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

福特从澳大利亚撤厂 澳汽车制造业风雨飘摇

据2013年5月27日国际在线报道:本月23日,福特汽车突然宣布将在2016年关闭其在澳大利亚的整车工厂和装配车间。此举不仅震惊了澳大利亚社会,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多年来依靠财政补贴艰难度日的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的大讨论。

  “我们将在2016年10月终止福特在澳大利亚的生产部门。 这将导致我们在吉龙和布罗德梅罗斯工厂里的约1200名工人失业。我们将尽力安置失业工人。但现实地说,重新安置的机会是有限的。” 23日,福特汽车澳大利亚公司总裁鲍勃·格莱兹奥罗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作出的上述宣布,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澳大利亚社会上下震动。这两天,本地各大媒体不仅在预测福特撤走工厂对澳大利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而且在讨论多年来靠财政补贴度日的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是否已经日薄西山?

  在宣布关闭工厂的同时,格莱兹奥罗透露,2012年,福特澳大利亚公司税后亏损1.41亿澳元,过去5年累计亏损6亿澳元。而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在澳大利亚生产汽车的成本过高:“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福特已经审视全局,并用尽一切手段降低成本。尽管如此,我们在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汽车依然无法赢利,而进口车却可以赚钱。为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福特已经竭尽所能,但我们的成本仍然无法与国际市场竞争。我们的成本是欧洲车的2倍,亚洲车的4倍。”

  福特汽车1925年在澳大利亚设厂,至今在澳经营了88年。但由于澳大利亚市场小,劳动力成本畸高,近些年福特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最终不得不关闭其在澳的生产厂。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第一时间对福特撤厂作出反应:“今天对福特的工人来说是很悲伤的一天,因为2016年,他们将失去在福特的工作……今天对生活在吉龙和布罗德梅罗斯地区的居民来说,也是充满焦虑的一天 。今天对福特汽车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们来说,也是悲伤的一天。”

  吉拉德随后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失业工人的救助措施。但分析人士指出:福特的命运可能是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的最终宿命,再多的补贴改变不了变化了的市场。

  在过去20年里,澳大利亚的汽车工业一直面临压力。据统计,澳大利亚人每年购买的汽车中,有85%是进口车,只有约15%的汽车是在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进口汽车的比重还在进一步增加。福特也不是第一个从澳大利亚撤厂的汽车厂。1992年和2008年,尼桑和三菱已经先后撤出。目前只剩下丰田和通用汽车两家公司仍在坚持。而通用去年的亏损也高达1.52亿澳元。在听说福特撤离的消息后,通用澳大利亚公司总裁麦克·戴沃罗克斯表示:“毫无疑问,澳大利亚经济的现状与两年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我们每周都与执政党和反对党会谈。我相信他们理解汽车工业对于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的支持对汽车工业意味着什么。我们将继续与执政方面保持这样的沟通。”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是否保留汽车制造业,是一个政治问题:据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联合会称,汽车工业直接雇员4.5万人。对于22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正因为如此,尽管澳大利亚的汽车制造业早已丧失了竞争优势,也没有政治家敢于停止这一产业。相反,各级政府不断地向汽车工业提供财政补贴。

  过去10年,福特和通用总共从澳大利亚政府获得了高达120亿澳元的工业援助。去年,澳大利亚政府还给福特投资3400万澳元。通用与澳政府签署一项“合作投资计划”,由澳大利亚政府补贴2.75亿澳元。但是,在福特宣布撤厂之后,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不断输血,不如壮士断腕,寻求可以带来更高回报的其他产业。经济分析人士金·塔尼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补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汽车工业能持续下去。但是一旦情况已经明了,即澳大利亚的汽车工业注定没有未来,那为什么还要继续补贴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