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星期三

中国移民澳洲生二胎:住院没花一分钱

据2014年3月4日滴答网(北京)报道,移民三个月,大儿子Will刚融入澳洲小学生活,我也开始适应这儿的生活,准备考驾照找工作。小儿子的突然来临让人措手不及,怀孕初期的各种症状全到齐了

转眼鲍爸爸一家移民(微博)来澳洲的黄金海岸已经一年多了,回想这一年光景发生了太多事情,酸甜苦辣五味齐全,但多年之后仍会让全家记忆犹新的应该是小儿子Chris在澳出生记了。

去年五月当我发现自己怀孕之后觉得很无助,移民三个月,大儿子Will刚融入澳洲小学生活,我也开始适应这儿的生活,准备考驾照找工作。小儿子的突然来临让人措手不及,怀孕初期的各种症状全到齐了。老公当时在国内上班赚钱,老妈说来照顾我但到了之后水土不服睡不着觉又回去了。每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大家晒的各种美食口水就往下流,疯狂想吃家乡的大饼油条竟成了奢望。那时候,黄金海岸的蓝天白云碧海完全不能让我开怀,Will做的各种鬼脸得的各种奖状也不能逗我笑了,我想,这样下去一定得忧郁症了。

所幸关键时刻,老公飞过来了,我们搬到了海边的公寓房内,重新添置了家具,可怀孕造成的头晕恶心还是让我很难受,再加上老公是辞职过来的,我想为了肚子里的这个小家伙,这代价是否太大了。老公安慰说:"或许这是老天的安排,工作辞了可以再找,小生命不能随便舍弃,眼前的困难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周边大多是职业女性,大家都觉得工作压力大,生一个足够了。澳洲截然不同,大多数澳洲家庭要么不生,生的话起码两个,Will同班同学几乎没有独生子女的,好几个妈妈都生了四个,有的四个全是男孩。她们见我怀孕了都特别真诚地祝贺我,摸着我的大肚子说太beautiful了,这是一件多么wonderful的事情,让我享受这美好的过程。

说实话我对Chris的期待感不如对Will的,因为Will是第一个孩子是我翘首以盼的,而Chris来临时自己并未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国内生产有老妈照顾,还可以请月嫂和阿姨,在澳洲人工很贵,万事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和老公之前都不太会干家务活,现在都要从新开始,从头学起。所幸澳洲的医疗体系十分健全,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完善的支持,大大缓解了我的焦虑。或许通过我在中国澳洲两地生育的经历对比,大家可以对澳洲医疗体系有更直观与全面的了解。

候诊:基本不用排队

记得2007年在国内生大儿子Will时全家都很紧张,考察了上海好几个医院,最终决定在第一妇婴浦东分院VIP部做产检,即使是VIP人也不少,每次至少要等个把小时才轮到。而在澳洲,你只要事先和诊所预约好,到达之后10分钟左右就可以看病了。现在中国仍处于生育高峰期,据上海朋友说现在候诊等半天也是有的。

在国内生老大时感觉医生若能在百忙之中抽出10分钟回答你的问题已经令人感激涕零了,而在澳洲,不管是帮你验血的还是帮你做超声波的,甚至帮你做手术的医生护士助产士麻醉师,都会主动跟你说谢谢。一开始我很不习惯,后来发现澳洲各行各业都这样,无论是吃饭买菜购物,还是去政府部门办事儿,每个人都会对你说谢谢。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职业没有贵贱",在澳洲,你会发现这绝不是一句口号,每个人都很敬业,也尊重别人的工作,觉得顾客就是衣食父母一定要服务好。而在国内,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会根据职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比如医生公务员就是高高在上的"黎叔",黎叔如果不高兴,后果将会很严重。相反,对饭店服务员就可以大呼小叫。

父母来澳洲探望我,觉得和国内相比,除了气候与环境之外,让他们感觉最舒服的就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老两口每次去海边散步,迎面走来的陌生的澳洲人都会面带笑容主动打招呼,我爸打趣说是不是因为澳洲人口太少了?偶尔能碰到个人都发自内心感到高兴?而中国人太多了,生活压力也大,路上大家都行色匆匆,地铁里又摩肩擦踵,哪有心情跟人打招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