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

大势难逆

 新加坡《联合早报》

台湾总统选举明天投票,决定从北京直飞台北凑热闹。

事先都和朋友商量好了,今天选前最后一夜,要到造势活动现场去一起瞎喊“冻蒜”。明天朋友去投票,我跟着去八卦,晚上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边喝台啤边看开票。说到关键问题,到底投蓝还是投绿,朋友说还没决定。

台湾选情胶着,像朋友这种非蓝非绿的中间选民,正是蓝绿双方都要争取的票源。

这次选举结果之所以难说得准,很大程度上是因民进党的蔡英文与国民党的马英九特质太相近,从广义上甚至可以说,蔡英文就是“不接受九二共识的马英九”。

有别于陈水扁和谢长廷等绿营人士传统的草根形象,蔡英文的学者气质和学理思维,让不知情的人可能误以为她是蓝营人士。这样的绿营“异类产品”在市场上不好定位,也难以预测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因为没有历史依据可推估。对国民党来说,遇上“同类对手”更难应付,拳拳都打在棉花上。

当民进党不再随意操弄统独议题或挑起族群对立,当马英九失去陈水扁作为贪腐对照组的衬托,当虚假议题和虚幻包装全被一一摘掉时,选举也回归了本质。摊在眼前的是,马英九和国民党政府过去四年来的执政表现,必须接受台湾选民最严厉的检验。

面对充满悬念的选情,国民党和民进党均感焦虑,而作为以惠台政策变相参选的第四组候选人,中国大陆方面的焦虑更是可想而知。

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定下了五点愿景;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启动历史性大三通,并在马任内签署意义深远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2012年,大陆对台采取的怀柔政策也正等待着台湾总统选举的检验。

不管战果如何,值得大陆和外界关注的是,即便两岸关系正处于60年来最稳定时期、即便大陆像圣诞老人不断派礼,愿与大陆友好交往又没犯什么大错的马英九为何选得如此辛苦?被看扁在20年内都爬不起来的民进党,何以在四年内就把国民党逼入巷战缠斗?

是否台湾内部社会结构已发生质变,贫富悬殊的鸿沟扩大致民怨难消?是否社会强弱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已超越外部力量所能及的范围?更吊诡的是,是否恰恰因为两岸关系在马英九主政之下趋向稳定,民众反而不把两岸议题当回事?

或许,让大陆稍感安心的是,台湾媒体于选前最后一次公布的民调,大部分都显示马英九稍占上风。

  但台湾人的善良和天真,以及他们对命运的无奈感和莫名恐惧,往往让选举充满不确定的情绪因素。投票行为难以捉摸和预测,投给一个人,可以出于同情,也可以纯粹为了一个“爽”字。要在“九二共识”和“台湾共识”之间做选择的话,投马,是选择理性与现实;投蔡,是选择感性与理想。

无论如何,选举是一时的,但两岸关系是长久的。

最终不管是马或蔡胜选,是蓝或绿执政,中国大陆作为泱泱大国,都应有足够的胸襟去接纳台湾民众的选择。要寄望于台湾人民,就应先尊重台湾民众的选择。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更应有足够的自信确认——只要大陆自己不乱,台湾永远跑不掉——这一条已成难以撼动的铁律。

郭台铭和张荣发等重量级台商一个个站出来力挺“九二共识“,很大程度上清楚说明了台湾对大陆的经贸依存已进入“无法逆转”的阶段。不论是马英九或蔡英文上台,都只能跟着大趋势走,逆流而行只能给台湾造成更大伤害。

从最早被民进党拿来当成扣对手红帽子的道具,到转变为连民进党都不敢随意谩骂的对象,中国大陆因素在经历五次的台湾总统直选后,已逐渐从一个完全负面的角色,转换成正负能量兼具的双面刃。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两岸互动的增强,大陆因素下一步有没有可能转化成类似美国和日本因素那样,成为一个对台近乎全面“讨喜”的角色?大陆因素有没有可能成为台湾各界垂涎及拉拢的正面力量?

要走到那个阶段,需要经历一段漫长且曲折的旅程。但时间,就在大陆那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