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4日星期一

潘安邦音乐生平回顾 “澎湖湾”边聚散两依依


据2013年02月04日台湾媒体报道,2月3日,台湾著名民歌手潘安邦在台北逝世,传奇的台湾现代民歌时代,也因此又少了一位重要的歌者。

  作为民歌时代白马王子形的偶像歌手,潘安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书卷气的独特气质,而这一切也是源于他不错的家世。潘安邦的父亲潘时骅曾经是国军少将,参加过抗日战争,并曾经担任过中国台湾地区的政府会计长一职。而爷爷潘国纲,则更是经历过北伐战争的师长。原名潘希真的姑妈琦君,曾任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学院和中央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出版过《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等作品。而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著作者,也正是琦君。

  书卷气的气质,也为潘安邦带来俊秀的外型,以及细腻和柔雅的唱腔。在整个民歌时代,在一片人文情怀的氛围中,潘安邦和同为“海山唱片”的蔡琴,以及目前仍活跃在第一线的“小哥”费玉清,也是其中极为难得的以演唱细腻与精致著称的歌手。而他的歌声,至今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古典味道十足,极具优雅的回味感。

  潘安邦真正的音乐生涯并不算长。1979年至1985年的“海山唱片”时代,堪称是他事业最辉煌的一个阶段,不仅奠定了他民歌时代歌者的地位,也推出了像《外婆的澎湖湾》这样经典的作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潘安邦还分别和“风格机构”、“欧帝威”和“天下唱片”等公司签约,而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在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九十年代,潘安邦为了家庭而激流勇退,直到2002年才复出并先与“喜玛拉雅”、后与“福茂唱片”签约发行个人专辑。

  “晚风轻指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如今,潘安邦和他的外婆,终于可以在天堂重絮祖孙亲情,而澎湖岸边的沙滩,虽然再也难觅当年他们留下的两对半脚印,但一首《外婆的澎湖湾》却永远的留传下来,飘散在海峡两岸,飘散在全天下的祖孙中间,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心目中永恒的经典名曲。

  关于《外婆的澎湖湾》的故事

  有关潘安邦的一切,肯定要从《外婆的澎湖湾》说起。

  1984年,一位来自香港的歌手张明敏,在央视春晚的舞台,演唱了《我的中国行》、《垅上行》、《乡间的小路》和《外婆的澎湖湾》四首歌曲,也因此一夜走红,从香港乐坛三线歌手,一下子跃为全国闻名的著名香港歌星。

  就这样,张明敏这个名字,在未来几年国人的印象里,就和《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联系到了一起,直到1989年潘安邦第二次将这首歌曲搬到春晚舞台,才有很多人终于知道,原来这位来自台湾的歌手,才是真真正正这首歌曲的原唱者和首唱者,是最早将这首歌曲在台湾唱红并因此流传到香港、继而传播到大陆的歌者。

  对于出生于台湾澎湖的潘安邦来讲,《外婆的澎湖湾》虽然并非是他个人创作的歌曲,但从歌曲的意义来讲,却因为量身定造的创作过程,而让这首作品是一首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作品,是一首凝结着他亲情回忆的经典歌曲。

  《外婆的澎湖湾》的作者是叶佳修,也是早年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中坚力量,后来同样是被张明敏唱红而为国内歌迷所知的《乡间的小路》和《爸爸的草鞋》,就都是由叶佳修创作的作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身为民歌唱作人的叶佳修和民歌手潘安邦,在“海山唱片”的牵线上相识。而叶佳修在闻名潘安邦童年在澎湖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后,也立刻萌发了为其创作作品的动机,并根据这段真实的经历,写下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作品,而这也是叶佳修第一次为其他歌手写歌。

  叶佳修为潘安邦写下《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后,潘安邦迫不及待地就用公用电话打给澎湖的外婆,在电话里演唱了这首歌曲。而这首歌曲录制完成后,也成为1979年潘安邦首张个人专辑的主打曲,他更因为这首歌曲一炮而红,成为当时台湾流行乐坛与费玉清齐名的当红小生。当然,更有机会重回澎湖演出,并在小时候与外婆一周观影的中兴戏院,现场将这首歌曲献给自己的外婆。

  潘安邦的另外一些经典

  潘安邦因为《外婆的澎湖湾》而走红,但潘安邦却并不是只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

  1981年,潘安邦因为第三张专辑《聚散两依依》再创事业高峰。其中专辑的主打曲《聚散两依依》同时也是1981年由刘立立导演,并根据琼瑶原著改编的电影主题曲,而这部片子的表演,也包括了会弹钢琴和琵琶的吕秀菱,曾经组过“温拿”乐队的钟镇涛,以及在台湾民歌时代也小有名气的少女歌手刘蓝溪。而这部电影,在当时共有三首比较著名的电影歌曲,其中的片尾曲《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由李碧华演唱,插曲《让我的歌把你留住》由钟镇涛演唱,而最为重要的主题曲,则交给了潘安邦演唱。由于此后李碧华和钟镇涛,甚至许如芸等后辈歌手都曾经翻唱过这首作品,也导致了潘安邦的原唱反而因此被模糊。但实际上,和《外婆的澎湖湾》一样,潘安邦才是《聚散两依依》这首歌曲的首唱和原唱。

  《聚散两依依》这张专辑里还有潘安邦演唱叶佳修的一首经典作品《爸爸的草鞋》,虽然歌曲因为歌曲的“消极”意外,被当时的中国台湾地区官员所禁,但却在新马地区得到了很好地反响,这也让潘安邦奠定了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巨星级地位。

  作为一个民歌时代的偶像歌手,潘安邦在当时虽然和刘文正、费玉清一样,因为帅气明朗的外型而被歌迷所喜爱,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音乐里那种纯朴的民歌气质。而说到民歌,叶佳修无论如何都是潘安邦早期作品最重要的幕后功臣。作为当时“海山唱片”的音乐制作人,在与潘安邦成为同事后,叶佳修不仅为潘安邦量身定造了《外婆的澎湖湾》这样的经典,也将自己的一些经典作品交给了潘安邦演唱。除了《爸爸的草鞋》之外,像首张专辑中的《思念总在分手后》,也在后来,成为了潘安邦的经典代表作。

  潘安邦与国内歌迷

  1989年,潘安邦终于登上了春晚舞台,以《外婆的澎湖湾》首唱者和歌曲故事主角之一的身份,向全国歌迷演唱了这首他的代表作品。

  而除了这首作品之外,潘安邦也演唱了《太阳与月亮》,以及《跟着感觉走》这两首作品,后者也是苏芮的经典作品之一,不过,在春晚舞台以一袭白色风衣亮相的潘安邦,也因为俊朗的外形和潇洒的形象,使得他演唱的这个版本在一定时间内,于国内掀起了不错的反响。随后,中国电视国际服务公司也在国内趁热打铁,为潘安邦推出了专辑《太阳与月亮》,其中也翻唱了包括苏芮的《奉献》和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等经典歌曲。其中的《奉献》,甚至也有段时间让人误以为是潘安邦首唱的作品,曾经的成名曲被人翻唱而让他人走红,之后又翻唱别人的作品,让人误以为是潘安邦自己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在如今的数字时代,当然已经不太可能,但对于一位来自于民歌时代的歌者来讲,也正是这样由不同的歌手不断地接力,使得许多歌曲因此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或许也是民歌时代最大的魅力,也是潘安邦歌艺生涯最值得人怀念的地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