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丁启阵在博客中,赞成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从中学课本中删掉,理由是文中的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丁启阵的这篇博文,矛头首先对准孙绍振(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此前不久,孙绍振发表了《〈背影〉的美学问题》一文,阐述了《背影》是不朽之作。
孙绍振的文章表示,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越是不顾交通规则,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动作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笨拙,越是流露出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
不过,丁启阵认为,孙绍振道德善恶的定性是不准确的,审美观是错误危险的,其审美理论有“以丑为美”的倾向。
连线作者
“咒骂、恐吓如潮水一般向我袭来”
丁启阵在博客中称,朱自清父亲穿过铁道是违法行为。他的行为有可能破坏火车站的秩序,影响他人的正常旅行。而文中父亲笨拙的动作,丁启阵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审美理论”。
“从《背影》中,我们看不到朱父品行上有什么合乎公众价值观的闪光点。”丁启阵称。
6月30日晚上,商报记者给丁启阵发去采访函,他回复称:“我的意见都在文章中说了。”
丁启阵的博文称,提议删去《背影》后,“就像捅了马蜂窝,咒骂、恐吓如潮水一般向我袭来”。他认为,自己的学术探讨,是对朱自清散文所体现的观念、文风有所不满,仅此而已。
“看待文学作品,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河南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王立群表示,《背影》是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好作品。以现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去要求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人,指责“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是荒唐可笑的。
作为收录《背影》一文的课本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下属机构)宣传办负责人吴海涛表示,现行学生课本,都经过教育部审定,既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背影》也是一篇经典选文。
吴海涛表示,如果某一观点在社会上很有代表性,进行课改或课本调整时,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采纳。
难道要“父亲”走天桥?
网友“石州在沉睡”:照此理论,中国四大名著也该禁止了,《红楼梦》是言情的,《水浒传》是暴力的,《西游记》是迷信的,《三国演义》是血腥的。
网友“寂寞梧桐”:“父亲蹒跚地走上天桥进了候车室,就看不见了。不一会儿,从天桥过来,手里拎一兜橘子……”是不是这样写,专家就满意了呢?
网友“玉剑清风”:把书读歪了吧!《背影》不是倡导人们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它旨在表达作者对父爱的感动和对大爱的理解。
1 条评论:
不过是个副教授,我原来一个筒子楼的教授也一把了。话说回来教授又怎样,小丑一样的无聊文人古今多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