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准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意义重大
备受瞩目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日前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试验区的设立以及相关金融改革措施的部署,更传递出国家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等诸多政策信号,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
众所周知,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但是,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却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不仅对温州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会议批准实施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不仅涉及金融组织和机构改革、涉及金融产品创新,而且涉及金融风险防范、涉及民间金融发展等多个领域。国务院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温州市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可以说,国家希望通过此次温州地区金融改革的探索,为全国范围金融改革探路;通过温州地区金融改革实践,带动今后我国金融改革的全面推进。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是国家通过“非平衡”的手法,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带来的资金供给不平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温州积累下庞大的民间资本。有数据显示,其规模“总量超过6000亿元,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而去年下半年以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温州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现行金融体制中的融资难问题浮出水面。实际上,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使得像温州等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普遍面临着“两多两难”的尴尬。此次国家通过启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旨在破解“两难”,切实解决温州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局部地区信贷资金供需失衡问题,解决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等深层次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包括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以及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等举措,无一不体现了政府鼓励发展新兴金融组织、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决心,也体现了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组织,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畅通民间投资渠道,为温州人实现金融梦想拉开序幕,将促使民间资金运作更加规范透明,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也强调了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只有在强化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前提下规范发展起来的民间金融,才能使温州民间资本走向“阳光化”真正成为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要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要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诸多举措都是围绕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改善“三农”金融服务,解决资金供给矛盾来着力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加大金融资源的供给,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方案凸显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输血”的内涵,体现出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明确政策思路。
由此可见,此次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既是“温州模式”在转型期的一次重要机遇,也为疏导浙江民间资本添加了重要渠道,对全国范围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一次制度转折点。业内人士希望,下一步能够尽快出台可操作的更多细则,引导和规范温州民间资本,让中小微企业不再融资难,让温州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效益。温州的使命光荣,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意义重大。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