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中国股市不应再做鸵鸟


据2012年8月3日《经济参考报》报道,7月流火,但中国股市却冰冻彻骨,所谓的“钻石底”一破再破,甚至证监会都出来喊话维稳,指出股市整体估值已处在较低的水平,提醒投资者不要进行恐慌性抛售。

中国股市的危机必须面对,市场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再做驼鸟了。

中国股市再度让投资者绝望,大量中小投资人在低位泣血割肉离场。触发最新一轮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风险警示个股交易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将ST类个股的涨幅限制定为1%,跌幅为5%,骨牌效应引发ST板块和B股板块连续大面积跌停,在市场已经四面楚歌时,慌不择路地出招,现在市场冰冻彻骨,问题的焦点不在ST股的投机,而是市场整体的参与热情已降到冰点,一个不合时宜的政策所释放的错误信号,并引发了市场恐慌和混乱,再一次让投资者付出了血的代价。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管理者做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明确表态,包括力挺蓝筹股的价值投资鼓励分红,推出史上最强力度的发展机构投资者计划,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吹风9月起降低交易手续费,过去传统的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降息和宽货币等政策也相继推出。但遗憾的是,市场一再无视政策面的利好,一概不领情。市场不仅没有回稳,反而一再加速下跌。这种对利好政策敏感度的降低,说明市场信心的丧失,这让人尤为忧心。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以超常规的速度,建立起规模名列世界前茅的股票市场。但尴尬的是,与这种“云计算”或者“追风速度”不相匹配的是,中国股市长期未给公众投资者带来回报,盲目的大跃进式的扩张使市场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死循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十年股指几乎归零”,这个市场已是寒风瑟瑟,危机已不请自来,2008年以来,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维持在8%以上,这是不低的经济增速,但中国股市却连续数年熊冠全球主要经济体,去年以来,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都在上涨,标准普尔指数还创出新高。全球股市向上时,A股死水一潭;全球股市萧条时,中国股市跌得比谁都快,中国股市病得不轻,而根本问题在制度变革的缺失。

中国股市孱弱的表现饱受质疑。在极低迷的市道下,连续数年融资规模称霸全球,IPO的上市节奏继续高歌猛进。不论是融资金额还是数量,夺冠全球IPO榜单。美国股市经过200年发展,如今才3000家上市公司,而我们“超英赶美”用20年的时间就快赶上了美国的上市数量,并跻身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大跨进式的圈钱是重要的症结所在。就像高铁一样,没有安全和质量做保障的速度遗患无穷。

一个理性而成熟的市场,管理者要当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人。但是,长期以来,“圈钱”使得中国股市沦为一个只对权贵阶层有利的吸金黑洞,垃圾公司造假包装成风,一上市就变脸,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绝大多数公司成为投资人的“有毒资产”,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已被摧毁,连管理层力荐的最具投资价值、效益最好的银行板块和两桶油,在2007年买入的人也亏损累累,因为当时的价格是现在的两三到五倍。投资价值观沦丧的市场,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让长期投资备受煎熬。最近推出ST退市制度,用心虽好,但不合时宜,市场只能用脚投票。中国股市很多濒临退市的垃圾股,当初高价发行时个个都是被精心打扮的“美女”。这些已基本丧失融资功能的股票即使退市,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也没有多大损失,但二级市场股民却扛下了几乎所有的风险。市场的改革需要整体推进。如果退市制度单兵突进,新股发行、打击违法违规等制度却没有完全跟上,就可能制造更大的不公平,让投资者更加绝望。

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从投资向内需转型的重要历程,这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所在,这不仅对我国中长期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恢复增长也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增长,动力何在?有统计表明,过去18年间,中国经历了三轮跌幅超过70%的超级熊市,5轮跌幅超过60%的大熊市,还有两轮跌幅超过30%的小熊市。每轮熊市都将中国人辛辛苦苦创造的资本,将最有可能用于内需消费的宝贵资金耗散掉,民众的资本积累因此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被套怕了的人一有机会就离场走人。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死循环,在投资者心中形成挥抹不去的历史陈见。当一茬茬的投资者一再被伤害、被洗劫,他们会基于自身的惨痛教训来判断管理层的用意和目的,从而加大对管理者公信力的怀疑,这种不信任感在市场中日益形成叠加的滚雪球效应,使市场信心长期难以复苏,而衷莫大于心死!

当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股市需要直面危机,内生机制需要一次彻底的再造和改革,资本市场需要一次深刻的理性觉醒。把速度慢下来,提高安全和质量标准,真正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当作重中之重,否则就像一趟险象环生的新动车,快则快矣,带病疾驰,出轨倾覆酝酿更大的金融和社会危机,将日益成为大概率事件。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