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习近平,已开始谨小慎微地打牌

据2012年1月6日《明镜月刊》报道,中国大陆的2012年,是大事之年,又是悬念之年。其最大的大事,就是中共十八大的召开,而围绕着这件大事,就牵扯出一系列悬念。

除了人事布局是最大的悬念外,还有一个大悬念,是在中共的代际交接的同时,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又如何铺陈新一届的施政。为此,改革的议论和争论油然而生,其关键点在于改革有何压力,又有没有动力。

此时此刻的中国大陆.为何仍要谈改革?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大陆,思潮交锋再度激烈,矛盾冲突再度激化,有人要民主,有人要自由,有人要革命,甚至有人希望回归毛泽东时代,有人主张走宪政之路,也有人主张回归新民主主义。而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大陆肯定倒退到毛时代是不可能的,走上民主化道路也是险阻重重,改革可能取得较多共识。

现在来谈改革,是因为改革在中国大陆处于实际的停滞状态,不仅政治体制改革二十停滞不前,经济体制改革大幅搁浅甚至出现倒退,社会领域的改革则是接连失败,改革不是艰难,而是失焦乏力。但与之同时,中国大陆又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关键时刻,这是因为出现了所谓三大压力。

首先一大压力,就是中国大陆已到贫富差距全面拉大,官民关系恶化,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与之相对应的,是官方以「维稳」为终极目标,政法系统恶化,准军事力量武警成为「强拆」「狠打」的对内镇压机器,令矛盾更尖锐,官民更对立。城镇大小冲突事件迭发,农民揭竿而起,每年「群体事件」以十多二十万起计。这一压力,就是「不搞改革,就等革命」。

第二大压力,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壮大,一方面由政府和国企的政经结合,获取政治、经济和其他利益,特别是垄断利益。特殊利益集团目前已经成为跨界别的组合,从学术影响政策制订,到传媒影响政策实施,无奇不有。而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全面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已经退出微观经济领域的公权力,再度回巢,不仅不提供公共服务,还利用公共服务寻租。近几年中,政府干预无孔不入,带来大面积「国进民退」。这种态势,令市场经济扭曲,资源分配溷乱,社会关系恶化,其对改革的阻碍作用相当明显,同时也形成不改革不行的强大压力。

第三大压力,就是贫富悬殊、特殊利益集团壮大,催使中国出现贪腐的普遍化和社会化。不仅党政机关有贪腐的问题,教育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各种协会学会之类的群众团体,都有严重贪腐。最触目惊心的,是贪腐之蚀入司法界和军队,大法官和将领的贪腐令人瞠目结舌。而贪腐还戏剧化,贪腐情节比小说更曲折,贪腐的金额以亿元美金计,更是小说难写的情节。中共党内说「不反腐等死,反腐找死」,换成改革也一样,改革可能「找死」,但不改革就「等死」。

有如此强大的改革压力,一方面是改革当然难以推动,另一方面则是改革不推动都难,因为再不改革,就只能等更剧烈的革命,对中共的执政地位,可能威胁更大。

改革有没有动力?以北京政界的看法,大规模、成气候的改革,不可能在今年上半年,甚至中共十八大前展开。主因是现在的核心领导层中,既有积极阻碍改革的动因,又有消极躲避改革的愿望。有人希望能拖一天是一天,有人指望空言换取掌声,对之难以寄望。

同时有种看法或愿望,希望下届领导层上马,能以改革形象现身,能把改革热浪掀起。预定成为中共下届领导核心的习近平,其实已开始谨小慎微地打牌,对外他提出「权为民所赋」,希望能从权力来源上,化解官民矛盾。对内他提出「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希望从人事筛选机制上,从源头上解决另一问题。

这当然不够,中国大陆目前的问题,已不只是理念和机制的问题,也不只是中共一党的问题,而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这已不是小打小闹的改革能够舒缓,而是要大规模的、立体化的改革,重新编织政治、经济、社会的图谱。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