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日星期日
陆克文的华语尴尬
据2009年12月26日《中国经营报》报道,2009年,随着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微妙起伏,从热切到僵化,从冰冷到转暖,中文熟练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想来对这句中文谚语应该别有一番滋味。
回首2007年,50岁的陆克文领导的澳大利亚工党以压倒性优势击败执政近12年的自由党,出任澳大利亚第26任联邦总理。与此同时,他亦因第一位以中文流利的西方领导人的标签而分外引人瞩目,声望一时无双。随后的一年,他不止一次到访北京,在北大的中文演讲中不仅力挺国际上沸沸扬扬的北京奥运,更是以中国“诤友”身份自许,表示澳大利亚将成为最了解中国的亚洲国家。
众所周知,在上一任总统约翰霍华德政府的推动下,中澳关系近年一路走高,步入建交三十多年以来的蜜月时期。如此,联系起陆克文派驻中国时游刃有余的外交官生涯,大选中他甚至被反对派漫画家表现为穿上中山装手拿红宝书,人们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看似中国通的陆克文会为中澳关系带来最好的时光。
事难遂愿,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切微妙变化在今年夏天的力拓门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力拓门事件成为中澳关系一个多面折射镜,从经济到价值观,双方的分歧摆上台面,大有一分泾渭之势。当时的中澳关系被澳大利亚主流媒体评论为跌至十年来的冰点。为此,陆克文不仅紧急召回澳大利亚驻华大使,更是承认两国关系总充满挑战。
那时的陆克文并不轻松。一方面,中国对于澳大利亚资源日益强烈的渴求并未被澳大利亚民众完全接受,陆克文的中国履历也屡屡成为反对党批判其亲华的理由,国际观察家认为这使得他本身不得不对中国保持低调,甚至更需对民众刻意强调的澳大利亚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通力维护;另一方面,对陆克文寄望颇高的中国却对此相当失望,如同澳大利亚政治学学者大卫琼斯对这个局面称为“讽刺”:由于陆克文对中国的熟知,使得他在一些议题的处理上,中国反倒认为他是虚伪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陆克文腹背受压的尴尬境地一致,这次外交风波的背后实际体现了澳大利亚与中国实力变化的深层次冲撞。2007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贸易伙伴,而澳大利亚也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在双方往来日益密切之下,霍华德时代的实用主义策略开始略显单薄,如何正视不断崛起的中国及其诉求,澳大利亚显然还需要时间。
对此,澳大利亚最为人知的智库机构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Institute)所长迈克尔卫斯理曾经撰文做出比喻,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对于中国的崛起持一种精神分裂式的态度:对于中国带来的短期好处欣然开怀,却又为日后中国日渐强大而担忧不已。
放在大时代背景来看,这与澳大利亚的暧昧历史不无渊源。库克船长发现“南方大陆”之后,这块放置在南太平洋的国家地理上属于亚洲,同时却又属于英联邦国家。也正如此,澳大利亚一直被国际社会认为试图扮演“亚洲的英国”,外交上也被一度认为奉行背向亚洲面向美国的基本策略。不过,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的贸易成为澳大利亚经济重心所在,“澳大利亚的未来在亚洲”的转向口号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响起。
演变至今,陆克文能够让澳大利亚拥抱亚洲的力度有多热烈,仍旧有待观察,不过他的抱负之大可从其对“亚太共同体”不遗余力的推广中可见一斑。这份与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此前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无疑都是对于亚洲未来的政治蓝图,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加入成为陆克文版本的一大重点,而“东亚共同体”的最初版本则被认为有着明显去美国化迹象。
与新加坡等国一样,面对中国、印度在亚洲势力的迅猛兴起,澳大利亚显然希望借助美国力量来达到势力均衡,正如迈克尔卫斯理所言:“尽管堪培拉和北京同意地区稳定是安全的最好保障,但是他们却在方法上持不同观点。我们宁愿赞同美国是地区和全球安全的主要保障。当到了需要做出决定时,我们的安全选择便与北京发生冲突。”
冲突与尴尬并非不可避免,也绝非无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澳的经济互补性注定双方最终将回正轨,中国移民与投资仍旧高居澳洲首位,随着高层出访、《中澳联合声明》、中澳自由贸易谈判重启、并购交易陆续获批、再到最近熊猫外交,合作谋求共赢成为双方的理性之选。不过,中澳未来显然将会经受更多考验,也需要更多智慧与斡旋,一切答案或许正如同陆克文所谓“诤友”的中文深意:友谊的最高境界或许正在于和而不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