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星期三

曲终人散: Bee Gees演唱会昨晚墨尔本谢幕

2013年2月12日,在墨尔本Rod Laver Arena体育场,出身澳洲的国际流行乐坛巨星Bee Gees硕果仅存的主力唱将Barry Gibb完成了他的谢幕演出。

Barry、Robin、Maurice是Bee Gees的成员,也是亲兄弟,Robin、Maurice人生都先行谢幕,只剩Barry一人,天籁合音的消逝,Bee Gees的舞台终于熄灯。

和声穿透半个世纪,以Barry出道的年纪算来,几乎穿过五十年的乐团,这世上已绝无仅有。Bee Gees创造了无数纪录,占据了太多人的记忆库里的一大块,几乎每一首榜上的歌曲,都一再的被翻唱。“假音”风暴让Disco节奏,成为一个时代的钟塔,是地标,是至高无上,这也是当今嬉哈风潮完全无法比拟的。当年同时期能与Bee Gees这天团分庭抗礼的,大概只有Beatles和稍晚的ABBA了。

Bee Gees三兄弟还有一个小么弟Andy Gibb,却比三个哥哥更早夭,也是红遍半边天的歌坛当家小生,三十岁就猝死,当年传言是因为爆红,因毒品吸食过量而身亡。Robin是Bee Gees团体中的老二,和老三Maurice是双胞胎,三个人创造了乐坛的奇迹,等同不朽的长城。可惜他们不像Eagles给歌迷们惊喜,不会再有复出的机会了。

三兄弟里,老大Barry是主唱,也是主key,但我喜欢Robin的歌声,胜过了哥哥,Robin在乐队中充满了迷人的诗人味,歌声干净带有一点苍凉与羞涩,尾音总能游走在「走音」与「准音」之间,那破碎的美,像人生,所以扣人心弦,这类尾音如同英国民谣诗人Chris De Burgh与美国的Neil Diamond。Robin也留下了许多相当经典的独唱曲子,1968年Robin独自solo的I Started A Joke,这曲子我已听了三十年,至今听来仍令人陶醉,在那时代其实已经是一首老歌了。

他们横跨三个音乐工业的革命世代,唱片、磁带、CD,一直到如今的网路on line都没缺席。当年他们红到什么程度?我看过许多的高中学生,破旧的帆布书包上,把校名整个磨掉,画上了Bee Gees的标准Logo。那是尚有发禁的年代,这样的行为,形同正面向校规叫阵。
四年级末段班与五年级前段班,是最不捨的一群人。那个年代,资源不丰富,没有那么多的玩乐管道,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更没戴着耳机逛大街这事,学生们下课会流连唱片行,听着里面播放的主打歌,就算没钱,拿着平板锅般的大唱片,瞧瞧封面、翻翻背面,脚上点着节奏,也是一种满足。

Bee Gees和ABBA永远都是摆在唱片柜最抢眼的位置,学生对西洋歌手的讨论,会是排行榜上的名次,会是旋律,会把歌词拿来练英文,会是歌词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不会是围绕在艺人身边的各种八卦。那是个多么纯净幸福的年代。

那时代的西洋乐坛之所以光芒万丈,经典歌曲可以传唱数十年而不坠,来自呕心沥血的生产过程,以前的歌曲,每一首都是经过创作者精凋细琢而酿出,从词、曲、编曲、合音,都是心血,一张专辑花了三四年制作是常有的事,现在多数的音乐创作者,电脑就替创作者完成了一半,罐头旋律与罐头节奏,公式化编曲,所以歌曲中创作者灵魂的底蕴早已荡然无存。

Stereo立体声技术突破,造就了70-80年代音乐界创作的大爆发,那些逝去的巨星,几乎都是这个时代制造,而到了90年代,网路崛起,音乐界迅速进入酷寒。世界快速的演进着,情感的稀薄化,文词的浅碟化,成就了音乐界速食战场,像个方便面的调味包,很香,毫无营养。娱乐工业,流行、淘汰、流行,周而复始是定律,周期的宽度,则看创作者血滴的浓度。以前西洋歌曲可以连续两年,一首首推出同一张专辑的主打歌,这在当今流行音乐界简直天方夜谭。

Bee Gees是开创世代的团体,首创以全“假音”飙高音,三十多年前,这假音像是狂风扫落叶,扫过整的地球,「周末的狂热」同时点燃约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及Bee Gees狂射的烈焰。以假音上场,据说正是来自Robin的创举。Bee Gees的曲风,欢乐的、抒情的、跃动的,有一股磁性,不只是让人摇手摆尾,跟着旋律哼唱,而是喜悦,有一种感受生命的悸动力量。就算是描写爱情的失意,都会给人平静,哀愁中还留着一点甜意。

现在的「唱片行」里头的名堂越来越多,却永远买不到唱片。当年的那群孩子都大了,还是希望CD能像唱片那么大,就不必戴上老花眼镜看曲目。因为经典,能传唱四十年,这叫传奇。Bee Gees谢谢你们,填满了我空荡的年少,也抚慰了我孤寂的青春时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