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星期一

深度阅读:美国面临姓"资"姓"社"紧要关口 历史终结再上演

据2012年4月8日多维新闻网报道,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Mitt Romney)基本出线,如无意外,将会是他和奥巴马一决雌雄,竞争核心将是如何解决“99%的人为1%的人工作赚钱”的“不均”,这也正是美国致命问题所在。

美国有个很好的参照对象,那就是中国。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财富不均,中国是“阶段性结果”,而美国是“结构性结果”。如今,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呼声已此起彼伏,这是否表示新一轮“历史终结”已上演?

美国资产负债表不平衡

奥巴马执政4年,备受选民指责的正是经济振兴措施乏善可陈。奥巴马支持者认为,美国目前的经济困境与小布什有很大关系。经济学家们则纷纷指出,美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疲软。

从逻辑上,供给创造需求。举例来说,一所房子建好,需支付工人工资,而地产商拿到利润,其实工资与利润都是钱,即可转化为需求。供给与需求就像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有资产就有对应的权益,资产负债表需要保持平衡。供需永远是平衡,不存在需求不足,是理论上理想化的状态。

但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就如现实中的企业资产负债表,资产与负债不匹配,固定资产多但长期资本少,短期负债多且到期没钱,这就会造成企业破产危机。推而广之,在现实的经济中,将供需结构不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与短期,而姑且改成为“高端”与“低端”。供给创造出来后,供给对应的财富或权益,如果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少数人消费不了这么多,自然就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了。这正是美国的情况。用去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者的话“99%的人为1%的人工作赚钱”,鲜活的凸显出了财富分配的不均。

粗略数据统计,自1913年到2011年,美国收入前1%的人群占国民收入比重,一直在8%-25%之间波动。两次大危机前,1928年及2007年,这个比重值达到顶峰时超过23%。而经济最好的1945-1975年间,正是中产阶级的黄金阶段,正是这个指标也一直在10%。

需求不足终将引发社会动荡

从理论出发,要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有三条路径可选。其一,再多一些高端需求。举例来说,假定社会财富是1,000亿美元,巴菲特一人占了6,00亿美元,平衡供需的方法就是让60%的供给为巴菲特一人服务,专业技师给他按摩,专业飞行员给他开飞机,专业教练陪他打球……但事实是,这也是杯水车薪;其二,更多的人去借贷,以此可以去购买现实供给的产品。实际过去20-30余年来美国及欧洲就是这么干的,致使中产阶级负债累累,政府负债累累。许多经济学家说美国的问题是消费过度,说得对,但不全对,更准确的说,应是中产阶级消费过度而不是全体。可见,这条路已经“此路不通”。

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第三条路:主动调整收入及财富分配,让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有能力消费。这也成为解决危机的根本方法。但这也有缓急之分,主动调,问题少,被动调,则后果会很严重。贫富不均最严重的问题不是经济危机,而是社会动荡,民粹主义将盛行,美国今天的社会情况正逐渐爆料出这样的问题。

这会是怎样的心理定式?以一个俄罗斯故事举例来说。故事中,一个农民的邻居很富,买了一头母牛,这是他赚一辈子钱也买不起的,于是他向上帝祈祷,他说:请杀死那头母牛!这种心理定式一旦占主导,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美国的逻辑》书中假想了2020年美国选举后的场景:民主党与共和党都失败,独立党大获全胜,因为他们的竞选纲领完全迎合了解决失业及收入平均的需求:对非法移民零容忍;停止对亚、非地区的移民申请;提高所有产品的进口关税;禁止美国公司生产外包;拒绝为美国国债支付中国利息,除非中国完全放开汇率;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部份100%所得税,超过25万美元以上的80%所得税……试想,这样的美国还是“自由”的国度吗?

取之于资本,回馈于资本

用中国颇为流行的话来说,要解决美国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就要扩大内需和促进公平。但单单就这点来说,中国能做到,而美国不能,这是由其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根本所决定。简而言之,中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美国则是“取之于资本,回馈于资本”。

其实美国的危机早就已经开始了。二战结束后,大批中产阶层的出现,普罗大众的现实版“美国梦”成真,曾经被视为美国经济最伟大成就之一、“汽车之城”底特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当2009年6月,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底特律的没落也折射出美国经济变化脉络。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抛弃了传统加工制造业,将其部分转移到了亚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转而开始大搞资本运作。资本运作出来的钱,并没有进入大多数人的口袋,特别在出现萎缩的时候,财富更为集中的进入了一撮人的口袋,所谓“越有权越有钱”。去年“占领华尔街”运动就真实的反映了受伤的美国中产阶层的众生相。

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说:“美国金融市场全部关门了也不妨碍经济发展。本来就是投机,本来就是投机冒险而已,本来就无所谓财富的创造。让股市基金的世界老字号关门倒闭来得更多更快,金融资本的本质也就是剥削和欺骗。至少,全世界有更多的人去种地,盖房子,修路,搞研究,教书,演电影,开餐馆……”这话虽说激烈了一点,但大方向是对的。

国际垂直分工大体是这样:第一层:美国,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第二层:英国,金融外包服务业;第三层:德国,资本品(即生产制造最终消费品的机床、车床、发动机)等;第四层:日本,最高品质的耐用消费品(家电、医疗设备等);第五层是包括中国和一些新兴制造业国家,主要是较低品质的最终消费品。

而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了中国必须要横跨一到五层。中国现在有如此大的贸易顺差,还在继续发展制造业,挣来更多的外汇储备,但并没有都放在资本市场上,反而是“花掉它”。花在扩大内需上,花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花在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上,花在航空、航天、新材料、国防科技上,花在储备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方面……

这里并不是完全否定资本市场存在的意思。只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资本市场存在的意义原本不是赌博,而是帮助实体经济配置资源,这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里说的。

然而美国的实际情况看,资本市场并没有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此次危机的出现就说明,资本实际上已经开始发挥劣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把更多的钱投到了不该投的地方,成了一个骗子横行的大赌场。该人士认为,可见美国今天出现的需求不足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当然,资本市场还要存在下去,但必须进行大的改革。比如说,大大减少金融产品的种类,保留一些对实体经济资源配置最必要的;再比如大大减少房贷的中间环节,允许社会上分散的资金存到银行,再由银行贷给买房人,就像中国今天这样。

美国已老 中国开辟新路

回到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来说,美国今天举步维艰,奥巴马不是不想解决,他也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医疗改革,但都只是叶落无声。而中国则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有些已收获成效。比如,中国提高了贫困线,让更多低收入者得到了关怀和救助;提升了最低工资水平;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实行更多惠民政策,并想方设法不断完善该领域的服务;同时还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保障了更多百姓的利益。同时,在东部实现经济发达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并采取了诸如西部大开发、城乡统筹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工程等等。可见,中国所表现出的“不均”的问题有所不同,美国已经是结构性问题,要重新洗牌实则不易,而中国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并且,虽然经济拉动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有所放缓,但消费异军突起,这也将帮助中国再经历一个繁荣期,而这也同时会帮助继续缩小这个差距。

美国道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一点在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在美国国内“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呼声都此起彼伏。《纽约时报》网站上一个网民说:终究还是苏联打胜了冷战,因为美国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了。但观察人士实在不相信能回到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去。毕竟,那条道路除了少数几个在贫穷中挣扎的小国之外,已经被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所抛弃。

事实上,美国的道路并没有彻底垮掉,但即便这样,人类社会发展也不可能在这条路上永远走下去。因为走在最前面的美国经济,仅仅碰到了这么一点挑战便风雨飘摇。所以,必须开辟新路。美国已经老了,恐怕很难担负起这样的重任。而中国,至少从肌体来说,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

难道世界历史真的峰回路转——资本主义雄心壮志要终结社会主义,反被终结了么?但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界顺着那条“历史终结”的盲道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火烧楼垮的地方,不由得世人不睁开眼睛继续想象未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