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家超市的高档红酒区,上架的澳洲品牌大多在人们预料之内,如奔富(Penfolds)Bin 389和Peter Lehmann Eden Valley Riesling。然而,在这些历史悠久的品牌旁边,还有两款陌生品牌的红酒。它们都有着响亮的招牌——Noble Bay和Barons Valley——两者均骄傲地宣称自己是“澳洲产品”。
然而,在澳洲葡萄酒业内,这两款酒都“寂寂无名”,许多人担心它们的存在或破坏澳洲葡萄酒在中国的声誉——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最有利可图的葡萄酒市场。
问题的部份原因在于价格。
产自南澳的Noble Bay尽管毫不出名,但在上海南京路上的City Shop却要卖到41澳元/瓶的高价。Barons Valley稍微便宜一点儿,但也要卖到35元/瓶。
这样的价位已经与顶级澳洲红酒品牌在中国的定价比肩了,然而,这两款红酒根本就算不上是顶级红酒。它们既没有悠久的品牌历史,也没有出众的口味,市场营销力度更是远远不及那些顶级品牌,而且,它们的经销商透过脸书(Facebook)出售的红酒只卖5澳元/瓶。
对于中国最大的葡萄酒分销商圣皮埃尔(Don St Pierre jnr)来说,这是重蹈覆辙。ASC精品葡萄酒公司(ASC Fine Wines)的执行董事长圣皮埃尔说,澳洲正在中国重犯数十年前在美国和英国犯过的错误。这会“毁了澳洲招牌”。
当时,英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所谓的“小牌”廉价澳洲葡萄酒——它们以可爱的动物和五颜六色的标签作为特征,一度很受欢迎。然而,等到新鲜感小时以后,不仅是这些酒的价格暴跌,连带着澳洲葡萄酒的声誉也一落千丈。
而在中国,酒商卖的还是同样的劣质葡萄酒,但却在包装和商标上狠下功夫,伪装成优质葡萄酒,并亿高价销售。
圣皮埃尔说,这些酒商只是利用了中国消费者目前还不太了解葡萄酒的弱点。但风险是,消费者会对澳洲葡萄酒感到失望,结果导致整个中国对澳洲葡萄酒的需求受到影响。圣皮埃尔旗下拥有奔富、Knappstein和Leeuwin Estate等知名红酒品牌。
他估计,澳洲出口到中国的葡萄酒中有四分之一以上都是私人酿造,这些酒的售价往往都超出了合理水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