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

不婚主义当道 媒体认为反而是好事

据2011年12月19日中央社报道,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2月14日公布,美国成人结婚率降至51%的历史新低,单身不久将成为主流多数,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回应,“时代”杂志认为结婚人数减少,反而是件好事。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报告公布后,《时代》杂志(Time)生活专栏作家拉斯康(Belinda Luscombe)不同意皮尤分析指出,美国结婚率剧降单纯与经济衰退有关。拉斯康分析,从近半未婚者中仍有61%憧憬婚姻,而对婚姻说不的反对者中大部分有婚姻纪录看来,婚姻不过是人生的选项,独身不再有压力。

皮尤调查显示,婚姻和教育和经济水准成正比,64%大学毕业生得以成家,高中毕业生只有47%已婚。拉斯康认为,婚姻已失去一种必然的地位,但不代表人们不想结婚;但从婚姻趋向与高等教育和社会地位挂钩看来,婚姻的结合仿佛买部名车一般。

拉斯康结论指出,无论单身或成家,今天人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不必因贫穷或引人非议的恐惧而去结婚;社会压力使得结婚率降低,将来离婚率可能也会减低,节省社会成本。婚姻只维持72天的加州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该学到教训。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卡斯(Ruth Marcus)则认为,美国民众不婚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收入不均与缺乏阶层流动,反应在被认为应该是单纯的婚姻结合。

婚姻讲求门当户对,跨越阶级的婚姻是造成社会流动的方式之一。马卡斯从稳定收入的父母,倾向造就高教育与高收入的下一代,而低教育与低收入者高不婚比例与高离婚率分析看来,婚姻不再具有移动社会阶层的功能,越少人结婚代表阶级差异更严重,这是不健康的发展。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员邵希尔(Isabel Sawhill)表示,她的观察显示,不仅高等教育者比较容易结婚,而高教者倾向彼此结婚。劭希尔说,“过去男性可能会把秘书娶回家,现在得在医学院就开始锁定对象。婚姻已经成为画分美国社会的新线条。”
跨越社会阶层的婚姻不再,显示电影“麻雀变凤凰”和“嫁个有钱人”的社会流动机率降低,因为具经济能力,婚姻市场的“宠儿”就学阶段就已被套牢,年轻人认为组成双薪家庭的安全感比较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