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星期四

在澳洲做一枚安静的理工男

《纽约时报》 2015年04月12日

他有两个身份。在博客里,他是文艺青年小恐,读文学写小说。在大数据领域,他是一丝不苟的计算机专业博士曾依灵。

2015年春节,纽约时报中文网推出了“海外过年”图文征集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读者分享他们的春节故事。活动的两名优胜者被选中,获得了大奖:由赞助商提供的一张世界各地与中国之间的往返商务舱机票。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数据科学家曾依灵是其中的一位获奖者。在获奖的新年故事中,他用图文展示了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启动仪式的热闹场景。

曾依灵最初借学术交流机会来悉尼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接下来做研究员,最后走出象牙塔,前后在两家公司做大数据方面的工作。从怯生生的异乡青年到玩转悉尼生活的超级奶爸,他在澳洲已经生活了四年半。

以下是大奖揭晓后,曾依灵接受中文网采访的记录,文字经过了编辑整理。

问:祝贺你得到大奖!心情如何?开始计划什么时候用这张机票回国看看了吗?

答:心情肯定是很激动的。我可能今年八九月份或者明年春节回国看看。回国一定要回家乡,可能还会去北京,那里还有我一大群朋友。如果有机会也想去纽约时报中文网看看。

问:你家乡是哪里?经常想家吗?最想家乡的什么?

答:我老家是重庆,当然最想美食和老朋友。其实在这边安了家后,就不会像18岁刚离开家乡时那样常想家了。每年都想回去看一看,但生活重心已经在这边,再加上有了小孩子,回一次国也不容易。我现在很难保证每年过年都回家,这是有点让我不开心的事情。所以这次还要感谢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这张机票大奖。

问:你去澳大利亚之前在做什么?后来怎么去了澳大利亚呢?

答:去澳洲前,我在北京中科院读了七八年博士,专业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临近毕业时我发信给澳洲的教授,试探下能不能找到读博士后的机会。后来悉尼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回复我说,暂时没有博士后的位置,但可以让我先做访问学者。我就这样来了澳洲。

问: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答:我现在在一家咨询公司任数据科学家。哈佛商业评论把数据科学家视为21世纪最“性感”的职业,我想其主要原因是数据科学家能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并把它转化成商业价值。我目前的工作专注于数据科学在数字化用户体验各个环节的应用,比如如何应用数据分析进行客户获取、客户转化、个性化服务推荐、客户保持等等。

问:你在澳大利亚找工作有什么心得?

答:对于在澳大利亚找工作,我最主要的感受是时间周期不一样。在国内找工作时间是以天算的,比如我所知道的国内的大部分IT公司都能在一周内搞定笔试面试所有流程从而决定要不要录用。在澳洲则慢很多,从开始面试到收到录用通知,整个流程如果能在一个月内完成已经算相当迅速了。花三个月以上去找一份工作在澳洲是家常便饭的事。如何在漫长的找工作周期中保持自信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有了清晰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另外的一些技巧则是每一个找工作的人都需要的:多去发展人脉,准备一份千锤百炼的简历,完善LinkedIn个人资料,以及实战中不断丰富面试技巧等。

问:你初来澳大利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一切从零开始。即使我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在西方国家也没有人在乎,他们更认可本土或者英美学位。因此对我来讲一切归零。好在最初的访问学者及研究员身份帮我做了积累,有了这一点经验才开始站稳脚跟。

问:还记得最艰难的时刻吗?

答: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失业了。我写了很多篇博客记录那段长达100多天的失业经历。那时我在学校的项目没有资金支持,又正赶上10月11月,是澳洲找工作的萧条期,极少有职位空缺。我这个领域的工作机会也不是很多,因此一直到第二年3月,在朋友帮助下,终于把握住了一个机会。通过这段经历,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想放弃的时候说不定机会马上就会到来。家庭的责任感加剧了自己的紧迫感。如果我是自己一个人,可能会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做一个快乐的单身青年。但有了家庭就不一样,我就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有一个失败的父亲。

问:在澳大利亚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答: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小孩子会叫爸爸的时候。

问:初到澳大利亚,你觉得真实的澳洲和之前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样?最喜欢澳洲什么?

答:一开始生活很不适应,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路上别人看我一眼都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有哪里不对。现在终于都安定下来,觉得生活地蛮自在了。澳洲比中国国内更注重生活,早上出门遇到街坊,都会很友好的聊两句,最后一句话一定会说,“Enjoy your day”(好好享受这一天)。这是我感觉到的和国内明显不一样的地方。我最喜欢澳洲的蓝天白云和简单的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的攀比非常少,因此每个人都更能享受生活。

这里很多公园里有烧烤架,条件很好又方便。我经常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搞烧烤聚会。我自己的房子里有很大的后院,我在院子里种了辣椒,现在都红了。但没种东西的地方便是草地,除草是体力活儿,两周就要剪一次。

问:小孩子成长在国外环境中,你会怎样处理文化冲突与交融?

答:我的孩子出生在澳大利亚,但如果别人问他家乡在哪儿,他会说是中国。我在澳洲看到很多父母,自己讲话用中文,与孩子对话却用英文,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文化缺乏底气。或者有时,父母跟孩子讲中文,孩子用英文回答。这样的孩子内心会看不起自己父母的文化背景。有一次在图书馆,我看到一个华裔小女孩在学写中文字,旁边一个也是华裔长相的小男孩说“为什么要做这些?你疯了吗?”我觉得心里很受伤。我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我希望我的孩子,即使在英语环境中长大,也能说流利的中文,有中国文化背景,喜欢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开心的人。

问:平时常看纽约时报中文网吗?谈谈对我们网站的印象吧。

答:常看。我喜欢看有关中国的内容,另外由于个人兴趣,更喜欢文化版。我喜欢纽约时报的风格,比如房地产板块的寻屋记,不仅仅是找房子,更写的是找房子过程中人的表现和际遇,包含了更多背后的故事,这样可读性会非常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