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产丹麦王妃玛丽当选“世界最时尚皇室成员”

据塔州新闻网报道,在英国myvouchercodes网站“最时尚皇室成员”投票中,丹麦王妃玛丽•唐纳森(Mary Donaldson)艳压英国王妃凯特夺冠。

凯特王妃以微弱差距屈居第二,约旦王后拉妮娅(Queen Rania)与西班牙王妃莱地西亚(Princess Letizia)位居第3及第4名。

其中,41岁的玛丽王妃获得68%支持票,凯特王妃则得票67%,相差仅1%。评论家们认为玛丽王妃拥有一个装满了丹麦风格服饰的衣柜,以及穿着优雅是她胜出的关键。

跟凯特王妃一样,玛丽王妃亦拥有着几个专门追踪其时尚步伐的潮流博客,这些博客提供着她所穿服饰及穿着场合的信息。

最近大受粉丝们欢迎的是,她在哥本哈根餐馆与女性朋友卡洛琳(Caroline Fleming)男爵共餐时所带的奶油色普拉达(Prada)包及所穿名鞋。

在塔州侯巴特(Hobart)出生的玛丽王妃常与英国凯特王妃相提并论。她与丹麦王子弗雷德里克(Frederik)的婚姻亦被誉为“现代灰姑娘童话”。

据报道,在澳洲举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时,玛丽在悉尼一个酒吧邂逅了丹麦王子弗雷德里克。他们最终于04年大婚,吸引了澳洲媒体广泛关注。澳洲媒体纷纷描述丹麦王子与澳洲平民妃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为现代童话。

该撤军啦:又一驻阿澳兵阵亡 人数已达40人

澳大利亚国防军总司令证实,一名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士兵在阿富汗南部与叛乱分子作战时阵亡。
在昨天的交火中,还有另一名特种部队士兵受重伤,一名皇家空军飞行员受伤。

国防军总司令赫尔利(David Hurley)说澳大利亚军队当时正和阿富汗的人员展开联合行动,目的是摧毁一个叛乱网络。

他说:“这个网络对乌鲁兹甘省的叛乱活动有着直接影响。”

赫尔利说巡逻人员为受伤的士兵提供了急救治疗,伤员后来被飞机送到了Tarin Kot。

受重伤的那名士兵已经进行了手术,被转移到了Kandahar的医疗机构,而那名受伤的飞行员则在Tarin Kot养伤。
赫尔利说已经通知死伤士兵的家属。

遇难士兵是第五次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此前曾在伊拉克和东帝汶服役。赫尔利说这名士兵的家属要求不公布他的名字。

目前在阿富汗阵亡的澳兵数量已经达到40人。

澳洲广告画面显示袋鼠与狮子缠绵被指“下流”

可爱的卡通版小动物竟然也能和下流联系到一起,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墨尔本机场附近日前竖起的一块大广告上有一只袋鼠和一只狮子,而两者拥抱的姿态则引发争议,有澳媒称其“下流”。

据报道,该广告上,只见一只袋鼠从后拥抱着一只狮子,状态非常缠绵。袋鼠还冲着人们眨眼睛。奥新闻有限公司报道表示该广告“下流”。

据悉,这幅广告画是为澳大利亚Wallabies队与爱尔兰Lions即将展开的橄榄球联盟系列赛造势。这幅由博彩网站Sportsbet.com.au制作的广告画长170米,宽90米,上面写着“支持袋鼠队”的宣传标语。广告画就位于墨尔本机场国际航线的正下方。

澳大利亚前橄榄球员吉图(Matt Giteau)则认为这幅广告画很有趣。“这是一个善意的玩笑,蛮有趣的。希望其他人都这么认为。”

据悉,这幅广告图将打破吉利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大的涂画在地面上的标志。

墨尔本东区Doncaster火车线好事多磨 居民被迫卖屋一场空


修建Doncaster火车线早在1890年就在维州政府的计划中,但100多年过去了这项提案依然难产,居民却为它付出了很大代价。

据墨尔本《时代报》报道,现年71岁的考恩(Nigel Cowan)先生依稀记得,大概在1969年,他收到一封维省政府的来信,告知他政府将建一条通向East Doncaster的铁路线,而他和妻子当时在Bulleen拥有的房子需要为此让路。墨尔本急需公共交通的东北区终于要通车了。

这条铁路线是自由党博尔特(Bolte)政府1969年交通规划的一部份。此线路计划沿着Eastern Freeway中央分隔带一直通向位于Bulleen区Dale Street上的一个隧道,然后通往East Doncaster。

不到一年的时间,考恩和怀有身孕的妻子极不情愿地将他们的第一个家卖给了政府,移居到别处。

然而,事隔多年,这条铁路线依然没有动工,公交匮乏的东北区仍旧没有火车。

上周四晚,几百人齐聚菲茨罗伊市政厅(Fitzroy Town Hall),揭开了一个要求内普辛(Napthine)政府修建Doncaster铁路线的运动的序幕。

2010年选举时,联盟党重燃了修建这条铁路线的希望。

当时的反对党领袖百鲁(Ted Baillieu)在选举获胜前说:“这件事讨论了好多年。我们打算要对此进行规划,找到资金,然后修建这条路线。”

今年3月份公布的一项耗资650万的研究显示,由于大量的隧道工程,建成这条铁路线要花费70至110亿元。

但同月发布的政府长期铁路计划指出,Doncaster铁路线不会在墨尔本Metro铁路隧道建成前被考虑。而预计耗资90亿的Metro铁路隧道工程得到的拨款很少,比东西连线(East-West Link)的优先顺序要低。

上周四晚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前西澳交通厅长麦克提尔南(Alannah MacTiernan)做了主讲嘉宾。他见证了一条全长70公里,从珀斯南郊通往市中心的铁路线的建成。这条线路主要沿着一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行驶,正如计划中的Doncaster铁路线那样。

麦克提尔南说:“事情上,把铁路建在高速中央,让每个人看到火车比汽车跑的更快,其意义很重要。”

多年后,考恩先生如今仍在为生活被毫无意义地打乱而耿耿于怀。他说:“如果他们无法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开始这项工程,那为什么让我们经历这些痛苦呢?”

晚景凄凉 澳洲社会工作者呼吁民众关心独居老人

据2013年6月24日《澳洲人报》报道,上门服务的义务工作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病倒在家中,却没有人知道,因此呼吁澳洲人多关心和慰问独居的老人。

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澳洲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75岁以上的老者,有40万老者在独居,然而婴儿潮期出生的一代人现在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如果他们20多岁的孩子们还住在家中,他们往往会顾不上照顾自己的父母。

墨尔本研究所希尔达(HILDA)调查数据显示,在7500个被调查家庭中有一半家庭中二十多岁的孩子还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婴儿潮出生的这代父母孩子的关系更趋向于一种友谊,并与自己的孩子有类似的爱好,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住在父母家可以不用为洗衣吃饭发愁,是一种非常好的节约钱的方式。

但是这可能会导致婴儿潮出生这一代人的父母非常寂寞孤独,甚至出现老人倒在家中却没有人知道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城市比较普遍,因为相对于关系比较密切,大家互相关照互相支持的小城镇而言,大城市的人们似乎更冷漠也更容易忽略别人。

澳洲慈善机构‘澳洲传道团’(Mission Australia)团长豪尔(Toby Hall)呼吁澳洲人更关心自己的长辈,他说:“我们澳洲人的传统就是关心我们周围的老者,是恢复这个传统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呼吁澳洲家庭‘请注意照顾自己的父母’,我们自己也应该担起更多的责任。”

他还呼吁澳洲人留心自己周围的年长的邻居。他说:“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敲一敲邻居的门去看望一下我们年长的邻居,这也许只花费我们5分钟的时间,但是却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可以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可以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充满关爱的国家。”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游客注意岩钓安全

据2013年6月2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据外交部中国领事服务网援引驻悉尼总领馆消息,近日,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从新南威尔士州冲浪救生协会获悉,未来几日新州海岸将面临危险海浪威胁,影响各个海滩、礁石平台、悬崖和海岬、防波堤和河流入海口。

请计划在此进行岩钓的中国游客注意以下安全信息:

  ·未来数日内避免去沿海地带钓鱼。

  ·如去,务必全程穿上救生衣和防滑鞋。

  ·临行前了解潮汐、涌浪和天气状况。

  ·不要单独前去钓鱼,要有人陪同。

  ·随身携带手机。

  ·切勿背对大海。

  ·如有人落海,请立即拨打000报警,不要自行下水救人。

为什么不让工人戴上安全帽?免得给澳洲媒体以口实 华驻澳新使馆工地被指高危 罔顾华工安全

据2013年6月23日《每日电讯报》报道,中国工人是在“高度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在堪培拉建造高度机密的中国驻澳新大使馆。据悉,澳洲政府将就此向中国政府发信,要求后者解释不遵守澳洲劳工规定的原因。澳洲此举可能会使双边关系再度紧张。

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在堪培拉建造大使馆时,澳洲国家安全部门涉嫌在中国大使馆内安装了窃听设备。因此中国政府在建造新的大使馆时,要求澳洲政府允许他们使用中国的劳工来建造新的中国大使馆。澳洲同意了中国政府的这一要求并达成了协议。

在这些照片披露后,澳洲职场安全专员指责中国政府是在拿中国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玩“俄罗斯轮盘赌”,并且违反了一项秘密协定。

在新闻集团媒体披露了这些由该报记者Gary Ramage拍摄的照片后,澳洲外长卜卡(Bob Carr)已经下令外交部“立即”和中国大使馆联系,转达澳洲政府对这些工人人身安全的担忧,并要求中国政府要处理好工人的施工安全问题。

澳洲劳工专家称,就这些照片来看,这些施工工人是在极度不安全、“第三世界”的工作环境中施工。

在陆克文还是总理之时,联邦政府和中国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后者使用持外交签证(diplomatic visas)来澳洲的中国工人建设新的中国大使馆。根据这份协议,澳洲的工会和施工安全检查部门都不得到中国大使馆施工工地检查。但根据这些照片,中方或许违反了一系列的澳洲建筑标准以及职业健康和安全(OH & S)规定。

其中的一张照片显示,三名劳工在挖一条深沟,但是周围并没有任何防止塌方隐患的防护措施。根据澳洲的施工安全法,所有深度超过1.5米(包括1.5米)的沟渠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护。

此外,这三名工人中,有两名显然都没有穿戴任何的基本安全保护装备,比如安全帽和其他防护装备。

ACT安全工作专员Mark McCabe称,这些照片让人“非常担忧”,显示了中方在施工标准上仍然“意识薄弱(poor culture)”。

Construction Forestry Mining & Engineering Union的ACT分会主席Dean Hall指责中方是拿这些工人的性命玩“俄罗斯轮盘赌”。据悉,总共有30名左右的中国工人在建造中国的新大使馆。

Hall称,“根据这些照片,中国显然已经违反了我国的施工和OH & S标准。”他呼吁关闭这个距离联邦议会大厦仅数分钟的施工工地。“只要看看(这些照片)呈现的场景,就可以说中国的施工过程不符合澳洲的法律。”他已经与外交事务和贸易部会面,表达了对这些照片呈现的隐患的担忧。

废除碳税?民调显示三分之二澳洲民众反对

反对党领袖艾伯特此前坚称,选举将是“碳税的全民公投”,但是一份民调却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的民众支持废除碳税。
自从碳税于去年7月1日正式开征以来,反对此项税收的民众日渐减少。

去年希望废除这项碳税的人多达48%,但JSW Research近日为气候研究所(Climate Institute)进行的一项调查却显示,在这一年中,很多人改变了语音,现在仅有37%的民众仍坚持当初的想法就连联盟党的选民也不太支持本党在这一事务上的态度——支持废除碳税的不足半数。

JSW的民调专家John Scales称,艾伯特未能说服民众,让他们认为碳税应当废除,因为三分之二(66%,一年前的数据为64%)的澳洲人都认为气候变化确实存在。“联盟党声称所有的澳洲人都想废除碳税,但他们的这一断言并未得到数据上的支持。”

就是不走:新州政府鼓励居民搬离悉尼计划效果欠佳

据2013年6月23日《悉尼晨锋报》报道,为了鼓励人们离开澳洲住房价格最贵的城市悉尼,舒缓悉尼拥挤的交通状况,同时开发新州边远地区,新州政府于2011年开展了资助民众离开悉尼等大城市前往新州偏远地区的搬迁计划,但两年过去了,虽然有些悉尼人离开悉尼搬往新州偏远地区,但是这个“移树”计划并没有达到政府的预期。

据报道,新州政府于2011年7月1日推出了新州区域搬迁计划,为同意搬离悉尼的家庭提供价值为7000澳元的搬迁费用。当年有875个家庭领取了此津贴并从悉尼市搬往新州其它边远地区,而在过去一年之中,又有1348个家庭领取了此津贴,领取此资金的家庭量增加了57%。

然而,新州融资与服务厅在此项目一开始就表示,新州政府希望每年能够批准1万个津贴申请,相当于4年提供该津贴2.8亿元,而现在已经过了两年,但政府在此项目上只支付了1540万元,远没有达到政府的期望值。

新州阿尔伯里(Albury)市市长格拉钱(Alice Glachan)认为该津贴制定得有问题。她说:“这个津贴所设定的标准过于严格,只有在大城市中拥有自己房产的人才有资格申请。 ”
申请此津贴的条件之一是申请人必须出售了悉尼的房产,购买了一个边远地区房产或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那些最需要得到财政支持的人们,例如在悉尼租房子的人,或首次置业者因此而无法申请此津贴。

奥兰吉市(Orange)市长戴维斯(John Davis)则认为在偏远城市投资才是促进偏远城市发展的最好方式。

他说:“我们边远城市需要的是各种商店、服务及基础设施,但是从城市搬往我们小城市的人们不会仅仅为了7000元就把自己的店搬去,所以我认为对我们这种小城市直接投资将会是一个更好地政策。”

7月1日起 养老金供款提涨 护士和教师可多存14万

得益于从7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强制养老金供款提涨,电工、砖瓦工和卡车司机到退休时将多拿10万元,甚至更多。工党计划以养老金供款作为其争取大选连任的重头戏。

从2013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澳洲工作族的养老金供款将从9%逐渐增至12%。这一改革将提高约840万雇员的养老金存款,这即是说,现年30岁的全职工如果一直工作到67岁,那么他/她的养老金账户就会因此多12.7万元。

周六,联邦财长斯旺公布了一份详细的财政部分析报告,指出了普通工人在养老金供款从9%增至12%后,退休时能获得的益处。

工党认为这是反对党的短板,因为后者声称,为了节省开支,将至少推迟2年实施这一提涨计划。工党称,事实上,联盟党根本就不打算让民众享受矿业潮带来的益处。

澳首富家产抵美国四大富豪总和 每1.7秒赚6万澳元

据2013年6月23日和讯网报道,身价高达300亿澳元的吉娜·莱因哈特,是2011年的澳洲首富,2012年的世界女首富。如果算上她全资拥有但还未全部开发的三大矿业项目,其个人净资产将高达1000亿澳元,这大约是美国四大富豪净资产的总和。现年58岁的她,目前居住于西澳首府珀斯。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寡妇。《纽约客》说:“她是澳大利亚最富有也最富争议的亿万富翁。”

6月4日,在全球铁矿市场萎靡不振之时,莱因哈特却作出惊人之举,计划投入巨资在澳大利亚北部为自己的铁矿修建铁路。这条设计长度为214 英里的铁路直通黑德兰港,将与其他两条既有铁路同时运行。

瑞银分析师汤姆·普莱斯认为,目前市场低迷,修建铁路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莱因哈特的投资风险巨大,眼下没必要去修建“一条昂贵的通道”。但莱因哈特没有理会外界的质疑,依旧我行我素。

身家高达300 亿澳元的莱因哈特,是2011 年的澳洲首富,2012 年的世界女首富。现年58 岁的她,目前居住于西澳首府珀斯。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寡妇。她回避媒体采访,极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处理起媒体关系却得心应手。《纽约客》说:“她是澳大利亚最富有,也最富争议的亿万富翁。”

朗·汉考克曾委托他的一位作家朋友罗伯特·杜费尔德为女儿撰写传记。杜菲尔德在文中这样形容青少年时期的莱因哈特:“她试图对每个人都很友好。但是,一旦他们令她失望,或者惹恼了她,抑或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了她,她便会撤下清澈眼神中蛋白石般的亮光,换上一层透着钢铁般冷酷的蓝。”

“她比我更强硬。”这是汉考克生前对女儿的评价。1992 年,汉考克寿终正寝。

在当地一个名为“你有多富”的网站上,最近挂着一个“你敢和吉娜·莱因哈特PK吗?”的图形链接。你只需输入自己的年薪——如果你键入的是“6万元”,它会告诉你,“这是莱因哈特女士1.7 秒钟的收入”。

在该链接的下方,有一串实时增长的数字,统计着自你登录该网站以来的这段时间里,已有多少现金流入莱因哈特的口袋。最后,还会跳出这么一行字:“猜猜今天谁在马桶上净赚107703 元?”

你要知道,莱因哈特2011 年的年收入,可以从美国海军购进三架全副武装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如果算上她全资拥有但还未全部开发的三大矿业项目,其个人净资产将高达1000 亿澳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是澳大利亚的10 倍。打个不科学的比方,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美国的“莱因哈特”,那么她的资产大约是美国四大富豪净资产的总和,或者相当于迈克尔·布隆伯格资产的7倍。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当地媒体指出,莱因哈特与她的富豪同伴们,“直接使澳洲的平等主义传统遭到了威胁”。

2010 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开始针对矿业征收超级利润税。当年6 月9 日,莱因哈特和她的同事们为抵制税收,出资在珀斯凯悦酒店外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宣传活动。一向行事低调的莱因哈特竟然站在一架平板车上,对着人群呼喊:“减税!减税!减税!”几周后,前总理陆克文被其所在的右翼政党罢免。其继任者茱莉亚·吉拉德上台,后者以收缴矿业税的方式作出让步,以淡化两大矿产公司分文未付的状况。

莱因哈特算得上财大气粗,但汉考克勘探公司的规模却不大。公司总部设在珀斯西部的一栋摩登建筑里,仅有40 多名员工。公司的职能在于:收集特许使用费,矿产勘探,股份索赔与谈判。在莱因哈特的授意下,公司连新闻办公室都免了。

2011 年,花旗银行发布了一份清单,罗列出世界十大即将进入生产状态的矿产项目。莱因哈特一人独揽其中三项。她在昆士兰有两个项目,其股权已以10 亿澳元的价值出售给印度企业。行业分析师预计,莱因哈特的第三个项目罗伊山——在皮尔巴拉开发的一处铁矿——能够为她创造近30 亿澳元的年收入。

低调的“富二代”

按理说,她应该是澳大利亚最有名的“富二代”。然而有趣的是,在悉尼或珀斯街头,你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翻开五家报纸,其中有四家会提到莱因哈特,你以为她已是这个国家的全民话题;但当你转身走进酒吧或餐厅,随便询问一个陌生人,“你知道吉娜·莱因哈特是谁吗?”反馈你的竟多数是一脸茫然。

2011 年10 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夫婿菲利浦亲王造访澳大利亚。在珀斯举行的皇家花园宴会上,菲利浦亲王见到一位中年女士,她肤色黝黑、身穿白纱礼服,戴着特大号的珍珠项链,再加上头顶超大型黑色缎带帽,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菲利浦亲王向这位女士问好:“这位尊贵的女士,请问是什么身份让您受邀参加王室宴会?”后者谦虚地答道:“喔,我只是众多的王室粉丝之一。”菲利浦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但这位中年妇人仍顾左右而言他,菲利浦有点恼怒,干脆开了个玩笑:“可能是因为你戴了全西澳最大的一顶帽子吧!”随即他便走开继续问候下一位宾客。

菲利浦亲王错过的这位中年女士,财富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妻子。

休产假遭歧视 澳人权委员会展开调查

澳洲人权委员会(AHRC)正在针对女性怀孕或父母因照顾孩子休产假期间所受到的歧视问题展开调查。

据澳联社报道,联邦律法部长Mark Dreyfus就此表示,有值得注意的事实证据显示,一些父母在休产假时或重返职场后,遭遇到被降职、工作不满意或减少工时甚至被解雇的情况。

性别歧视专员Elizabeth Broderick将负责这一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调查。调查将评估女性休产假造成的工作中歧视的普遍性 、性质及其后果。

澳大利亚陷入理科教育危机?对华裔子弟有何影响?

据2013年6月21日澳广报道,过去十年,澳大利亚高三学生(12年级生)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人数减少了近1/3,澳大利亚各所大学中数学专业的学生人数锐减15%,而同期全澳对数学家的需求则飙升52%。专家指出,澳大利亚正陷入理科教育危机。

在新南威尔士皇家协会的邀请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朗洛山天文台荣誉研究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教授,麦觉理大学校长斯蒂文·施瓦茨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学院院长莫林·克洛斯雷和澳大利亚学习与教育委员会董事会成员朱迪斯·威尔顿参加了澳大利亚理科教育论坛,对澳大利亚是否正陷入理科教育危机、其症结与影响等畅所欲言。

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施密特认为,澳大利亚理科教育是一部“优寡差众”的“双城记”。澳大利亚理科教育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机会不均等”,许多学生因其所在的学校无法获得进一步的理科教育机会。施密特指出,“机会不均等”问题对澳大利亚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滚雪球式的”,澳大利亚40%的人口将没有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曾在多所女校担任校长的威尔顿同意施密特关于“双城记”的说法。经合组织对各国学生数学与科学水平的国际测试中,澳大利亚通常都名列前茅。威尔顿说,不应忽视的是,澳大利亚只有极少数学生理科学得好,绝大多数澳大利亚学生在理科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威尔顿认为,原因之一是澳大利亚人广泛认为“数学很枯燥,科学很难”,这种全民范围内对理科的普遍解读影响了孩子学习数学和科学的热情和信心,也成为当前澳大利亚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障碍。

麦觉理大学校长施瓦茨则提出不同观点说,“澳大利亚面临理科危机”的论调近50年来有增无减。但事实是,数学是澳大利亚高中生选修最多的科目,科学排在第四位。各所大学里的理科本科生比例和上世纪60年代持平,在校博士生中近30%是理科生。施瓦茨因此认为,澳大利亚在理科方面做得很好。

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学院院长克洛斯雷表示,澳大利亚理科危机已初露端倪。一方面,澳大利亚的理科学生和科学家的水平都处于前所未有的最高点,但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地区在理科上正加大投入并快速发展,澳大利亚若仍保持不变,必将落后于人。克洛斯雷认为,在社会广泛讨论澳大利亚理科教育质量的时候,应看到问题的根源是理科教师人数的不够,在澳大利亚边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理科师资的短缺导致许多根本没有数理化资质的老师也被迫拿起理科的教鞭。

专家们一致认为,澳大利亚理科教育面临危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就业前景和工资收入已成为澳大利亚家长和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主要衡量标准。家长都希望孩子选择律师或医生等收入丰厚、工作又有保障的职业,没有多少人希望子女从事和数学或科学相关的专业。科学家和教师的收入微薄,已成为许多理科出色学生望而止步的原因。

过去200年来世界创造的财富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数学和科学的迅猛发展。随着亚洲国家对理科教育的高度投入,专家预计,未来的时代将由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新一代理科精英国家所主宰。澳大利亚到底打算继续躺在矿脉上掘地生钱还是积极发展以理科人才为本的制造业和创造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澳大利亚未来的财富命运。

研究称澳大利亚今后亟需加强防御自然灾害


据2013年06月2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人口增加等因素,澳大利亚今后恐面临自然灾害增加趋势。一项研究认为,到2050年澳大利亚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将成倍增加,亟需未雨绸缪,加强预防措施。

由世界最大再保险公司之一的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Re)新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目前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在增加,特别是暴风雨、洪水、气旋和林火的发生率将增加,而且将更加严重。到2050年,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预计将从现在的每年63亿澳元升至每年200多亿澳元。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此建议,政府应加强预防型投资,包括加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设施和应对灾害的预案,只要措施到位,将可减少政府的救灾费用50%以上。该公司负责亚太地区事务的董事会成员阿诺德森说,政府在灾后进行重建的开支要比在灾前投资提高澳大利亚社区安全措施的成本高出11倍。因此以预防为重点,将可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并节省开支。
  
据报道,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每年救灾和灾后建设支出约5.6亿澳元。从1967年到2012年间,澳大利亚每年至少遭受4次自然灾害,2011年是发生灾害严重的一年。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是“澳大利亚灾后恢复与更安全社区商业圆桌会议”成员,该组织成员包括企业和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