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白人穷学生正沦为垃圾 前工党领袖黎敦呼吁白人家长效仿亚裔父母 狠抓子女教育

前工党党魁黎敦(Mark Latham)在一篇新的文章中抛出了引人争议的观点:出身英语为母语家庭的寒门学生被学习表现优异的亚裔学生狠狠地抛在了后头,正在沦为“穷苦白人垃圾(poor white trash)”。

黎敦在刊登于本月Quarterly Essay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位外国领导人在数十年前发表的诋毁言论在今天看来显得尤其地切中肯紊,即澳洲人将成为“亚洲地区的穷苦白人垃圾”。

在西悉尼出生、长大的黎敦称,所有的父母都应当“以亚洲人为榜样”,因为后者的教育方式让他们的子女成为班上的拔尖者。他在文章中写道,“亚裔父母更专注于子女的教育:不仅在课业上予以协助,进行课外辅导,而且一直鼓励孩子精益求精。”他补充说,亚裔父母尤其看中在家中的学习。

虽然我们时不时地就会看到移民家庭难以在澳洲立足、成功的报导,但是黎敦认为,英语家庭出身的贫穷学生面临的此类问题更加严重。

“悉尼精英学校的数据显示了社会流动性的不同趋势:亚裔父母将学龄教育作为下一代的跳板,他们的子女正在快速地进入中产阶级的专业阶层。原地踏步的问题在英语为母语的家庭中更加严重,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家庭。只要去看看澳洲各地的城区公屋,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衰落趋势。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关于澳洲穷苦白人垃圾的预言已经出现了新的共鸣基础。”

在过去几年里,关于亚洲式教育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尤其是在美籍华人蔡美儿(Amy Chua)出版了一本讲述“虎妈教育(tiger parenting)”的回忆录《虎妈战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之后。

教育研究者Kevin Donnelly称,亚裔背景的学生在12年级以及精英学校的考试中通常会表现得更好。“这与儒家的教育伦理有关。儒家非常强调尊重权威、甘于刻苦学习以及专注认真的品德。这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化有关。但这也并非全部的原因。教育方式、课程质量以及教育质量都是一个孩子能否学有所成的关键。”

《好学校的秘诀》(What Makes A Good School)的作者Jane Caro称,现在的育儿模式让很多家长很不待见那些施加惩戒的教师。“教师于是陆陆续续地放弃了这类孩子。”

黎敦还在文章中指出,澳洲的公校教育正在“抛空我国的潜能”。他称,公校已经变成了一条制造“低于国际水平(的学生)的生产线”。他认为,应当赋权予校长,让他们可对在课后协助学生学习的家长予以奖励,比如豁免该生的远足费用。

这位前党魁称,教育一直都是他最关注的事情,尤其是公校教育,因为大多数政客的子女都是在私校读书。评论界一直认为,黎敦在2004年败北的原因在于他计划大幅削减私校津贴,提高对公校的资助,由此引发了公众强烈的愤怒。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