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澳洲日报》、《墨尔本日报》有一篇报道说:“根据莫纳什大学的研究报告和统计,新移民大部份缺少竞争力,最后沦为澳洲下层社会的一群。”我想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并不意味着那也就是新移民的宿命。
以华人为例,二十年前来澳的中国移民大部份是属于国内老三届的一群,他们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很多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来澳时英文水平也差,父母又无钱,所以只能在工厂打工、洗碗、做清洁工……最后存点钱,从小生意开始做起,这其中是有不少人脱颖而出,像2009年悉尼Epping全家不幸被杀的林暋夫妇,他们走过艰辛的道路,最后以70万元买下一间Newsagent,还有一个自住房,二套投资房,他们算是被爆出来中早期移民中较杰出者之一,当然还有其他这类人,但他们低调,不张扬,所以我们不知道罢了。
第一代移民是辛苦的,所以大家都拼命赚钱给小孩子补习,进精英中学,为的是不让他们下一代在恶性循环中轮回。可是移民潮也并没有这样停止,接着还是有一波又一波再来的新移民,新一波移民比上一波人幸运多了,他们的父母在国内踏上改革开放的顺风车,赚了钱,所以这一波的人,来时多多少少是带了一点钱的,但若说他们在澳洲社会中变得更有竞争力?我看也未必见得,他们也许比第一代移民有机会进入澳洲名牌大学,甚至拿到不错的专业文凭,可是,走入社会后,他们面对的是白人和第一代移民子女们的竞争,若说他们读了大学,英文比第一代移民好是事实,但和第一代移民的子女比仍差一大截,对澳洲社会的了解更是不如他们,所以就算拿到文凭,弄个PR,又能如何?大部份人进不了政府机构或大公司,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也有人只好向父母再要一笔钱(如果父母还有的话),然后开始做起小生意来了,这也算是另一个较好的出路。
有网友们质疑我,现在时机这么不好,您还叫人家去做生意岂不是害人?我倒想反问一句:“除了做生意,你还有其他路可走吗?”如果你可到政府机关或公司上班,我绝不会鼓励你去做生意,终究在澳洲这个“打工仔是皇帝”的社会里,能有收入不错的打工机会,做生意就不一定是你最佳的选择了。
只是,打工仔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每年有4周的Holiday,Sick leave,生小孩有一年产假,甚至老婆生孩子老公也可放假,多好呀!但这也不表示您就可高枕无忧,每天面对的是害怕被Sack或Redundancy的恶梦,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要开人,华人肯定是第一个中签的,如果您还年轻也许不怕,“此处不留人,自有留爷处”,就怕是人已到四、五十岁了,被Redundancy了您还能往哪儿走?以澳洲平均78岁的人生寿命来算,那等于您人生的下半辈子要在失业中度过,回想起从小学开始到精英高中,再到名牌大学,最后上班的地方是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可是到了四、五十岁却要下岗,那真是情何以堪呀!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球有更多的精英最后选择创业的原因。
来澳移民中也有人不上班、不炒房、不做生意,最后一面领失业金,一面沦为网上「愤青」,他们愤世嫉俗,骂炒房者是害人精,骂做生意的人脸厚、心黑、手辣,「愤青」网友甚至可以无限上纲到别人谈投资机会或如何做生意时,他就泼妇骂街地说,这些人是送别人去死,有那么严重吗?
其实人生有数不尽的道路可走,在澳洲你要选择领失业金过一辈子,大家也会尊重你,但请你也尊重别人,不要一杆子打翻一条船,把投资客、生意人都给骂了。笔者能举出的人生道路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二,因为我懂的也就那么多。但感谢不少网友在网上po文共襄盛举,提出更多的选择、不同的看法和另一个观察角度。
是的,做生意有其风险,也不是人人可做的,但有时却是没有选择下的唯一选择,但也是这样才会有今日遍地开花、满地结果的唐商圈,我们现在不妨回头来看20年前的老一代移民们,他们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也因是在那种大环境下,所以今天我能在各处看到华人开的杂货店、肉店、鱼店、水果店、Cafe、Newsagent、餐厅……别忘了,也是这些人在为更多的华人创造就业机会呀!
所以如果您手头上有个一、二十万(甚至更多),而突然间失业了,一下子或者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那您怎么办?就这样领失业金过下半辈子?还是把那钱拿出来博它一博?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没有人可以强迫你,但它确实是您应好好思考的问题。
Agree totally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