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

近300华人学生签证欺诈开始被遣返 新西兰移民局员工涉案

2012年7月12日《Herald Sun》报道,新西兰移民局近日从北京申请学生签证的常规检测中发现有欺诈行为,近300名华人学生签证涉案,政府日前正在调查。

新西兰移民局7月11日透露,279名来自中国的学生签证申请被发现含有某种形式的欺诈。其中231人已来到新西兰,其余的已离开或还没有进入。这次欺诈行为主要包括假资格证书和伪造的银行对账单。

移民局副行政长官表示,从北京分支机构进行申请学生签证的常规随机抽样检测中,发现了这种欺诈行为。

高等教育部部长Steven Joyce证实,大约一个月前发现了此次欺诈。他表示:“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为新西兰移民局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参与了其中。” 同时中国的移民局代理涉案,促进了这种欺诈行为。

调查显示,被奥克兰20个教育机构录取的学生与此次欺诈有牵连,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机构参与了欺诈行为。

日前一位移民局调查员已前往北京,调查为新西兰移民局工作的中国籍员工是否参与了此次欺诈案。

新西兰移民局的调查可能需要几个星期。

澳洲国民银行:未来一年内澳大利亚房价还将继续走下坡路

澳洲国民银行NAB指出,澳大利亚房价继第二季度下跌2%后,在未来12个月还将继续走下坡路,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新州和维州。

于周四公布的6月就业官方数据显示,澳洲上个月共有2万7300个岗位消失,单月跌幅为今年最猛。而国民银行在同日发布的报告中也称:“就业安全现在已成为房产买家的最大担忧,他们对利率的担忧已经减轻了。”

根据国民银行的住宅房产调查报告,在4月至6月期间,新州和维州的房价分别急剧下滑2.3%和2.9%。相比之下矿业繁荣地区的房市表现可谓不错,西澳房价仅微跌0.6%,昆州房价降低1.7%。据悉,此次调查共有300多位房产专业人士参与,包括一些房产中介。

房市前景不妙

调查参与者认为澳洲房市短期内无法恢复生机。他们认为与上半年相比,房价在今年下半年还将下降1.5%,到截止2013年6月的一整年里,房价跌幅将缩小至0.7%,意味着房市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将逐步回弹,到截止2014年6月的一年里,房价涨幅将达到1%。

在此期间,各州房市表现将不尽相同:维州房价今年下半年将下跌2.9%,截止明年6月的全年跌幅料收窄至2.1%,到2014年6月,房价仍会继续下跌,不过年跌幅将进一步降低至0.7%;新州房价未来也将持续走跌,今年下半年料再折1.9%,但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房价将逐步反弹,明后年的跌幅分别将为1.5%和0.4%。但是,西澳房市今年下半年就有望回涨0.5%,明年6月涨幅进一步提高至1.6%,到2014年6月,当地房价将大涨4.1%。在昆州,房价今年下半年将再跌0.8%,但到明后年,涨幅将分别达到0.5%和2.5%。

租金上涨

与全国房价跌成一片的惨状不同,全国平均租金持续攀升,二季度上涨0.4%,不过仅为今年第一季度涨幅的一半。国民银行指出:“未来一至两年内,所有州/领地租房市场的长期前景相对疲软,除了西澳。”

租房市场上需求最劲的房产是位于内城区的独立房以及低楼层公寓房,只是总体需求仍较为无力。国民银行的报告预计,50万元以下独立房增值“翻身”的机会最大,而200万元以下房产的增值前景依旧“不妙”。

房源过剩

对房产业主来说雪上加霜的是,房产分析机构RP Data周四也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房市复苏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澳洲境内的30万1414套待售房产”。该机构在报告中称:“虽然市面上积压的滞销房产数量有所减少,但改善的速度不足以扭转房市下滑的局面。”

RP Data资深调查员Cameron Kusher称:“待售房产数量非常高,不过现在已逐渐减少,目前相比去年11月的顶峰时期已经少了7.4%左右。”

澳媒称澳数千留学生通过中国微博找论文“枪手”


2012年7月1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墨尔本国际学生新闻网(Meld)发表文章称,澳大利亚数千名留学生可能使用中国微博上所提供的论文代写服务。


Meld称,发现多个微博账户有数千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甚至英国的粉丝,这表明这种“枪手”服务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

Meld称,中国一个知名门户网站的微博平台上有至少20个提供论文代写服务的账户,其中,最受澳大利亚学生欢迎的一个账户拥有超过13万名粉丝,还有一个账户有超过48万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粉丝在关注。

这些账户提供的论文代写服务涵盖不同学术水平和研究领域,从本科IT课程到商业管理硕士课程应有尽有。很多服务提供者宣称自己拥有多年经验,甚至有些“枪手”团队还称拥有专业教师支持,并保证论文通过率可达95%。他们说,自己提供的论文不会违反澳大利亚的剽窃监测系统Turnltln。

报道称,需要找人代写论文的学生只需说明自己的详细要求并在线付款,从130澳元的语言类基础论文到200澳元的IT和数学论文都有。如果学生想要获得更高级的服务,就要支付更高的价钱。

一位论文代写服务商称已经帮助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写了将近3000篇论文,其发言人称,语言障碍和专业知识困难是学生找代写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许多大学表示,如果学生被抓到使用这些代写服务,将会面临严重后果。有些大学将找“枪手”写论文的行为视为作弊,根据严重程度学生可能会被警告、论文被判不通过、甚至被要求重修课程。

不过,找人代写论文的行为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也并不少见,为打击类似行为,许多大学会先试用抄袭检查软件扫描、检查学生的论文,然后再交给讲师评审。

联邦政府本月起征收碳税 投诉量十天超600宗

2012年7月12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澳大利亚一个消费者机构十天内收到600余宗有关碳税的投诉。

从本月1日起,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开始对碳排放征税,价格为每吨23澳元(约合人民币150元)。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表示,本月已收到超过8000宗投诉,其中630宗与碳税相关。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副主席迈克尔(Michael Schaper)今日接受采访时说:“投诉最多的显然是与能源有关的零售商,其他与碳税相关的投诉还涉及建筑和垃圾清理场。”

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托尼-艾伯特称,对大量的投诉并不感到惊讶。他表示,减少投诉量的最好办法就是削减碳税。

美国媒体称澳大利亚希望加大对中国的依赖

2012年07月1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希望加大对中国的依赖澳大利亚是否已经迷上了中国?

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在澳大利亚引发了矿业繁荣。但是,如果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前景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澳大利亚直接投资额为79亿美元,比同期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额高出60%左右。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政界一些人士希望加深两国关系,而不是减少对华依赖。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韦恩?斯旺(Wayne Swan)11日提出了澳元直接兑换成人民币的话题。此举有望降低两国开展贸易的成本。此前一天,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宣传了一项关于鼓励中国投资澳大利亚农业的研究,并表示,中国对澳投资远未过度,而是不足。

过于接近中国可能会有风险,不过,眼下澳大利亚已经迷上了中国。

澳大利亚6月份失业率上升到5.2%

据2012年7月12日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就业市场报告显示,6月份失业率从上月的5.1%上升到5.2%,就业机会减少近2.7万,是半年来就业人数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市场预测,澳联储很可能被迫再次减息。
澳大利亚统计局在就业市场报告中说,6月份,全职岗位减少33500个,兼职岗位则增加6600个,总体就业岗位减少26900个,就业参与率(适龄工作人口比例)从65.4%降至65.2%。

最新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失业率因各州情况不同有升有降。新南威尔士州失业率从5%升至5.1%;维多利亚州从5.4%升至5.5%;南澳大利亚州从5.2%飙升至6.4%;塔斯马尼亚州的失业率也大幅攀升,从6.5%涨至7.4%;而昆士兰州的失业率则从5.7%降至5.3%;西澳大利亚州从3.8%降至3.5%,成为全国失业率最低的州。

悉尼林家灭门案谢妻或涉嫌妨碍司法公正或是帮凶或以从犯身份被控


2012年7月11日东方网报道,悉尼林家灭门案7月10日在悉尼中央地方法院继续开庭审理。围绕犯罪嫌疑人谢连斌的妻子林姝能否作为证人,在8月举行的预期两周的聆讯中出庭作证,控辩双方展开激烈辩论,当庭法官John Andrews宣布将于7月底公布结果。警方发现林姝的几次证词中有不一致之处,并且她曾拒绝在证词笔录上签名,因此外界预计最坏结果将是林姝作为案件从犯,面临法庭指控。

10日谢连斌在法警的押送下,出现在中央地方法院2号庭,一改通常视讯提堂,只出现在法庭监视器屏幕的出庭方式。他当天在被告席内面无表情。下午开庭前,还向口译员要了一只笔,准备之后做笔记。

法庭陈述中,警方公诉人Kara Shead称,林家被害男主人林暋的妹妹,疑犯谢连斌的妻子林姝在两次接受警方问讯和一次呈交给新州灭罪委员会的陈述中,有证词不一致的现象,并且林姝也拒绝在证词笔录上签名。

林姝当天没有出庭,Shead告诉法官,2009年命案发生后的第二天以及2010年3月,林姝在两次接受探员调查时,证词出现不一致,“第一次她告诉探员命案第二天早上的情况,而第二次她却回忆说记不起来。”因此警方怀疑,林姝在故意提供“错误信息”。

负责命案的探员Joe Maree当天出庭作证,他认为在案件进展过程中,林姝的态度经历某种“改变”。Maree还称,安装在谢家的监控设备显示,当谢在销毁可能与命案相关的证据时,林姝就在现场。

“我认为有证据显示林姝在某种程度可能参与案件。”Maree告诉法官,林姝会因为妨碍司法公正或成为案件从犯两项罪名中的一项被治罪。而谢的辩护律师却反驳,林姝接受警方问讯,只是保存了视音频资料,并没有书面口供,因此根据法典规定,不足以成为法庭优先考虑的呈堂证供。

2009年7月18日早晨,林姝和丈夫谢连斌在林姝的哥哥林暋位于悉尼北叶坪的家中,发现林暋、林暋的妻子林云丽、他们的两个儿子、还有林云丽的妹妹林云彬的尸体。谢连斌随后被控五项谋杀罪名,被指重击和勒死林暋的五名家庭成员,而且警方认为,案件中林姝是主要目击证人。

警方称,谢连斌的杀人动机源于对林暋一家的仇恨。警方希望在聆讯时,案件自2009年7月发生以来,林姝一直支持丈夫谢连斌,以至拒绝签收法庭传唤她作证的传票。

澳洲福利更好 靠生孩子出名的美国8胞胎母亲要移民澳洲


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女人苏里曼(Nadya Suleman,也被称为“八胞胎妈妈”(Octomum))打算搬到澳洲。

苏里曼没丈夫没工作,她靠生孩子出名,2009年生了八胞胎,在此之前,她已经有6个小孩,全是靠人工受孕生下的,小孩的父亲是同一个人。

自从生了八胞胎之后,有报道就称苏里曼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虽然曾经说过她永远不会要求政府协助,但她最近透露每个月都接收2000元的救济。

这个拥有14名孩子的妈妈还为了挣8000元为杂志Closer拍过裸照,而且还拍过色情录像“Octomom: Home Alone”。

现在她的父亲告诉Woman’s Day,她已经打算搬到澳洲。

69岁的Ed Suleman称:“美国人讨厌我的女儿,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觉得我们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搬走。”

“我想不到比澳洲更好的地方,Nadya在加州已经呆不下去了。她不停地受到狗仔队攻击,也因为接受政府救济而遭到朋友们批判。”

“澳洲人很随和,很友好,所以我觉得我的家人可以很好地适应这里。”

苏里曼家族已经在澳洲有家人,据称Nadya的叔叔住在悉尼。“他说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搬过去,他都会帮我们安定下来。”

为什么这些人在澳洲横行?穆斯林领袖鼓吹一夫多妻引多方抨击

一名居住墨尔本的穆斯林女子正为自己的婚姻问题发愁。她迫切地在Facebook上寻求建议,收到的回复竟是:一夫多妻比离婚好。 

这条备受争议的回复是由一名来自普利斯顿的清真领袖发布的。目前该条回复已被删除。澳洲穆斯林妇女人权中心(Australian Muslim Women's Centre for Human Rights)的执行主任马拉特(Joumah El Matrah)说,她和很多人一样,都希望可以给这名穆斯林妇女给予其他更为正面的婚姻建议。因为我们认为“穆斯林婚姻是一种男女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女人为男人服务”。

“我们对普利斯顿清真寺(Preston Mosque)提出的建议深表担忧,因为它没有了解到导致穆斯林家庭产生婚姻不和的原因。”她说。

马拉特担心,普利斯顿清真寺之所以给出如此建议,是因为一夫多妻在澳洲不合法,以及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国家在发对一夫多妻制度。

有报告显示,一夫多妻是家庭暴力的源头,它对儿童的成长也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男孩。所有一夫多妻的家庭成员都会因此感到压力和痛苦,甚至对男人也是。

目前,澳洲穆斯林妇女人权中心尚未有足够的资源去调查澳洲的一夫多妻现象。原因是很多人对此事都羞于启齿,调查根本无法进行。

她说,联邦政府也没有在根除一夫多妻制度上出力。他们只是指出一夫多妻不合符法律规定,从而纵容了穆斯林保守派在澳洲暗地传播一夫多妻的观念。

普利斯顿清真寺在其官网上发放了一段言论。言论中写道:“妻子必须履行服务丈夫的义务。为什么?因为这是真主安拉的要求。丈夫就是妻子的天堂,是妻子的伴侣。妻子必须和别人分享这个伴侣,而不要求这个伴侣为你做任何事。”

言论一出,包括维州伊斯兰理事会在内的众多伊斯兰团体表示强烈不满。该网站其后删除了这份言论。

普利斯顿清真寺的发言人拒绝回应此事件。

招聘专家:态度比技能更重要

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想要从事的职业,但却担心自己的简历太糟糕?别担心,只要你有好的态度,梦想工作并非遥不可及,招聘专家如是说。


招聘公司Hays的国家总监Nick Deligiannis称,雇主越来越看重“文化契合”(cultural fit)这一指标,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它已经成为招聘员工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连专业技能也只能靠边站。

Deligiannis称,这一趋势“遍及公营和私营部门”。“现在雇主都有一个观点,专业技能可以教,但是具有文化契合的人才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Kiehl的Burnside专卖柜经理Richi Mukura来自Keswick。这位26岁的小伙子拥有阿德雷德大学食品科学的学位证书,在进入美妆业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的相关经验。“我爱死了这个品牌的产品和理念。”

Kiehl的澳洲总经理Teresa Love称,约75%的雇员在进入该公司之前并无化妆品的从业背景。“但是,正确的态度却是必须的。”

人钓鱼还是去喂鱼?新州男矶钓丧命 当局再吁居民警惕

7月10日周二晚上,新州男子前往海边垂钓却没有回家,引起了家人的警惕。不幸的是,周三上午,新州冲浪救生(Surf Life Saving NSW)在Wybung岩石旁边发现了他的尸体。

据悉,这名男子没有穿救生衣就独自前往Ghosties Beach海边矶钓。他丧命的地点据悉上个月才刚有三名矶钓的青少年被淹死。

新州冲浪救生经理Dean Storey称:“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起悲剧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过这也表明矶钓安全依旧是个大难题。”

Storey指出,最近的这起致命事故导致新州今年与矶钓相关的溺亡人数达到9人。“在新州沿海溺亡事故中,矶钓是第二大致命起因。我们在此要提醒诸位,在出海钓鱼之前,请务必穿上救生衣,事先查看天气和海浪情况,尤其要注意浪高预报,还有就是永远不要独自前往海边垂钓。”

还好没事 墨尔本华裔母女失踪逾4月终被寻获

据2012年7月12日《Herald Sun》报道,从今年2月份起就失踪不见的一对华裔母女如今终于已被找到。


在经过了漫长而积极主动的寻找后,维州警方终于在周二找到了这对失踪多时的母女:现年17岁的Clorita Tong和现年43岁的Shuk Yin(Amy)Fu。

Clorita于2月22日从位于Parkville区Storey St的学校失踪,5月22日才申报失踪。据悉,这对母女此前曾在Fitzroy和Box Hill住过一段时间。

警讯:在澳洲购买生意谨防卖方夸大收入

据2012年7月11日澳联社报道,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提醒那些正在考虑购买专营生意的人们,对卖家所提供的盈利和潜在收入的说法进行检查并加以证实。

近来,澳洲消费者委员会收到一些投资生意者的投诉,称卖方曾经“许诺”他们的收入,在购买生意后根本看不到或完全没有。

澳洲消费者委员会 代理主席沙佩尔(Michael Schaper)说:“ACCC正在调查一些专营特许生意的卖家,其潜在收入的说法上是否存在有意误导或欺骗行为。卖家必须合理地向生意购买方展示其所有 收入情况。ACCC尤其担心一些卖家,似乎把目标特别锁定在非英文背景的人们,这类人不能完全理解他们所签协议的内容。”

专营生意卖方误报其潜在收入,可以被诉诸法庭,罚金最高可达110万澳元。

沙佩尔说:“ACCC强烈建议打算进行专营生意的投资者,先找其它买家谘询,看他们是否得到所承诺的收入,还应请律师和会计师过目生意协议。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不要签字。”
澳洲消费者委员会资助建立了一个免费在线教育平台,由格里菲思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负责,以帮助有意购买生意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注册网址为:www.franchise.edu.au/pre-entry-franchise-education.

购买专营店注意事项如下

  • 谨防那些保证一定会赚钱的承诺,还有像“快速致富”一类的字眼,如称可以轻松赚大钱等。
  • 如果特许者只是口头谈论回报,必须让他们把这些内容变成书面文字。
  • 在支付任何订金或签署协议前,要谘询律师和会计师。
  • 找现有专营店主或以往的店主询问。他们的联系方式应在给你的信息披露文件中。
  • 你有7天的冷静期,你可以在7天内作出停止协议或支付款项的决定。
  • 更多注意事项请访问ACCC专营店操作手册和专营者检查事项列表:www.accc.gov.au/franchising

联邦工党2007年执政以来寻求庇护偷渡船民数量汇总


中国人买地可获得澳洲签证?

近日,一个名为澳洲商业地产简介的网站尤其受到中国人的青睐。该网站专门为中国人申请澳洲签证出谋划策,其中最常用的招数就是投资澳洲的农业综合企业。

澳洲商业地产简介的网站上张贴着全国农场和农业综合企业的广告,用以招徕希望移居澳洲的中国投资者。网站详述8类投资移民签证及其申请条件,同时亦提供中文和广东话双语服务。“国际秘密资金转账援助”也在该网站的服务之列。

网站上宣传着一幅位于伊丘卡( Echuca)有扩孔水管装置的425公顷灌溉地,靠近格里斯非(Griffith )1000公顷的耕地和牧场,一个100公顷的塔斯马里亚(Tasmanian)乳牛场,一家位于高宝谷(Goulburn Valley)的肥料公司,一家特拉拉尔根(Traralgon)的果品蔬菜店,以及其余一些农场和农场企业。

该网站的服务相当人性化,他们允许买家在确认签证申请成功后,再付清购买澳洲地块或公司的款项。

旺农选区自由党议员铁寒(Dan Tehan )表示,潜在移民看重的似乎只是澳洲的居留权,澳洲的农地是其次。澳洲的商家用居留权作为利诱,售卖澳洲最好的农业用地,这种做法令人担忧。

以申请签证为目的的农地销售广告日益涌现。当被问到对此事有何看法时,移民部部长博文( Chris Bowen)的发言人只作简单回应:“政府不支持任何商业经纪参与澳洲投资移民计划或其他签证计划。”

“投资移民仍然需要符合商业创新和投资法规的相关规定。”

政府在7月1日精简签证制度后,该网站所标示的8类签证会并入其他签证类别。但在澳洲拥有投资项目依然是获取签证的关键。

华裔女子因诈骗险遭遣返 澳男真爱担保助其获得永居

2012年7月11日《澳洲人报》报道,华裔女子Daisy(化名)的人生际遇仿若一部电影:年少时即独自来澳学习,在按摩院努力工作,挣取生活费和学费;因为曾设爱情圈套诈骗一名澳男而险遭驱逐出境,在遣返前夕却意外获得真爱,并因此争取到了永居权。


上个月,Administrative Appeals仲裁法庭的Stephanie Forgie在描绘了Daisy在澳洲的生活经历后,撤销了取消其签证的决定,让后者终于赢得了居留澳洲的权利。而她的故事正是澳洲国际教育盛期时千万留学生的一个缩影:那时资格证书和签证是划等号的。而那时的政策总是冷酷无情地进行着更新换代,人道关怀凤毛麟角。

1983年出生于中国的Daisy在11岁时就离家生活于一个寄宿学校,希望能够掌握一门特殊的技能(Forgie女士并未点明是何种技能,或许是为了避免人们据此猜到Daisy的身份)


Daisy认识澳洲的一个教师,之后听从中介的建议,在18岁前申请了学生签证,这样她就不用参加英语测试了。她妈妈给了她1万块后,便表示再也拿不出钱了。

在墨尔本,由于寄宿家庭不愿给她配钥匙,Daisy便搬到了一幢住满了瘾君子的公寓楼里。生活成本远远超过她的预期。因此她便开始打工。在尝试过数次后,她发现,按摩院的工资比7-Eleven要高。她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向仍在中国的父母汇钱的。

Daisy很快就发现,她无法直接进入大学,她必须攻克VCE。Forgie称,“那时,只要能拿到一张美发文凭证书,就能申请澳洲的永居权。”

在2005-06年间,Daisy一边在一家妓院打工,一边研读美发课程。但是她的皮肤却对美发业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品产生了严重的反应。“我根本没法当美发师。”

在按摩院里,Daisy遇见了一名恋上一位中国姑娘的男子。Daisy充当起了传声筒,并在此期间,冒充那名女子,从该男子身上骗取了$347,400。她用这笔钱买了一幢住宅和一个投资房,以及一辆汽车。

该男子一度以为他所爱的那位女子“被确诊子宫里出现了癌前期细胞,因此需要一大笔钱做手术”。但他最后还是产生了怀疑。最终,Daisy被警方逮捕。她的手提袋留有受害人汇钱的账号,她的手机里也有两人间的信息。去年8月份,Daisy被判6项通过欺诈获取钱财的罪名成立,并被投入了监狱。

但Daisy在狱中继续学习,并且在1月份出狱之前拿到了餐饮证书。3月份,移民局官员取消了她的签证,因为她的入狱黑记录使其未能通过良好品行测试。Daisy提出了上诉,并且有了一个帮手——Peter(化名)。

这位已有成年子女的成功商人是在一个私人聚会上遇见Daisy的。据悉,该聚会的主人是Daisy曾经的顾客之一,也是她的友人之一。Peter在仲裁法庭上称,“我确信她对我的爱是真实的。她与我在一起并不能得到很多的好处,除了藉我之力,摆脱那种糟糕的生活状态外。”据悉,Daisy“几乎是即刻”答应签订事实关系财务协议,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能索取对方的财产。“虽然我们年龄悬殊,但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音乐和烹饪。”

Peter称,在获悉她的过去后“非常震惊”,但在经过一番挣扎后,他还是决定接纳她。他借了钱给Daisy,以让她能够把骗来的钱偿清,同时还要求她卖掉房产,以让她“感受下痛苦”。

Forgie称,身在异国他乡的Daisy承受了社会孤立、羞耻和不安全感,这才导致她慢慢地堕入风尘。Forgie称,Daisy从Peter家庭中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因此再犯的可能性不大。“Daisy的案例说明了一个人是可以改过自新。”

据悉,Daisy打算继续学习,之后开家餐厅。

矿业潮推高薪资涨幅 珀斯会计和财务经理收入冠全澳

西澳首府珀斯已经赶超悉尼和墨尔本,成为澳洲收入最高的会计和财务经理的所在地。


金融业招聘公司Michael Page International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能源和资源公司对会计和财务经理的井喷需求,这类专业人才在澳洲西部地区可拿到比东部同侪高20%-30%的报酬。

该公司的区域经理Phillip Guest称,雇员当然已经注意到这一巨大差别,因此有很多人已经迁居至矿业和资源业的中心区域,以获得高薪职位。而这则为公司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从而遏制了薪资的通胀。Guest称,“由于其他州的高级总监纷纷来到西澳和昆州,因此这类人才的加薪幅度相对稳定。”

但是这并不适于初级的会计人员。这类人才的加薪年幅度仍为7-10%。“在(年薪)$80,000-$120,000的中层管理阶层,有才之人仍然相当抢手,因此,能源、矿业和资源业之外的用人单位想要留住有才能的人恐怕确实比较困难。”

Michael Page的账务经理的Brodie McDougall称,在过去两年里,最有头脑的毕业生大批地涌入矿业州。“几年前,顶尖的金融人才都直奔银行业或其他的金融服务公司。现在他们却想要进Caltex、Origin这类资源和能源公司,追逐发展的良机。”

与此同时,很多精英人才也流向了亚洲、欧洲和美国。Guest称,“澳洲正与亚洲抢夺本国的优秀人才。澳洲必须更加积极主动,才能留住这些人。如果我们无法提高生产率,不能保障薪酬的公平合理,没能保持实付工资的可比性,也无法为那些海归们提供足够的援助,那么我们就将被对手打败。”

澳联储降息初见成效 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大涨

2012年7月11日中国经济网报道,今日一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大涨。随着近期利息的下降,消费者对经济前景和自身财产状况更加乐观。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和墨尔本研究院(Melbourne Institute)周三(7月1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7月西太平洋/墨尔本消费者信心指数月率上升3.7%,前值上升0.3%。此次增幅是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西太平银行首席分析师比尔-埃文斯(Bill Evans)称:“我们终于有证据表明,澳联储在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期间降息125个基点正开始给家庭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他还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内,由于希腊选举的良好结果以及欧洲领导人峰会的积极影响暂时避免欧洲新的危机出现,澳大利亚家庭的消费信心得到提振。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调查:澳大利亚人的客户服务满意度为全球最低

2012年7月11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澳大利亚人是全世界最不开心的消费者,他们表示商家不关心顾客的需求,并对所获得的客户服务感到十分失望。

    一项国际研究表明,超过40%的澳大利亚人认为,商家不能满足他们的购物期望,公众对商家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十分不满。

    美国运通全球客户服务中心(The American Express Global Customer Service)的数据显示,如果澳大利亚的顾客能获得更好的客户服务,那么平均每人将增加12%的消费。去年,三分之二的顾客都有因服务态度恶劣而放弃购买的经历。

    美国运通环球商业卡务部亚太区总经理王诺琴(Lisa Vehrenkamp)称,这份调查给澳大利亚敲响了警钟,商家应意识到顾客的不满会导致交易失败。她还表示,比起向饭店或商店管理者直接投诉,澳大利亚的顾客更倾向于走出商店,并向朋友诉说不愉快的消费经历。

郁闷:生活成本全澳最昂贵 悉尼人平均工资则下跌


据2012年7月11日《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长期以来悉尼和墨尔本一直被认为工资水平比其它地区高,而如今这已是今非昔比。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合益集团(Hay Group)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悉尼平均工资水平有史以来第一次跌到全国平均线以下。这使得已在为生存而挣扎、生活在世界上这一最昂贵城市之一的悉尼人,面对更大的压力。

悉尼的经济一直以来很强盛,吸引着众多来挖金的人们。然而矿业热潮逆转了全国的财富,现在柏斯(Perth)是唯一收入超过平均线的州府城市。

尽管悉尼和墨尔本最近被列入世界10大生活费用最高的城市,但是悉尼员工薪水比全澳平均年薪6.999万低0.1%,而墨尔本低1.2%。

昆州和南澳的情况就更糟糕,布里斯本比平均年薪低3.32%,阿德雷德更比平均线低了4.87%。西澳珀斯由于得益于矿业繁荣,在所有州府城市中独树一帜,工资比全澳平均线高出1.3%。


合益集团资深顾问帕乌拉(Steven Paola)说:“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全澳范围内工资的变化很有意思。资源产业和其它行业的工资有着天壤之别,反映了目前的经济落差;即一些行业在挣扎,另一些行业得益于矿业繁荣。”

AMP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利弗(Shane Oliver)表示这些数据令人担忧。奥利弗说:“这些数据突显了悉尼过高的生活成本。如果情况不改变,悉尼的生活就会变得艰难。”

联邦政府报告披露800多起军中性侵和虐待事件

据2012年7月11日《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一份政府报告日前披露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军队中发生的847起性侵和虐待事件,包括24起从未经过审理的强奸案。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史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承认,这份报告令人震惊。


报告中称,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许多年仅13到16岁的男孩都被征召入伍,在澳大利亚国防军中服役期间,他们经常遭受虐待,包括性虐待和其它身体虐待。报告还称:“可以肯定,国防军中许多女兵也成为性虐、身体攻击和其它严重虐待行为的受害者。”

报告中称,过去许多恋童癖者也以参军作为接近年轻人的途径之一。一些行凶者如今可能已经成为军中高官,而许多受害者因为担心无人相信自己从未报告过受虐经历。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史密斯称:“报告中提及许多严重指控和深度敏感问题,这些事件将会令许多人感到震惊。”澳大利亚国防军总司令大卫·赫尔利(David Hurley)宣称,军方将与政府充分合作,将犯罪的军人绳之以法。

澳大利亚副总理访港 关注澳元与人民币直接兑换

2012年7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财长韦恩 斯旺(WayneSwan)11日在香港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将与中国政府讨论在内地完成的交易无须通过美元,澳元与人民币实现直接兑换的可能性。

斯旺表示,这将有助降低中国及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成本,但他没有透露达成具体协议的时间表。在这个名为人民币跨境贸易及投资的官方论坛上,斯旺表示,10年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澳大利亚非常支持中国为实现人民币自由贸易而采取的措施。

他说,香港是人民币自由贸易和发展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一个实验田。自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成立以来,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是通过香港结算。澳大利亚银行已经活跃在人民币市场,有4家主要银行在香港有业务。今年3月澳中两国央行签订2000亿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澳大利亚企业在与中国贸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出席论坛表示,目前内地进出口贸易7%是以人民币结算,预期2015年比例可增加至30%。他指,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有很大空间发展人民币业务,而香港已发展成为平稳的人民币业务平台。香港有三大支柱支撑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包括人民币银行服务、发行人民币债券及人民币贸易结算。

论坛结束后,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和广北表示,现在与亚洲关系密切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对人民币业务越来越感兴趣,相信有利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发展。但他不认为这会为香港带来竞争,因为香港不可能承担全球所有人民币业务。香港应担当枢纽角色,将内地及其它国际金融中心连接起来。

6月底有报道指,香港和内地正在与澳大利亚初步商讨在悉尼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问题,以满足澳大利亚不断增长的人民币相关贸易需求。分析认为这将有利于当地企业减少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并降低交易成本。

澳新银行国际业务和机构投资主管Alex Thursby认为,悉尼不会威胁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即使悉尼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只是对于澳大利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有帮助。目前人民币与澳元直接兑换仍需两国央行商讨,进程和人民币升值与否没有关系,而是关于货币流通性。

论坛上还公布,澳大利亚财政部、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及香港金管局将会建立一个对话的平台,加强银行与金融机构在人民币业务方面的联系。会议将于2013年在悉尼举行,而香港将于2014年举办第二届会议,会议将由私营企业主导,并由来自银行和商界的代表参与。

女性不加班的另一理由:调查显示加班的女性更容易肥胖

据2012年7月10日《悉尼晨锋报》报道,加班能增加给您的收入,但是也能增加您的腰围,最新调查发现。 

据报道,一项对9000名澳洲中年女性所作的调查表明,加班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长时间工作,即每周工作在41-48小时之间,或特长时间工作,即每周工作在49小时以上的女性,更容易有吸烟和酗酒的问题,而且不锻练。长时间工作的女性中有65%酗酒,相比之下,不工作的女性酗酒比例为42%,失业的女性此比例为53%。 

此项调查的负责人,莫纳什(Monash)大学健康经济研究中心的欧(Nicole Au)博士说增重很可能和女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欧博士在《国际肥胖杂志》上撰文写道:“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工作状况如何影响生活方式,继而导致体重的上升。在两年之内,55%的女性体重会上升,31%的会下降。体重平均增加1.5%,不过我们也看到了某些体重上升的极端数据。”

欧博士称长时间工作的女性增重尤其明显,会比原来体重的增加12%。也就是说一个69公斤的女性,会增重8公斤。 

欧博士还表示体重的大幅增加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潜在健康问题。让长时间工作的女性认识到加班可能危害健康这个问题相当重要。

严重流感袭澳或可致命 专家告诫:勿带病出门

























严重的季节性流感正在袭击澳洲,专家称,被确诊及住院的病例人数相比往年翻了一倍。专家警告道,今冬袭击澳洲的流感疫情将会十分严重,甚至可能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6月份,全国共发现了超过5000名患上或可致死的H3N2型流感和B型流感的病例,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据估计还有数千例病患尚未确诊。今年迄今以来,全国共诊断出9034名流感病例,尤以昆州,新州和南澳最为严重。

昆州共发现了2536个流感病例,新州有2391例,南澳有1715例。更糟糕的是,在这几个南部州,98%的流感病例都比H3N2型流感更为严重。其他州也发生了疯狂的流感传染,西澳共有979例,维州有971例,北领地有187例,堪培拉有177例,塔斯马尼亚有87例。

根据跨塔斯曼流感专家小组(ISG)的资料,全澳因类似流感症状而入院治疗的人数增长了一倍以上。ISG主席汉普森(Alan Hampson)表示,多年未在澳洲爆发的H3N2 型流感今年冬季将会格外严重。“我们看到H3N2型流感在本季肆虐,这会对高风险人群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预计会有更多人因此住院治疗甚至死亡。”

汉普森医生称,九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患上流感,同时,如果老年人没有在这个冬季接种流感疫苗,他们也尤其可能患上流感。多数65岁以上的人士已经打过疫苗,但在15-64岁的人群中,仅有半数人打过预防针。

对于那些自认为可以在感冒时坚持上班的人,汉普森医生只有一个建议:不要那么做。“我们最近的调查显示,90%的澳洲人在生病时仍坚持带病工作,但这不仅会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健康,也会对他们身边的人造成潜在的威胁。”他指出,“如果你出现了感冒症状,我们会强烈建议你留在家中,不要去上班或者前往其他的社交场所,以免你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被传染上病毒;这么做也有助于你自身的康复。”

暴力城市:悉尼一青年红灯区无缘无故遭殴打身亡


据2012年7月10日《每日电讯报》报道,新州警方透露,上周末,悉尼一名男青年在悉尼红灯区英王十字街(Kings Cross)被严重殴打后,于本周一晚在医院不治身亡。

7月7日(上周六)晚10点刚过,18岁的凯利(Thomas Kelly)沿着该区的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向南走,在夜总会区域一带被一名陌生男子殴打面部并昏倒在地。
凯利受到无端攻击的时候正在用手机打电话,并和女友走在一起。

罪犯逃离现场,而凯利因头部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

警方说,本周一晚间,凯利的呼吸器被关掉后,他在医院死亡。

凯利的父亲拉尔夫(Ralph)曾告诉过凯利不要去红灯区。在凯利被殴打前他们还通过话,拉尔夫说:“凯利的母亲和我一起说的最后的话是‘请小心,请照顾好你自己’。凯利说:‘我会的,我爱你们。’这是最后一次和他谈话。”

凯利的父母向公众呼吁寻找该罪犯,形象是白种人面孔,20岁出头。

凯利的iPhone和钱包被原封不动地留在现场,令警察排除了此攻击案的动机为抢劫。

凯利的家人捐献了他的器官。

提升联盟党亚太知名度 艾伯特月底访华

为了提升联盟党在亚太地区知名度,反对党党魁艾伯特将于本月底访问中国。


飞赴中国之前,艾伯特首先将前往华盛顿和纽约参加澳美领导人对话。在艾伯特之后,反对党副党魁比什普(Julie Bishop)和国家党党魁楚斯(Warren Truss)将率五名前座议员再访中国。

九月,艾伯特将和比什普一同前往印尼参加系列问题讨论,包括船民政策。反对党当前提倡的把船民往回赶的政策在印尼很不受欢迎。

艾伯特近来一直努力向外界展示其带领联盟党参与亚洲世纪的决心。不久前,他宣布联盟党将更新Colombo计划,不仅鼓励亚太地区学生前来澳洲留学,还将鼓励澳洲学生赴亚洲求学。

艾伯特还承诺加强高中阶段的外语学习宣导。作为一名反对党领导人,艾伯特过去主要把精力和目光集中在国内事务上,但现在他已经把与工党的角逐战线拉到了国外。

澳出版商:政治家不应对媒体指手划脚


据2012年7月12日澳联社报道,澳洲杂志出版商伊塔.巴特罗斯(Ita Buttrose)于近日表示,“下意识的反应”已导致一些政界人士呼吁为适应数字信息时代而强化对媒体的监管。

巴特罗斯于周三表示,试想矿业大亨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如果得到了一个或两个费尔法克斯媒体董事会席位,她会怎么做;然而媒体所有者们一直在影响着媒体报导的内容。这位前任《每周妇女》周刊和《每日电讯报》的编辑在坎培拉告知全国记者俱乐部:“我对由于媒体事件中出现的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而对其进行监管之举感到不安。我不认为媒体应在政府的规管之下。”

巴特罗斯说,真正重要的是公众了解出版商对他们所拥有媒体的影响,媒体内容的平衡来自优秀的新闻报导,和所提供的一种公正的观点。

一个由吉拉德政府委托的审议,建议设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以监督报刊、电台、电视和网络媒体。该审议还希望当涉及到所有权时,可实行一种公众利益的测试。

绿党认为这样的测试将使像莱因哈特这样的人失去编辑控制权。但巴特罗斯坚持说,政府监管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这应由当前的报业评议会负责。她说:“媒体不应成为业余人士的涉足之地。”

“我真的厌倦了人们告诉我们应如何运作我们的业务。”她说:“作为一项职业,我们需要更多的热情说出我们做了什么,并告诉他们离开我们的地盘。

白岩松语录串烧互联网:我当着总理说过这样的话


白岩松 提到美国,人们马上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大。
白岩松 在大多数国家,都是讲真话比较容易,既不需要勇气,也不需要牺牲。而讲假话则需要很大勇气,因为你骗人要承担后果,搞不好就要身败名裂。可我们正好相反,讲假话很容易,张口就来,天天讲月月讲,脸不红心不跳。而讲真话需要极大勇气,甚至需要冒坐牢的风险。这种真假颠倒的实质是是非颠倒了。

信息透明,究竟是社会稳定还是不稳定的维护力量?我认为是前者,我当着总理说过这样的话,公开才能建立集体的理性。微博是积极的力量大还是消极的力量大?有人说微博传播谣言,但它也开始辟谣了呀!火山爆发之所以后果严重,就是因为平时的能量聚集太大;如果日常有小的宣泄口,就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

白岩松 我们家,母亲教中国历史,父亲教世界历史,哥哥搞考古,我搞新闻。哥哥学考古时,有人说是传承,多年后才明白,我哥真狠,他通过挖出来的东西证明爸爸妈妈全讲错了。可是,等我干了新闻才明白,我比我哥还狠,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白岩松 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运动也许可以昙花一现,但终究难以长期强盛。在生活中基本看不到有女孩踢球的情况下,我们还拥有一支国家队,而且还寄托着我们很高的期待,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白岩松 所谓“人民”政府、“人民”政权,可人民的说话权在哪里?一个连言论都谈不上自由的国度,人民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所谓信息公开、政权透明,可是连“媒体独立”都做不到,谈什么民意监督?仇官仇富的症结究竟是谁造成的?政府公信力丧失又是谁之过?面子工程和百姓福利孰轻孰重?

白岩松 我们现在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卖猪肉的人用夹着瘦肉精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馒头,没想到馒头被别人染了色;然后卖染色馒头的人出来给孩子买奶粉,里面有三聚氰胺。每个人都在害别人,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怎么建立良性循环,三个词:公平、民主、希望或者叫信仰。

白岩松 一个人心脏功能是好的,肝脾胃什么都是好的,但他是个弱智,你能说他是健康的人么?人如此,组织也是。

白岩松 【评康菲石油】康菲牌牙膏,不挤它真不出来!在舆论压力、民众压力及政府有关部门压力逐渐升级情况下,它一点点向外吐,非常不主动。如果形成一种压力合力应该有办法。让它真正感受到压力,主动一点,取决于法律、政府、利益和舆论民意这四个层面。比如说媒体微博、公众。

白岩松 我们支援朝鲜石油、粮食,却发现那是个无底洞;支援外蒙建设,他们却把中国工人关进监狱;支持非洲建厂,他们却责怪中国设备落后。这些受援国对中国并无好感,中国的牺牲和奉献得不到友谊,难道中国人是天下最大傻瓜?中国与世界脱节最大是普世价值,与他国没有共同价值观,所以得不到朋友。

白岩松 在一个13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们的信仰是什么?都信人民币吗?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可是,幸福在哪里?

白岩松 中纪委:中国实行官员财产公开并不现实;交通部:中国取消公路收费并不现实;教育部:中国教育全部免费并不现实;卫生部:中国全民医疗免费并不现实;计生委:中国取消计划生育并不现实;发改委;中国成品油降价并不现实;全国人大:中国公民独立参选并不现实。点评:我们无法生活在现实里

澳报:中国人难改存钱习惯

据2012年7月9日《悉尼晨锋报》文章,原题:节俭的中国人难改存钱旧习
 
30多年来,得益于政府大规模投资和成为世界出口大国,中国一直享受着天文数字般的增长。但如今这些好日子行将结束,政府正希望中国消费者推动未来发展。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吝啬的消费者之一。2010年,家庭消费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仅为35%,相比之下,美国人和欧洲人的比例分别为71%和57%。中国人还更喜欢存钱,2010年中国家庭平均储蓄率为38%,而美国和日本家庭仅分别为3.9%和2.8%。

尽管中国年轻人已开始多花钱、少储蓄并比父母更频繁地使用信用卡,但积习似乎难改,可能需要新的一代人才能移风易俗。

中国人多存少花的原因很复杂,一定程度上源自传统,但也是对政府阻碍消费政策的一种反应。50岁以上的人喜欢将60%的收入存起来,他们对经济困难和政治动荡的岁月记忆犹新。某些更年轻的中国人则坚持节俭传统。现年30岁的上海会计师托尼·任月薪2600美元,他将一半左右的收入存到银行,但他表示他并非什么都不想要,“我花钱不多的原因或许是太忙”。

澳大利亚矿业繁荣“负效应”:女首富欲夺传媒话语权

据2012年7月10日《东方早报》报道,7月5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世界女首富吉娜·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以实际行动——抛售3.7%澳大利亚传媒巨头费尔法克斯(Fairfax)集团股份——再次向费尔法克斯施压,试图让董事会同意其此前提出的要求,包括获取3个董事会席位、出任副董事长等。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闻与媒体研究中心副教授大卫·麦克奈特(David McKnight)向早报记者称,现在发生的这一幕是,澳大利亚最有势力的矿产业的代表人物正在试图统治社会中一种重要可信的机制体系。

近半年来,58岁的莱因哈特曾多次买卖费尔法克斯股份,不断对费尔法克斯施压,试图通过掌握媒体话语权,但收效甚微。费尔法克斯董事会在6月底拒绝了其提出的要求,莱因哈特甚至一度扬言将从费尔法克斯撤资。她目前持有费尔法克斯14.97%股权,依然是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在2012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莱因哈特位列第29名,净资产180亿美元。

让莱因哈特垂涎的费尔法克斯,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业集团,具有超过180年历史。该集团旗下拥有《时代报》(The Age)和《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等知名媒体。目前,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的12家报纸中的11家,归费尔法克斯或该国另一传媒巨头——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所有,两家旗下都市媒体发行量占全国总量的九成。

女首富的媒体算盘

莱因哈特出身矿业世家。

财新网9日报道称,莱因哈特的父亲汉考克(Lang Hancock)上世纪50年代在西澳皮尔巴拉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储藏,此后与合作者将铁矿租给矿业公司,靠收取租金而暴富。至今,力拓在皮尔巴拉开采的铁矿还部分属于汉考克家族,每年要向后者支付利润的50%作为租金。

据财新网称,莱因哈特是其父亲与第二任妻子所生,亦是惟一被承认的继承人。1992年汉考克去世,莱因哈特继承家业——汉考克勘探公司。除了继续从力拓的铁矿石业务中获利,她还采取与其他公司合资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家族矿产的开发。最近10年澳矿业繁荣,莱因哈特的资产也从她最初继承时的约7.3亿美元急剧膨胀。

福布斯曾报道称,作为家中惟一的孩子,从在父亲身边工作开始,莱因哈特很早就接触到商业。此外,莱因哈特要求绝对的忠诚,如果员工和顾问没有按自己要求的去做,她就会解雇他们。

莱因哈特的传媒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2010年11月,莱因哈特开始了她生涯的第一笔媒体投资,收购了澳大利亚第十电视台(Ten Network)10%的股份。

当时,莱因哈特全资持有的矿业巨头汉考克勘探公司发表声明称,之所以对新闻媒体感兴趣,是因为“这对国家的未来很重要”。

莱因哈特的朋友、专栏作家安德鲁·波尔特(Andrew Bolt)也称,莱因哈特有着自己的目标,第十电视台显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并认为莱因哈特想把第十电视台塑造成“澳大利亚福克斯电视台”。福克斯电视台是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电视台,被业内视为默多克的“发声工具”之一。

莱因哈特先发制人

一家电视台显然满足不了莱因哈特的胃口。

在投资完第十电视台后没多久,莱因哈特就将眼光瞄准了陷入困境的费尔法克斯集团。在今年1月莱因哈特增持至12%时,就已成为费尔法克斯集团第一大股东,但当时外界尚未清楚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直到今年6月,她进一步增持至18.67%时,莱因哈特向费尔法克斯董事会提出了要求,寻求至少1个最多3个董事会席位,以及一个副董事长的职位等。

在经过近一个月的拉锯战后,6月27日,费尔法克斯集团董事长罗格·柯伯特(Roger Corbett)发表声明称,双方未能就莱因哈特加入董事会达成一致。

莱因哈特则通过汉考克回应称,她支持新闻的正直性和准确性,但费尔法克斯集团过去要求记者支持“地球一小时”已经破坏了上述准则。

莱因哈特此前也曾多次辩解称,自己从未想过去操控媒体,通过媒体去发声。

就当外界认为,双方将陷入僵持时,莱因哈特先发制人,通过汉考克抛售了部分费尔法克斯股份。虽然汉考克对外称,减持股份至15%以下是出于监管要求,但外界相信莱因哈特是以退为进,进一步施压。

莱因哈特非官方传记作者、《时代报》专栏作家阿黛尔·弗格森(Adele Ferguson)称,千万别愚蠢地认为莱因哈特减持是想放弃寻求对费尔法克斯的控制。“如果她认准了做什么事情,那么她就不会放弃——无论成本有多大。”

员工担心独立性受影响

“现在我们很多记者都比较担心,因为她在澳大利亚比较出名,如果得到了董事会席位的话,会不会影响我们报纸的名声。”一位要求匿名的《时代报》内部人士向早报记者坦言,如果莱因哈特获得成功,恐怕会有同事离职。

在半个月前,莱因哈特和费尔法克斯集团“交战”正酣时,《时代报》和《悉尼先驱晨报》的总编已先后辞职。上述内部人士称,莱因哈特要求董事会席位并不算过分,“但我们董事会所有董事都要求保持报纸的独立性,但莱因哈特不愿签字认可。”

费尔法克斯有骄傲的理由,尤其是相比本土竞争对手新闻集团,费尔法克斯没受任何一位传媒大亨的控制。上述内部人士在介绍《时代报》时也信心满满地表示,该报的报道在澳大利亚仍颇具影响力。

目前澳大利亚的纸媒格局是,费尔法克斯集团和新闻集团两分天下,以前者的《时代报》、《悉尼先驱晨报》和《澳大利亚商业评论》,后者的《澳大利亚人》最受欢迎。

费尔法克斯的危机

虽然费尔法克斯员工不愿采编受到影响,但眼下费尔法克斯确需莱因哈特拉一把。

费尔法克斯年报显示,该公司在2011财年净亏损3.9亿澳元,而其2010财年则盈利2.82亿澳元。近5年来,其利润呈现波动状态,2009年和2011年均出现大幅亏损,其股价也从2007年鼎盛时期的5澳元跌至目前不足0.6澳元。

年报还显示,费尔法克斯最大的成本支出来源于员工支出和报纸印刷,占到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而其收入主要由出售业务和其提供的服务业组成,2011年和2010年的收入几乎持平。

费尔法克斯CEO格雷·海德称,首先会改革现有的都市报纸出版业务,来促进其盈利和挽回下滑的报纸发行量,今年还将修改其多个平台的定价策略,提高印刷效率、报纸分销和发行量。海德并表示,2012和2013年到期的债务,将由其现金流完全覆盖。费尔法克斯目前背负超过8亿澳元的债务。

今年6月中,费尔法克斯已经开始自救,制定了包括三年内裁员1900人,缩小报纸版式,加入网上订阅收费,关闭两处印刷厂等等一系列减负措施。

前述内部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费尔法克斯集团已传达了“数字第一”(Digital First)的政策,要求新闻将首要考虑网络需求,第一时间公布在数字平台上。

据最新统计,在费尔法克斯集团旗下都市类媒体的受众中,报纸读者仅占23%,数字化终端阅读者占77%,但传统媒体至今仍在印刷、制作、发行和配送领域耗费30%以上成本,其滞后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报纸对澳大利亚人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以前。

“以前,澳大利亚的习惯是早上边吃早餐,边看报纸,现在已经很少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中文部主任方腾向早报记者说,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的兴起,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像费尔法克斯这类没有与时俱进的传媒集团。

入主后可能反对碳税

前述内部人士直言,莱因哈特能不能进董事会无所谓,只要她不干扰独立采编即可。但显然,莱因哈特谋求董事会席位的目的正在于取得发声权,对此担忧的不仅仅是报社员工,还有政客们。

方腾告诉早报记者,不少人担心莱因哈特进入董事会后,媒体的独立性发生变化,转向反对工党政府,“现在澳大利亚的政客很反对她进入,因为可能会左右下一次选举,工党政府提出的碳排放税和矿产税都是莱因哈特所反对的。”

方腾称,如果莱因哈特获胜,那就意味着澳大利亚的民主丧失,莱因哈特的观点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对矿业政策的不满意,矿商们都希望通过购买媒体让自己的声音说出来,左右媒体。”

麦克奈特也称,如果费尔法克斯和新闻集团都被有势力的政治人物掌控,那对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会有着巨大且长远的影响。

这也难怪澳大利亚宽带通信和数字经济部长史蒂芬·康罗伊(Stephen Conroy)曾警告莱因哈特,别毁了费尔法克斯这块金字招牌。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试图掌控费尔法克斯采编的莱因哈特尚未公开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前述《时代报》内部人士透露,莱因哈特从未就此事与公司内的编辑记者们交流过,据其了解,莱因哈特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弗格森也承认,莱因哈特难以采访以至于她撰写的莱因哈特传记也未采访过本人。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昆州采矿镇成人口黑市 亚洲弱女子被迫沦流莺

2012年7月10日《Courier Mail》报道,昆州采矿业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另一门罪恶行当的兴旺发达,使得这里逐渐成了一个被拐卖的亚洲女子沦落风尘的人口黑市。警方称,在昆州一些矿业发达的小镇,越来越多来自东南亚的年轻弱女子被贩卖过来从事性服务业。
伊萨山(Mount Isa)警局的区域督查比金(Paul Biggin)告诉记者,在昆州内陆城市及其他矿业发达的小镇工作的警务人员,正越来越频繁地遭遇此类问题。他表示,“那些被贩卖过来的年轻女性和少女,有些完全不会说英语,有些只会一点英语,而且她们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被人贩子从一个矿业小镇卖到另一个矿业小镇。”

“她们‘飞进飞出’地工作,这两周在这个地方,下两周到另一个小镇,以此类推;她们提供性服务的广告被登载在当地的报纸上,而她们是被强制或是被胁迫去进行性交易的。”比金说,“她们被告知不准报警,因为在她们的国家,即使是警员也可能给她们带来麻烦。人贩子还会以她们家人的安全来要挟她们。”

比金督查说:“每次我们以她们为目标开展行动,她们来到警局后,你都能看到她们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被人控制住了,要她们对警方坦诚,接受警方的帮助变得十分困难。”

比金督查刚刚获得了“唐纳德麦凯丘吉尔奖(Donald Mackay Churchill Fellowship)”,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制止贩卖女性从事性奴役工作的罪恶。不久,他将去国外考察其他地方的警员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

悉尼年缺1.1万套屋 半数新房产聚集外城

新州政府预计将在未来数天内公布一套新的房产规划法则,开发商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披露了一份最新的住房营建数据以支持州府推行这项彻底的改革。

澳洲都市开发协会及开发商游说团体在这份关于官方住房营建数据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悉尼在过去三年里短缺了近3.3万套住房。新州政府此前设定了每年建设2.5万套新房产的目标,但实际建成房产的数量意味着悉尼每年都短缺1.1万套住房。

该协会参考都市开发项目(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Program)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实际建成的新房产数量数都数得出。分析结果显示新建房产主要坐落于悉尼外城区,不过政府的报告却指出大多数新房产是来自内城空地填充营建。该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建成的房产中有超过一半位于外城区。自2009年以来,包括Penrith、The Hills和黒镇(Blacktown)在内的悉尼西北区共登记建设了8059套新房产,比悉尼市中心建成新房产数量多出19%。

包括帕拉玛打(Parramatta)、奥本(Auburn)和奔驰镇(Bankstown)在内的中西城区占据18.6%的新房产总数,利物浦(Liverpool)、Camden和金宝镇(Campbelltown)等悉尼西南区则占13.8%,而包括Pittwater和Manly在内的悉尼东北区则占据着4.3%的新建房产。

澳洲都市开发协会的行政长阿尔宾(Stephen Albin)称,这些数据表明内城新建房产数量低于公众预期,周边城区所占据的新房比例则偏高。“实际情况就是,我们一直在谈论扩大营建,但悉尼的新房营建情况却不是这样的。”“房产建设是规划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而现行的新州规划体系已让悉尼房市陷入了困境。”

新州政府预计将于下周公布一份关于重修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的《规划与环境保护法》绿皮书。这份向民众开放讨论的政府提案在提交立法之前有可能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再次进行修改。新州规划厅长哈扎德(Brad Hazzard)此前承诺将在这份绿皮文件中详细陈述州府提议的规划改革措施。他曾表示这些改革将“十分大胆”,开发商们正翘首企盼州府剥夺居民对某些地区合规开发案的反对权。

阿尔宾指出,有多份报告证明新州规划体系是该州新房营建率达到五十年来最低的关键因素,“全悉尼市都面临着严峻的开发挑战”。“现行的营建法规没有鼓励居民在一项开发案审核的早期积极参与讨论,而是允许少数居民否决一项开发案。这些数据体现了现行的规则法对悉尼主要都市中心新房建设的影响。”

21世纪头十年 多数澳人对生活满意

一份新的报告称,澳洲人似乎相当毫发无损地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本世纪艰难的头十年。


根据墨尔本大学进行的研究,在2000到2009年期间,澳洲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总体保持稳定;而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青少年和即将进入退休阶段的人士最为满足。

多亏了陆克文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2008-2009财年的家庭收入增长了。报告说,该刺激方案抵挡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使得家庭收入中值一下增加了2802元。

调查还发现,一些家庭在2008年年末时曾遭遇困境,并通过社会福利来度过难关。最为普遍的经济问题是无法按时支付公用事业费账单。

在那些于经济下行期失业的人当中,从事建筑业和专门服务业的25-44岁全职技术人员受到的打击最大。

此次调查还发现,尽管低收入者会定期造访全科医师诊所,但却不太愿意去看牙医。这一发现与政府对牙科诊疗的补助低于全科医师诊疗补助的现实相符。

多锻炼 多走走更健康 研究发现久坐诱发高死亡率

澳洲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坐11小时或以上的人比坐少于4小时的人在未来3年内死亡概率高出40%。随后,一项世界首创性研究项目正式开始,要求320名参与实验的墨尔本公务员离开椅子,目的是测试每天多站立是否能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

发表于《内科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对新州22.2万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进行长达3年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坐11小时的人,不管是否每天坚持慢跑1小时,都面临同等的死亡风险。

Baker IDI心脏和糖尿病研究所(Baker IDI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身体活动研究负责人,邓斯坦(David Dunstan)副教授称该项研究是众多研究关于长期久坐与严重疾病的联系之一。他表示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发现每隔20分钟站起来走2分钟,这样可以改善血糖代谢。同时,该研究发现站立也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可信度,邓斯坦副教授招募了联邦人类服务厅320名工作者,并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所有组员都配有高度可调的桌子,拥有更多的活动时间并戴上可记录时间、测量持续时间和活动强度的加速计,而另外一组如往常工作。所有被测者试验前和结束后都进行身体健康评估,包括血压检查和血液化验,以观察他们身体的血糖和脂肪的变化。

其中,该研究表明大多数澳洲伏案工作者每天三分之一时间坐在椅子上,邓斯坦副教授表示每天30分钟运动量是不够的。“除了睡觉外,人每天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坐着。”

邓斯坦副教授表示虽然其他国家正更新身体运动指引,建议更频繁的身体活动,但澳洲有关当局尚未采取行动。

遭朋友戴绿帽开杀戒 新州亚裔男谋杀罪不成立

一名韩裔男子将妻子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抓奸在床,随后将好友杀死,目前该男子被判谋杀罪名不成立,法官认为他是在被激怒的情况下,才做出杀人举动。

当年56岁的元安兴(Joachim Won音译)在2010年5月上班期间身体不适返家时发现自己44岁的妻子安娜(Anna)正和自己的朋友李信模(Hyung Mo Lee音译)在床上做爱。元安兴于是冲进厨房,拿了一把刀,连刺48岁的李信模7刀,并大喊“你必须得死!”

新州高等法院陪审团花了不足一个小时就返回了谋杀罪名不成立的裁决。元安兴此前被自动认为误杀罪名成立。

今天下午公布裁决时,元安兴情绪崩溃。他的律师德拉齐尼(Winston Terracini)称:“这个结果令人很满意,元安兴从最开始就通过他的法律团队承认误杀罪名,但被皇家检控官否决了。”

德拉齐尼告诉陪审团,他的当事人是因为被激怒才杀人,他对自己所看见的事实震惊,失去了控制。

陪审团聆悉,这两家人2008年通过一个名为“快乐协会”(Fantastic Association)的韩国社团组织相识后,经常一起打高尔夫球,安娜和李信模后来有了暧昧关系。2009年底,李信模的妻子在他的手机里发现一些艳照之后,对丈夫的忠诚产生了怀疑并且与他对质,而李信模则向妻子承认了自己和安娜偷情的事实。不久之后,李信模的妻子在伊士活(Eastwood)的一个停车场与安娜对质,称:“我已经知道了所有一切”。

2010年复活节时,元安兴和安娜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两夫妻开始分房而睡。几周后,李信模提出要在元安兴位于Pendle Hill的家里做涂装工作。元安兴曾疑问为何几天能做完的涂装工作而李信模却做了几个星期。

当年5月11日早上,元安兴在上班的时候觉得不舒服而返回家中。不过元安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车子停在自家的车道,而是将车子停在了角落里让人不易看见。当日早上9点15分,当元安兴走进自己家的时候,赫然发现李先生竟然和妻子安娜在床上。

德拉齐尼称元安兴不知道妻子有外遇,“元安兴会告诉你他失控了,眼前的一幕令他震惊。”

在审讯过程中,元安兴的雇主洛伦佐(Jaime Lorenzo)称,在元安兴被拘捕之后,S & L Steel公司的其他28名员工主动捐钱给他请律师。

德拉齐尼称在他30年的律师生涯中,只遇过两个案件曾经有朋友或同事愿意捐钱帮助当事人支付律师费。

元安兴将在7月20日接受判刑。

还是比别国强:澳大利亚人将迎来发达国家中最大加薪潮

一份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对于澳大利亚工作者来说将有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工资将高于其它发达国家的同业者。

根据人力资源集团Hay《2012澳人薪水变动指数报告》(ASMIR),很多澳人能够在未来的12个月内获得加薪,特别是那些被雇用在边远地区资源处产业的人士。

生活成本的上涨,澳元汇率的增加,就业市场的收紧,以及技能工人的短缺,是影响澳人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

Hay集团预测,对于所有产业来讲,2012年将面临固定工资上调4%的增幅,而资源行业增幅将达6.3%。这比美国、英国和新西兰3%的水平高了不少。
研究还发现,和市场、销售和人力资源等普通工种不同,那些拥有专业技能和产业特别技术的人,将获得更高的加薪。

Hay集团高级顾问宝拉(Steven Paola)说:“全澳过去12个月的薪水变动,是很有趣的。能源行业和其它行业的工资差别瞬间拉大,展现了现在的经济状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另外,企业也更频繁地使用具有奖励性质的工资,很多员工依靠奖励,获得了不少收入。最大的增幅还是出在高级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奖励工资成为他们总工资构成的37.9%。

报告称,澳人实际工资水平和其它发达、发展中国家相比,高出不少。这些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新西兰、中国、印度、阿联酋和巴西。这让澳大利亚成了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的地方。

然而,对于保险业、快速消费物品业、建筑材料业、商业服务和零售业来讲,它们的工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3%-10%。

悉尼和墨尔本工作者薪水高的观点,被实际地否定了。数据显示,悉尼工作者的工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0.1%,而墨尔本低于全国平均1.2%,尽管两城市此前入围了最昂贵的世界城市排行榜。布里斯班人工资低于市场平均3.32%,阿德莱德人工资低于市场平均数4.87%。

目前,资源行业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其中矿业工程师、石油工程师、建筑项目经理和勘探专家等,是最热的工作岗位。

丧老父心痛交瘁 葬费加碳税雪上加霜

据2012年7月10日澳联社报道,维州一位女士为其父亲举办丧礼时,震惊地发现丧葬费中新增了55澳元的碳税,而且墓园的工作人员称,即使人死了也不能逃避碳税。

埃里卡•马利基(Erica Maliki)及家人在墨尔本斯普林维尔公墓(Springvale Cemetery)举行葬礼时,墓园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墓地价格因为碳税的影响已经上涨了55澳元。

但据墓地经营者称,价格并没有受碳税的影响而增加,如果他们被如此告知,那是一场误会。
马利基坚持说:“当我们问起丧葬费涨价的原因时,得到的回答是由于碳税。墓地员工告诉我们,连死者也不能逃避碳税。”她愤怒地说:“这是不对的,是大错特错的,我们活着的时候已交付了足够的税费,不应该在人去世后还交税。”

公墓通信经理阿特金斯(Rebecca Atkins)表示,碳税对墓地的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则为一个不幸的错误。

南方都市墓地信托基金会(Southern Metropolitan Cemeteries Trust)首席执行官特拉布(John Tribe)对给马利基一家造成的困扰表示道歉。他说:“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费用的增加在任何情况下,都和碳税无关。”

特拉布表示会确保所有员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以防止客户被误导。他说墓地于7月1日起价格上涨是因为通货膨胀,现在马利基全家对此解释感到满意。

气候变化部长康贝特(Greg Combet)称,墓地或火葬场并不在碳价计划之列。他认为任何企图利用碳税趁机涨价并误导悲伤中的死者亲属的行为均应受到谴责。

蜗居没有空间 悉尼内城年轻人不婚不育


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以“蜗居”为固有特色的城市生活完全就是为30岁以下的单身无孩族准备的,而有意结婚成家的人们早就退避郊区去了。数据显示,拥挤、狭小的内城区居住空间造就了一批不婚也不育的“单身贵族”,相比之下,郊区和乡村居民已婚并有一两个小娃娃绕膝的可能性是城里人的两倍。

将近三分之二的悉尼城市女性从未尝过为人母亲的滋味。这一群体的数量已经飙升至4.5万人,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10%。然而,在大悉尼范围内,三分之二的女性至少生了一个孩子——郊区家庭平均每户有1.9个孩子。

在悉尼市区,15岁以下的儿童只占市区人口的7%,然而,从大悉尼来看,儿童占了人口的五分之一。

此外,银发族也极少见于悉尼市内。年龄在60岁以上的居民只占悉尼市人口的9.8%而已,而在市郊,17%以上的人口年龄介于60-64岁之间。

社会学家考克斯(Eva Cox)说,没有孩子的年轻女性会受到城市生活的吸引,她们会一直等到30岁之后才转移至市外开始生儿育女的生活。“内城区并非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有孩家庭在住房上没有多少选择。澳洲的育儿传统是后院放养,我们可学不来欧洲人在公寓里养小孩的那一套。”

数据显示,只有24%的悉尼城市居民已婚——比率仅为大悉尼地区、整个新州和整个澳洲的一半。从全国来看,共有将近50%的人口步入了婚姻阶段。

考克斯认为,澳洲人尚未接受城市文明也应同样属于家庭和老年人的观念,而只把这里视为年轻人的天下。就连房地产开发商建造的公寓楼也是专门针对单身、没有孩子的女性设计的。

Whiterock Capital Partner Pty Ltd的执行长唐纳利(Andrew Donnelly)就选择在单身居民比例高达70%的Waterloo推出了全新的小户型公寓开发案。他说:“如今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买家,50%以上都是单身女子。”

21岁的维多利亚(Victoria Wickes)和她20岁的同住女伴埃莱娜(Alana Adir)都表示,她们这一代的女性对生小孩没那么热衷。“我想先拿到文凭,找到工作,还想去旅行。生小孩的事暂不考虑。”

澳大利亚团购网站投诉量翻倍 监管制度亟需完善

2012年7月10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澳大利亚团购网站的投诉量翻倍,投诉者数量上升至每月一百万人。

新南威尔士州公平贸易部长安东尼-罗伯特称:“去年的投诉总量和增速让人非常担忧,但现在看来,网站建立的自我监管行为守则使情况有所改善。政府将继续密切监视团购网站,我们有信心看到投诉量下降的信号。”

澳大利亚直复营销协会(ADMA)首席执行官表示,在过去一年里,新南威尔士州公平贸易办公室接到2216例投诉,是前年的两倍。自从团购网站去年11月建立起自我监管行为守则后,约1200人通过客服热线或网站投诉。

情色小说热销 更多澳女上网寻露水情人


2012年7月10日《Herald Sun》报道,热销的情色小说Fifty Shades of Grey在澳洲女性心中激起的或许不只有浪漫的幻想,据悉,这股惹起无数春情的浪漫小说也让很多女性化心动为行动,加入到一个鼓励露水情的网站会员之中。


AshleyMadison.com的首席执行官Noel Biderman透露,自这部情色小说热销以来,该网站的澳洲会员增加了数千人。这个网站的创建宗旨即是,“人生苦短,及时偷欢”(Life is short. Have an affair)。

该网站调查了近期刚刚注册的1200名女性,发现其中竟然有71%都正在阅读或已经读过Fifty Shades of Grey。

Biderman称,“由于这部书的多数销量都是电子书,因此人们尽可以在私底下品味情色作品的魅力,而同一类人加入我们的幽会网站,寻找某位他/她,一起来体味她/他曾在书中读到的,而今想要亲身感受的那些幻想,这样的重合并非是一种巧合。”

今年年初,该网站披露,墨尔本人是全澳最爱婚外偷情的城市。

澳人因肥胖责备雇主 工作无聊添“食欲”

据2012年7月10日《每日电讯报》报道,最近的一份减肥研究报告表明,一些澳洲人因为自身的肥胖而责备他们的雇主照顾不周,还有人说吃得多的大部份原因是因为在工作中觉得无聊。

据报导,在一家减肥中心对1000名澳洲人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52%的人认为他们很少能在工作场所得到任何有关减肥的帮助。

几乎3/4的人说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运动,这已经成了健康生活中的最大障碍。
在南澳,63%的雇员超重,所占比例全澳居首。昆州位居第二,占59%;西澳58%;新州56%;维州47%。

人力资源专家考林思(Roger Collins )说,尽管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负有主要责任,但经理们对此同样负有一半责任。

澳洲人力资源研究院(Australian Human Resources Institute)总裁威尔森(Peter Wilson)说,雇主有责任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你无法告诉人们怎样生活,但是你可以在员工餐厅提供健康食品选择,鼓励员工休息;让他们在午餐的时候到外面散散步;做些诸如此类的事情。”

调查发现,在维州和西澳,雇员们能吃的多半原因是因为在工作中觉得无聊。这两个州的被调查者中有34%的人说枯燥单调的工作使他们更想多吃,南澳占30%,昆州和新州为28%。

调查还显示,超过1/3的工人指责工作场所的饮酒文化让他们的健康变坏。对此,考林思提醒雇主们:“在工作环境要小心使用酒精饮品。”

澳大利亚墨尔本科学家的癌症世界新突破

2012年7月10日国际在线报道,墨尔本癌症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种通过阻止病态细胞蛋白质形成的方法来杀死白血病细胞与淋巴瘤细胞。这项世界首次的医学突破,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病人中试验,可能是一个治疗癌症的最新武器。

Peter MacCallum癌症治疗计划的共同主管 Grant McArthur教授说,通过阻止癌细胞蛋白质的产生,而不影响健康细胞,这种全新疗法的发现表明人类总有一天可以有效地治疗癌症。

“这给了我们在癌症战争中除传统方法外,一个附加的新武器”,麦克阿瑟教授说。

细胞是通过一个叫核糖体合成( ribosome biogenesis)的过程产生蛋白质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过程对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都非常重要,因此要想专门针对癌细胞就显得不合适。

“我们已经有能力知道,癌细胞对新蛋白的产生有出人意料的依赖性,如果你能阻止供给新蛋白,你就能杀死癌细胞,而无损正常细胞“,副教授 Ross Hannan说。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称为cx-5461的新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阻止核糖体合成和蛋白质生产的最新药物。

“我们手中有一个新的药物,如果试验成功,这可是个救命的良药,”教授汉南说。

研究人员说,晚期的血癌很难治疗,现在可以使用这个新的,有针对性的,非常重要的武器。药物试验将在40位癌症患者中进行。

之前做了化疗与干细胞移植的淋巴瘤病人Paul Ban(57岁)说,传统化疗既杀死癌细胞也杀了健康细胞。

“如果有一个没有像化疗这么可怕的治疗方法,那是再棒不过拉”,他说。

靠什么养老?老年金调涨杯水车薪 85%遭养老院“没收”

尽管在碳税来临之前,政府将每周发放的老年金上调了6.5元,但对于最弱势的老年金领取人来说,这笔增补款的一半以上还没到手就已经被养老院给“没收”了。


这是因为从7月1日起,养老院最多可以向住户收取85%的老年金,相当于涨价1%,来应对由碳税所导致的额外经营成本。

对维州Port Fairy妇人朱迪(Judy Foley)和她高龄89岁的失明老母亲菲丽丝(Phyllis Cameron)来说,养老院日收费涨价就是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菲丽丝气愤地表示:“如果我还看得见的话,一定要把那个姬拉蒂给好好修理一顿。”

菲丽丝两年前搬进Port Fairy养老院,她的女儿朱迪认为,老人家在结束了数十年的辛勤工作之后,现在竟然还要交税,实在太不公平。“我们难道不是个富国吗?我母亲工作了38年,一直按时缴税,现在却不得不依靠微博的收入维生。政府一只手给你点钱,马上又用另一只手把它收回去。”她忿忿地说,“那些没有家人照料的老人该怎么办呢?每周只多3块钱能干什么用?”

上月,联邦卫生与老龄化事务部给全体老年金领取者致信解释了上调养老院收费的理由,并告诫他们要把250元的一次性补助款存下来,以便应付其他的价格上涨。

高龄照护事务部长巴特勒的一名发言人维护了政府的涨价决定,称老年金的调涨可以抵消这次涨价的影响。“我们把每周发放的老年金上调了6.5元左右,而养老院中的老年金领取者每周要多付3.5元给经营者,用于支付电力、燃气和住户的餐饮费用。”该发言人说,“反对党的恐吓战仍在继续,但事实却是养老院中的老年金领取者每周可以多领3元的老年金。”

反对党高龄照护事务发言人菲拉凡迪-威尔斯(Concetta Fierravanti-Wells)批评道,额外的3块钱根本不足以应付碳税导致的额外生活成本。“碳税存在的时间越长,对养老院经营者的影响就越坏,最终,这一定会伤害到澳洲一部份最为弱势的族群。”

澳大利亚开征最贵碳税 矿业繁荣前景蒙上阴影

据2012年7月10日《东方早报》报道,受“碳税”、澳元升值等综合因素影响,预计澳大利亚矿业的成本包袱将越发沉重。其是否会向中国转嫁成本是中国关心的重点。

澳大利亚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其争议巨大的碳价(碳排放价格)政策,从固定碳价逐渐过渡到浮动价格阶段。这对正在设计碳交易体系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个借鉴。澳大利亚的能源结构与中国颇为类似,该国燃煤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5%左右。

 全球最贵“碳税”

任何改革,总有付出代价的一方,如何给予适当的补贴,缓冲改革的影响,是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所在。此番澳大利亚力推全球最高碳价之际,适逢全球经济低迷,也正因此,其改革推进进程备受关注。(编注:矿业税便是压垮澳大利亚前任总理陆克文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澳大利亚的“缓冲”安排,2012至2013财年(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澳大利亚碳排放价格为每吨23澳元(1澳元约等于1美元),2013至2014财年为每吨24.15澳元,2014至2015财年为每吨25.4澳元。从2015年7月起,通过排放配额拍卖等方式,实现碳价灵活化,直至2018年实现碳市场价格自由浮动。

把初始碳价设定在23澳元/吨,澳大利亚有其综合考量。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研究部主任李瑾分析,“现在澳大利亚的碳价格机制是在2011年7月前完成的,当时EUA(欧盟碳排放配额)的3个月平均价格大概为23澳元/吨。另外,基于应对气候变化减排目标模型预计,国际碳价未来也在20至25澳元/吨。”

澳大利亚“碳税”法于2011年11月由议会通过,对约500个碳排放最严重的企业强制性征收碳排放费用(通俗的说法即“碳税”)。澳大利亚23澳元/吨的起始定价,为世界上类似法案的最高法定价格,目前欧盟国家对“碳税”的定价一般为8.7-12.6美元/吨。

矿业未获免费许可

澳大利亚矿业是碳排放大户,在“碳税”落实之际首当其冲。受“碳税”、澳元升值、劳工成本高昂等综合因素影响,预计今后矿业的成本包袱将越发沉重。它们是否会向中国转嫁成本是中国关心的重点。

李瑾说,根据澳大利亚的“生产力与就业计划”,矿业并不属于规定的“碳排放密集及贸易竞争型行业”(EITE),即不会获得免费许可。

一些分析人士担忧,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今后数年“碳税”带来的利空因素导致澳矿业投资出现降温趋势,难免对严重依赖矿业的澳大利亚经济造成冲击。

澳大利亚矿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澳热能煤每吨新增产能的成本5年内上涨了3倍,以致相关项目的可行性成疑问。较之西非,在澳大利亚开采铁矿的成本高出75%。

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经贸往来主要是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有业内人士曾预计,今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将会近10亿吨,澳大利亚政府征收“碳税”的政策会给中国铁矿石成本增加近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此前一再表示,“碳税”的直接征收对象是年碳排放量超过2.5万吨的大企业。但工党政府在敲定“碳税”细节时,还是被指有一处“硬伤”——没能充分考虑中小矿商的利益。据新华社报道,品位高、开发成本低的赤铁矿目前多掌控在力拓、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手中,近年来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新开发铁矿项目多集中在磁铁矿领域。

较之赤铁矿,磁铁矿原矿品位较低,须在澳本土加工提高品位后方能出口,这一过程碳排放量较大;不过,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磁铁矿的能耗却低于赤铁矿,从而减少了钢铁生产价值链的总体碳排放量。

然而,工党政府未明确承认磁铁矿的“跨境”减排效果,从而使磁铁矿项目较赤铁矿项目面临更高“碳税”负担。据一家在西澳投资磁铁矿项目的中资企业反映,“碳税”实行后,可能带来每年高达上亿澳元的额外负担。

新华社的观察文章指出,尽管“碳税”政策规定,在碳价格灵活化之后,相关企业可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解决企业一半的碳排放许可。但目前国际上缺乏统一碳价标准,且澳方与相关国家没有“碳税”互认和抵免协议,这种规定现在看来只是画饼充饥。

新华社评论称,若不考虑项目工艺流程、历史排放记录等差异,采取“一刀切”方式执行“碳税”,将不免造成不公平竞争局面。大矿商可能借“碳税”加紧吞并中小矿商,从而加剧澳矿业资源垄断局面。

过渡期设计

开征“碳税”所引发的反弹,显然不局限于作为澳大利亚经济命脉的矿业。

澳大利亚反对党眼下强烈抵制工党政府的碳税政策。自由党—国家党联盟领袖艾伯特此前说,征收碳税不但推高物价,加重民众的生活负担,还会造成企业因成本上升而削减就业机会。7月1日,悉尼有数千民众举行抗议示威。反对党已明确表态,若在下届选举中胜出,将立即废除“碳税”

澳政府也有一些“缓冲”设计,前文所述的“生产力与就业计划”,便是其中之一。

对属于EITE的钢铁、铝、水泥、造纸、煤电行业,澳大利亚政府实施“生产力与就业计划”,在未来四年,免费发放碳单元。

以火电企业为例,李瑾介绍,在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的过渡期内,澳大利亚的火电企业可以获得免费配额,该免费配额的比例为94.5%。免费配额比例每年要递减1.3%。

此外,澳政府还将向企业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购买排放许可以及再融资。

通过发放免费排放许可,澳政府承诺向钢铁等其他高耗能行业提供约92亿澳元的补偿,以抵御无碳排放限制的海外企业的竞争。钢铁厂、铝冶炼厂、纸浆厂等高排放行业中将有95%的企业可免费获得碳排放许可。塑料(9975,-140.00,-1.38%)和化学品制造业的免费碳排放许可覆盖率将为60%,液化天然气行业将为50%。另外,钢铁行业还将额外获得3亿澳元的政府补贴。

“对于减排成本较高、碳成本难以转嫁的行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涉及能源安全的重点行业,则提供支持资金保证这些行业能够接受并适应碳成本,并顺利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李瑾归纳上述“过渡性设计”说:过渡期,将让企业习惯于碳成本并将其作为生产决策的一项考虑,逐渐增加的碳成本也给企业逐渐加压,促企业转型。

据介绍,根据碳价格政策,澳政府希望就关停一些最大的燃煤发电厂或最大的排放源展开谈判,力争到2020年使装机容量减少2000兆瓦。根据ESAA(The Energy Suppl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公布的数据,澳大利亚目前的总装机容量为50815兆瓦。

 物价冲击

尽管有一系列过渡性设计,澳电力巨头麦考瑞电力还是“抗议”说,碳排放收费将使其资产缩水10亿澳元。该公司高层警告,为了在碳税开征后保持盈利,电价将比政府预测的上涨得更多。

澳官方此前测算,实行“碳税”后,预计平均每周家庭生活成本将增加9.9澳元,其中电费增加3.3澳元,燃气费增加1.5澳元。为抵消“碳税”对普通人的影响,澳政府将把“碳税”收入用于分类补贴,预计每周家庭平均将获得10.1澳元补贴。

李瑾说,澳大利亚政府的思路是,通过平抑物价或补贴的形式来抵消生活成本的增加。对于减排成本较高、成本难以转嫁的行业,则制定相关补贴与就业支持计划,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福利不会受到太大损失。

澳大利亚政府预计,发放补贴,将使80%以上的家庭福利较“碳税”开征前有所改善。

菲佣上位变正房 澳大利亚女首富继母又闹离婚


据悉,“铁娘子”莱因哈特那位张扬浮夸的孀居继母萝丝(Rose)已经跟她结发20年的第四任丈夫、房地产大亨波特斯(Willie Porteous)拜了。


萝丝出生于菲律宾,1985年嫁给了年长她39岁的老汉考克。想当年,莱因哈特雇萝丝来当管家的时候,一定没想过这个女人除了会理家之外,还把老爸汉考克(Lang Hancock)也治得服服帖帖,结果竟成了自己的继母。

1990年,这对夫妻斥资700万元,以《乱世佳人》为灵感,在奢华住宅区Mosman Park建筑了他们著名的、有16间卧室的爱巢——“爱的代价(Prix D'Amour)”。这里随后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到2006年这栋豪宅被拆毁时,它的价格已经飙至了3000万元。

但这场婚姻令身为独生女的莱因哈特大受打击,促使她在父亲过世之后与萝丝展开了长达十年的争产诉讼。而老汉考克撒手人寰还不到半年,萝丝就火速搭上了波特斯。

萝丝在接受《海星》(The Starfish)采访时证实自己已同波特斯分居,但拒绝进一步置评。据密友透露,萝丝和波特斯之间并无他人插足,而离婚手续已在周一办妥。现在,萝丝只想和女儿乔安娜(Johnanna)以及她的三只贵宾犬——Denis、Lulu和Snoopy在柏斯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跨境网络诈骗团伙 专骗澳洲“理财好手”

2012年7月10日新华社报道,澳洲政府官员7月9日表示,跨境犯罪团伙利用电话和网站设下投资骗局,过去5年从数以千计澳大利亚居民手中骗走超过1.13亿澳元。

手法精

澳大利亚犯罪委员会和澳大利亚犯罪学研究所9日联合发布报告,总结近年来频发的跨境投资骗局特点。

报告描述,犯罪团伙通常从合法企业处购得客户资料,依据一定标准筛选并锁定潜在目标,伪装成投资机构给这些人打电话。获得对方信任后,犯罪团伙说服受害人把资金打入专门设立的幌子企业账户,提取资金,突然消失。

澳大利亚犯罪委员会主管约翰·劳勒说,犯罪团伙对诈骗细节下了不少工夫,让这种原本可以辨别的骗局更具迷惑性。比如,这些团伙向潜在诈骗目标发出几乎可以乱真的投资说明书,设立专业化假投资网站,甚至不惜血本寻求律师和会计师专业指导。

“他们甚至能够操纵搜索引擎数据,”劳勒说,“当你搜索一个特定事件或者特定企业,你会发现他们的名字在(搜索结果中排)第一位,与这些机构相关的所有负面评论会移至第四页或者第五页。”

更恶劣的是,犯罪团伙得手后甚至会以其他身份联系受害人,谎称是金融监管机构或警方,在帮助受害人“追回资金”过程中实施二次诈骗。

追踪难

迈克尔现年50多岁,居住在澳大利亚南部,有超过15年投资经验,自以为警觉、理性,还是被跨境犯罪团伙骗走25万多美元。

他说,去年9月接到境外电话,对方自称投资机构,推销现货黄金交易,提供名字、电话号码和网址。认真分析网站上各类数据和投资策略后,迈克尔认为这家机构应该足够“专业”。

出于谨慎,迈克尔查阅国外和澳大利亚境内钓鱼网站黑名单,“做了你决定投资前应该做的一切调查”,认为没有问题,向对方汇出25万澳元。迈克尔当时查阅网站账号时,能看到自己资金的动向和账户盈利。

劳勒说,网站上的账户盈利完全由犯罪团伙虚构。互联网及各种技术手段日趋发达,让诈骗网站的逼真度越来越高,增加了受害人受骗的可能。

波及广

澳大利亚犯罪委员会证实,过去5年间,超过2600名澳大利亚居民受骗,损失超过1.13亿澳元。个案最低损失为3.5万澳元,最高超过400万澳元。

调查报告说,主要受害人群年龄在50多岁,以男性为主,一般有过良好的理财经验,生活上相对独立。“犯罪团伙的欺骗让人信服,一些人甚至把这个所谓的‘机会’推荐给其他家庭成员,”澳大利亚犯罪委员会另一名主管保罗·耶夫托维奇说,“你可以想象骗局揭穿产生的长期破坏效应。”

为应对诈骗威胁,澳大利亚执法机构正采取措施,向所有家庭寄送邮件,提醒投资诈骗风险。

悉尼林家灭门案继续庭审 疑犯妻子提供证据不一致


据2012年7月10日《悉尼晨锋报》报道,被控在悉尼北艾平杀害林 家5口的疑凶谢连斌的妻子---即林家妹妹林姝向新州警方提供了不一致的证词,并且拒绝在证词上签字。


林姝(Kathy Lin)被警方认为是此案的关键证人,她的丈夫谢连斌(Robert Xie)被控在2009年杀害了林家5口。

新州警方认为谢连斌的作案动机是对林家极度不满,打算让林姝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但是林姝继续支持她的丈夫,一直拒绝出庭作证的要求。

在今天的庭审中,检控官Kara Shead表示,警方跟林姝的两次讯问中得到的证词和提交给新州犯罪委员会的证词中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法庭还获悉,在完成警方的问询后,林姝拒绝在口供上签字。

这些因素都是控方要求她在7月20日出庭提供证词的关键内容。

很快就要整整三年了。。。

是不是太早熟?澳洲半数青少年16岁尝禁果 少年儿童平均11岁接触性爱资讯


对于绝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谈性论爱是一件很窘的事情。不过,如今Google却让很多澳洲年轻人摆脱了“想问的很多,能得到回答的却很少”这一困境。


安全套制造商Durex委托进行的一份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澳洲年轻人(25岁以下)称,学校的性教育课程并不充分,爸妈知道的也不够多。逾50%的受访者声称,他们是通过网络、论坛以及社交网络获取相关信息的。另有36%则向朋友和同龄人寻求相关建议。

由于懵懂和准备不足,绝大多数的年轻人(57%)承认,第一次的性爱一点也不甜蜜。但令人震惊的是,多达15%的人未使用安全套。

澳洲性健康协会(Sexual Health Australia)的总监Desiree Spierings称,近年来,在16-19岁的年轻人群体中,感染衣原体的比例激增。这意味着安全性爱的信息并未传达到位。
Spierings称,“使用社交媒体是最新的趋势。我们时常能在社交媒体上见到询问小技巧与建议的帖子。此外,他们也阅读相关的博客,这样他们就不必非得去专业的网站才能获取与性爱相关的信息。”

该报告显示,50%的年轻人在16岁时初尝性爱之果。Youth Wellbeing的创建人Liz Walker称,“首次接触到色情资料的平均年龄则为11岁,而且这个年龄还在不断地幼龄化。”她的性教育课程Get A Grip teenz已经在昆州推出,预计很快就将推广至新州。

Walker称,“现在的小孩子在很小的年龄时就接触到与性相关的资料,但他们无法理解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8年级学生Emma McGuigan和Shanelle Peeti现年均为13岁。她们坦言,7年级第一学期时就已经了解了安全性爱的知识,现在多与朋友谈论这一问题。她们当前并无男友,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冲浪。

来自Chifley的Emma称,“我们不在家讨论与性有关的话题。”她的母亲Lisa称,她原本想要在去年与女儿进行初步性知识的谈话,但最后还是由于太窘而放弃了。

2012年7月9日星期一

告别17年里最多雨6月 墨尔本遭遇15年来最冷7月

维州人正经历15年来最寒冷的7月天气,但根据气象局的消息,这只是严冬的开始而已。相关部门因此告诫,做好保暖措施,不要给感冒、流感等疾病以可乘之机。


卫生厅的数据显示,天寒地冻也导致了感冒患者的增加,自1月1日以来,经实验室确认的病例已经增至973例,去年同期却仅有663例。

刚刚告别了17年来最多雨的6月份,维州人又接到气象局的警告,未来将持续爆发寒潮,其冻人指数或将刷新1994年以来的新纪录。

维州气象局值班天气预报员Andrea Peace称,过去14天的气温可与1994年的低温纪录相匹:温度计上的读数低至0.7度。“可以说,这样寒冷的7月初至少刷新了15年的纪录。”

上周六早上,墨尔本内城区的温度跌至2.3度,这是自2008年(1.3度)以来最冷的早上。
Pearce称,维州很多地区都承受着刺骨冷锋的袭击,Coldstream的气温更是跌破冰点,降至零下4度。Essendon、Laverton和Viewbank也都录得了0度。不过这股冷锋并未威胁到墨尔本市当前的最低气温纪录保持者的地位——1869年的寒气让墨尔本人经历了零下2.8度的气温煎熬。

但对于滑雪区的民众而言,这样的低温却倍受欢迎。Falls Creek的女发言人Debbie Howie称,在学校的寒假期间,这一寒气逼人的天气为高山地区送来了丰厚的雪花大礼。“今年的滑雪季比往年都要好得多,因为今年不仅初雪提前了,后续降雪量也很充足。”

Weatherzone的气象学家Rob Sharpe预测,冬季的余下时间将会恢复到典型的冬季天气模式:余下大多数时间里,出现局部阵雨的可能性高达75%。

您多久洗一次车?调查显示澳人越富越不经常洗车


AA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富人更不愿意洗车。

调查显示,拥有职业和管理背景的车主中,只有6%会每周洗一次车,而收入低的车主中这一比例为8.5%。

每两周洗一次车的比例差别更大,收入偏低的车主中有16%会每两周洗一次车,而只有11.%的富裕车主这么做。

AA公司对18,080位车主展开的调查显示,3%的车主每年洗一次车或者根本就不洗,而女性这类车主的比例达到了6%。

47%的车主每两到六个月洗一次车。

55岁以上的车主中有44%会每一到两周洗一次车,而55岁以下的车主中这一比例仅为22%。

AA公司的总裁金(Edmund King)说:“的确有不少爱车人士,把每周日的洗车像仪式一样坚持下来。”

“保持车辆的整洁,尤其是车窗,车灯和车牌的整洁更有助于车主遵守交通法规。”

每周至少10名澳洲人陷投资骗局 中老年男性易上钩

每周至少有10名澳洲人成为海外投资诈骗案的受害人;在过去5年里,澳人共被卷走逾1亿元。

该报告还披露,犯罪集团从合法的公司手中购买下潜在受害人的私人信息,之后针对他们量身定制诈骗策略。 澳洲犯罪委员会(Australian Crime Commission,ACC)和澳洲犯罪学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AIC)在新近公布的一份新报告中概述了这类诈骗案的影响范围。这也促使相关部门再次发布警告,敦劝澳人切莫轻信任何主动打来提供投资商机的电话,即便来电者能够提供公司网站以及用于证实其诚实信用的文章。 

周一,ACC首席执行官John Lawler称,投资诈骗案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些都是组织非常复杂、严密的犯罪团体,它们拥有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它们可不是那种在后院里经营的小(犯罪)企业,它们是相当复杂的机构,设有各类部门,拥有一整个专业团队,负责从建立银行账户到布设圈钱的金融(陷阱)结构的每一个环节。” 

该报告发现,在2007年至2012年4月期间,逾2600名澳人成为严重和有组织投资诈骗的受害人,损失了逾1.13亿元。但是,这只是保守估计所得的数据,因为很多受害人会将这视为奇耻大辱,因此不愿意向外张扬。 

Lawler称,“这些数据意味着每周都有10名澳人掉入这类骗局,丢失掉可能是他们毕生积蓄的金钱。”他称,这类犯罪集体主要位于亚洲,但是它们的金融网络已经扩展至欧洲、加勒比海和其他地区了。“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在领土外国管辖权(foreign jurisdiction)起诉所有的案犯。部分人或许会被引渡至澳洲,或在当地被审判,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却将逃过法律的制裁。” 

报告发现,投资诈骗案的典型受害人为中年人或老年人,多为男性,小企业主、自筹养老金的退休人士居多;这个群体在此之前多进行过其他的投资,通常被认为“通晓金融投资”;他们多被登记于一个股票持有者名录之上,同时,要么社交圈相对狭窄,要么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该报告还披露,民众在参与比赛或网购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表单会被打包并出售予诈骗犯。

此外,诈骗犯还通过社交网络以及掮客登记表一类的形式获取他们的私人信息,之后便给他们挨个打电话(cold call),要求他们购买根本不存在,或者毫无价值的股票或证券。

ACC和澳洲邮政将在未来两个月内给澳洲所有的家庭发送提醒邮件,警告他们须提防投资诈骗的危险性。

阿富汗女子因三角恋遭公开枪决 围观者欢呼 澳洲将无偿捐献10亿澳元给阿富汗

中新网7月9日电 一名阿富汗妇女因卷入了与两名塔利班武装分子的“三角恋情”,在村民的围观下被执行枪决。一段传出的录像展示了这一幕惨剧。

据悉,被处死的妇女今年22岁,据称是一名塔利班武装分子的妻子,她被指控与另一名塔利班指挥官通奸,惨遭枪杀。录像画面显示,身着罩袍的女子蜷缩在地,一名武装分子朝她的头部和背部连开数枪,周围围观者则高声欢呼。

案件发生地阿富汗帕尔旺省的官员表示,两名塔利班成员因为该女子发生争执,为“保存自己的颜面”,他们决定将罪责推给女子。

录像传出后,阿富汗政府对此进行谴责,称塔利班的行为违反伊斯兰教义,极不人道。

在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的时期,因通奸罪而执行的公开枪决十分普遍。

另据报道,澳洲政府在今后四年里将会无偿捐款10亿澳元给阿富汗政府来帮助他们发展农业,教育和矿产业开发等领域。这是澳洲外长卜卡(Bob Carr)在东京举行的国际援助阿富汗大会上宣布的。在该次会议上,国际社会共向阿富汗认捐了160亿美元去帮助阿富汗重建。 

非法移民羁留中心出世中国“黑孩”现上高中 立志要做工程师

一名中国船民在澳洲非法移民羁留中心出世的男童,目前已读到Year 11,希望入西澳大学修读工程学士学位课程。
陈世海(Shi Hai Chen,译音),英文名Martin。他在Port Hedland非法移民羁留中心出世,本周三将满十六岁,他和当时六岁英文名安德鲁(Andrew)的兄长,连同父母曾经在 Port Hedland非法移民羁留中心度过了5年半的时光。

陈同学目前是西澳珀斯Koondoola区天主教中学Mercy书院第十一班的高材生。他的父母及兄长是在1994年搭澳洲官方称为“大鹦鹉”(Cockatoo)的偷渡船在新州登岸被截获。

父母声称是小爸爸和小妈妈,未获得单位批准结婚,并且超生,头一胎“安德鲁”,1992年诞下一女婴。两人声称是为逃避“独生子女”政策而携同长子搭偷渡船来澳洲,留下女儿在中国给家人照顾。

两夫妇及长子申请庇护签证被拒,最后由在澳洲出生的陈世海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陈世海因为会在中国被视为“黑孩”,将不会获得最基本的食物,教育及医疗的福利。

五位大法官联席,在2000年判上诉得直,一家人终于以人道理由获批庇护签证。而次女Sandy也在一年后来澳洲与家人团聚。

今年16岁的陈同学接受西报访问时对父母为家庭留在澳洲所尽的一切努力感到骄傲和感谢。

打通墨尔本东西部的另一地下隧道究竟将通过哪些区域?


如果是数年前房产高峰时买入而近期要卖出很可能发生亏损

今天出版的《The Age》头版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Home owners facing loan repayment disaster》。

如果屋主是在数年前的墨尔本房产高峰时买入而近期要卖出,那么十之八九是要发生亏损的。因为买入时要向政府缴纳高昂的印花税(维州房产交易印花税全澳最高);而卖出时则要支付中介佣金、广告费等。

房地产投资中“长线是金”的谚语确实是至理名言。

本周墨尔本天气早知道 依然是阴雨寒冷天气为主


与婴儿同睡易引起婴儿猝死症 一岁以下应独睡并与父母同房


维州的法医称如果父母跟婴儿同床或一起睡在沙发上都会危害婴儿的生命安全。


法医John Olle研究了4名与父母睡,死于婴儿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的婴儿时,发现父母与12个月以下的婴儿同床会产生内在危险。

他指很多父母都没有收到明确婴儿睡处的指引,又不清楚陪睡的风险。

他称6至12个月前的婴儿应仰睡在婴儿床中,并与父母同房。Olle称照顾者跟婴儿共用睡眠的地方,如床,沙发或扶手椅上都会增加婴儿睡时发生致命意外或死于突发婴儿猝死症的风险。

但他也指出,在喂哺母乳期间,母亲若与婴儿同床,之后把婴孩放回婴儿床,就不会有相关的危险。

他呼吁当局应在婴儿出生前后持续提醒父母陪伴婴儿睡觉的风险。他亦指健康,教育及儿童早期发展部门应与现时的婴儿猝死症及儿童政策(SIDSandKids)看齐。该政策指婴儿应仰睡,头部不被盖着,睡在自己的婴儿床中,但在6至12个月的时候要与父母同房。

婴儿猝死症及儿童政策的丧亲服务协调员Jill Greene 称维州每年有30名婴儿死于睡眠意外或婴儿猝死症,所以父母必须知道与婴儿同睡的危险。

Greene续称现时的健康制度急切需要相关对父母的指引。

今年二月遗弃女婴的华裔母亲被悉尼警方寻获


今年二月遗弃女婴丽儿( Li Ye的华裔母亲近日已被悉尼警方寻获

今年2月6日, 澳洲各大电视台和报纸有报道一宗在悉尼西区 Canterbury 医院, 一名母亲把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留在医院, 而自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7月7日, 悉尼Campsie 警局表示, 他们终于平安地找到了这名母亲。警方在调查失踪人口时, 发现了这名母亲的线索,她就躲藏在悉尼南部华人聚居区Hurstville。

昨晚 9点, 警方上门找到了这名 34岁的母亲。这名母亲状况良好,没有什么大碍。

目前已经 5个月大的丽儿(Li Ye) 被警方和社会福利部带给一名好心人抚养到现在。警方说,笑容亮丽、敦实可爱的丽儿将会继续寄养在这名好心人家。

据警方说, 这名母亲的学生签证已经过期, 移民局也已经给她发出了临时过渡签证。

明年起澳大利亚各大银行信用卡手续费或减过半

澳大利亚央行正采取措施严打信用卡滥收费,预计消费者将可收回每年超过4.5亿元的款项。

信用卡分析师预计,一旦这些改革明年开始实施,Visa和MasterCard的平均手续费将减少过半。

MasterCard的公司事务副主席戴维·马斯特斯(David Masters)表示,他预计收取信用卡手续费的主要玩家,出租车付款集团Cabcharge之类的企业将取消额外费用,或者干脆撤销信用卡处理业务。

马斯特斯表示:“澳储行授权我们从顾客利益出发采取行动,我们将想尽办法满足要求。”

Visa澳洲经理卡尔拉(Vipin Kalra)说,公司将采取“非常强烈”的措施,阻止商家滥收费。

澳储行的一份审查发现,企业对处理信用卡付款交易的收费明显过多,应该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去年商家通过信用卡交易收费2,350亿元,其中大约30%属于滥收费。商家处理Visa和MasterCard交易的成本大约为0.9%,但是收费却高达1.9%,商家每年轻易赚取7亿元。

其中,Cabcharge的过度收费比例高达10%,使用信用卡在澳航订国内机票的额外收费为7.7元,订国际机票为30元。

捷星则规定,除了使用捷星MasterCard之外,用其他卡支付国内往返机票费用需要额外缴纳17元的预定和服务费。

East and Partners分析师保罗·道林(Paul Dowling)预计信用卡平均额外收费将降至0.1%至0.35%,足以抵消商家提供信用卡交易或租赁付款处理设备的成本。

道林称,但是此举将遭到多方反对,澳航已宣布它的额外收费尚不足以抵消成本,Cabcharge则宣称根本没有滥收费。

道林说:“至于事态发展如何,还有很多未知数。”

查一下您的电脑或iPad有没有被感染这个电脑病毒

7月9日星期一是钓鱼电邮恶意程式DNSChanger受害者最后期限,澳洲六千人到时仍未清理这个电脑病毒,便会无法上网浏览。


澳洲通讯及媒介当局宣布,互联网系统联合会(ISC)将于周一澳洲东岸时间下午2时关闭临时伺服器。

一年前全球有4百万台电脑“中毒”,犯罪集团利用DNSChanger恶意程式(malware)更改电脑或宽频路由器上的域名伺服器设定指向他们所建立域名伺服器,令受害者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访问他们自订的恶意网站。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去年11月成功关闭了这个殭尸网络,但为了避免受害者在关闭殭尸网络后不能上网,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委派ISC临时接管被犯罪集团所控制域名伺服器,以便营商有机会帮用户清理病毒。

ISC的临时伺服器将于7月9日关闭。

澳洲的互联网用户可上http://dns-ok.gov.au/进行检查是否受到影响。

国际时装品牌涌入悉尼 恐推升本土零售租金

全球时装品牌正计划在未来三年集体“进攻”澳洲市场,它们将大肆租赁大型商铺,让小型零售商承受更高租金的压力。


今年春季,Zara和Topshop即将在悉尼开张超大商铺,而H&M、优衣库、Abercrombie & Fitch和Forever 21据称也紧随其后与澳洲最繁忙的零售中心接洽,有意租赁商铺。到今年9月,Zara在澳洲将有四家商铺,其中一家坐落于悉尼Bondi Junction西田百货,总面积达1560平方米,此前是Borders的商铺。

而Topshop在今年10月将在悉尼开张第一家商铺,地点选在悉尼CBD 1800平方米的Gowings大厦内。Topshop/Topman主席Hilton Seskin向《每日电讯报周日版》称,公司希望在明年增开三家新店。“我们明年在墨尔本开设两家新店的协商即将收尾,或许我们还会在悉尼再开一家。”
一份摩根斯坦利的报告发现,这些品牌未来三年或许将在澳洲开设182家商店,销售额可达19亿元,这将会对当地相对小型的零售商造成不小的租金压力。据悉Zara在悉尼西田百货租赁15年,一平方米的租金为2800元,而租赁期更短的小型零售商租金则高达前者的三倍。分析师在这份报告中指出:“购物中心业主为这些海外大型零售商提供慷慨的租赁条件,但这造成的差额也只能从本土小型零售商身上获得补偿。”

悉尼皮特街(Pitt St)一家时装精品店业主Ilana Zeloof指出,海外大型时装品牌入驻或许可以为周边商店带来客流,但却使得租金几乎竞争不起。“我们没有办法可超大商铺竞争,没有人可以。”

新州小型商务厅长霍金森指出,海外大型时装品牌一拥而入可能会对本土零售商造成影响。“最令人担心的是,Zara和Topshop进驻悉尼的时候,正是悉尼市府号召市民不要购物之时。悉尼市府反对购物和零售商的做法表明它完全与现实脱节了。”

逢赌必赢 澳大利亚19名数学家组团赌博狂赢24亿

2012年7月9日新浪网报道,俗话说“十赌九输 ”,但令人惊讶的是,澳大利亚19名天才数学家竟组成了一个名为“庞特俱乐部”的“高智商”赌博集团,利用他们对数学的专业知识,在世界各国的赌场和博彩业疯狂赌博!而在短短3年时间里,堪称“十赌九赢”的他们竟总计赢取了超过24亿澳元(约156亿人民币),令他们全都摇身变成了超级富翁!直到不久前,当19名数学家在赌场上的成功引起澳大利亚税务局的注意、并指控他们逃税高达9亿澳元后,才终于令这个神秘的“高智商”赌博集团浮出水面!

19名数学家组建赌博集团

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悉尼先驱晨报》、《每日电讯报》7月8日报道,这个神秘的“高智商”赌博集团名叫“庞特俱乐部”,由19名澳大利亚天才数学家组成,年龄均在47至50岁之间。据悉,澳大利亚媒体仅披露了其中部分人的身份,包括一名以香港为基地的49岁南澳大利亚扑克高手大卫·斯泰基、以及3名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职业赌客大卫·瓦尔士、乔治·马马卡斯以及泽尔吉克·拉诺嘎杰克。

据悉,这19名数学家中的大部分人,多年前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修读数学专业时就已认识,此后就成了关系密切的“铁哥们”。2004年,这19名数学家竟组成了一个“高智商”赌博集团,利用他们对数学的专业知识,在世界各国的赌场和博彩业疯狂赌博!

靠数学知识演算“逢赌必赢”秘笈

令19名数学家惊喜的是,虽然他们所掌握的那些高深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派不上多大用场,但竟然出人意料地在赌场上显现出了巨大的威力!据悉,19名数学家参与的大多是赛马、赛狗以及21点之类的赌博项目。而每次下注之前,他们会利用自己所精通的专业数学方法对各种中奖的概率进行推理演算,从而研究出某种“逢赌必赢”的秘笈!

据悉,从2004年到2006年期间,19名数学家每年投注额达20亿澳元,而在短短3年时间里,堪称“十赌九赢”的他们竟总计赢取了超过24亿澳元(约156亿人民币),令他们全都摇身变成了超级富翁!令人羡慕不已的是,过去几年来,这个“高智商”赌博集团里的所有成员全都过着无比奢华的生活,他们不仅住着价值千万的豪宅,而且豪宅内甚至还有私人艺术馆、私人保龄球场!

奢华生活引税务局注意 逃税9亿澳元遭秘密调查

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 ”。不久前,“庞特俱乐部”这19名数学家在赌场上的惊人成功以及他们的奢华生活终于引起澳大利亚税务局的注意,并对他们展开了秘密调查。让调查人员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尽管19名数学家总计赢取了超过24亿澳元,但他们却几乎从未为这些巨额意外收入交过税。他们逃税金额可能高达9亿澳元!

澳大利亚税务局指出,由于“庞特俱乐部”的赌博行为带有专业性质,因此不适用澳大利亚法律的“赌博收入免税”条款。法庭文件显示,税务局对“庞特俱乐部”的14名成员查帐后发现,该集团多年来一直通过各种复杂的手法逃税,企图让当局以为他们获利不高。此外,这19名数学家还故意销毁赌博纪录,或者运用计算机加密软件,让司法机构难以起诉他们。

据悉,目前“庞特俱乐部”中至少3名成员——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职业赌客大卫·瓦尔士、乔治·马马卡斯以及泽尔吉克·拉诺嘎杰克正在接受调查,并收到了巨额税单。尽管3人均称他们并无任何隐瞒收入、偷税行为,但澳大利亚税务局已分别向法院对这3人提起诉讼,并要求他们必须补缴9亿澳元税款。据悉,如果税务局胜诉,将首开澳大利亚向“专业赌客”征税的先例。

网上非法出售武器 维州警方调查Facebook脸书网页

据2012年7月9日澳广报道,维多利亚州警方正在调查一个非法出售武器和其他管制物品的社交网站页面。

据报道,这个设在墨尔本的Facebook页面向网民出售假枪、刀、剑、弩、伸缩警棍和防弹背心等武器,并要求有意者须首先申请加入这一团体才能购买。截至昨天为止,这一团体已有近300名成员。

这一团体中的一些人还试图购买手枪,并发帖讨论如何使用类似武器开火。

目前维多利亚警方电子犯罪小组正在调查此案。

冬天取暖 注意安全:新州一夜6宗火警疑与暖炉有关

周六晚,一名商店楼上发生火警的女住客严重烧伤爬出屋外,在商店楼上“骑楼”逃生,是新州一夜之间发生6宗火警的其中1宗。


消防员对冬天与暖炉有关的火警发出警示,指若市民未有重视对使用暖炉等产品的安全关注,消防员或要被召到会致命的火警现场。

火警发生于新州中部半夜约3时半,该名女子因在一间商店楼上的住所起火被严重烧伤,当消防员到场的时候发现该女子站在商店的“骑楼”上,其后消防员把她救出送院。另外一名邻居也因吸入浓烟而被送院治理。

督察施吉维克(Chris Sedgwick)称全晚还有另外5个住宅起火,担心冬天的暖炉引起火警的事件,警告大家若不关注,不久肯定会有人因此丧命。他称尽管消防员可继续扑灭火警,但照常理推断,有人被严重烧伤也即有人会死亡。

警方呼吁市民要检查他们的家居电器,以策安全。

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残杀前女友三姐弟 印裔男被判终生监禁


7月5日,残忍杀死前女友及其两个弟弟的昆州印裔男子斯卡(Massimo 'Max' Sica)谋杀罪名成立,被判终生监禁,至少有35年不得假释。

2003年4月20日,42岁的斯卡在24岁前女友辛格(Neelma Singh)父母位于布里斯本北区Bridgeman Downs的家中浴室将她及18岁的弟弟Kunal和12岁的弟弟Sidhi杀死。

首席检控官坎贝尔(Brendan Campbell)此前提交意见书建议法官判处斯卡45年刑期。他指出“这是一起残忍的谋杀案”,斯卡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以“非常残忍、险恶的手段”谋杀了两名分别为18岁和12岁的无辜少年。斯卡在犯下三宗命案后,第二天却佯装淡定,继续正常的生活。但实际上,斯卡有着非常恐怖的犯罪历史,他的犯罪行为已经摧毁了辛格一家。

坎贝尔在法庭上宣读了斯卡此前劣迹斑斑的犯罪行为,包括在二十多岁时曾因故意纵火而获罪,以及曾经试图烧毁两处布里斯本警局。

辛格的家人也在法庭上对斯卡提出了控诉。辛格的母亲Shirley Singh称:“怎么会有这么嗜血的人对我的孩子们做出这么可怕的事情?”辛格的姐姐Sonia Pathik也称:“我的人生自2003年4月20日以后完全改变了。”她对自己没能保护好妹妹和弟弟们而自责,倍受打击的她在接下来几年曾四次流产。她还指出,母亲Shirley承受不住打击,曾多次自杀未遂,她有一次吞下大量安眠药和酒精,躺在三个孩子的尸体被发现的家中浴缸内试图自杀。

在法官宣布判刑时,斯卡在法庭上一言不发,满脸麻木。法官John Byrne在判刑时指出,斯卡阴险狡猾,而且对自己的罪行没有丝毫悔意。“他犯下的罪行是谋杀类别中最恐怖和残忍的。”法官称,这起血腥谋杀案打垮了辛格一家。

但在法庭外,斯卡的妻子Shiv却坚称她丈夫很快就会回家,因为他是无辜的。斯卡的母亲Anna也表示他们将提出上诉。

亚太市场是澳洲的重心

一所商业咨询公司的全球行政总裁正在访问堪培拉,他建议澳洲对国内的事情应少点抱怨,并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开发潜力无限的亚太市场。

此人是博纳克(Hans-Paul Burkner),波斯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掌舵人,管理着71所遍布41个国家的分公司。他相信,世界经济的重心已转向亚洲,若澳洲能在亚太市场中表现得更灵活,便可从中得益。

波斯顿咨询集团主要为各联邦机构提供咨询意见,包括国防部、公共事业部和澳税局。该集团近日在马思库.克拉克大街(Marcus Clarke Street )新开了一家豪华的办公室,面积是之前巴顿( Barton )办公室的2倍。

博纳克博士称,动用更少的人力资源去帮助政府进行改革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就如同提升国民的生活标准,令税收用得其所。

中国与亚洲把全球经济重心转移至东部和南部,从一个欧洲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澳洲正日益靠近全球经济的中心位置。可惜的是,澳洲人尚未确定自己是否亚太地区的一员,他们的思维仍旧偏向欧洲或美洲。

博纳克博士说,柏斯以西地区的经济前景令人振奋,因为在下一个10年,将会有100万的澳洲人从东海岸迁移到西海岸。

尽管汇率波动与矿业兴盛之间关系紧张,但澳洲人通过接受教育,提升技能以及接受变化,定能从活力四射的澳洲经济中获益。

波斯顿咨询集团的堪培拉合作人卡拉斯科(Miguel Carrasco)称,在过去5年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绝对数值有所增长。但在如今经济形势欠佳的情况下,人们要求政府能多做实事,优化和合理分配资源。

“我们向海外企业输出过很多独特的见解,推动海外企业创新。我们与海外政府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他补充道。

研究:购房置业≠幸福 私屋租房族幸福指数排第二

自有房产会令人更加快乐吗?根据澳洲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澳人心理健康与住房状态(租赁/自有)之间关系的调查,这个答案是:不!


这份历时6年追踪了1万人的《住房所有权类型的心理健康影响:因果关系vs.组成部分》挑战了一个普通观念,即一个人是租房还是自有住房会影响到他/她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原本期望能够找到自有住房和幸福感之间的直接关联,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阿德雷德大学的顶尖研究员Emma Baker博士称,“此前大多数的文献资料都表示,租户身上拥有的弱势群体特征更多,并且心理健康水平也更低。因此我们便打算探究是租房,还是其他因素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糟糕。”

Baker带领研究团体与墨尔本大学的同侪进行了这项研究。结果却与她料想的并不一样。“我们的研究显示,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者本身原本就贫困的群体更有可能成为租房一族。但我们并未发现租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证据。”

虽然自有住房者通常处于更好的精神状态中,但这却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住房。“我们发现,自有住房者是心理健康得分最高的群体,其次是私屋租户,最后是公屋住户。但是,租赁本身并不会使人变得不幸福……而是不快乐的群体中,迫于自身状态而选择租房的比例相对较高。”

Baker称,“如果住房所有权类型并不会影响到居住者的心理健康,那么,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住房所有权类型显然是值得考虑的方案。”

澳大利亚新州居民贫富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相差高达5倍

据2012年7月8日《每日电讯报》报道,澳洲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新州最富裕地区居民的家庭收入是州平均值的两倍以上,更是中西部最穷地区的5倍。而且这一家庭收入的贫富差距仍在继续加大。

据报道,接近首都行政区边境的Queanbeyan市的Jerrabomberra区,以周收入中值2690元位于家庭收入最高地区的榜首。相比之下,新州收入中位数为1237元,而Coonabarabran镇附近的Binnaway乡下,居民每周的家庭平均收入只有534元,是全新州最贫穷的地区。

Northbridge、Pymble和Rozelle是悉尼最富裕的地区,Canley Vale、Lakemba和Campbelltown附近的Blairmount则是最贫穷的地区。

新州西部的Lightning Ridge在家庭收入方面是州内第二贫穷的,但这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上与其它社区隔绝。Windale的Lake Macquarie区,距离海边只不过3公里,距离湖水也很近。出门就有大的购物中心,政府的“转型策略”也正在实施之中,但政府公房的高度集中意味着该地区仍然是新州最穷的地区之一,家庭收入中值每周566元。

学在澳洲花销几何 看看中国留澳学生的小帐本


据2012年7月8日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依靠先进的教育培训体系已成为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国之一。目前,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0万国际学生在澳留学,中国留学生是其中为数最众的群体。学在澳洲,花销几何?新华社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留学仲介和在校学生,听他们谈谈留学生的小账本。

学费作为留学生活的最大开销,相对于其他花费是一个固定项。在澳大利亚,大学实力越强、越在核心城市,则学费越贵,反之越便宜。所以,悉尼和墨尔本的大学学费要高于其他地区,其中要数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学费最贵。这两所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一年学费都超过3万澳元(1澳元约合1.02美元)。而同样是“五星级”大学,位于南澳州的阿德莱德大学会计和IT专业一年学费仅为2万澳元。

学费跟专业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法律、医学和工程专业的学费较贵,商科相对处于中等水准。对中国学生而言,会计和IT是最热门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方便移民。据在悉尼大学读商科的学生介绍,商科第一年每学期4门课,每门课费用在3600至4000澳元不等,一年两个学期,整年学费大约在3万澳元左右。

在留学生活费用方面,房租绝对占大头。通常位于大城市市中心以及学校周边的房租最贵,年租金约在1.5万至2万澳元之间。伙食费方面,如果在家做饭,每周开销在50至80澳元之间。在外面吃快餐,每顿8到15澳元。交通费也以悉尼和墨尔本等大城市居高。每天如乘公交上学,平均每月交通费为100至120澳元。

澳大利亚移民局认为,一名国际学生一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费约1.8万澳元是比较合理的。据在悉尼科技大学读财政专业的一名同学测算,5年本科花费约100万元人民币。不过,这个预算的前提是自己做饭,省吃俭用,租中等偏下的单人房或和别人合租住房。

过去两年,在澳元升值背景下,不少中国自费留学生承受了“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压力。面对可能的经济压力,准留学生和家长们需要心中有数,多方比较,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大学。据澳大利亚新石器留学公司总经理李天介绍,澳大利亚除了38所公立大学外,还有少数收费偏低的私立大学能够提供本科和硕士课程,较为适合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又想出国读书的学生。

以墨尔本理工学院为例,会计本科和硕士每年学费仅1.4万澳元,较最普通的公立大学低5000至6000澳元,且教学品质有保障,课程时间安排灵活,便于学生从事打工和课外活动。

打工几乎是每个留澳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挣得生活费的重要手段。本科生每周允许打工20个小时,时薪一般为8至10澳元,利用寒暑假多打工,基本可以挣出生活费。不过,据一些留学生反映,如果用满20小时限额,打工生活将占满课业任务之外的几乎所有休息和娱乐时间,压力将非常大。

留学生李某介绍说,留学3年来,多亏打工使一度捉襟见肘的生活慢慢好转。目前,他经过努力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兼职工作,从时薪8澳元到13澳元,每周稳定的打工基本解决了日常生活开销。据了解,一些留学生靠自己的努力能完全负担生活开销,家里只需要提供每年的学费。

谈到留学生如何处理打工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洪峰说,打工是留学生挣取生活费的合理手段,但一定不能因打工而耽搁学业,因为留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本领,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所谓“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需要独立面对经济压力、学习压力、择业压力等多重考验,在仿徨、焦虑之后,历经磨难会让他们逐步成熟,坚强起来,积极面对留学生活的机遇和挑战。

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巨乳大盗”抢劫加油站5天后自首


2012年7月8日《环球时报》报道,昆士兰州黄金海岸22岁女子沃克因7月2日被监控录像拍到穿一件低胸上衣、挥刀抢劫一间加油站而登上国际头条。7月6日,这位“巨乳大盗”向警方自首,警方认为家境优越的她是在毒品及酗酒的双重影响下实施了这次持械抢劫,拒绝了她的保释请求。

澳大利亚新闻网7月8日报道称,7月2日早上,22岁的沃克被监控录像拍到穿一件低胸上衣挥刀抢劫一间加油站。因豪乳外露,沃克被媒体冠以“巨乳大盗”的大名。外逃5天之后,唐妮沃克(Tonee Walker)于7月6日向警方自首,并被控以持械抢劫的罪名。她的同伴及司机斯宾克斯(Alexander Joshua Spinks)则向警方坦白称,在沃克走进那家加油站前,他故意将沃克的上衣拉低以露出其胸部。随后,沃克持一把银制小刀走进加油站,并称要给那位中年收银员“一点东西看看”,最终抢得约300美元(约合人民币1909元),并大笑着与朋友一同驾车离开。

令警方十分尴尬的是,就在他们满天下寻找这名“巨乳大盗”时,有记者于7月6日拍到沃克进入南港地方法院(Southport Magistrates Court),但她当时是面临另一项不相干的控罪,没有接受记者采访,也没有被警方拘捕。

她的律师罗瑟(Chris Rosser)称,沃克的情况“不太好”,并补充说他的当事人“觉得很意外”,为什么大家都如此关注她的案子。

此外,警方拒绝了沃克的保释请求,称家境优越的她是在毒品及酒精的双重影响下才会抢劫,而认为她这种“暴力且不确定”的行为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澳大利亚向赌博集团征税

2012年7月8日《联合早报》报道,澳大利亚一个由19名数学天才组成的神秘富豪赌博集团,每年赢取5000万澳元,政府向其征税。

澳洲《每日电讯报》报道,该赌博集团过着拥有私人美术馆、保龄球场的奢华生活。此事引起澳州税务局注意,声称他们须补缴税款。

集团中的3名成员已收到税单,并分别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税务局胜诉,将首开向专业赌客征税的先例。

墨尔本外环远郊房源过剩 百鲁州长大兴土木建房产遭批


墨尔本郊区正堆积着3.5万套待售房产,有专家警告称这种供应过剩的现象有可能导致房价进一步下降,而这时候百鲁政府还在大肆扩建墨市,自然就招了不少白眼和批评。


多个墨尔本最新城区滞销的房产数量逐渐攀升,一些规划专家见状不禁着急地警告称墨市外郊有可能因此出现一些“郊区贫民窟”,造成社会分化。

根据SQM Research的数据,墨尔本6月共出现5万5290套待售房产,是澳洲州府城市中最多的,而且大多数位于墨尔本的五十个郊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60%的维州待售房产所在地。
由于需求在去年降低,外围城区挂出“出售”的房产数量猛增了40%。待售房产积压的主要因素包括房贷压力提升、基建条件低下、公共交通服务不发达同时就业机会也不多。

RMIT规划专家伯格顿(Michael Buxton)称:“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城区注定要失败,会让人们陷入经济陷阱。”

Truganina、Hoppers Crossing和Tarneit等墨尔本西区现共有4000间待售新屋,这比去年同期暴增了54%。而外围北区Doreen和Mernda也有3700处待售房产,其中大部分是在过去十年中新建的。

SQM Research总经理克里斯多夫(Louis Christopher)称:“墨尔本房源已经出现过剩了,但新房产还源源不断地涌现。如此一来,房价除了降价似乎别无选择,这对房产业主来说是很恐怖的可能性。”即使是在已经建立好的城区,例如Epping、Caroline Springs和Deer Park,也有2000处新房未出售。在Bundoora和Epping等墨尔本北区工作的Hocking Stuart房产中介称:“新开发的地区简直像荒无人烟的鬼镇一样,在过去的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内,都没有人搬进去。”

而这种艰难的市场环境预计还将进一步恶化,因为有调查显示开发商将在墨尔本增长区域内的126处现有住房点将新增7.5万套新住房。Charter Keck Cramer房地产分析公司的研究主管Robert Papaleo称:“在房市好的时候,这些房源相当于五年的供应量,而现在房市不景气,这等于市面上积压了九年的待售房产。”

伯格顿教授也指责百鲁政府三番四次屈服于房地产游说机构,包括住房产业协会和澳洲都市开发协会。“现在墨尔本的土地供应足以应付30年的需求,为何州府还要再扩大6000公顷?这太疯狂了。”他指出,外围郊区在经济衰退时一般首当其冲,而且受到的冲击一般也是最严重的。“我们正在建设全世界最糟糕的城区,宜居程度低得可怜。我们正重蹈美国的覆辙,大城市的周边城区已经变成了郊区贫民窟。”

又一艘难民船被截 月闯澳洲船只达25艘

据2012年7月8日《每日电讯报》报道,一艘载有斯里兰卡寻求庇护者的船只,经海上长途漂泊,在7月6日被截获后,于周六抵达了澳洲圣诞岛的飞鱼湾。船上共有31男1女32名乘客。这是新一波激增的闯澳寻求庇护者船中的最新的一艘。

近期,几乎每天都有一艘寻求庇护者船被拦截,有时,一天甚至两艘。于6月29日截获的另一艘寻求庇护者船载有38名伊拉克男子和4名印度尼西亚船员,之前一直滞留在澳海关船ACV Triton号上。上周五,他们被转至圣诞岛。上周四,162名中东寻求庇护者抵达圣诞岛,他们的船在印尼以南50海里海域遇险后,被澳洲海军营救,并被责令返回印尼,但被拒绝。

圣诞岛居民加法尔(Imam Abdul Ghaffar)表示,他的社区对新到来的寻求庇护者的同情越来越少。

包括这艘最新抵达的船只,自6月8日以来,共有25艘寻求庇护者船抵达澳洲。目前,在圣诞岛的各个拘留所共关押了大约1400多名寻求庇护者。由于最近寻求庇护者船激增,联邦政府为了减少岛上被关押者的人数,增加了专机数量,将部份被关押者转移至大陆的拘留所。

另悉,斯里兰卡警方拘留了40人。因为他们试图登上两艘即将驶往澳洲的两条小船,在海上漂泊4周。

学生请假购物旅游 澳洲家长纵容而教师担忧


由于家长们纷纷前往更便宜的海外旅游目的地度假,缺课的学生人数直线飙升。更令教育者担忧的是,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在家过生日或去购物而向老师们请假。
 
 校长称,由于机票在非学校假期期间更便宜,有些“聪明”的家长会为孩子们请假四至六周,好让全家人一起去旅行,但这其实将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  
 
公立学校校长(Public Schools Principal)论坛主席麦克布瑞琪(Cheryl McBride)指出,过生日不应该成为学生们缺课的理由,而海外度假更是滋长了这种随意请假旷课的现象。“很多学生跟着双亲前往海外度假,因此落下一大截功课,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些家长辩解称他们只能买得起非学校假期的最便宜机票,对此我深表同情,但有些家长每年都会为孩子请假个六、七周,不久后却来向我们抱怨称孩子的成绩不如之前那么好。”

 福布斯中学(Forbes High School)校长哈里斯(David Harris)指出,在二十多年前,根本没有家长会以这种理由请假。“庆祝自己的或者兄弟姐妹的生日、看电视看太晚、去买衣服和延长假期等理由层出不穷,学生们经常在学校运动会和特殊事件期间请假。”他在一封写给学生家长们的信函中称,低年级学生经家长默许的请假天数已经达到一年12至15天左右。
 
悉尼大学调查人员马丁(Andrew Martin)称,缺课将对学习产生决定性作用。“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与自主学习的确与成绩表现有关,因此学生请假越久,未来的学习有可能会越吃力。家长们以购物、有亲人来访和熬夜看电视为借口替孩子们请假,这对他们的学习不会有好处的。”
 
 教师联盟(Teachers Federation)副主席Gary Zadkovich称,孩子们只能在身体不适或者遭遇重大家庭问题时才能请假。“学生因生病、家庭变故或其他家庭问题而请假可以理解,但另外一些请假理由就很站不住脚了。我们一直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我们希望家长们可以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教育厅的一位发言人称,虽然最近几年新州学生缺课率一直保持稳定或下降,学生们为了购物而请假的行为依旧不可接受。

墨尔本东南区Mt Waverley房产拍卖 华人1.52M拍下

昨天下午,墨尔本东南区Mt Waverley一栋房产拍卖。

天气非常好,可谓人山人海,可能有上百人围观。  


起拍140万,两位华人买家以一次1万澳元的幅度竞价,很快就到了149万。


拍卖师进屋与屋主商议后表示该房on the market,今天必售。







这时加入另外两位华人买家,竞拍白热化,最后以$153.2万澳元成交。

漫长历史遗留问题 澳大利亚原居民要平等权利

据2012年7月8日《光明日报》报道,7月6日,澳大利亚北领地原居民及其支持者继续举行抗议示威,争取他们的权利:“土地权、平等权以及与澳其他种族人同样的权利”。近日,澳大利亚许多地方都举行了有关原居民文化的活动周。今年活动周的赞助人帕特森说,在争取平等权利上,澳原居民如今却“面对的障碍更多”,“要跨越的障碍更高”。

澳原居民和岛民活动周由上世纪20年代的“原居民和岛民活动日”演化而来,最初的宗旨是推动澳人更多地了解原居民的处境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如今它成为原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文化的庆祝活动。每年的活动周在当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举行,都有一个主题。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发扬“帐篷大使馆精神”。早在1972年,首个“帐篷大使馆”在澳首都堪培拉原联邦议会前的草坪上建立起来;40年来,它已成为澳原居民团结争取平等权利的象征。

北领地土地理事会首席执行官希尔表示,北领地原居民通过这次示威活动发出了明确的信息。他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生活权被剥夺了。我们要求参与决策过程,要求拥有原居民议员”,但现有的议员都是按党派立场选举出来的。澳前总理陆克文当日在布里斯班的原居民活动日上,呼吁澳政府尽快推进在宪法中承认原居民地位的工作。早在今年1月,一个专家小组就建议给予原居民以宪法承认。澳政府早先曾同意在2013年大选前就此举行公投,但此间舆论认为,这一计划有可能被推迟。

北领地原居民还不满近年来联邦政府在这里推行的“干预”政策。6月底,澳联邦参议院通过新法,将业已执行了近5年的“干预政策”延长10年,并更名为“更好的未来战略”。新的立法还增加了一些“特别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对违反“干预政策”的惩罚力度,如原居民拥有酒类物品会面临被判入狱,而孩子不入学的父母的福利补贴将被削减等。

澳政府的“干预政策”从一开始就遭到原居民及其权益组织的强烈反对,并被指未与原居民进行“恰当的”协商。北领地土地理事会负责人希尔表示,人们对这一立法未经“必要、足够”的协商感到沮丧。他说:“与原居民见面,发表一通议论,这并不是协商;我们认为他们需要更多地聆听(原居民的想法)。”一个名叫“忧虑的澳大利亚人”的原居民权益组织指责“干预政策”是“歧视性的”和“种族主义的”。该组织发言人哈利斯表示,“我们要说的是,我们要结束干预,我们要拿回对我们生活的控制权。”

自霍华德政府开始在北领地原居民社区推行“干预政策”以来,至今已过去快5年时间。人们对于“干预政策”的效果评价不一。政府方面的报告称,有更多的原居民找到了工作,治安状况也更好了。但是,来自“干预政策”最早推行的北领地原居民社区的福雷斯特表示,自“干预政策”以来,他们那儿的情况变得“更糟”了,“新的立法将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澳联邦原居民事务部部长麦克琳则表示,政府与北领地原居民一直进行着“真正的协商”;新的立法能对原居民社区的酒类消费实行严控,能更多地帮助年轻人并使孩子入学,能对人们从当地人商店中获得安全食品保持监管。她称,这些政策符合国际种族非歧视和儿童公约,不违背澳对人权的义务,“特别措施”能保障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享有完全和公平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她辩称,“为推进一些权利,可能会限制到另一些权利,而那些限制是合理、必要和恰当的。”

根据澳新的“更好的未来战略”,在未来10年中,澳政府将在原居民社区投入34亿澳元。澳家庭法庭前首席法官尼克尔森认为,政府与原居民的协商是“拙劣的”。他说:“他们称协商得很好,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澳洲也有啃老族:新型啃老族遍布澳洲 爹妈压力超大


2012年7月7日《每日电讯报》报道,如今,澳洲的生活成本一路上涨,而高昂的房价也令许多人望而兴叹。因此,这样的状况便早就了一大批新型啃老族。他们并非失业人群,但却一直住在爹妈家中。而面临这种状况的父母们的压力则往往高于常人。

        一项由Lifeline生命热线发起的民众压力调查显示,那些与20岁以上的子女共住一屋的父母们所遭受的压力远远大于那些与子女分居的家长。而针对目前新型啃老族越来越多的现象,电视主持人、金融专家David Koch放言称那些让孩子住在家里,还对他们言听计从的父母都是“大烂人”。

(‘有业无房住父母’的新型啃老族已逐渐成为澳洲社会的普遍现象)

        “有的家长身上压力沉重,只因为他们不仅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住,还企图当他们的朋友而不是爹妈和房东。”Koch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认为,既然那是你的房子而你的孩子想住在里面,那么他们就得服从你的规矩。绝不和他们讨价还价,更不要妥协。要记住,那是你的地盘,他们要么服从,要么滚出去。”

        尽管Koch言辞激烈,但事实上,大多数面临此类状况的父母都选择了忍耐。与儿女同住的家长群体的平均压力水平是94%,而其它家长的平均压力水平则是90%。此外,由于在与儿女同住的状况下,这些父母往往还负责诸如洗衣、午餐、水电等费用,因此,这类家长的财政压力指数为73%,较之普通父母的67%更大。

        除了金钱上的压力,这类父母的私人生活也不轻松。家有啃老儿女的父母在私人关系处理方面的压力指数达到52%,足足比一般父母高出10个百分点。

        6月27日是生命热线的“减压日”。如果你身边有人压力过重,出现抑郁、乃至企图自杀等状况,请拨打生命热线:13 11 14或抛开忧郁(Beyond Blue)热线:1300 22 46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