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政客们首先要帮的应是这些本国人:据统计澳洲约有近11万人无家可归


据2012年7月5日国际在线报道,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高福利国家,民众的生老病死几乎都由政府来承担。然而,在各大城市的街头,人们还是会看到许多流浪汉。根据政府的统计,目前澳大利亚国内约有近11万人每日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

从高架桥下、街心公园到城市街道,例如悉尼最繁华的市中心乔治大街两旁,流浪汉们或是跪在地上乞求路人的施舍,或是斜靠在墙边手捧一本小说,还有的躺在长椅上享受着日光浴,似乎他们并不太在乎饥肠辘辘和街头露宿的窘境。而且在这一群体中,妇女和青年人的比例超过了一半。由于全球经济的低迷,澳大利亚高利率、高失业率以及临时工工作时间减少等因素的作用下,无家可归者的数量也在继续攀升。

实际上,澳大利亚社会各界也关注着这批流浪人群的生活。澳政府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前总理陆克文领导的政府曾发表一份白皮书,主张大幅改善对无家可归人士的服务,希望截止到2020年,澳大利亚流浪人数减少一半;现总理吉拉德继续沿用工党的这一政策。从2011年起,澳政府斥资50万澳元,对全国1500多名流浪者展开为期两年的基层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也会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民间,每年举办的“总裁露宿街头活动”都会为那些无家可归者筹集高达数百万澳元的筹款。这一活动的宗旨便是通过让澳大利亚国内千余名顶级公司的CEO只拿着硬纸板在冰冷的露天地面上睡一晚,体会这些流浪汉的生活。虽然只有一晚,但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者们都认为,这可以让包括这些企业巨头在内的越来越的民众关注澳大利亚国内流离失所的人们。

在澳大利亚,除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等服务之外,政府主要运用疏导的方式,采取怀柔政策解决流浪人群问题。比如,重新改建那些往往被路人嗤之以鼻的流浪汉较为集中的街心公园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变化不仅让无家可归者拥有较为舒适的生活,更重要的,普通市民的融入也会对彼此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流浪者的数量。此外,除了国歌,澳大利亚人最为熟知的歌曲《华尔兹玛蒂尔达》,便是描写一名流浪汉的生活。可见,只有这种强大且亲民的文化渗透,才能让更多的人来真心关注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