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揭示,澳洲女性工作者的薪资水平在她们三十多岁时便涨到了顶,而男人们却仍可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继续享受加薪。
专家们称,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成见,就是觉得与职场中的男员工相比,女员工“比较不值钱”。而女性时常需要暂停工作来建立家庭的事实,并不是造成两性薪资待遇大不平等的唯一理由。
澳洲统计局(ABS)的数据显示,一名从事全职工作的女性,毛周薪收入在30-34岁之间达到顶峰,平均每周可以挣到1257元。
同一年龄段的男性平均每周收入1433元,而且还会继续上涨,直到在45-49岁之间达到1624元的顶点。到了这个时候,男性的收入水平将会比女性高出26.7%。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德勒(Deloitte)的职场多样性部门负责人布尔克(Juliet Bourke)说,人们经常会拿那行必须离职生小孩的事实,或者男女分工不同,来使两性薪资差异合理化。但布尔克认为,女性往往是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被人打上了“领导潜力不及男人”的标签。“我们把男性视为未来的领导者,而女性呢,或许也能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只不过你可能得再一次证明自己干得比男人好。”
布尔克称,员工们的薪资标准取决于他们的个人价值。“如果我们觉得一名男性当上领导者的确定性更大,那么我们就会为他的这一个人价值付钱给他。”她说,“如果我们觉得一个女人可能当上主管,但脑海里始终打了个问号,那么我们就会为求保险起见,把她的薪资压低一点。”
布尔克提出,雇主评估男员工和女员工个人价值所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而这种差异待遇早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毕业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就在他们一块儿走出校园的那一天,男女毕业生之间就有大约2000元的薪资差异,更别提以后还有生小孩的事了。”
职场女性机会平等局(Equal Opportunity for Women in the Workplace Agency)局长康威(Helen Conway)说,毫无疑问,女性所需承担的家庭和育儿责任与男性相比,不成比例地沉重。她说,除非有更多男性能够获得灵活就业的机会,否则两性薪资差异仍将继续存在下去。
康威表示,有许多年轻一代的男性都很愿意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只是许多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接受不了男员工请育儿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