的增长反映到进口成本上。国民银行的报告显示,各企业上调产品价格每年幅度平均为0.6%。

对保住饭碗的担忧导致了薪资水平涨幅的滞缓

西太平洋和墨尔本研究中心的消费者情绪调查包括了对人们就业前景的问题。西太平洋资深经济师哈桑(Matthew Hassan)说,目前衡量人们失业担忧的指标达149点,远高于长期均值130点。在此调查有史以来40年里,只在经济倒退时期才看到这样高的担忧水平。然而,如此对失业的高顾虑程度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国民银行的另一份对消费者焦虑度原因的季度调查显示,生活成本的增加、政府糟糕的政策、对人们退休金的支持等问题,使人们比对工作更为担忧。该调查显示,人们在水电费、债务上开支更多,而娱乐、外出用餐、购买家庭大件和慈善捐款方面开支少了。

澳洲统计局(ABS)预计,约14.4%的人力没有得到完全利用,或者工作的工时不够,或者完全没有工作。

维州“高考”VCE开考在即 华裔状元点拨考试技巧

据2014年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有着澳大利亚维州“高考”之称的“维州教育证书考试”(VCE)将于10月29日拉开帷幕,预计今年将有8.3万名学子参加考试。而2013年华裔状元也为学弟学妹们传授考试“真经”。
  
VCE以英语考试开场
  
据悉,维州500多个考点29日将迎来首场英语考试,预计有4.3万名学生参加,拉开为期3周VCE考试的帷幕。其中3000名在高等数学和英语考试中得分出众的学生,将在考试后获得本科学位相关专业的认证。
  
维州教育厅长迪克森(Martin Dixon)称:“维州一直致力于提升和发展高中教育水平。而新增设的本科学位相关专业的认证,将激发更多的学生对英语和高等数学产生热情。”

华裔状元点拨考试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现就读于墨尔本大学商学院的华裔学生郑丹尼(Daniel Tay,音译),也为学弟学妹们传授考试“真经”。他是2013年VCE商业管理科目的状元,他在该科目取得满分50分。
  
他说:“当我开始答题时,我发现大多数题目和往年的考题都很类似。而且题目类型也大都可以预测。”
  
他接着说:“我的指导教师给我最实用的建议是:先做高分题。你不能在只剩下15分钟时才开始做10分的大题,这样做很容易失分。此外,做大量往年的真题会受益良多,在解题后要仔细阅读解题的评语。在考试当天,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放松心情。辛苦准备一年了,要在成绩上有所反映。”

澳洲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重开 华人多“两手准备”

据2014年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澳洲非付费父母移民(俗称排队移民)和家庭成员团聚签证重新放开。但这一政策对许多华人家庭来说,却并非利好消息,原因是签证等候期从中止前的13年,延长到30年。
  
不少华人表示,按照澳洲对担保人资格的规定,这漫长的等候期,意味着要等到父母80、90岁以上才可以移民,重开与中止并无区别,根本不具可操作性。
  
而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针对这一政策的变化,华人家庭也在各自出招找对策,奉行边排队边应对进行多手准备。而移民业界则认为,澳洲移民政策不能只是盯着钱,还应关注社会效益,否则可能会导致技术移民外流,甚至降低澳洲的竞争力。
  
华人社区反应:民众奉行多手准备

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重开之后,对许多华人家庭来说并非利好消息。一些华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个选择,但是意义不大,不具可操作性。
  
等不起,快速办付费父母签证
  
一些华人表示,假如父母都是60岁或者65岁退休之后才申请非付费移民签证,这意味着要等到90岁或者95岁才可以移民。
  
首先,一大把年纪了才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有无必要?其次,如此高龄能否通过政府制定的严格体检要求?再次,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高寿。
  
还有华人表示,即便在退休之前给父母申请,但按照澳洲对担保人资格的规定,推算父母起码都是50岁以上,再怎么算拿到这种非付费移民签证都是80岁以上。
  
一边是付约12万元(澳元,下同),这些费用抵做10年期间的福利保证金,两年之内移民澳洲;另一边是仅付申请费数千元,但要等候30年。
  
对此许多华人认为其实是变相逼着大家去申请父母付费移民签证。而对于政府的这一做法,华人社区赞成有之,反对有之,观望有之。
  
居住悉尼北区的罗女士在今年6月政府宣布关闭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之后,马上着手给自己的父母办理付费移民签证。虽然时隔3个月又重新开放,但罗女士表示非常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一点也不后悔。“试问有多少父母能够等得起30年。这重开和没开一个样。”
  
有华人认为,政府一心只想“敛财”,而且付费移民签证费用逐年递涨,却没有看到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这高昂的费用,这会导致一些老人在家乡老无所依。能够付费与普通排队之间的等候时间差距太大,明显是给富人“插队”。
  
边排队,边办父母探亲旅游签证
  
也有华人认为,政府有其为难之处,澳洲老年化已经日趋严重,纳税人的负担也在日益增加。一对老人,在他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时间都给了祖(籍)国,等退休后再移民到另一国家,享受当地的福利,而他并没有给这个移民国家做出贡献,这等于是当地纳税人在为这些老人的养老买单,对那些花了真金白银去移民或者当地纳税人不公平。而且花钱买时间很公平,愿意花钱,移民快些;支付不起,那就慢些。
  
还有华人表示奉行两手抓,毕竟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的成本低,如果父母年龄不大,又不急着移民,倒不如先申请排着队,也是一个方案;期间也可以给父母办理探亲旅游赴澳。
  
而且澳洲政府的政策多变,不同的执政党执政都会有变化,说不定将来移民计划有调整,增加配额;就算最后不愿再等,等攒够钱了转成申请付费移民签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有移民中介提醒,不管是付费还是非付费,如果确定有移民意向,还是应该尽早提交相关申请为宜。付费类父母移民签证的申请时间以后也有可能因为申请人过多,而导致签证的申请时间相应延长。
  
业界声音:移民政策应关注社会效应
  
此前澳洲移民部长莫瑞信(Scott Morrison)指出,澳洲的移民政策是经济政策,不是福利政策,所有移民政策不是社会目的,而是经济目的。这就很好理解澳洲目前移民政策的变化。当然对这些政策的变化,处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澳洲移民学会(MIA)全国主席Angela Chan:应该增加配额,缩短排队时间
  
面对非付费移民申请人数众多、需求大这一情况,政府要做的事情之一应该是增加非付费父母移民的配额,以缩短排队等候的时间,让更多的家庭在澳得以团聚。各社区民众可以向政府或者当地的议员反映对30年等候期的民意,政府也应该倾听这些民意。
  
Angela Chan认为,移民政策不能只是盯着钱,盯着经济效益,还应关注社会效益。在澳洲生活工作的移民,与自己年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彼此有所照应,老人也可帮助儿女照看孙辈,让儿女更加无后顾之忧工作,这也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社会气氛,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效应。
  
澳洲国立大学法学院助理讲师Khanh Hoang:可能会导致技术移民外流
  
制定移民政策应该看到的一点就是父母移民来澳也间接为澳洲经济做出了贡献。比如父母可以在澳洲家庭中提供照料年幼孩子的服务,降低家庭中儿童保育的成本。
  
试想,如果没有老人的支持,一些家庭难以外出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以满足这些不断上升的成本,政府同样需要支出许多费用。
  
Khanh Hoang提到,由于父母移民方面存在的障碍,一些技术移民可能会考虑放弃来澳去其它地方发展,毕竟对一些技术移民来说,与家人共同生活仍然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一些已经在澳生活的技术移民,因为难以支付高额的移民费用,也有可能决定离澳回乡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这导致技术移民外流,也可能降低澳洲的竞争力。因此制定政策应充分关注到长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
  
注意:新的签证申请才有效
  
移民部强调,从9月25日起新的签证申请才算有效,此前从6月2日至9月24日期间收到的申请无效。如果申请人在2014年6月2日前提交了非付费普通父母和其它家庭签证的申请,那么他的申请会按照现行的规定和政策被处理。
 
申请表格和等候时间调整
  
移民部的网站更新了申请表格,包括付费父母移民在内的几类签证申请的排队等待审理时间也随之调整。其中非付费普通父母移民等待大约30年,护理者移民等待大约4.5年,剩余家庭成员和年迈非独立亲属移民等待大约56年。
  
根据申请材料进行评估
  
移民部表示,为了确保公平,所有的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申请皆根据以下信息进行评估,包括有递交的材料、分配排队的日期、被放置在哪些相关的签证队列中。当申请的程序达到一定阶段时,申请人将会被告知排队的日期。
  
重开背景:免费父母移民关闭遭否决,却要等30年
  
澳洲移民和边境保护部门(以下简称移民部)9月底宣布,从2014年9月25日开始,此前从今年6月2日开始中止的非付费父母移民和家庭成员团聚签证,将重新开放接受申请。
  
据移民部解释称,此前由于非付费父母移民的签证申请者众多,且每年移民计划的名额有限,所以移民部不得不暂时关闭非付费普通父母移民签证和其它家庭签证申请。但这获得了2014年9月25日参议院的一个不允许动议,因此原本被关闭的签证申请,马上重新开启。
  
尽管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重新开放,但是根据移民部的网站,这几类签证申请的排队等待审理时间也随之调整,可谓“大大加长”,其中,非付费普通父母移民需要等待大约30年。
  
据悉,导致这些审理等待时间大幅延长的原因是,申请者众多而每年对该类别移民计划的配额有所限制。据移民部称,在2014至2015移民计划财年,非付费普通父母移民签证名额有1500人,相比之下付费父母移民的名额有7175人,超过前者的4.5倍。
  
移民部称,相较于其他的家庭类签证比如伴侣团聚、孩子团聚和付费父母移民签证,非付费父母移民签证的优先权更低。事实上,相对之下,父母付费移民的签证申请,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预计12到24个月就可以批下签证。

7名逃往澳大利亚中国通缉逃犯资产将被查封

据2014年10月27日新华网报道,数周内澳大利亚警方将查封中方通缉的7名重要经济逃犯的资产。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对新京报表示,澳大利亚将代表中国相关机构,协助中国在澳追踪和罚没非法资产。
  
数周内查封资产
  
据报道,中国警方发起的“猎狐行动”瞄准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展开行动,潜逃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境外逃犯估计携带数亿美元。
  
澳大利亚“中国市场研究集团”总经理肖恩·莱恩表示,有几名伪装成富商的中国境外逃犯已经获准在澳大利亚的大城市居住。莱恩说:“在悉尼,很多1000万到3000万美元的豪宅被中国经济逃犯买走。这些人并不是澳大利亚希望看到的人,事实上他们是贪腐人员。他们不是人们希望与之打交道的商人。”
  
据报道,多名中国经济犯罪嫌疑人逃往澳大利亚。澳方警察认为,一些已经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的人也是潜在的洗钱嫌疑犯,他们假装这些非法所得是来自在中国投资的收入。
  
此前,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称,澳大利亚警方将“在今后数周内”与中方共同展开首批查封行动。中澳警方已就一份优先处理名单达成共识,名单从“一份不到100人的大名单”中选出,确定首批经济犯罪嫌疑人名单。
  
中澳警方不联合调查
  
对于中澳将联手查封中国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的报道,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在发给新京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澳大利亚将代表中国相关机构,协助中国在澳追踪和罚没非法资产。
  
在这份声明中,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发言人表示联邦警察此前曾成功控制并没收中国经济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所得,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和中国安全机关将通过高层行政会议加强双方在反洗钱、打击非法资金往来、追踪经济罪犯之间的合作。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同时表示,“猎狐行动”是中方发起的行动,澳大利亚警方不与中方联合调查。目前,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尚无引渡协议,澳大利亚媒体称澳大利亚政府可以依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向中国提供协助。不过,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表示,中澳双方合作不涉及引渡问题。
  
链接:澳曾追诉中国境外逃犯
  
由于没有与中国签订引渡协议,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经济犯罪嫌疑人最热衷的三个目的地。但是,这三个地方并非贪腐者的“天堂”。
  
澳大利亚和中国此前曾经在追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的问题上进行过合作。2011年9月14日,外逃至澳大利亚8年的原南海市置业公司经理李继祥因洗钱罪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级法院判入狱26年。被李继祥转移至澳大利亚的4000万财产已有近3000余万收缴至国内。据透露,这是中国与澳大利亚警方合作成功追诉境外逃犯的首宗案件。
  
目前,中国和美国合作组建了APEC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ACT-NET),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据APEC美国高级官员王晓岷透露,反腐合作网络的秘书处设在中国,中国和美国是联合主席。中美双方在APEC框架下的反腐问题上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